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槟榔盒生活中的艺术品
发布日期:2016-12-16

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傣语名为“勐巴拉娜西”。这片魅力而神奇的乐土,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嚼槟榔就是这里流传的一个颇具特色的民俗。

槟榔,又称洗瘴丹、橄榄子、山槟榔、马榔榔等,幼时如笋,树长成后似棕榈和椰子。皮如青铜,叶生顶端,入夏开花,秋季收获,其果实呈椭圆形,橙红色。槟榔能辟秽除瘴,行气利水,杀虫消积。傣族喜嚼槟榔,不仅因为其食用及药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一习俗是傣族同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热带地区特有的经济作物,傣族先民是最早种植槟榔的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发现和应用槟榔防病治病的民族。傣族民间流传有槟榔(傣语称“麻”)与傣族一起诞生的传说,有傣族村寨的地方必有槟榔树。历史上的西双版纳,有染齿的习俗,无论男女,一旦进入青春期,便开始染齿,即所谓的“黑齿”、“金齿”。长期食用槟榔,能使牙齿与嘴唇染红,日积月累,嘴唇、牙齿尽染成殷红色。在过去,将牙齿染成黑色,被傣族认为是一种美和文明开化的象征。

傣族食用槟榔,十分讲究。他们将槟榔的果子切成薄片,将之放在新鲜的芦子(生长在热带雨林下的一种草质藤本植物)叶片上,叶片则刷上一层石灰,再加上旱烟丝等各种自己喜爱的香料,包裹起来放入口中咀嚼。由于嚼槟榔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因此已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礼仪。在西双版纳地区,嚼槟榔时见者有份。如果槟榔少人多,也要咬开来平均分配,第一枚槟榔给老人或者客人以示尊重,第二枚槟榔给最小的孩子,表示对后代的关爱,最后才依次分给众人。嚼槟榔在傣族的日常交往和爱情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见面时,通过互相交换槟榔来增进双方的感情,表达友善。傣家人常说“菜满桌子酒满碗,不见槟榔不为好”。婚嫁之时槟榔更是不可或缺,否则客人就会认为你待客心不诚。接新娘时,若不带着槟榔去,新娘就会以种种借口不出家门,因此还有“按罗奔拗玛来,罗奔庄罗扣连”,即“接新娘带槟榔,新娘跟着新郎跑”的说法。“嗯玛来”(馈赠槟榔)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传情订亲方式。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串”的过程中,互相接触认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要确定爱情关系时,互相馈赠槟榔以表情意。小卜冒(傣语:男孩)把装着槟榔的小盒子递给小卜少(傣语:女孩),意即:姑娘,你看我把心都交给了你。小卜少则把装在荷包里的槟榔递给小卜冒,意思是:你把心交给我,我的心你也拿去,让我们永远在一起。最后,两人相对咬嚼一颗槟榔,表示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正是由于嚼槟榔在傣族日常生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而与槟榔相关的各种配料和工具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即便是在不再盛行这种习俗的地方,与槟榔相关的物件仍在各种仪式中出现,几乎人人都有专为盛槟榔、石灰、草烟用的槟榔盒。槟榔盒作为重要的盛器,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在过去,精美的银制槟榔盒通常仅供贵族使用。槟榔盒的质量和精美程度,甚至标志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傣族,手工艺品制作水平高超,其制作槟榔盒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槟榔盒造型美观,图案精致多样。从造型上来看,主要有圆形、方形、六角形等,除此之外还有大盒套小盒的“子母盒”;从质地上来分,主要有竹藤和金属两大类别。形制有大有小,大者可作为陈设用品,小的则盈手可握,平时或可放在荷包中随身携带。槟榔盒的珍贵之处,不仅在其审美与工艺价值,更重要的是其本身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槟榔盒从颜色、图案到形制,都诉说着一个故事,不经意间记录下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由于自然环境的条件影响,竹、藤是傣族制作用具的重要材料。竹藤编制的槟榔盒,是傣族竹编工艺最具代表性的器型之一,其做工精细,造型朴实大方,使用人群更广泛、色彩更丰富、材料更易得,且手感更为轻巧。一种藤编的黑底漆红描金槟榔盒,高12.5厘米,底径15厘米,有两个独立的隔层用以盛放石灰、烟丝、槟榔等。通体髹漆,先用藤蔑编制成槟榔盒,再将槟榔盒填满黑色漆粉,以红色和掺了金粉的黄色漆料勾勒出精美繁杂的图案;盒内则在黑漆底上加饰红色漆。盒盖正面中心为五个舞蹈中的人物纹,四周饰以四层双圈弦纹,姿态各异,人物身体比例准确,勾画细致;盒身搭配傣族纹饰中常见的弦纹和莲纹。这个槟榔盒无论颜色还是图案,都显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以黑、红、黄为主色调,传递了傣族最为纯粹的色彩情感的信息。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其信仰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加上朴素的自然崇拜观,使其色彩表达上追求一种素朴天真的自然之道,黑、白、黄、红等纯色都是备受傣族喜爱的颜色。以黑色为底色,红色、黄色勾勒图案,使其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鲜艳夺目,层次丰富。而在黄色漆料中加入金粉,更使得槟榔盒在阳光下有一种华丽的效果。作为主题纹饰出现的莲纹,不仅是现实生活中实物的写照,同时也是佛教信仰影响的体现。

银制槟榔盒相比其他材质的槟榔盒,其材质贵重,制作较为规整、精细,大件可重达五、六百克,小件仅一、二十克,充分反映了傣族制作金银制品的工艺水平。以錾刻为主要手法,纹饰以浅浮雕为主,银槟榔盒通体雕刻花草、鸟兽和人物图案,立体感很强,极具审美情趣,艺术欣赏价值很高。尽管是实用品,却以其精湛的艺术审美性,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银制槟榔盒上的图案十分丰富,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写实记录和对民俗文化的写意表现,成为创作的源泉。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图腾传说和佛教故事,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如象纹、莲纹、鱼纹、孔雀纹、狮纹、马纹、几何纹等,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另一种槟榔盒的底部图案设计就是这一理念的典型写照。其主体图案为一棵“顶天立地”的神树,大树左右两边各有一只大象和一只羊徜徉在森林中,大象均面朝大树或扬鼻或低头,羊在下方或扭头朝象或扭头望树,图案采用的象纹和“神树”,投射出图腾神话在傣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象纹是傣族文化中的典型纹样,寓意吉祥如意,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与傣族聚居的地理环境有关,同时也与傣族原始的宗教信仰有着必然的联系。西双版纳由于其炎热的气候和茂密的原始森林,盛产大象。傣族自古崇拜象,在征战、运输、耕作中都少不了象,部族、宗教的领袖在一些场合更是要乘坐彩饰盛装的大象。在这一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大象的图腾神话,其中《象的女儿》和创世神话中的神象就是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象的女儿》说的是一位傣族妇女上山采集野果,误喝了神像之尿而有了身孕,十月后,生下一女。女儿长大后得知此事,决心到森林里去寻找父亲,不辞辛劳的她终于找到了象父,象教会她开拓耕耘后,又把她送回其母居住的地方。在傣族神话中神象意味着镇天定地,创世神话中相传英叭神就造出一头巨大的神象支撑天地,天才不会沉落,地也不会摇晃。这些流传久远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傣族将对大象的崇敬和感激之情,装饰在自己的生活中,托它们永保平安、吉祥。

神树崇拜在傣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傣族《山神树的故事》讲述了在荒远的古代,洪水泛滥成灾,人类纷纷逃难,有五百家傣族相率巢居于一棵大树上,共同分食野果,猎取野兽。当他们下树散居于附近山洞的时候,人口已经大大增多了。但他们常来大树下欢聚,由老人主持把鹿角、熊胆、鹿腿祭献给山树神。今天很多傣族的村寨里,仍然祭祀着自己村寨的“神树”。逢年过节,都要到树下祭祀,祈求人畜安康、五谷丰登。而槟榔盒上保留的许多树木的纹样,往往都是傣族图腾崇拜的遗迹。

槟榔盒作为傣族手工艺和生活用具的重要器型,造型别致,装饰纹样生动而富有变化,凝结着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不仅承载着傣族本身的历史神话与宗教信仰,同时也表现了傣族特有的审美情趣。某种程度上,作为一个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载体,槟榔盒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内涵,传递了这个民族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心理的积淀。制作这些槟榔盒的工匠们,将他们对信仰的理解,对美的追求,以槟榔盒作为载体,传播着丰富的信息。时光流逝,昔日只有少数人才得以使用的精美艺术品,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却因其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喜爱。

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地区,精美的槟榔盒成为了婚嫁仪式上的必需品,更广泛地出现在傣家人的生活中。不仅如此,作为傣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人们开始对它的内涵和发展传承进行积极探索。伴随新时代元素的加入,槟榔盒这一生活中的艺术品,注定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责编 牛志男)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