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诗画共同体
年轻的朋友们 相聚在东瀛——中国各民族青年友好交流团出访日本略记
发布日期:2018-03-21

中国各民族青年友好交流团.jpg

中国各民族青年友好交流团


  2016年10月,应日本政府有关部门的邀请,记者随由国家民委组织的中国各民族青年友好交流团出访日本,进行为期8天的友好交流。期间,来自祖国各地的各族青年学生以及国家民委机关和委属单位的青年职工共60人,在东京和北海道两地与当地青年开展了交流活动。 

初到东京的感受


  本次交流团一行都是首次访日,对日本的印象大多是从第二手资料里获得的。因此,对这个邻国,既熟悉又陌生。然而,从走下飞机的那一刻起,无处不在的秩序感和散见于细微之处的温情,顿时打消了此前心中的想象和忧虑。

  在机场出口大厅,一切都井然有序,虽有很多来来往往的旅客,但基本上各行其道,看不到任何杂乱。另外,随处可见的汉字标识,让我们倍感亲切。迎接我们的,是这次活动具体实施方永旺康博诗株式会社的铃木先生、野口小姐以及两名华人导游。铃木先生手中高举写有“中国各民族青年友好交流团”字样的牌匾,示意我们到他指定的地方集合。华人导游高木女士提醒我们不要聚集在出口,以免挡住他人。她说,在日本不妨碍他人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前往东京市区的高速路蜿蜒曲折,沿途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透过车窗可以充分感受到这座特大都市的发达。然而,坐在大巴车里,高木女士并没有急于向我们介绍这座城市的魅力,而是首先说明在日本期间的安全事项,并发放了每个团员的名牌。拿到名牌后,贴在背面的一张小卡片吸引了我的眼球。原来这是一张求助卡,上面用日语写明了求助信息和导游的联系电话。高木女士介绍说,如果发生掉队或走散以及其他的紧急情况,即使你不懂日语,只要将求助卡出示给身边的任何一个日本人,他们都会热心地为你拨通电话。

  说起日本人的秩序与细节,导游高木女士颇有感触。她是来自中国广东的华人,本姓孙,与日本人结婚后随了丈夫的姓。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较早一批来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她可以算是位“日本通”了。她说,守规矩的意识几乎渗透在每个日本人的骨子里。她曾目睹一位骑电动车送儿子上幼儿园的母亲,遇红灯停车等待的时候车轮压了白线,结果被较真的儿子要求退回白线后面,一厘米都不许超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我们自幼接受的教育。然而,在东京期间,我们从日本人这些不起眼的细节中,才切实感受到了遵守规矩的魅力。参观东京塔、日本科学未来馆、东京美术俱乐部特别展、浅草寺等地时候,我们发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在公共场合,日本人都是低声细语。在公共场合,日本人观察周围环境,时时处处换位思考,做到尽量不妨碍他人。

  来到东京的第二天,交流团中的哈萨克族青年阿尔曼对记者说:“在繁华的都市里,遵守秩序、自觉自律、礼让谦逊、细致周到,这就是东京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在大学里展示我国多民族国情


  10月13日下午,交流团来到位于东京西部府中市内的东京外国语大学,与师生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东京外国语大学作为日本仅有的两所国立单科外语大学之一,久负盛名,相当于我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交流开始前,小林副校长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汉语教育情况。简称“东外大”的东京外国语大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856年政府设立的翻译中心——蕃书调所。该机构在日本历史上最早进行外国研究,尤其在引进西学方面贡献卓著,为日本的崛起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今的东京外国语大学,不拘泥于狭义的外语学习,而是把区域研究作为着力点,将目标语言圈的政治、文化、习俗等研究放在重要位置。

  说起汉语教育,东京外国语大学有着67年的教学历史。他们秉持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基本教学理念,特别编写了适合该校学生的汉语教材,同时与我国的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机制,定期派出学生来华交流。现在,每年有56名本科生在东京外国语大学专修汉语。这批汉语专业人才,将成为促进中日交流的中坚力量。

  该校汉语专业学生森知佳,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与我们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她曾在北京大学交换学习一年,去过西安、武汉、成都等城市。性格爽朗的她,为我们介绍日本文化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说,虽然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但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穿民族服装的青年朋友。交流期间,她总是以好奇的眼光注视着我们身上的民族服装,并时不时地问:“你是什么民族?”

  为了让日本青年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多民族国情,交流团的成员们非常热情地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民族。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青年阿尔曼演奏了传统乐器冬不拉,来自西藏的门巴族青年顿珠卓玛和珞巴族青年达勇介绍了本民族美食,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青年马文峰邀请日本朋友去自己的家乡做客。交流会上,参观团的每个成员都成为了本民族的代言人。

  交流会临近结束,森知佳告诉我们,她从我们身上看到了各族青年如兄弟般的情谊。我们对她说,在中国各民族就是这样和谐相处的。 

一场别开生面的欢迎宴会


  10月13日晚,伴随主持人的开场白,中国各民族青年友好交流团访日交流的首场官方活动——欢迎宴会准时开始。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司长俸兰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事官沈建国、日本外务省官员中原邦之、日中友好会馆顾问武田慎言、永旺康博诗株式会社法人陈由美等嘉宾,以及交流团的56个民族青年代表出席了欢迎宴会。

  期间,日本外务省官员中原邦之先生代表日本政府表示了对中国各民族青年友好交流团的欢迎。他希望交流团成员们能够通过切身交流,感受多彩的日本,发现真实的日本,同时回国后能够把对日本的理解分享给周边的朋友。其实,这也是他们积极筹备主办本次交流活动的目的所在。

  早在2007年日本政府就提出“21世纪东亚青少年大交流计划(JENESYS)”,旨在通过邀请亚洲和大洋洲相关国家青少年进行访日交流,达到增进国际社会对日本优势、品牌和价值观的理解。到2013年作为其后续事业,又推出了“JENESYS2.0”,计划未来数年内访日交流的东亚青少年将达到3万人规模。

  俸兰司长作为交流团团长发表了致辞。她说:“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政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中日两国政府对推动青年友好交流交往特别关注,希望我们的青年朋友们成为推动中日友好的重要力量。”对此,在场的日方代表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事官沈建国则在致辞中强调中日关系的基础在于民间,希望交流团在加深对日本理解的同时,把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当代青年的良好风貌展现出来,为改善和增进中日友好做出贡献。

  当晚,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们表演了民族特色浓郁的歌舞节目。其中有布依族、鄂温克族的民歌独唱,还有蒙古族、达斡尔族、拉祜族的舞蹈,也有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独奏以及小提琴和手风琴合奏等表演。这些精彩的表演不仅给欢迎宴会增添了气氛,而且充分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场的日本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 

探访阿伊努民族博物馆


  阿伊努族,是居住在日本东北地区、北海道以及俄罗斯库页岛南部地区的原住民,被视为日本的少数民族。这次,我们有幸探访了位于北海道白老町的阿伊努民族博物馆。

  通常认为,有“日出之国”、“千岛之国”之称的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其实除了主体民族大和族以外,还有生活在北海道、冲绳的阿伊努族和琉球族。他们属于绝对的少数民族,两个族群人口加起来不足13万,只占日本总人口中的极少部分。

  阿伊努族的文明,最早可以追述到13世纪。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承,并且在历史上与中国和俄罗斯有过频繁的贸易往来。然而,阿依努族与后来从本州迁至日本东北及北海道地区的大和族曾发生冲突,战败的阿伊努族最终被迫接受了大和族的统治。明治时代,日本政府开始在北海道大规模开荒,这对以渔猎为生的阿伊努族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威胁到他们的基本生活。遗憾的是,从明治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届日本政府,均没有采取保护阿伊努族文化的政策。因此阿伊努族被迫改变生存方式,过上了与大和族几乎一模一样的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被迫中断。

  进入20世纪后,日本兴起保护民族文化的运动。1946年,为改善阿伊努族民族文化传统濒危的现象,成立了北海道阿伊努协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传承阿依努民族舞蹈和服装等。1997年,政府颁布《阿伊努文化振兴法》。从此,对阿伊努族及其文化的保护、普及和发展成为日本的一项国策。

  我们到访的白老町有多个阿伊努族村落。阿伊努族博物馆坐落在大湖村,村子旁边有一个叫做“Poroto”的湖,在阿伊努语中意为“大湖”,故此得名。据说北海道90%以上的地名,都出自阿伊努语。

  大湖村除阿伊努民族博物馆外,还有多栋茅草房。这些茅草房按照阿伊努族的传统民居模式精心设计,再现了他们过去的居住状态。走进村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约5米高的巨大石人像。这座以阿伊努民族博物馆馆长野本正博为模型雕刻的石人像被称为村长像,威严地高高矗立在村口,仿佛是村庄的守护神。

  据野本馆长介绍,为更加完好地保存阿伊努族的文化遗产,从上世纪60年代起,散居于白老町附近的阿伊努族纷纷聚居到Poroto湖畔,形成今天的大湖村。因此,这里不仅有阿伊努族的传统民居,还设有熊舍、粮仓、祭坛等,都完好地再现了阿伊努族曾经的生活面貌。

  然而,现在的阿伊努族早已不再固守传统。自1984年大湖村的阿伊努族民族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村民都变成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平时也不居住在传统的茅草房里,只在工作时才会穿上民族服装,向游客们介绍阿伊努族的历史文化,其日常生活已经与普通的日本人没有多大区别。

  民族传统文化的丢失,这是野本馆长最为担心的问题。近年来,在野本馆长的主导下,阿伊努民族博物馆召集了一些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阿伊努青年,让他们表演民族歌舞、演奏传统乐器,以期达到传承和宣传的目的。

  这一天,阿伊努民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表演了《即兴歌》《弓之舞》《鹤之舞》《熊灵送行舞》等多个传统歌舞。这些融入了阿伊努族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家族的祈祐以及与神明分享悲喜的传统歌舞,如今已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离别之际,野本馆长告诉我们,阿伊努民族博物馆有望在2020年升格为国立博物馆。他希望借此与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认知度。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