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五色交辉 八音合奏——写在《丝路十城记》出版之际
发布日期:2017-09-06

机缘巧合,欣逢盛事。

本刊从2016年上半年就开始酝酿、策划的大型专题报道《丝路十城记》,终于在2017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头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之际,正式与读者见面。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我国为提振世界经济采取的战略举措,标志“一带一路”建设从搭建框架为主的1.0版阶段进入优化升级为主的2.0版阶段。

作为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的创新之作、深化之作,《丝路十城记》象征创刊60周年、致力于“讲好中国民族故事”的《中国民族》杂志,朝着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

在“一带一路”的语境下,在大潮澎拜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越来越将国家大势与个体生存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起来。

国家战略和民族政策的宏大叙事,个体人生的切身体验,无不交集于城市。于国家而言,城市已是日常通达各族民众生产生活的桥梁;对个体来说,城市成为日常感知国家发展脉络的现实场域。因此,城市乃国家治理的关键节点,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丝路十城记》,当然也期望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留下一份独特而珍贵的文本。

人之所以为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不仅能够体察自然界的冷暖温凉,更能够感受世道人心付出和接纳爱的情怀体现。在流动越来越频繁、人口越来越众多、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城市里,高密度、个性化的栖息人群如何和睦相处、良性互动,尤其对于那些少数民族新市民,“接纳”与“融入”早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命题。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关乎物质保障层面的“活着”,更关乎心理、精神意义的“存在”。如果说前者较多依靠个体的奋发努力,那么后者既需要自我孜孜追求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滋养,即城市的氛围、文明。当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们,在一个城市能够因为诚实劳动、开拓进取等品质得以安身立命、自在生活,进而感受爱、体验美乃至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毫无疑问,这一切本身刻下的就是城市的文明尺度。犹如温度计,标注了城市的体温。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通过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高歌丝路“新合唱”。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到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呼而百应,“一带一路”倡议焕发出强大感召力,从中国方案逐步成为世界强音,让地球上最长的两条经济大动脉、文化大长廊跃出历史深处,合奏时代交响。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重要思想正在落地生根。“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开启了北京新航程,开启了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新旅途,“一带一路”必将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幅跨越万里陆疆海域、牵起亚欧非多个经济圈的恢宏画卷,已经徐徐铺展、大放异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带一路’)这个倡议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也有助于带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上个月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又明确指出:北海具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我们现在要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一带一路”建设是人心所向,我们要在这个框架下推动大开放大开发,进而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着眼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把广大的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变成开放前沿,形成东西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新局面,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也渐次展开。从西北、东北到内陆、沿海地区,“一带一路”建设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丝路十城记》应运而生。

陆地丝绸之路的西安、兰州、伊宁、喀什,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海、广州、泉州,草原丝绸之路的二连浩特,南方丝绸之路的腾冲,新丝绸之路的义乌。

《丝路十城记》,拟以丝绸之路的兴衰为经线、以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发展为纬线,经纬交织,梳理千百年来上述九个省、自治区的十个城市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脉络;视角独特地发掘每座城市与丝路之间、少数民族居民与丝路之间,以及城市与少数民族居民之间的血肉丰满的内在关联;真实生动地展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各民族立足当下、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时代风貌。

《丝路十城记》,强调细节、场景和市井味、烟火气,有着一以贯之、鲜明确凿的主线和灵魂——从古至今,丝路如何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如何使“个人梦”、“民族梦”与“中国梦”乃至“世界梦”互联互通。从平凡、现实的个人、家庭(团队)、家族(社区)等去切入,从或大或小、或重要或寻常的历史遗存(物)去切入,从与丝路和少数民族密切相关的事件去切入。通过深入观察、用心发掘和深沉思索,进而通过布局谋篇和凝练升华,把滚滚洪流中生生不息的“丝路人生”、多姿多彩的“丝路世象”乃至泽披千秋的“丝路精神”“打捞”出来,为这些追梦圆梦的城市和人们定格,最终图文并茂、全媒体地呈现并接受各族读者的深情瞩目。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谨献上《丝路十城记》!

                                                                                   2017年5月16日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