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祖国聚宝盆 神奇柴达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掠影
发布日期:2017-09-20

_MG_4133.JPG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1988年7月,当代著名诗人海子在进藏途中来到青海省海西州府德令哈。长途跋涉的疲劳与孤寂,草原戈壁的荒凉与细雨蒙蒙中高原小城的空旷,让海子写下那首著名的诗歌《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与诗人这首唯美诗歌的结缘,使德令哈乃至海西州在许多文艺青年的心中有了一种更为独特的魅力。

  时至今日,诗歌文学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文化特色,不仅建有海子诗歌博物馆,而且连续三年举办了德令哈海子青年诗歌节。更引人瞩目的是,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重要的战略地位,壮美的自然风光,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相映生辉,富集的资源所展现和蕴藏的发展前景,都使得海西脱颖而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000米,地域辽阔,是青海区域面积最大的州。这里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是青甘新藏四省区的中心交汇地带,也是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海西又称柴达木,州域主体是由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围挡而成的“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上世纪50年代,数以万计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来到这里开发建设柴达木。一代代海西人书写了艰苦卓绝、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将昔日封闭、落后、贫穷的戈壁荒滩,建设成开放、文明、富裕的高原明珠。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视察,专程到海西州进行调研。一年来,州委州政府紧紧围绕和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记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全州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生态日趋向好、民生大幅改善、群众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今年7月中旬,第三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海西州召开。这是继在东北延边州、中南部恩施州之后,在青藏高原召开的一次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盛会。本刊记者与所有参会代表一起走进海西州,领略了神奇柴达木、魅力新海西的风采。

  

金色之城德令哈

  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作为海西州府,今天的德令哈与30年前海子所见已有天壤之别。这里绿树茵茵、鲜花盛开,市区面积虽然不大,但楼房建筑错落有致,街道整洁卫生,民族元素与现代化设施相得益彰。源自祁连山系的巴音河穿城而过,这条蒙古语意为“幸福的河”,不仅滋养着当地各族民众,更给这座戈壁城市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夜色降临,灯光旖旎,巴音河桥头喷泉以及河岸两侧的彩灯,将小城装点得犹如江南一般。河畔上的民族团结长廊展示着海西州各民族的风采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风貌,是市民休闲散步、学习交流的好去处。河畔一侧,特色商品展销区和餐饮一条街格外热闹,规模毫不逊色大城市,络绎不绝的游客、市民在这里品尝美食、畅怀聊天。河畔另一侧,“夏日文化之夜”每天准时上演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热烈有序,欢快的节奏回响在高原上空。


_MG_4412.JPG

德令哈市巴音河畔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


  “现在城市变化太大了!原来巴音河周边都是小房子,人们平时都用板车从河里拉水。到了周末,穿军装当兵的比当地老百姓还多。”1976年,湖南省怀化市的白族青年钟吉友当兵来到德令哈,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6年。如今,61岁的老钟携老伴到德令哈旅游,很多地方都认不出了,原来的部队团部也改造成了公园。

  来到德令哈或海西州,如果正赶上一场体育赛事或民族文化活动,绝不是偶然或巧合。悠久的历史,地域的辽阔,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及多种宗教的交汇,形成了如今海西州多样并存、和谐共生的文化格局。近年来,全州大力支持民族文化发展,文体场馆免费开放,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那达慕大会、中国盐湖城文化旅游节等相继举办,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此时,海西州体育场内,第二届“民族团结杯”全省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正火热进行,场内不时传来选手们的欢呼声。看台上,“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的标语格外醒目。70岁的回族老人李忠福和30岁的回族小伙马木哈麦坐在一起观看比赛,他们都从外地到德令哈打工多年,分别来自青海民和县和甘肃永定县,两人所在的村庄却只有一条公路相隔。到德令哈20多年的李忠福老人介绍说,以前这里回族少,主要是蒙古族和藏族,那时候海西州也比较穷。现在富裕了,来打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自己的四个孩子都在这里成家立业。


88页图二(两张选一张):第二届“民族团结杯”全省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现场 .JPG

第二届“民族团结杯”全省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现场


  赛场内,来自海西州格尔木昆仑射箭协会的30名运动员正围坐在一起休息,队员最大的70岁,最小的20多岁,有蒙古族、汉族、藏族、土族等。会长沈福告诉记者,射箭在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前多用于打猎、防御。现在的射箭比赛分为牛角弓、反曲弓和现代弓,各族同胞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去年,参加本项赛事的有五六百人,今年就达到了一千多人,格尔木穆斯林同胞组成的星龙射箭协会也一同参赛。今年8月,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在格尔木举行。“我们都是民族大团结的队伍,参加比赛能锻炼身体,也能传承民族文化,大家都特别高兴。”德令哈市文化旅游代表队的藏族队员华欠兴奋地说。

  那边广场上,首届青海德令哈国际高原民族电影节也开幕了。除了展映《成吉思汗》《东归英雄传》《德令哈之夜》《敖包》等民族题材的影片,不少国内外知名导演、制片人、演员也汇聚于此,以“扬民族团结主旋律 谱和谐海西新篇章”为主题,探讨民族电影事业的发展。“以前家乡没有这么发达,我在牧区上小学,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我来到市里的民族中学读书,家里也买了房和车。现在人们越来越富足,城市越来越漂亮,不仅举办音乐节、啤酒节,又举办电影节,感觉家乡正一步步迈向国际化。”电影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现场,身穿蒙古族服装的中学生关布兴奋地表示,希望全世界知道德令哈,感受蒙古族和各民族文化的精彩。


88页图三:首届•青海德令哈国际高原民族电影节开幕式现场.JPG

首届青海德令哈国际高原民族电影节开幕式


  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前广场,一场突然降临的大风小雨,并未影响正在举行的蒙古族长调比赛。身着民族盛装的男女歌手浑厚的嗓音,在风雨中更显悠长婉转。这方唱罢,那方登场。藏族民歌比赛于次日拉开序幕,现场还进行了少数民族服饰展演。来自海西州都兰县的牧民拉格都介绍说,参赛歌手大部分都是牧民群众,都是从州内各县选上来的。唱民歌是他们平时生活的一部分,代代相传。拉格都家里有300多只羊、20多头牛,这次能够被选来参加民歌赛,他感到非常高兴。

  小康经验交流现场会期间,为促进各自治州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德令哈市还举办了全国民族自治州羽毛球、篮球邀请赛等文体赛事,各族选手在高原赛场交流竞技、一展风采。篮球场馆内,青海省果洛队和甘肃省临夏队的队员激战正酣;羽毛球赛场内,云南西双版纳队和海西队难分高下。果洛州羽毛球队的领队连化冰是万达集团的一名员工,去年来到当地调研服务行业。在他看来,海西州基础建设越来越好,工业、牧业发展也很好,虽然第三产业发展受人口数量及气候原因的影响相对东部较为落后,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开发,非常具有潜力,特别是高原各族同胞热爱新生活、展现新风采的精神面貌,更是让这座“金色之城”焕发了勃勃生机。


高原上的新家园

  手捧洁白的哈达,身穿民族盛装,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的蒙古族同胞以热烈的仪式欢迎客人们前来参观考察。他们身后,一排排装饰有民族特色符号的楼房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亮丽。近几年来,海西州积极整合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全力推进新型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朝着实现“牧民向市民转变、牧区向城市转变、帐篷向楼房转变”的目标不断迈进。

  陶尔根家园现有楼房16栋、商铺51个,并建有文化活动广场、幼儿园、卫生室、农家书屋等配套服务设施,居住着德令哈市4个乡镇13个牧业村的牧民群众870户3500人。今年73岁的娜木吉力玛老奶奶站在迎接客人的队伍当中,她以前生活在距离市区40公里的牧区,常年随着冬夏草场转场放牧,生活很不方便。前年,她搬迁到了陶尔根家园居住,平时帮儿女照看小孩,有时也到社区活动室下下棋、玩玩牌,家里孩子有的还在牧区放牧,有的搞起了第三产业,过上了“居住在市区、生产在牧区、生活在小区”的新生活。娜木吉力玛的孙子巴玛今年刚刚从北京音乐学院毕业,学的是马头琴专业,正准备去州歌舞团应试。


89页换图,可放在该页第一张:陶尔根家园社区活动室的老人们.JPG

陶尔根家园社区活动室的老人们


  社区民族特色商品展销街的帐篷商铺下,摆满了各种社区群众自己生产制作的特色食品、用品和艺术品:烤全羊、牦牛肉、达拉奶、酸奶、青稞炒面、皮毛制品、木制品⋯⋯56岁的高特道尔吉面前整齐地摆放着瓶装的达拉奶,这是由德令哈市13个牧业村成立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他介绍说,合作社先后搞起了酥油、曲拉、青稞面、木雕等加工业,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现有成员两千多人。“除了卖给游客,也销售给当地人,像瓶装的牦牛达拉奶,蒙古族群众都很喜欢喝,当地销量也比较多。”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社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从2013年的人均7860元增长到2016年的17200元。

  在距离市区13公里的德令哈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门口,一座巨大的耕犁造型大门巍然耸立。这个蒙古语意为“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是海西州人口聚集度较高的大镇,也是原德令哈农场总部所在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汇集于此开发建设柴达木,与当地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如今,全镇生活着蒙古、藏、汉、回、土、满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5%。


_MG_3552.JPG

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一角


  走进柯鲁柯,仿佛时光倒流,让人感觉来到了上世纪的农垦时期。修旧如旧的灰墙、木门,屋檐上五角红星亮眼夺目,街道广场红旗迎风招展,保留如初的大礼堂、邮电局,以及处处彰显农垦文化的路牌、标语等,都带给人们浓郁的怀旧气息。近年来,柯鲁柯镇依托城市近郊的优势,不断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去年,镇上筹措资金1.5亿元建设农垦文化风情小镇,改造扩建临街商铺400余间,打造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产业,带动就业500多人。当年荒芜偏远的地方发展成了今天热闹的风情小镇,让农垦时期的老人们感慨万分。

  为聚焦精准扶贫,共享政策资源,柯鲁柯镇还建立了集扶贫济困、便民服务、电子商务、金融贷款、产权交易、劳务输出、科技信息、医疗康复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大厅,基于青海省精准扶贫信息的大数据平台显示着全镇贫困村、户、人口信息及帮扶情况。在产权交易中心,村民只要将流转的土地在这里登记,就可以有每亩每年600元的收入。目前已有11002亩土地流转,涉及村民276户,流转土地主要发展枸杞和藜麦等特色种植。此外,柯鲁柯镇还通过建造日光节能温室暖棚,打造特色种植,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实行医疗保障和救助脱贫,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等举措,着力破解脱贫难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形成了长效帮扶机制。

  “世界枸杞看中国,中国枸杞看宁夏,柴达木的枸杞甲天下”。隶属于德令哈市防沙公司的万亩枸杞园,立足当地自然生态特点,充分发挥枸杞产业在节水、防风固沙、改造荒漠等方面的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农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路子。记者在该公司展销基地看到,这里的枸杞个大、肉厚、味甜,烘干、泡水口感同样上佳,目前已开发出50余种相关产品。当地日光大棚出产的各种蔬果及当地特色饮食,更是玲琅满目。枸杞园基地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当地农牧民群众参与枸杞种植、管理、采摘,同时,集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枸杞种植带动林下种植,并吸引外来资金投资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柏树山距离德令哈市区7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山势陡峭伟岸。如今,一座柏树山新村在曾经的戈壁滩上拔地而起。联排的二层小楼,配有各种运动器械、环境优美的广场,不时传出悠扬琴声的村民活动中心,整齐的街道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等,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甚至还优越于城市的新农村。作为一个移民新村,柏树山村紧扣“打造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塑造新风貌、培育新农民”的理念,整合资金,让各族群众开启“土房变洋房,农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的新生活。“原来住的地方不通水,烧的是煤和木头,现在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虽然还是种地、打工,但过上了城里人的现代生活。”村支书苏玉林家里,屋内宽敞明亮,家具家电齐全,茶几上摆放着油饼、馓子、麻花,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习主席像。“各族同胞能有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党的政策好啊!”苏玉林动情地说。


_MG_3645.JPG

柏树山村一角


壮丽的自然之美

  7月,正是青海最美的时节,连续开展16年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烽烟再起。今年的环湖赛有两个颇为引人关注的特点: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比赛线路首次跨出青海,途径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沿古丝绸之路南道而行;环湖赛以“绿色、人文、和谐”为主题,积极倡导低碳、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态理念,传递改革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正能量。可以说,以环湖赛为标志,彰显了青海贯彻落实“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增强坚定推进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决心。

  蒙古语意为“盐泽之地”的柴达木,是举世闻名的“聚宝盆”,约占全州总面积的78%。这里矿产资源丰富,潜在经济价值百万亿元以上,不仅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也是全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的第一站,就是海西州的察尔汗盐湖。盐湖作为青海最重要的资源,钾肥产能占全国的90%以上,钾盐、镁盐等资源量居全国首位。如今,昔日的“镁害”也转化成了高科技新产品,不仅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效益也更加凸显。在海西,风力、光电新能源开发也是潜力巨大。境内太阳能、风能资源特别丰富。据测算,仅全州太阳能发电理论装机容量就相当于177个三峡水电站。为此,当地不仅立足于打造青海新能源产业设备制造和风、光资源开发,而且还将辐射西北乃至中亚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穿行在海西大地,戈壁滩在金色阳光下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伸展向远方。世界屋脊和深居内陆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海西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长江源头、雅丹地貌、千年冰川、天空之镜等,海西已成为我国西部旅游的重要增长极。作为海西州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有“天空之境”之称的茶卡盐湖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蓝天、白云、身着各色服饰的游客以及远处的群山,倒映在如明镜般的宽广湖面上,天人合一,如梦似幻!

  行走海西,一路上你总会看到或听到很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比如戈壁滩上随处可见的梭梭,又名沙棘,这种低矮的耐旱植物不仅保持着水土,其果实也可以榨汁作为饮料,将黑沙棘果放到酸奶里食用是当地蒙古族同胞的传统吃法。草场、戈壁上野生的黑枸杞,其营养价值更是深受人们青睐。关于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则更多,比如去年冬天,多年不见的雪豹在柏树山上被摄影家们拍到。其他野生动物出没也越来越多,即便在德令哈市区,夜晚时分在广场上看到奔跑的狐狸也没什么惊讶的。在莲湖即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周边水草丰茂的湿地,飞翔的老鹰以及游弋水中的各种鸟类到处可见。据说,以前不曾见到的两只火烈鸟也每年按时栖息在这里,成为其飞行旅途中的一个驿站。

  万山之祖,巍巍昆仑,历经海陆变迁、岁月沧桑,缔造和见证着一个个神话般的故事。从一顶帐篷到一座城市,格尔木见证着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传奇。昆仑山口,为纪念保护藏羚羊而英勇牺牲的索南达杰纪念碑矗立于此。今年7月,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同意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同样在昆仑山青藏线上,有全国知名的昆仑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其不仅以现代化的工艺生产出一瓶瓶雪域甘泉,也以持续开展的公益行动书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佳话。

  

  青藏高原精神、“两路”精神、格尔木精神、柴达木精神、新海西精神⋯⋯伟大时代赋予光荣使命,一座新海西正扬帆起航,向着更加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目标奋进。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