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日期:2018-02-08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观点,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新时代民族工作目标任务的再定位,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2017年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上,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要求民族领域各个环节、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都要聚焦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必须从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高度来谋划、来推动、来开展、来衡量”。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要准确把握民族工作面临的难得机遇,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找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富有实效的政策和举措,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添砖加瓦。


坚定“五个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思想基础


  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处理好民族问题,不仅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实践表明,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肯定要重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但又不能把发展“唯一化”“绝对化”,必须同时发挥思想教育“统一共识”“凝心聚力”这个精神因素的作用,着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五个认同”思想观念。在2015年8月召开的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不断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的实质,不仅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道路观高度契合,系统揭示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也在实践层面凸显思想意识因素对民族工作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把握和化解民族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进一步坚定“五个认同”。
  一是正确认识“五个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一方面,要厘清“五个认同”的深刻意涵和内在联系。认同伟大祖国是关键,一部鸿篇巨制的中国史,就是中华各民族共同捍卫和缔造祖国的历史,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祖国富强,永远是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根本利益。认同中华民族是前提,中华各民族历经漫长岁月从自在的命运共同体走向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当代中国各民族共有的身份和归属,形成了中华民族各成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家庭。认同中华文化是基础,中华文化是汉族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精神纽带,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决定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魂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核心,认同中国共产党就能够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政治走向、根本原则。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华各民族的历史选择,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五个认同”堪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梁八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取向、聚合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内生力量。
  二是将“五个认同”思想观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在相关工作特别是事关民族领域的工作环节中,要把“五个认同”作为定思路、出政策、做部署、抓落实的重要依据,朝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在促进中华各民族“和”“合”的方面发力,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加大对“五个认同”思想观念的宣传力度,将其纳入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到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纳入到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中来,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道路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决定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方向的内容融入其间,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完善和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政治基础


  道路观乎国家命运,关乎民族前途,关乎人民福祉。我们党从多民族基本国情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历史、深刻洞察世界,汇聚民智民心,几经求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面对民族工作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完善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不断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完善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人质疑甚至攻击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认为是照搬前苏联模式“过时了”,提出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看齐,相关的杂音、噪音一度在党内和社会上引发思想混乱,干扰了民族工作的持续推进。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拨云见日、一锤定音,响亮地提出:“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不要妄自菲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捍卫和坚持,显示着充分的政治定力和自信。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进一步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一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重要思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以“八个坚持”对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刻阐述。“八个坚持”是对我们党民族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涵盖了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制度、法律等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集中回答了关于民族工作最根本最重大的道路问题,廓清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最集中最迫切的思想困惑,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重要精神。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是不断完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要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实现相关理论和政策的与时俱进,该坚持的必须旗帜鲜明,该完善的必须准确把握积极完善,尤其是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些具体政策的出台或实施,要充分体现“三特一减少”原则,即更多地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中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一般不要简单地以特定或单一民族来划线、作标准,应该着重解决民族事项中最为基本的需求,而且也要充分考虑不相关群体的感受,防止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性规定人为固化差异、制造差距,引发比较效应,导致民族关系失衡,损害民族团结。要确立相关政策存在的最大公约数,树立各民族共进共享理念,最大限度地追求其公平正义、合理适度的存在意义。
  三是加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力度。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相关理论政策和成功实践,被国外称为“中国之治”“中国经验”,但具体到国内,由于信息传播不对称,在不少层面还存在宣传死角,以至于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因不了解而被极少数非议者误导。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要求,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宣传教育,尽快改变这一现状。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社会基础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基于古今中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论断,是对当代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面临复杂形势而作出的重要警示。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团结是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其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各民族同呼吸、同命运、心连心的状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态势,是我国各项事业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尽管通往美好愿景的道路会有曲折,但只要中华各民族持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大团结就会稳如泰山、坚如磐石。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通过统一体整合以坚持民族大团结为引领、以促进“三交”为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的同向合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进一步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
  一是多做争取人心的工作。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人心在我,就能够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三交”过程中要善于用心,想各族群众之所想、急各族群众之所急,多做暖人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以心换心,把党的大政方针和对各民族群众的关心关怀,及时落到工作中去,送到各族群众的心里,把各族群众的强大力量汇聚在党中央周围。
  二是积极倡导包容共生、融洽民族感情的理念。广泛开展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交流活动,着力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日常环节着手,在尊重差异、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借助团结共建、认亲结对、相互扶助等方式,引导各族成员在互动中加深了解、增进情谊,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战略进程,实现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也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实现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没有相应的发展基础,“共享”成果和铸牢共同体意识,都是海市蜃楼、水中捞月。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抓发展,一定要秉持全国“一盘棋”“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明确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以及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的共识。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使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使然,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和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各民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必须把加快发展与增加各族群众福祉紧密结合,让群众更加充分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形成利益共享、使命共担、命运共系的局面。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进一步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是抓住新时代国家战略安排特别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契机,积极完善差别化区域政策,切实做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内生动力,实现全面快速发展。
  二是从讲政治讲大局的层面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步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上,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实施建设法治国家战略,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法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并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继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民族事务作为多民族国家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无疑要纳入到全面依法治理的范畴。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实施建设法治国家战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相应地民族事务始终被置于法治建设大战略并与其他社会领域各项事务整体推进,成为民族事务治理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指明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关键点,为依法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法治保障。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进一步实施建设法治国家战略。
  一是不断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针对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存在的短板,遵循宪法精神,重点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法,逐步细化和完善配套法规;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融入到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之中,推动有关民族事务的方针政策在国家法律法规中得到切实体现。
  二是确保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落到实处。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利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杜绝以民族划界搞法外处理的行为,切实发挥法治对民族事务治理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优化行政决策机制,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推动各级政府民族事务治理权力规范化、法治化。
  三是加强普法宣传。配合实施建设法治国家战略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把相关法治宣传作为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到民族团结教育之中、融入到国家整体普法教育之中,努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法治氛围。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