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特色谋出路 创新求发展——吉林省民委脱贫攻坚包保工作侧记
发布日期:2018-06-27

  吉林省安图县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的美誉,从县里出发约20分钟车程便可到达石门镇镜城村。作为吉林省民委脱贫攻坚包保的重点贫困村,如何将镜城村的绿水青山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以“特色”谋出路,以“创新”求发展,成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镜城村辖镜城、大成2个自然屯,全村总户数238户、总人口770人,其中朝鲜族558人。2017年7月,经最新精准识别后,现有贫困户52户、84人。2016年至今,吉林省民委切实加强协调联系,共为该村争取各级各类扶持资金近1300万元,实施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危房改造、通村公路、边沟修建、镜城大桥、路灯等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工作阶段性任务。目前,镜城村已成为安图县脱贫攻坚工作示范村。


省民委主任朴松烈实地考察产业扶持项目_副本.jpg

省民委主任朴松烈实地考察产业扶持项目


健全机制  形成合力


  自上而下、环环紧扣的组织领导。省民委成立由党组书记、主任朴松烈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处(室)和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选派1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处级干部到安图县任常委、副县长,选派1名副处级业务骨干任驻村第一书记。为加强与朝鲜族群众的沟通,省民委选派3名优秀朝鲜族干部加入驻村工作队,协助第一书记到村、到户开展帮扶工作。


  工作有依据,任务有分工。省民委研究制定了帮扶镜城村脱贫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帮扶任务分工方案,细化责任,明确分工。朴松烈主任和分管扶贫工作的金明哲副主任全年听取工作汇报16次,到村开展扶贫专题调研慰问12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机关各处(室)和所属事业单位结合业务工作和自身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工作对接。


  五项工作制度形成合力。建立资金投入机制——省民委在安排国家和省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上,对安图县资金额度给予倾斜照顾,对镜城村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落实;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切实加强了省直相关部门和安图县的横向、纵向联系,搞好统筹协调,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建立了月报信息、季度调度、半年汇报、全年检查验收的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高;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年度干部考核范围,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年至少两次去看望慰问贫困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信息宣传机制——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创造蓬勃向上、攻坚克难、敢打硬仗胜仗的工作局面。


真抓实干  入户入脑入心


  自2016年初开始,省民委监督检查处副调研员黄保东便成为镜城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黄保东心系群众,安心岗位,每年驻村超过200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仅2017年,入户走访就达到300余次。


  因病致贫的村民张记平说到黄书记时无比动情:“他关心我们都体现在行动上。农忙时,他和我们一样早上四五点就起来了,挨家挨户的帮忙。黄书记知道我心脏不好,还帮着联系送医送药,平时家里有什么事,他总是随叫随到。老百姓都把黄书记当成我们村的人了!加上省民委给了很多政策照顾,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贫困户顾振国的养鸡项目得到省民委重点帮扶,养殖规模从原有的600只扩大到2000只,预计年利润7万元。他说:“我很感谢省民委的领导和黄书记,帮我协调解决了价值一万多块钱的鸡饲料,还给我爱人免费提供将近半年的药物。我要好好干,争取早日脱贫。”


  村里每户贫困户都有省民委扶贫包保《明白卡》,上面有省民委党组成员、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的照片和联系方式,还有省民委的扶贫承诺和扶持产业项目内容。这样一目了然、清晰直观的“明白卡”,使贫困户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有人可找。这也成为安图县其他包保贫困村争相效仿的创新方式。


发展特色产业  让更多群众得实惠


  根据本地区情况选准选对特色产业,是帮助贫困村摆脱贫困的关键。省民委从定点帮扶伊始,就多次组织驻村工作队、省民委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的干部、专家深入调研,反复论证。针对镜城村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把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作为该村精准脱贫主导产业,按照“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模式,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2016年以来,省民委累计投入镜城村200余万元,引导带动企业投资300余万元,重点扶持了养牛、养猪、养鸡、种植水稻等4个产业项目,不仅涵盖了全体贫困户,还惠及全体村民。2017年,存栏黄牛120头、生猪650头,产值达到129.5万元;全年生产优质大米60万公斤,产值480万元,吸纳了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水稻专业合作社。这些产业项目交纳年租金和产业分红达38万元,户均受益4100余元,是安图县80个贫困村分红最多的村。


省民委副主任金明哲一行为镜城村捐赠长鼓_副本.jpg

省民委副主任金明哲等在镜城村


打造特色村寨  脱贫攻坚转型升级


  打造特色村寨、拉动乡村旅游、增加贫困户收入,是省民委帮扶工作的重要方向。镜城村是以朝鲜族为主的村屯,省民委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借助安图打造全域旅游的有利时机,将其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石门镇茶条村、万宝镇红旗村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集中连片,提供娱乐、餐饮、住宿、购物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旅游收入。


  2017年,省民委已投入200万元,开工建设民俗活动大厅200平方米,建设民族特色围墙1100延长米,并间隔栽种花草树木,打造绿色庭院。与此同时,还帮助镜城村包装储备了7个、总投资1200余万元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探索特色帮扶方式  将脱贫攻坚引向深入


  鼓励引导宗教界和社会团体组织参与扶贫工作,推进特色帮扶方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017年春节前夕,省民委组织宗教界开展春节慰问活动,走访慰问61户贫困户,为每户发放大米、白面、豆油等总价值27450元的慰问品。当年6月中旬,组织宗教界开展扶贫义诊活动,免费体检200余人次,发放价值2万余元的药品。同年汛期,引导全省宗教团体捐款30万元为镜城村修建水毁农桥1座、机耕道、堤防2公里,动员机关干部捐款近2万元为村里购买供水设备及柴油。


  在关注镜城村各族群众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省民委还努力将其打造成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将镜城村确立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等,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不断将脱贫攻坚引向深入。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