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疆阿勒泰地区
用心浇灌 携手同行 着力构建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
发布日期:2015-09-19

1-2,各族人民大团结  芮宏升 摄影IMG_1097.jpg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阿勒泰各民族同胞      芮宏升/摄


阿勒泰属于典型的沿边多民族聚居地区,67.6万人的大家庭中生活着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36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9%,汉族占40.9%,其他少数民族占7.2%。有多个民族还属于跨界民族。

阿勒泰是新疆大爱之地。长期以来,全地区各族人民相濡以沫、守望相助,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已成为盛开在金山大地上最美丽的花朵,成为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我们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重要论述,落实自治区党委张春贤书记对阿勒泰提出的“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创建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引向深入。


阿勒泰地区地委书记邓章武(右)慰问少数民族老党员


阿勒泰地区行署专员塔里哈提·吾逊(右)深入冬牧场慰问


立足全覆盖,营造民族团结大宣传氛围

把宣传教育作为抓好民族团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到人有效管用为目的,创新理念、形式和方法,因人而异、分类施教,不留死角和盲区,不断夯实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一是把握重点内容,丰富宣传载体。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民族宗教政策作为重点内容,通过组织宣讲、广播电视、图片展览、发放宣传单、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在全地区掀起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热潮;组织开展“追求共同理想”、“谋求共同奋斗”、“寻求共同精神家园”、“塑造美好心灵”等7个方面17项寓教于乐的专项宣传活动;依托“访惠聚”工作组,深入群众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截至目前,累计组织集中宣讲、培训36.8万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余万份,受教育群众达81.3万人次。

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力促入脑入心。坚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开展“现代文化与青少年同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对青少年影响”系列活动,参与青少年达15万人次;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中推行民汉学生混合编班,全地区寄宿制学校实行混合住宿的学生占到总数的46.8%,让各族青少年通过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从小建立起水乳交融的民族感情;在农牧民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在宗教人士中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在妇女中开展“和谐家园巾帼行动”、“争做阿尼帕式好妈妈”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

三是强化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在各级新闻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民族团结;设置城乡宣传栏6000余处,精心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展厅、民族团结谚语一条街、民族团结榜样一条街等宣传阵地,命名地县民族团结教育基地30个;编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手册、民族团结挂历、小画册、故事书等12.6万册;充分利用新媒体,第一时间推送民族团结信息、先进典型事迹,达到短、平、快的宣传效果;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精选提炼各民族反映核心价值观的谚语,制作刊播“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和讲述各类模范人物故事的宣传片、广播剧等,通过讲好阿勒泰故事,有效激发各族群众爱国感恩的情怀。

四是开展典型选树,推动引领示范。坚持从“凡人小事”入手,广泛开展典型评比活动,选树最美阿勒泰人46名、民族团结母亲150名、民族团结好伙伴107名、网上评选民族团结典型15名。以电影《真爱》发行为契机,大力宣传阿尼帕·阿力玛洪母亲的大爱真情。截至目前,全地区先后有47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78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国家和自治区表彰。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地县乡表彰模范集体777个、模范个人1344人。


聚焦着力点,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大创建格局

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的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一是以“细胞工程”为抓手,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触角延伸。在全地区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八进”活动,即进机关、进部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团场、进乡村、进宗教场所,鼓励开展民族团结模范科室、模范家庭、好邻居、好单元、好巷道等评选活动,抓好宣传教育、文化建设、矛盾调处、素质培养、“六互”活动等五项工作,使民族团结创建延伸到各个层面,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集体、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截至目前,全地区选树示范点123个,6县1市全部创建为自治区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00%的乡镇和社区、91%的村、94%的机关单位、91%的企业、96%的学校、86%的宗教场所、86%的部队团场已创建为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二是以“融情结对”为载体,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心力共鸣。通过开展“五学五比五争”、融情“七微”行动、“五个一、五个好”等系列融情结对实践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访惠聚”工作组与2.6万户贫困家庭结对子、认亲戚,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近600余万元,解决实际困难3600余件;面对面开展民族政策宣传,积极动员民汉村结对、不同民族群众结对,倡导从点滴小事做起,多一句温暖的话语、多一个善意的眼神、多一次小小的帮助,手把手教生产技能、心贴心解决生活困难,以一个个“微行动”汇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民族团结正在成为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和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


宜居阿勒泰.JPG

宜居阿勒泰


三是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合力共进。充分调动驻军、兵团、武警部队及非公有制领域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月选择一天作为“民族团结日”,2014年以来共开展军民双拥共建、兵地融合共进活动860余次,结成各类民族团结、帮扶对子1930对,投入各类共建帮扶、帮困资金1780余万元,密切了军民鱼水情和兵地关系。在援疆干部中积极开展争当民族团结模范活动,近百个援疆干部家庭和本地少数民族家庭开展家庭联谊活动,在相互走动交流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拉近了距离。


笑靥如花 汪运涛.jpg

幸福的孩子们      汪运涛/摄


四是以“文化交融”为根本,实现民族团结的纽带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们切实发挥现代文化维系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强大精神纽带作用,以现代文化引领民族团结进步。2014年以来,地区安排宣传文化专项资金955余万元,每个乡镇安排文化活动经费10万元,围绕增强“五个认同”,组织开展感恩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各民族大团结教育宣讲550场次,各类演讲、竞赛21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7余万人次;积极倡导各民族之间互学语言、互学歌曲、互学舞蹈、互学风俗,利用乡村大喇叭、乡村大舞台等阵地,结合百日广场文化竞赛、乡村百日文体活动、文化下乡等载体,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近1700场次、覆盖群众近30万人次;连续3年实施阿勒泰优秀文艺作品资助出版工程,资助作品34部,让各族群众在文化交流交融中增进了感情。开展印象阿勒泰、仙境阿勒泰、阿勒泰老照片等网络文化活动,积极推出一批网络文化精品,凝聚社会正能量。依托援疆省的支持,反映民族团结题材的故事片《在那遥远的地方》8月底将完成现场拍摄,制作了由哈萨克民间小故事改编的52集双语系列动漫影片。把互学语言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以干部、学生为重点,掀起双语学习的热潮,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88%,将全地区2.2万名干部纳入双语考核测试范围,力争年内测试合格率达到60%以上。


紧盯风险点,坚决消除影响民族团结不和谐因素

阿勒泰地区民族团结氛围浓厚,宗教领域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民族矛盾,也没有发生过暴恐案(事)件,但面对全疆“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始终保持高度警醒,坚决消除影响团结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一是及时制止影响团结稳定的苗头。在倡导一些行为、策划一些活动、抵制一些现象的同时,把打掉一些苗头作为重要工作,制定反渗透工作方案,持续开展整治“三非”专项行动,从8类行业入手,集中开展涉暴涉恐音视频专项清理行动。

二是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将2015年确定为宗教事务管理能力建设年,扎实推进防升温、反渗透、促和谐三项重点工作。严格执行两项制度,加强统战干部、宗教人士教育培训,统一规范讲经解经内容,组织宗教人士、信教群众开展反渗透行动,确保宗教领域保持正信。

三是积极开展“法治阿勒泰”建设。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发挥法律在规范和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重要作用,对破坏民族团结的人和事,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对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依法妥善处理,坚决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面对面讲解宗教政策  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jpg

面对面向牧民群众宣传党的宗教政策


援疆医生为牧民义诊.jpg

援疆医生为少数民族牧民群众义诊


凝聚向心力,加快少数民族民生事业发展

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高度重视各族群众就业培训工作,累计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5.4万人次,城镇实现新增就业5.2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次,少数民族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启动“哈绣进万家”活动,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刺绣产业,目前全地区刺绣公司、合作社等已达400余户,带动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创业3.6万人。大力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2014年以来完成牧民定居5520户,提前1年完成牧民定居“十二五”规划,越来越多的牧区少数民族群众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重视增强农牧区各族群众基本医疗保障能力,2014年参合农牧民达30.82万人,平均收益率达185.6 %。积极争取实施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等少数民族发展项目290项,投入资金近2.7亿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投入资金2.13亿元,实施边境农牧民扶贫项目487个,扶贫对象减少20879人。采取民汉结对方式,广泛开展扶贫解困活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就医、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让各族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成果更多地落实到促进发展、惠及民生上,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在阿勒泰这片净土之上,永远盛开在各族人民心中!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