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千古马颂》永远的蒙古马精神
发布日期:2018-08-06

  “《千古马颂》团队因‘马颂’结缘,紧紧团结在一起。台前的光鲜亮丽,恢弘震撼,是背后众多工作人员默默的付出。一路走来,扛过艰险闯过难关,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8月中下旬,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千古马颂》将正式回归。精彩值得等待,转身又创辉煌。”


DSC_8317_副本.jpg


  近日,这则发自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公告,引起国内外无数马迷和观众的热切关注。


  选题定下,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随即组建了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执行导演穆青领衔的导演团队,组织参演人员近200人、参演马匹129匹。仅用4个月,剧目就“火速”编排完毕,被誉为“马颂速度”和“马颂精神”。


  “《千古马颂》是我艺术生涯中遇到的一次最大挑战,当时演出的最大难点在于马的训练。因为演出采用的是一人一马的模式,演员和马每天都需要在一起训练,形成默契。如果隔几个月停止训练马匹,之前教给马的动作,可能就全忘了。以前,我是导演人演戏,在《千古马颂》中,我每天都要不停地向马扬起指挥棒,与马建立感情。虽然辛苦,但我们每个人最终都完成得很好。我非常感恩这段经历,除了在精神上得到历练,蒙古族的马文化和草原精神尤其让我感动和震撼。”穆青对记者说。


  在内容上,《千古马颂》以蒙古族民间流传的有关马的寓言和传奇故事为主线,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编、排、演各环节都与草原风情、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形象表达人与马的至深情感,体现人、生灵、自然三者的和谐共存;在形式上,综合运用蒙古族歌、舞、音乐、杂技等艺术元素,融合现代声光电以及视觉影像等表现手段,在“天”“地”“人”“马”的寓意逻辑架构下,通过讲述“我”——一个牧人之子的成长,艺术再现蒙古马精神,折射出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砺奋进、追求文明进步的伟大历程。


  整场演出由“天降神驹”“迁徙”“马背家园”“马背传奇”“千古马颂”五章5个故事贯穿,情节跌宕起伏,演绎了蒙古民族与马相遇、相识、相伴、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情感,歌颂了马背民族开放包容、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展示了人与马、人与草原诗意栖息的大美境界。场景上,既有载歌载舞、长调悠扬,又有骏马驰骋、呼麦荡漾;既有金戈铁马的雄奇,又有一人一马的温情;既有忠肝义胆的赤诚,也有盛装舞步的风雅。


惊艳亮相   荣登首榜


  2014年7月11日20时,经过千辛万苦的精心排练,《千古马颂》在锡林郭勒盟“中国·马都”核心区1.2万平方米的马文化演艺厅精彩亮相,首场就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蒙古国、韩国的3万余名观众到现场观看。这一年,《千古马颂》百度搜索的相关结果创下了6050万个,荣登国内马业十大新闻榜;2015年,又被中国马业协会评为“中国马文化推广奖”,同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在锡林浩特首演成功后,《千古马颂》又不断打磨升级2015版、2016版,落地呼和浩特的2107版更是从剧情表演、高科技技术运用、马术技巧、舞美、剧场等方面提升了剧目的整体水平。3年中,《千古马颂》累计演出136场,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及观众近20万人次。


  业界普遍认为,《千古马颂》无论从策划理念、剧本内涵,还是舞台创意、视觉设计,都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著名导演张继刚更是用“出乎意料”“超出想象”“杰出的作品”“了不起的贡献”等一连串的赞美词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千古马颂》不是在“炫技”,而是将蒙古民族的精神和马文化作了一次最精彩的再现。蒙古族博士敖登评介说:“这是对马文化全新的艺术诠释。”内蒙古的本土学者王苹、照日格图则表示:“云南有《云南印象》,广西有《印象刘三姐》,四川九寨沟有《藏谜》。承载了深厚草原文化的内蒙古,也必然需要有《千古马颂》这样的艺术品,向外界传递马背民族天地人马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和生命观。”


  内蒙古大学教授李树榕女士在2014年看过《千古马颂》后,2015年又专程陪同亲戚到锡林浩特去观看演出。她说:“《千古马颂》2014版让观众感悟的是马对人‘契约般’的忠诚,2015版则让观众悟出人对人的‘生死托付’。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是‘崇尚自然’,而‘自然’这个概念很宽泛。《千古马颂》所歌颂的人与马的和谐关系告诉观众:马,就是大自然的象征。马怎样对待人,就是大自然怎样对待人类;人怎样倚重马,就是人类怎样倚重大自然。因而,歌颂马的坚韧、担当、勇敢、忠诚、仁守等美德,就是在歌颂具有美德的人。”


  自治区相关领导在观看《千古马颂》后作出指示:要把这台剧目打造成展示马文化的标志性文化演出项目及长期驻场演出的精品剧目,以此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龙头文化产业项目,探索演艺资源优势有效转化利用,充分展示内蒙古民族文化优势。


跨界合作  精英荟萃


  《千古马颂》是一次国际化合作的完美尝试:创作团队各国精英荟萃,场上世界名马风采各异。


  总导演穆青,参与过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工作,曾获得国家级别的金奖20多次。执行总导演阿拉腾·巴格那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国家一级编导,其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各类舞蹈大奖。执行导演陈冬,曾获得全国各类舞蹈金奖。作曲家那楚格·占钦褚日布是蒙古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博士生导师、人民音乐家,曾任蒙古国文化部副部长、蒙古国音乐家协会会长、蒙古国国会成员,现任蒙古国艺术家协会主席、中蒙友好协会会长,两次荣获蒙古国功勋奖。舞美总设计王瑞宝,曾获文华奖舞美单项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优秀舞美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服装设计蓝玲是国家一级舞美设计,畲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马术教练、舞步教练亚历山大·佩斯塔纳和努诺·佩斯塔纳来自葡萄牙,具有良好的马匹训练技艺、较强的马匹训练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多次参加国际综合全能马术比赛并获奖。


  2017版《千古马颂》最精彩的看点之一,仍是来自不同国家的“马演员”,从2014年的129匹增加到了159匹,其中70%是蒙古马。这些“马演员”不仅是剧目中的演员,还是未来推动以马文化为核心的民族产业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使者”。


  蒙古马是世界四大古老马种之一,虽然体型较小,但体质强壮,抗病耐劳,不畏寒冷,善于长途奔跑,生命力极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说,蒙古马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


  汗血宝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神秘的马种之一,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通常在外交时会将它当作礼物赠送给贵宾。


  弗里斯兰马是荷兰本土唯一的单一血统纯种马种,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纯种马血统,外型漂亮,四肢发达,动作灵活,毛发飘逸自然,行进时自然高抬腿,有如跳舞一般,被人们誉为“天才的舞蹈家”、马中的“劳斯莱斯”。


  卢西塔诺马是古老的葡萄牙马种,有着鹰一般面部线条,被称为斗牛场上的“鹰首神兽”。它们拥有高贵优雅的气质、强健的体魄、温驯的脾气,极易驾驭,环境适应力极强。


  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马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纯正的马种之一,具备骄傲、勇敢、易与人亲近的品质,运动灵活、富有韵律,能掌握高等花式骑术的要领,曾一度被称为“舞马”,并凭借优雅的姿态、彬彬有礼的气质,使其成为欧洲王室的骥爱,被赞誉为“国王之马”。


  我国广西德保县的矮马体型秀美、性情温驯、灵巧耐驮,既可当坐骑,又能拉车和负重,在山路上行走敏捷稳健,被誉为“马中熊猫”。


  英国的舍特兰矮马体型矮小,其被毛厚密,聪明好动,100年来已经遍布全世界。它既是皇家贵族的宠物,也是儿童亲密的伙伴。


  改良马——由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马与我国蒙古马繁衍而生。其中具有代表性是锡林郭勒马,这种马兼具速度与耐力双重优势,是牧民们参加草原那达慕的首选马匹。


实践创新  成就精品


  《千古马颂》从创意策划之初就立足业界高端、站位市场前沿,瞄准“国内首创、世界一流”的目标。它既具夺人眼球的观赏性,又有直指人心的文化内涵;既是一项填补内蒙古马文化驻场演出空白的旅游产品,又是一部挖掘蒙古民族与马深厚情感的艺术史诗,成为近年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优秀作品。


  《千古马颂》的制片人郑睿达认为,这部作品运营模式的成功,借机、借势、借力是其从无到有、精益求精的“秘诀”。


  “借机”是立项的根本。《千古马颂》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这一契机下进行创作的,就是落实总书记“发扬蒙古马精神”的重要举措。


  “借势”是打磨的基础。《千古马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现代科技优势,整合内蒙古独具特色的歌、舞、杂技、马术,运用裸眼3D等现代舞美科技,实现了文化与旅游、艺术与马术、传统表演与现代舞美科技的有机融合,打造出了内蒙古“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开创了一条文化跨界融合的产业之路,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模式的雏形。


  “借力”是运营的关键。《千古马颂》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并有效整合文化、教育、体育等相关产业资源。一是以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运营,引入外部投资,减少财政投入,成本分摊,风险共担,收入按比分配,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二是与高等院校合作,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为骑手提供文化课学习和马术训练场所,系统化专业化培训骑手,培养演出需要的马术专业人才;三是面向世界,聘请国外资深教练培训骑手,提升马术表演技巧。如果说,“借机”让《千古马颂》项目顺利诞生,那么“借势”则让《千古马颂》项目如期上马,而“借力”使《千古马颂》在产业道路上飞奔驰骋、纵横疆陌。


  三载打磨,2017版《千古马颂》再次惊艳亮相。毋庸置疑,这是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必将成为内蒙古乃至丝绸之路沿线的精品旅游项目。随着项目的成熟,内蒙古艺术剧院将以呼和浩特为基点,逐步形成马文化产业链条和体系。除了在呼和浩特驻场演出外,《千古马颂》项目未来将打破地域和季节的限制,与国内具备演出条件的区域合作,以候鸟式驻场演出的方式,向旅游热点城市延伸推广,逐步将《千古马颂》打造成中国旅游演艺知名品牌,让更多的人领略和感悟蒙古马精神!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