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骏马飞驰 光影永驻——内蒙古民族电影 70年
发布日期:2018-08-16

  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内蒙古民族电影成为新中国电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内蒙古民族电影发展的70年,是内蒙古各民族电影人奋斗进取的70年,也是内蒙古民族电影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70年。


1947年—1976年 :拓荒与成长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谁能想到,内蒙古自治政府会在内蒙古的第一个电影院“乌兰浩特电影院”成立?这似乎隐喻了自治区与现代电影的紧密关系。


  1950年2月,中国电影发行公司驻内蒙古发行站成立。


001  内蒙人民的胜利  海报_副本.jpg


  1950年4月,《内蒙春光》(后改名为《内蒙人民的胜利》)公映。这是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它的价值体现在同年5月周恩来总理复审时提出的修改意见上。从这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与修改过程,可以观察到当时内蒙古电影创作与现实政治的关系。民族地区的“地方性知识”被发现且有效吸纳,促成了国家权威性叙述在影片中的调整。影片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双方的斗争结构,较之8年前的《塞上风云》成熟并系统化。民族政策在实践中,中和了影片在修改版之前的简单的二元阶级对立,最终,将剧中人物道尔基王爷的塑造从阶级政治的教条中摆脱出来,表现为草原贵族统治阶级的形象。这种方法迥异于内地土改斗争中常规的人群社会阶级分析法,道尔基王爷被塑造成一个受到反动势力蒙蔽的中间派,与革命的主要敌人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在反动派阴谋暴露后幡然醒悟,最终成为革命的团结力量。这一叙事传统后来被《勐垅沙》《农奴》等涉及民族宗教事务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承袭,为更多后来影片中同类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形象塑造提供了可资参照的范本。


  正是这一系列的修改,奠定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中政治表达的基本原则。从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开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就走上了一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道路。


002  草原上的人们_副本.jpg


  内蒙古是祖国的北疆,新生共和国的边疆形象塑造必然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必不可少的议题设置。内蒙古电影制片厂1958年成立,主要职能是从事蒙古语电影的译制工作。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边境线的反复强化呈现,成为新中国“民族国家”国民教育的重要一课。主创人员需要过滤民族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日常稼穑、祭祀、巫术等“地方性知识”,而代之以与边境政治斗争相联系的政治活动。由此,这些在旧中国政治上的“化外之民”获得了被询唤的契机,并拥有了与国家主体性相一致的精神风貌。当然,少数民族借此也获得了自身的主体性认同。因此,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边境反特故事片成为一种当时最受欢迎的类型电影。继《内蒙人民的胜利》之后,《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草原晨曲》中的蒙古族形象深入人心。这一时期的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爱情、歌舞开始成为与“反特”同等重要的类型化的元素。而到50年代中后期国家取得经济成就时,蒙古族题材电影中出现的具有新时代风貌的特征更为突出。《草原上的人们》中的插曲《敖包相会》,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这一时期的蒙古族题材电影,虽然习惯上名为“少数民族电影”,但建构的并不是蒙古族的“主体意识”,而是“普天之下皆同心”的国家意识。因而,银幕上不论敌我斗争,还是歌舞爱情,都有国家在场。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也在大力培养内蒙古电影人才。50年代中期,内蒙古开始筹建电影技术人员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成为内蒙古电影发展的长效机制。1957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筹备处、内蒙古自治区电影公司、呼和浩特电影宫相继成立。1958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都调派技术骨干支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草原晨曲》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蒙古族题材电影。由于资金匮乏和人才短缺,1961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改名为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译制了多部故事片、新闻纪录片。虽然没有了故事片的拍摄权,但当时的电影制片厂在选题上是全国一盘棋,蒙古族题材故事片不断被其他电影制片厂拍摄。如八一厂拍摄的《鄂尔多斯风暴》,上影厂拍摄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国家培养的蒙古族电影艺术家中,有不少走上了自治区电影事业的领导岗位。如恩和森、广布道尔基、珠兰其其柯、通福、乌日娜、葛根塔娜、鄂长林、云照光、超克图纳仁等。他们是内蒙古的第一代电影人,为内蒙古民族电影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77年—1999年:探索与改革


  1978年,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获国务院批准拍摄故事片,1979年重新恢复原名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此后,内蒙古电影制品厂开始生产大量故事片,其中大多数是蒙古族题材电影。在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佳作频出。其中有一部足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史册——这就是田壮壮导演的《猎场札撒》。1984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投产《猎场札撒》,1985年电影一上映,立即引起反响。一般观众直说看不懂,而导演田壮壮也宣称,他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当时,世界著名纪录片导演伊文思看过此片,赞不绝口,称赞这部电影是里程碑式的成功,将给中国电影带来崭新的前景,并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猎场札撒》里,导演沉迷于草原上的狩猎、屠宰过程的记述,在当时中国电影中呈现出罕见的纪录片风格。影片使用非职业演员,记述过程多用中远景,而忌用特写、近景等戏剧性意味浓厚的镜头语言。影片的对白声处理更是“前有古人、后无来者”——使用了蒙古族语对白,但作者没有按常规统一翻译成普通话,只是将音量调低,然后设置了一个男女老少统管的类似新闻播报的同期口译男声,在彰显“原声”的同时又彰显了非人格化的“翻译”,构成了一种言说的“复调”,呈现出“双声道”之间一目了然的关系。这种看似标新立异的手法,却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序列中意义非凡。它不经意间用“媒体自反”的方式揭示了以往中国电影的生产机制,当然也包括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生产机制。最早听到蒙古语的中国电影应该是《猎场札撒》,这也启迪了后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特别是“母语电影”的生产。《猎场札撒》是内蒙电影制片厂在剧烈社会变革中出品的“探索片”,也是当时内蒙电影制片厂锐意进取的成果。


  1993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启了中国电影发行体制的全面改革,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打破以往统购统销的模式,开始走向市场。当真正的市场化来临时,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当然也会受到波动,转轨中的内蒙古电影也曾度过一段煎熬的日子,这一情形在最近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的新生代内蒙古籍导演张大磊执导的《八月》中有充分体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新时期社会娱乐方式的转变,内蒙古电影业一度跌入低谷。当时娱乐片概念进入中国电影,出现不少粗制滥造的娱乐片,使逐渐萧条的电影事业雪上加霜。但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人却创作出一系列 “马背动作片”,使得这段时期意外成为内蒙古电影的繁荣时期,既拓展了电影生产的边界,也锻炼了电影人队伍,为后来商业体制建立后电影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最具代表性的是塞夫、麦丽丝夫妇。他们在片中运用高超的马术,创作了一批具有浓厚的蒙古族特色、又大胆运用娱乐片精神的电影,如《骑士的荣誉》《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等。影片中让人眼花缭乱的马背技巧为观众带来了很多视觉奇观,比起单纯的神怪、凶杀娱乐观念,更有创造性和美感。为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艺术与娱乐的先锋之作都汇聚于此?这正体现了内蒙古电影的生产优势。不论是标新立异的艺术电影,还是在新时代语境中尝试的娱乐片,总能在这快土地上找到生长的土壤。艺术电影追求“礼失求诸野”的文化表述,而娱乐片中的“撒野精神”也需要一个不同于国家政治中心的空间环境。


  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界群星璀璨,电影创作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一直位于前列。蒙古族电影人,尤其是蒙古族演员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斯琴高娃、娜仁花、涂门、哈斯高娃、江浩、其·那日图、莫尔吉胡、孙天相、塞夫、麦丽丝、戈·巴图青格勒、鄂布斯·勇林、其其格剪辑、伊·呼和乌拉、格日图、那日苏、巴音额日乐、艾丽娅、张建华……涵盖了演员、摄影、编剧、剪辑等各种电影行业。他们共同为内蒙古电影事业发展建立了卓著功勋。


2000年—2017年:精英辈出  市场弄潮


  中国民族电影在新世纪的跃进最先从内蒙古开始。2004年,电影产业化体制确立之后,内蒙古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中青年电影人,他们不断拓展着内蒙古电影的艺术疆界,使电影成为自治区一张闪亮的名片。


  首先,内蒙古电影人最早生产了“母语电影”,内蒙古自治区也是目前母语电影生产最多的自治区。“母语电影”本意是指非国有资本投资的、少数民族主创人员创作的、聚焦本民族文化命题的小成本文艺电影,已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实践,且概念已经扩展到许多国有电影企业投资的重点电影。“母语电影”在全球化语境里对“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进行了确认,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进行弘扬,已成为蒙古族题材电影的风尚。目前在内蒙古地区,许多国际国内的蒙古族题材大制作都普遍采用蒙古语对白,尤其是具有海外发行诉求的蒙古族题材电影,不仅拓展了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中国电影的文化形象。


  2009年12月,内蒙古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内蒙古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文化主题的表达上,内蒙古民族电影开始承担引领全国的重任。比如在关于现代与传统的冲突的主题上,蒙古族的著名导演都有至少一部作品,如宁才的《季风中的马》、卓·格赫的《成吉思汗的水站》、哈斯朝鲁的《长调》等。他们在主题的开掘上各有千秋,每一部都成为文化遗产类主题的精品。这一类作品对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巴音额日乐本是一名成功的蒙古族演员,跨界做起了导演。他拍的两部电影《斯琴杭茹》《诺日吉玛》,都取材与蒙古族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这两部电影的女主角都由巴德玛扮演。巴德玛大器晚成,2015年荣获金鸡百花节最佳女演员奖。


4c94eeaa63d921d94255e227b47c56d6_ABC看图_副本.jpg


  除了老一代电影人麦丽丝仍旧活跃在电影战线上,蒙古族代表性电影导演哈斯朝鲁、宁才、卓·格赫、巴音、诺敏花日等已经成熟。而新一代的张大磊、德格娜也开始了不同于他们父辈的具有更大视野的创作。2015年,跨国大制作《狼图腾》在中国热映。这是国际大制作班底对内蒙古民族电影的良性刺激,在培训出更能适应国际合作的高端电影人才之余,《狼图腾》也激发起内蒙古电影人的雄心壮志:内蒙古民族电影应当拥有跨入主流文化、在商业电影的市场里展示蒙古族优秀传统的能力。市场赋予了内蒙古电影人更大的挑战,内蒙古民族电影也在逐渐摆脱自身在商业体制内的尴尬和悲哀。


  正因为内蒙古民族电影的优势以及在全国民族地区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开拓民族电影市场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内蒙古电影人肩上。内蒙古民族电影的题材资源丰富,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文化、有世界性的文化符号,内蒙古当代社会变迁进程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学信息,它的传统遗存蕴含了丰富的人类学价值。可见,幅员辽阔的内蒙古大地上,多元文化分支精彩纷呈,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潜力还远未挖掘出来。


  商业电影的机会与陷阱并存,内蒙古民族电影如何踏上新台阶?目前,几部大投资的蒙古族题材电影正在创作拍摄之中。越来越成熟的商业电影体制也将为内蒙古民族电影的生产创造更多的机会。未来的内蒙古民族电影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