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高原之上 幸福日子还长着呢——青海省藏区纪行
发布日期:2018-10-08

青石嘴镇圆山观景台远眺_副本.jpg

海北州门源县·圆山观景台远眺


  “四时常见雪,五月未知春”。六月,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终于迎来3个月的“黄金期”——


  气温在10到25度之间,几乎每个午后都有一场雨,使得山峦草地的绿意日渐浓厚。风停雨歇,雪山消融,青海湖一碧如洗,日月山经幡飘舞,游人纷至沓来。乘车奔驰在青海大地,云朵随海拔增减或高或低,“进入村庄,小心牛羊”的标识时常出现在公路旁,藏族歌谣丝丝入耳。


  随处可见蜿蜒曲折的河流妥贴地“趴”在草地上,流水潺潺,大江大河的支流数不清。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及水源涵养地,青海全境有270余条较大河流,“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美誉由此而来。此时,许多人正爬到远山深处采挖虫草,牛羊悉数被赶去了夏季牧场,油菜刚刚播种,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在这样一个朝气勃发的季节走进青海藏区,记者眼前的一切消减了高原反应的侵袭。中国版图上,青海形似一只玉兔,其藏区所囊括的6州(玉树、果洛、黄南、海西、海南、海北)33县占据了“兔嘴巴”以外的绝大部分,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是我国除西藏以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可多得的高原美景,孕育了悠久的藏区农牧文化,也带来了高寒缺氧、山大谷深、干旱缺水、地质灾害频发的致贫“基因”。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区域,青海深度贫困地区涵盖15个县、129个乡镇、24.1万贫困人口。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嘱咐各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017年,青海以“决战黄金季”“夏秋季攻势”等专项行动为载体,实现15.8万贫困人口脱贫,7个贫困县有望顺利摘帽,超额完成当年减贫目标。今年2月,青海省正式印发《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吹响了向深度贫困地区“宣战”的冲锋号角。


  “要继续在实施‘八个一批’‘十个专项’上聚焦用力,重点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智力扶贫、精神扶贫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检验。”7月12日,青海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会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举行,省委书记、时任省长王建军在会上庄严地作出上述表态。今年以来,青海已向深度贫困地区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5亿元,较去年同期安排资金增长70%;落实行业部门投资2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


  青海藏区是全国“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拿下这个“战场”,青海志在必得。


守护江河之源的永恒使命


  地点:玉树藏族自治州


  平均海拔:4200米


  从玉树巴塘机场出发,巴塘草原渐行渐远。一路上,迁入新址的禅古寺、红瓦黄墙的禅古新村、庄严肃穆的抗震救灾纪念馆……宣告着玉树已逐渐走出地震伤痛,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寺庙僧人与孩子们做游戏_副本.jpg

寺庙僧人与孩子们做游戏


  人们关注玉树,除了因为8年前的那场特大自然灾害,还因为它是青海乃至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而记者要抵达的治多县在玉树又有其特殊性。“治多”,藏语即意为长江源头,属源头三县之一,万里长江自此奔涌向东。著名的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便是任职治多县委副书记时,献身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工作的。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曾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在青海谈扶贫开发,绕不开生态保护的话题。全省深度贫困乡镇全部位于三江源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内,25个省定深度贫困乡镇处于重要的水土流失防治生态功能区,绝大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属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区……治多县便属其中。


玉树扶贫产业一条街_副本.jpg

玉树扶贫产业一条街


在养老院的幸福晚年生活2_副本.jpg

玉树州治多县·敬老院的幸福晚年生活


  暴雨的终点,是一片草原。从玉树市前往治多县这个雨天,雨水一路冲刷着柏油马路。等穿过长江源第一隧道,只剩雨后湿润的空气,海拔陡然增高,视野愈发开阔。连绵草场上,无数黑色牦牛和白色藏系羊点缀其中,治多县治渠乡的同卡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同卡村合作社)就在草原深处,3个半小时的车程后终是抵达。


  同卡村党支部书记存多兼任合作社理事长,今年是他在村中连续任职的第25年。“以前村民都是靠天养畜,哪里草好就去哪里,没有多少生态保护的概念。”10年前,在存多的率领下,同卡村作为省级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试点村,开始探索科学养畜。


  “最初只有30户入股,把自家牛羊放到社里统一管理,按照‘羊发展、牛稳定、马控制’的路子走。现在我们全村276户牧户全入社,草山全入股,一来保护了草场,二来解放了劳动力。”存多说,如今社里育养的牛羊超过14000头,成为了省级推广模范合作社和精准扶贫推介社。


  近两年,合作社将49万亩草地划分为4个草场,按照“50亩草地1头牛,15亩草地1只羊”的整体规划,逐渐建立起草畜平衡机制。草场管护由27个小组轮流作业,同时设置12个集中圈养点,由牧民轮流放牧,按牛羊数量支取工资。不仅如此,还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根据各家草场品质,每年每亩补贴3.3-3.5元,实现了平均每户稳定增收5800多元。


  2017年,同卡村合作社盈利107万元,其中70%全部拿给社员分红。“这不算多的,下拉秀镇的钻多村分红达到304万元,是有名的富裕村。我们要向钻多看齐,让大家知道生态养畜的好。”存多说。


  玉树州是纯牧业区,像同卡村这样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共发展了204个,已成为实现生态保护和牧民稳定增收“双赢”的高原产业发展模式。尤其随着牲畜保险理赔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了提高牧民抵御自然灾害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午时分,记者在合作社遇到放牧归来的尕东周。他是同卡村33个低保兜底户之一,因为要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妻子和5个孩子,无法和村民们一起上山采挖虫草。合作社将尕东周安排在最近的圈养点,方便他看顾家庭。“他从来没有耽误过合作社的工作,在草场上被雨淋更是常有的事。”存多称赞道。


  每天早晨7点,尕东周都会哼着藏歌,沿着聂恰河一批一批地把400只牛羊送出大棚,等到晚上7点清点好数目再归家。合作社的工作令他十分开心:每年可以为家里增收2万元,去年还拿到了1000多元的分红,妻子的疗养费和一家人的生活费都有了着落,家里也有了积蓄。


  今年初,尕东周用积蓄和政府扶持的6400元产业到户资金购买的13头牛,全部入股合作社。“啥鸽!啥鸽!(藏语‘很好’的意思)”尕东周只会说藏语,他指了指存多,又指了指合作社的招牌,竖起大拇指,憨憨地笑了。


  除了尕东周这样的低保兜底户,同卡村还有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大多担任了草原生态管护员,每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一份稳定的工资性收入,为牧民们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保障。目前,治多县已落实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3464个,而在被纳入国家公园长江源区管理范围的索加乡、扎河乡,更是实现了“一户一岗”全覆盖。


  不仅治多县,在整个青海,生态管护员都是不小的群体。截至2017年底,青海累计开发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16万个,其中有贫困户4.7万户。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就设置管护岗位10051个,一半以上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补偿机制加上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已经成为当地牧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记者从存多口中得知,今年合作社又申请了产业贷款150万元,准备做牛羊肉熟食粗加工,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10年前,为保护家乡生态,同卡村创新模式走在前列;10年后,存多和村民们仍然壮心不已,携手创造美好新生活。


果洛州甘德县民族寄宿制中学_副本.jpg

果洛州甘德县·青珍乡寄宿制小学强化班的孩子们_副本.jpg

果洛州甘德县青珍乡寄宿制小学强化班的孩子们


“控辍保学”攻坚年


  地点:果洛藏族自治州


  平均海拔:4000米


  从果洛州府大武镇前往甘德县,同行的州民宗局干部昂杰与记者聊起了他的求学经历:


  2009年,18岁的昂杰第一次离开牧场走进州民族中学,零学习基础随班就读。2013年夏天,在经历高考之后,他作为班上仅有的两名考取大专的学生之一赴上海继续读书。那时,昂杰去学校要花3天时间,先坐汽车到西宁,400多公里的路程要翻越14座大山。冬天路上常有积雪,上学路就更难走了。


  昂杰,正是青海教育精准扶贫的受益者。等到他2016年毕业返乡之时,果洛机场正式通航,从西宁市飞抵果洛州不过40分钟。


  果洛是传说中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诞生地。阿尼玛卿雪山逶迤境北,巴颜喀拉山绵亘南部。在壮美史诗中,格萨尔王骑着天马,征战四方。如今,果洛儿女有了新“天马”,负笈求学的路途不再遥远。


  “十二五”期间,果洛州率先在全省实行15年免费教育,孩子上学早已不是果洛农牧民家庭的负担。过去5年,果洛州标准化学校数量从5所增加到68所,幼儿园从6所增加到57所,44个乡镇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还先后输送2000余名学生赴北京、上海等地就读初高中和中职学校。“一定要让资金砸到地上筑起的是教育高楼,要确保最靓丽的环境在校园,最完善的设施在学校,最幸福的人群是学生。”果洛州教育局长昂保的话,令人印象深刻。


  记者走进甘德县青珍乡寄宿制小学,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医务室一应俱全,窗明几净,校舍俨然。在青海省“全面改薄”工程(即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上海对口援建资金支持下,果洛州的所有学校都变了模样。


  14岁的赞扎格德在作业本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汉语名字,腼腆地向记者作自我介绍。从赞扎格德记事起,他就和家人住在草原上,过着与牛羊为伴的日子,大他两岁的姐姐教他认汉字、学算术。今年4月,赞扎格德在父亲的陪同下加入了新班级——专门为50名学生设立的强化教学班,配备了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容纳着青珍乡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以来劝返的孩子。


  为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问题,2018年青海省全面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确保7-15岁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不因贫辍学。而有意愿的“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都可以接受职业教育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眼下,甘德县的“控辍保学清零”行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甘德县域面积仅占果洛州面积的十分之一,牧民人口却是果洛所辖6县中最多的。牧区群众常年居所不定,“马背宣传队”是藏区基层开展工作的亮丽风景线。今年的“控辍保学”工作中,一个个流动宣讲团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团员们一边上山入帐,给牧民宣传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一边在宣讲中核查失学儿童数目,劝返适龄儿童返校。


  “现在国家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前所未有,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的任务更为紧迫,‘控辍保学’就是保证一个学生都不落下!”吴成全是甘德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2000年从青海大学毕业后一直坚守藏区工作一线,他说出了扶贫干部们的共识:扶贫先扶智,任重而道远。


  强化班教室里,赞扎格德和同学们为庆祝儿童节手绘的黑板报十分醒目。每张课桌上都整齐摆放着书本,州教育局专门编印的教材已经进入课堂。“我们有汉语、数学、藏语、音乐和体育课,大家上课都很认真的!”作为班长,今天的晚自习赞扎格德要负责带领同学们复习刚学完的汉语拼音。


  “我们的宿舍很干净,食堂的饭菜很好吃,还可以和同学一起玩……”赞扎格德细数着入学的好处,他还想以后坐飞机去北京念书。短短两个月,赞扎格德已经开始憧憬未来的求学生活。


  “孩子们年龄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同。我们从爱卫生、懂礼貌、守纪律这些规范一点点慢慢教,因材施教。”血科是强化班班主任,从果洛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回乡后,18年来一直在该校任教。他告诉记者,学生完成强化课程后,将依据学习情况分配到普通班随班就读。


  如今,果洛州的44个乡镇都至少有一个“控辍保学”教学点,既为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也为州里万余名失学适龄儿童或疑似辍学学生返校护航。“一个都不能少”,果洛州乃至青海全省始终都在践行着这个原则。


黄南州仁俊画院·学徒学画唐卡  (摄影 王玉龙)_副本.jpg

黄南州同仁县学画唐卡的藏族年轻人    王玉龙/摄


搬到幸福村里来


  地点:黄南藏族自治州


  平均海拔:3000米


  位于黄南州西北部的尖扎县同样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96公里黄河流经于此。在这里,黄河水不再汹涌澎湃,反倒多了几分南方水乡的秀丽。此行黄南州,记者去的昂拉乡德吉村便是仰仗这条河而建。


黄南州尖扎县德吉村一角_副本.jpg

德吉村一角     王玉龙/摄


  德吉村距离县城仅10分钟车程。这个藏语意为“幸福”的村庄,进村路两侧装饰着五颜六色的风车,再过两个月路旁新栽的波斯菊也会竞相开放。在村口眺望,全村庭院结构的藏式新房整齐划一,沿河两岸的基础设施工程正在施工,海黄大桥隐约可见——2017年这座西北最大的跨径黄河斜拉桥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省会西宁的行车距离,也结束了黄南州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村里临近沿河路的第一户是达巴夫妇家。走进院内,夫妻二人正在为装修3间偏房忙前忙后。他们准备把藏式风格的主屋腾出来做农家乐,“这样更能让游客体验到藏家生活的乐趣。”男主人达巴点子多,干劲也十足。今年藏历新年刚过,村里确定了包括达巴在内的30户贫困户经营农家乐,由县扶贫局提供每户6万元扶持资金。


  过去,达巴家住马克唐镇李加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生产基础薄弱,大多数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达巴也曾在外务工,加上家里4亩多的麦子地和几只牛羊,一年下来收入不足3万元。


  去年10月,达巴一家五口乔迁新居。在德吉村的新家,不用再外出挑水喝,厨房接通了自来水管,厕所也是冲水式的;帮扶干部赠送了崭新的彩色液晶电视,炕上的电暖片替代了烧火炕——达巴带记者参观新居,将家中新物件的开关开了个遍。如今,一家人去邻村的寺院礼佛不过三五分钟的路程。因为藏族有射箭传统,村里还特地规划了一块地作为射箭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啊!”达巴感慨道。


  “山上问题,山下解决”。2016年,尖扎县选址黄河西岸,投入和整合扶贫资金6600多万元,新建户均面积80平方米的房屋251套,将包括马克唐镇在内“两镇五乡”的贫困人口946人免费集中搬迁安置,才有了如今的德吉村。


  “尖扎乃至黄南州的安置点建设目标很明确,要搞一个成一个,搞一片成一片,实现新房、新村、新景和新产业、新生活、新发展的融合。” 县扶贫局副局长朋南索杰说,取名“幸福村”的最初愿景是要让村民在新家的生活感到幸福。在新村建设中,为培育后续产业,尖扎县陆续开发了露天沙滩、水上游乐码头、黄河垂钓、亲水广场、农家乐等基础设施,努力打造“最美高原藏乡”,发展乡村旅游。


  前段时间达巴家的小卖部正式营业了,游客少时一天也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小卖部前期共投入2.7万元,其中1万元为帮扶干部资助资金。“回本只是时间问题!”达巴信心满满。


  最令达巴夫妇俩骄傲的是他们的三个孩子:大女儿刚从州卫校毕业,又参加了大专考试;二女儿即将参加中考,有望考进州民族高级中学;小儿子4岁了,9月就要到村幼儿园读书了。


  “三个娃赶上了好时候,希望他们好好读书,找到一份好工作,回报国家。”初中毕业的达巴一直遗憾未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如今家中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以将更多心血倾注在下一代身上。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青海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2016年以来,全省投资88.66亿元,对38个县的5.2万户20万农牧民实施搬迁安置。“两年累计完成‘十三五’搬迁安置计划的85%,高出全国平均进度30%。预计到今年底,计划有望提前两年完成。”省扶贫开发局长马丰胜介绍道。易地扶贫搬迁并非单纯给“福利”,而是阻断引发贫困的自然因素,给像达巴这样的贫困户更多奔头和希望。


  眼前德吉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让记者想到此前黄南州扶贫局相关负责人告知的脱贫难题:全州宜居及可耕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不到1%,牧区畜均草场不及全省平均水平;19个高寒牧区乡镇困难特征交织叠加,79个行政村通村道路为砂石路面,254个自然村不通公路;8000多户农牧民未实现大电网通电,17.72万农牧民急需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挑战无处不在,但决胜的希望就在眼前!

  

致富路上有你有我


  地标: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拔:3000米


  海南州位于青南牧区与东部农业区的连接地带,黄河横贯辖内5县。丹霞地貌、奔流黄河、油菜花地、青青草原……穿行海南州,所历风光最为丰富。“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说的便是这种奇妙的体验。


  从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镇前往同德县,经过2016年底通车的尕玛羊曲黄河公路大桥,以前7小时的车程,现在缩短了一半,日益便捷的交通为同德“走出去”带来了更多机遇。


  去年10月,同德县从省级贫困县中出列,成为海南州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这个曾经的全省“最穷县”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75%降至2017年的0.79%,创造了青海藏区精准扶贫的“同德模式”。如今,同德进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期,如何确保后续产业稳定增收,贫困户不返贫,成为下一个攻坚点。


海南州同德县·兴农扶贫产品展示中心_副本.jpg

海南州同德县兴农扶贫产品展示中心


海北州松多村·中共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摄影 董维琳)_副本.jpg

海南州松多村的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董伟琳/摄


  同德县省级扶贫产业园就在进城的必经之路上,笔直的水泥路两旁分立着数栋产房,四周静悄悄的。6月正是虫草采挖季,为使当地员工安心工作,各企业特地停产,给他们统一放了“虫草假”。这个占地423亩的产业园总投资1.69亿元,入驻了服饰加工、影视制作、有机畜产品生产等多个行业企业,吸纳当地就业1200余人。


  2016年,藏禾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藏禾公司)在产业园内建成投产,总经理陈彩灵从西宁来到同德,成为最了解同德情况的外乡人之一。“现在公司主要从唐谷镇、巴沟乡的合作社批量购入青稞,收购价格略高于市场价。”同德县拥有优良的农产品品种,吸引着不少企业入驻。


  今年上半年,藏禾公司已经完成100吨青稞的加工生产,实现了5种产品在网络渠道的销售。接下来,公司将推进“同德青稞”的有机认证,并设立一个“青稞库”,帮助收购和储藏全县的青稞,实现集中产销。


  “以前看到村民丰收的青稞就那样放坏了,很可惜。现在,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帮他们做一些事情。”陈彩灵说,现在青稞收购价为每斤1.4元,等完成有机认证后,价格还可以提高两三倍,村民们的收入会更可观。


  “和老乡们打交道多了有感情,我们每年都会爱心捐助6个村的70个贫困户。公司一半以上员工是当地的贫困户,人社局和公司对他们都有专业技能培训,‘五险一金’的福利保障也在逐步覆盖。”培养一批热心扶贫的企业,提高就业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同德产业园区的职能作用在不断发挥。


  分管园区工作的县扶贫局副局长华太说,局里已经在筹划安排企业免费参加今年的青洽会,让同德农畜产品走向更宽广的舞台。“企业在前面跑,我们在后面支持。政府主要做服务工作,大家共同答好精准扶贫这道题。”


  过去5年,青海共建设扶贫产业基地1274个,扶贫产业园42个,实现全省六州两市全覆盖,大规模扶贫产业正持续助力百姓增收,在未来不到3年时间里帮助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巴沟乡松多村开办的赛康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也在产业园内。松多村有制作藏族服饰的传统,一件夏季藏服价值约200元,村民通过来料加工每件能赚35元。过去,村中多以家庭式作坊生产为主,如今许多村民入股到公司,由公司负责批量产销,他们自己则成为了工薪阶层,收入更有保障。


  约好的见面时间,松多村第一书记董维琳领着孩子匆匆赶来——她是记者青海之行中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基层党支部女书记,也是一位懂藏语的汉族干部。由于丈夫在偏远的秀麻乡任乡党委副书记,很少能回家,董维琳既兼顾团县委的本职工作,还得接送孩子上下学,不得不经常“县里村里两边跑”。


  “松多村离县城近,摘帽早,相比其他书记,我的情况已经很好了!”今年是董维琳担任村第一书记的第三年,她说的“情况很好”其实不然。尽管村里脱贫早,但后续巩固提升工作并不容易。一到农忙季,董维琳和村干部都是夜幕降临了才入户工作。“在村里做工作,两件事不能耽误,一是脱贫攻坚的硬任务,二是乡亲们的农活。”她笑称自己的团队是“夜半工作组”,忙饿了就吃糌粑喝酥油茶。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核准低保户时,村里有两户直接找到董维琳,表示不再领用低保金,要把名额让给有长期病患的家庭。“我刚驻村时,许多家庭以贫为荣,争当贫困户。现在真的不一样了,人人都知道‘勤劳能致富,脱贫才光荣’,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乡村之“变”令董维琳颇为感慨。


  还有一个变化同样让董维琳感到欣喜。每年,采挖虫草都能让村民们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但由于不善理财,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并未持续提升。“最近有村民悄悄告诉我,村后正在修通往邻县的公路,他们打算用今年赚的钱在路边租门面开饭馆,开修车行。”乡亲们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纷纷有了赚钱的“小心思”。


  要让人们对美好生活有向往,也要让这种向往成为现实。脱贫致富,若每个人都能精神脱贫、思想富裕,便是扶贫干部工作成果的最好体现。


旅游热“唤醒”沉睡资源


  地点:海北藏族自治州


  平均海拔:3600米


  到青海旅行,必到青海湖。刚进入6月,海北州海晏县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2018年首个“临沂人游海北”综合团。800多名山东游客齐聚青海湖,感受高原风光。早在去年7月,山东省就曾发起“十万山东人游海北”的活动,鼓励引导当地群众到海北州旅游。这种“组团式帮扶”,极大地提高了旅游援青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海北州辖4县,其中海晏、刚察两县临湖,青藏铁路横穿两县湖滨地区,环青海湖旅游景区成为其旅游产业的支柱。此外,“东方小瑞士”祁连县、拥有百里油菜花海的门源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门源县)也都风景如画,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富。


  从西宁到门源,80多年前学者范长江用了5天时间翻越大坂山(也称“达坂山”),而今记者沿227国道乘车前往,虽然也是雪景壮美,坡陡风急,但仅用了3个小时。当然,最为便捷的方式还是乘坐时速达300公里的高铁,40分钟便能抵达。这里也是青海6个自治州中唯一通高铁的县城。


  门源位于祁连山脉和湟北山脉之间,“两条雪山,夹着沃美的浩门河谷地,风景绝佳”,这是范长江先生眼中的门源。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让如今的门源变成了油菜花的海洋。


  青石嘴镇的圆山观景台景区,是欣赏百里花海的绝佳之地。站在观景台远眺,绵延的祁连群山,安静的西北小镇,花田正在萌芽,街道的路灯都是金黄色油菜花的造型。经过旅游企业的高效经营,2015年以来景区带动当地21个村脱贫致富,成为“旅游扶贫、旅游兴镇”的典型。


  每年,旅游公司都要聘用至少100名贫困户参与旅游旺季的接待工作。景区管护员、保洁员、保安、售票员……这些临时职业,可以让他们有70元/天的稳定收入,“年底还可以从景区收益中拿到逐年递增的分红,年限为20年。今年户均分红可以达到2624元。”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朱智对这个主打扶贫项目丝毫不敢懈怠。


  两年前,县乡两级在景区广场投入1200万元扶贫资金,建成了50多个特色摊点。“到油菜花海观赏季,贫困户只要提前报名,就可以免费在这里售卖本地特产和各色小吃。”朱智指着整齐排列的木制小屋告诉记者,七八月是门源旅游旺季,大家在景区周边卖手编花环都能每天赚300-500元,不难想见届时门源的热闹情形。


  不同于青石嘴镇,仙米乡桥滩村的旅游产业才刚刚起步。从门源县城前往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一定要途经桥滩村。一路上林木葱郁,提醒着人们已经进入公园保护区内。作为门源为数不多的藏族特色村,桥滩村拥有天然的旅游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2015年,桥滩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同时作为全州10个县级旅游扶贫试点村之一,由各级财政投入1650万元打造聚阳沟景区。


  游览景区,蓝色的马莲花遍布山野,木质栈道在半山腰蜿蜒。达摩禅音瀑布飞流直下,与新修的达摩塔相映成趣。“以前这里是村民放牧的必经之路,有天然的河滩,乡野气息浓厚。我们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修缮,让它焕发出新光彩。”精准扶贫工作讲究“因村派人”,桥滩村第一书记鲍三珠才旦就是县旅游局的干部,很懂得旅游产业经营之道。


  最近村里投入78万元,在路边建起了特产售卖区。等到旅游旺季,全村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免费使用这些摊位。“贫困户将人均6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景区,每年有分红收益。再把采摘的野菜、野山菌、草药材拿到这里卖,也能增加收入。”鲍三珠才旦说,2016年景区投入运营后,当年便盈利20万元,2017年光是景区分红就达到18万元。还有5户村民看准景区潜力,已经开起了农家乐。未来,景区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的成效将更为可观。


  从青海全域来看,今年全省已投入推进87个旅游扶贫项目,其中34个位于深度贫困地区,又从中筛选出20个旅游扶贫村,开展藏区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养等田园综合体。


  “旅游企业+旅游景点+贫困户”“休闲体验+旅游扶贫”“美丽乡村+旅游扶贫”“现代农牧业+旅游扶贫”……不论何种发展模式,青海藏区为唤醒“沉睡”的旅游资源、助力脱贫攻坚所作的努力定能获得回报。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