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这些年 临夏人一直追的“2020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纪行
发布日期:2018-10-16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几年来,经过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全州贫困人口由2016年的29.94万人减少到了2017年的26.0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03%下降到14.82%,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临夏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更进一步确定了脱贫攻坚的总抓手、具体任务和路线图。


  距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作为全国重点扶持的东乡族自治县、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的广河县如何与时间赛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今年5月底6月初,本刊记者赴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春台乡石家沟村和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水泉乡闫子村进行了采访。


布塄沟村_副本.jpg

远眺布塄沟村


布楞沟村的小康路


  初夏的阳光,照在飞绿吐翠的陇上。深情悠扬的《习主席来到锁南坝》的花儿调,一路伴着我们前往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锁南坝是县政府所在地,而这首花儿已经传唱出了甘肃省。东乡县是我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甘肃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之一。这里的土地贫瘠,常年干旱少雨,近30万人分布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中。因此,这里的脱贫攻坚被称为“硬仗中的硬仗”。


  沿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为村里修建的20多公里的“富民路”盘旋而下,远远看到阳光下有一排排整齐的红房子静卧在大山深处——那就是很多人早已熟悉的布楞沟村。在村外,记者看到高速路的高架桥正在施工中。不久的将来,一条高速公路将穿过村前,通向更远的山外世界……这一切对这个东乡语里意为“悬崖边”、5年前还是寸草难生、干旱贫瘠、交通闭塞的村子来说,犹如新生。


  人们忘不了,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前来探望布楞沟村东乡族干部群众,指示“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这不仅是布楞沟东乡族群众的心愿,也是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


  遵照总书记的嘱托,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两级在中石化的帮扶下,将办公地点设在布楞沟,启动实施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为布楞沟村制定了前4年脱贫、后4年实现小康的规划。随后,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中石化等单位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来到布楞沟调研扶贫工作。2015年,州委书记杨元忠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布楞沟村,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谋划将这里建成精准扶贫示范样本,州长马学礼也多次到布楞沟进行现场指导。


  经过3年多的努力,平整的水泥路、清澈的自来水通到了布楞沟家家户户。2014年,布楞沟村在偏远特困村中率先实现脱贫。2015年底,布楞沟村民全部住进崭新的房子,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460元,卫生室、文化室、计生服务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布楞沟村颠覆性地改写了自己的历史。


  脱贫后的布楞沟人,在政府的扶持带领下,依托惠农贷款和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搞起了规模养殖,实施光伏发电,青壮年参加劳务技能培训,妇女在家做刺绣和油炸食品加工,试种黑枸杞、甜高粱,拓宽致富渠道。2016年,在中石化积极帮助衔接下,布楞沟村的“东乡手抓羊肉”及“东乡族刺绣”首次远销全国各地。


马麦志(左二)在向干部介绍家里的情况_副本.jpg

马麦志(左二)在向驻村干部介绍家里的情况


  记者一到村里,就径直走访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探望过的村民马麦志家。如今,马麦志成了村里的“明星”,隔三差五就会有客来访,好脾气的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各种提问。马麦志对记者说,他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自己在村里做保洁工作,有份稳定收入,妻子在家编织工艺品。3个儿子中的大儿子已经结婚成家,在兰州务工。老二马麦尔苏和老三马奴龙吉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当年总书记来家里时,曾给兄弟俩送了书包、文具盒、小学生词典和课外书。


  马麦志家的原址现已改为村史馆,凡是到布楞沟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进去参观总书记当年坐过的炕头,亲身体会改变布楞沟村历史的这一幕。


  “总书记坐在我们家的土炕上,握着我的手拉家常,叮嘱我要让孩子好好读书,要多养羊,要有脱贫致富的信心。”这是马麦志5年来对访客说得最多的一段话。每次说起来,他心里都充满温暖和力量。


布塄沟小学校长和孩子们_副本.jpg

布塄沟小学的孩子们


  村子下方,是中石化援建的布楞沟村小学。几年来,中石化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乡的重要指示。就在今年5月22日,中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戴厚良还专程到布楞沟村调研,提出布楞沟村扶贫攻坚的新举措。过去的布楞沟小学只有两间教室三个年级,高年级学生必须到14公里外的达板上学。如今,漂亮的教学楼和绿色塑胶小操场成了村里亮丽的一道风景,入学率也达到了100%。孩子们不仅吃上学校做的免费午餐,还有机会参加很多课外活动。儿童节快到了,校长张学虎正带领孩子们准备参加长城润滑油航天员体验营小营员的招募活动,经过选拔的优秀学生将在7月去北京航天城参加体验营活动。


  布楞沟村的巨变,吸引了在外打拼的游子。17岁离开家乡在外谋生14年的马大伍德,于2015年返乡创业。一年后,他的养殖场生产的布楞沟东乡手抓羊肉在中石化的帮助下销往北京。当时他还与前来采访的《经济日报》记者约定办个养羊场,初步规模在500到1000只。结果,他超额完成了目标,给15户投资入股的村民每户分红8万元。马达伍德的成功,极大地鼓励了乡亲们致富的信心。他在布楞沟村建的那几排绿色房屋养殖场,已成为村里的一个新地标。


  回乡创业的,还有16岁就跟父亲去兰州打工的马海龙。2015年他回家时,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看到了家乡脱贫致富的希望,便留了下来。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村委会时,看到驻村干部张志文和汪佐良正在一楼办公室忙着处理村里的事务。办公室里一张简易行军床和沙发,是他们工作之余休息的地方。办公室也是东乡县妇联主办的“陇原巧手”培训班报名的地点,培训班专门培训各族妇女学习手工艺编织技术,到今年已举办了8届。


  说到驻村干部,大家话多了起来。2015年7月,临夏州从州县乡机关单位抽调了5104名党员干部,组成1150个工作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实现了全州行政村“百企帮百村”、扶贫、党建“三位一体”帮扶工作全覆盖,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合力推进帮扶工作的新局面。县档案局副局长张志文便是临夏州几年来被称为“敢死拼命攻坚队”的数千名驻村工作队的普通一员。与其他驻村干部一样,他和汪佐良以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提升脱贫内在动力,稳步迈入小康为己任,做到“不脱贫不回家”“扶上马,送一程”。


  “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关键是要激发村民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认识,除了政府的帮助,更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张志文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这几年,临夏州一直在拓宽脱贫增收路子,形成‘双轮’驱动脱贫模式,强化对贫困户的专业技能和产业发展培训。当然,主要还是改变他们的观念,要有勤劳致富的信心。即使没有任何技能,去城里的餐厅打点杂工,一个月也可以有几千元的收入。”州民委副主任赵春英当过乡干部,性格豪爽,快言快语,在一旁说道。而这些年,东乡县在扶贫中最为成功的举措之一,就是打造了以“东乡手抓肉”和牛肉拉面为主的餐饮企业品牌。仅在2016年底,全县劳务输出就已达到6.8万人,劳务收入9亿多元。全国250多个城市都有东乡人经营的餐饮店,很多东乡族群众依托这一产业得以脱贫致富。


  “春雷一声,震天下。响声大,黄河里翻起了浪花。习主席来到锁南坝(哟),冒雪花访贫者走进了山洼。嘘寒问暖到农家,知心话送来了中央的牵挂。美丽的蓝图啊党规划,干劲大,建起了美丽的锁南坝……”


  花儿声中,我们离开了村子。车子驶出沟底,回首望去,远处是山,近处还是山,布楞沟又回到了视线中的山洼深处。但这一刻,我们都笃定地坚信:布楞沟人的2020年定会圆圆满满。


石家沟村的“三色”致富


  车子继续沿山路向着东乡县春台乡石家沟村驶去。一路上,蓝天白云映照着黄色的山梁,颜色浓烈得像一幅美丽的油画。记者感叹:如果没有贫困的阴影,这样的景色该是多美啊!比之布楞沟村的“富民路”,通向石家沟的乡级公路显然要险峻得多,山路弯道在山间呈“S”形上下盘旋,陡峭且险峻,村子就藏在大山的最深处。


  进村途中,记者看到公路两边的地里都覆盖着白色地膜。赵春英副主任介绍说,这是石家沟村东乡族村民种植的枸杞,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石家沟是一个纯东乡族村,有6个社441人,目前有160多人在外务工,平均一家差不多就有一个人在外务工。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3700多元,其中劳务收入是主要来源。


  由于村民大都分散在大山的沟壑里,因此白色的村委会办公楼在山里显得很醒目。村党支部书记杨阿布都、春台乡扶贫工作组年轻的干部张福农、实习“村官”牛晓梅接待了我们。也许是长时间扶贫的繁忙工作,也许是这里与外界鲜有交往,刚开始时三个人都显得十分腼腆,说到村里如何开始脱贫致富的经过时,杨阿布都的话才多了起来。


带领村民走在脱贫路上的东乡族干部杨阿布都、驻村干部张福农、牛晓梅_副本.jpg

东乡族干部杨阿布都(中)、驻村干部张福农(右)、牛晓梅


  2015年,杨阿布都为村里办理扶贫贷款时,县上的干部和银行给他出了一个点子:石家沟十年九旱,种庄稼没有保障,适合种枸杞尤其是黑枸杞。他又打听到,黑枸杞一斤能卖到500块钱以上,这对长期找不到一个稳定脱贫产业的石家沟来说,真是大好事。但在这之前,谁也没在这块土地上种过枸杞。杨阿布都说了半天,村民们还是不敢去尝试。总得有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啊!自己是党员,是村干部,这个时候就要起带头作用了。他决定先从自己家开始种,同时也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尝试种植。没想到,头一年就有了收成,加上那年枸杞的市场价格不错,一公斤枸杞卖到了800元,比种玉米强多了。这一年,杨阿布都和首批带头种植黑枸杞的农户,在干旱少雨,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几近绝收的情况下,成功采摘黑枸杞40公斤,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成活、当年收益的可喜目标。这无疑为东乡县北部偏远干旱的贫困地区找到了一条奔小康的路子。种植枸杞不仅让石家沟彻底改变了贫穷的面貌,也改变了落后传统的产业结构。以前每到春耕的时候,石家沟村的山洼到处都会回响着农民吆喝毛驴耕地的声音,一年下来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收成多少还得看老天的脸色。自从种植枸杞后,村里基本上听不到吆喝毛驴的声音了。村民们都幽默地说,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毛驴,种植枸杞后,毛驴全都“下岗”了。让村民最自豪的当然还是——如今,石家沟是东乡县枸杞种植的示范地。


  “这得益于村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得力举措。”说起这件事,杨阿布都的声音顿时高了几分。


  这时,站在一旁许久没有插上话的张福农指着村委会门口挂着的“精准扶贫—厦门市国企结对帮扶村”的牌子对记者说:“州、县各级政府对石家沟村的脱贫攻坚特别重视,来自厦门的国企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们对如期步入2020年的小康充满信心。”下一步,他们准备用对口支援的资金,带领村民尝试种植中药黄芪。


  “2020年你们再到石家沟村,看到的就不只有红黑两种颜色,还会有黄色(黄芪)。周围所有的土地,我们都打算种上枸杞和黄芪。”张福农指着周边的大山,脸上充满希望和信心。


广河县:三个“第一”走出致富路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临夏州的“东大门”,回、东乡等少数民族人口全县占总人口的98%。近年来,广河因三个“第一”在甘肃省声名大噪,即旱作农业大县、粮改饲大县、良种基础母牛养殖大县。这三个“第一”是广河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也是临夏州乃至甘肃省扶贫攻坚的一个创举。


  副县长白万林是今年初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参观团的成员之一。记者在北京时曾与他联系,说到了广河就去看他。但到广河县采访后,才发现要找到在机关“坐班”的干部很难,因为县里的干部们大部分或到各乡驻村扶贫,或在下面调研考察,口号是“不脱贫不回来”。


  中午,在县委食堂,刚开完会急匆匆赶过来的县委副书记马沁和记者见了一面。他对记者说:“我们刚刚开了一个动员会,为今年驻村的730名‘敢死拼命攻坚队’队员鼓劲。”


  “县里的干部驻村入户时间长达两三年,怎样让他们保持持久旺盛的战斗力呢?”记者问。


  “这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县里每个月除了给每个驻村入户的干部生活补贴外,还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安排好家属的生活,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致志带领贫困群众提升内生动力,转变观念,如期步入小康。”马沁介绍说。这些年来,广河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大力培育“粮改饲”和基础母畜扶贫主导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养促加、增收脱贫”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全县千家万户搞基础母畜养殖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全县牛存栏达10.48万头,羊存栏达120万只。


  “广河县的产业扶贫成果作为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央视财经频道还对此作了报道。”马沁说这句话时,自豪和欣慰溢于言表。


  下午,在去基础母畜产业实施示范点水泉乡闫子村采访前,陪同的干部笑着对记者说:“牛局长一会过来,广河县的产业扶贫情况他最熟悉。”牛姓,这在临夏州可不多见,这让记者充满了好奇。


  见了才知道,其实“牛”局长不姓牛而姓马,他叫马进福,回族,是县农牧局局长,也是县农牧业方面的“活字典”。得知记者刚从阿力麻土乡的古城村采访过来,他第一句话就问:“你看到村里养殖的牛没有?”马进福说的牛,自然就是为广河县扶贫攻坚立下汗马功劳的良种基础母牛。


阿力麻土乡古城村马学明在自家牛栏前喂牛_副本.jpg

阿力麻土乡古城村村民马学明


  阿力麻土乡位于广河县西北部广通河北岸,是全县唯一的东乡族乡,目前已经开始实施良种基础母牛养殖。在古城村,东乡族村党支部书记马哈牙带记者看了异地搬迁过来的东乡族村民马学明和马艾不力家养殖的母牛。从养殖户喜气洋溢的脸上,就知道他们已经看到了来年的致富希望。


  “母牛下母牛,三年五头牛。”马进福常说这句谚语。“养母牛三年不卖,母牛就给我们发工资。养好母牛,广河人人都可以领工资。”自从引进良种基础母牛作为广河县群众致富的扶贫项目后,无论会上会下、乡里村里,只要见到干部群众马进福都不厌其烦地宣传他的“牛”致富理论。于是,时间长了,人们都不叫他马局长,而改叫他“牛局长”。无论记者采访,还是领导检查工作,只要他在场,讲解广河县扶贫攻坚的情况,他几乎全包了。


  “他说得又清楚又明白。”州民委副主任赵春英夸奖说。


  “你会问,全县贫困村都发展养牛,哪有这么多饲料呢?那我就告诉你,粮改饲的推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车子在去参观旱作农业的山道上绕来拐去,却一点儿不影响坐在前排指路的马进福不断回头介绍情况。


  马进福还兴致勃勃地给记者算起广河县的农牧业账来:全县全膜玉米平均亩产830多公斤,每亩收入最多只有1000多元,贫困群众靠种植玉米增收的空间显然很小,调整种植结构势在必行。近两年,尽管广河依托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大力实施畜牧养殖增收工程,但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优质饲草供给不足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同时,玉米收割以后,秸秆乱堆乱放、焚烧也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所以,广河从实际出发,把粮改饲作为推动农村“三变”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旱作农业的“第二次革命”,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的思路,着力促进农业产业增效、贫困群众增收、农村生态增值,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养促加、增收脱贫”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你看,你刚刚问的这个问题不就解决得很好了吗?”没等记者回应,马进福自己先哈哈乐了。

  离开广河县前,记者站在八羊沟陇顶,看到连片地膜在阳光下如同一层层白纱,漫山遍野,好一派旱作农业“粮改饲”的壮观风光!


  (甘肃省民委信息宣传处处长姜好利,临夏州民委副主任赵春英、经济社会发展科长梁永奕、东乡族自治县民委副主任谢学礼对本文亦有贡献 )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