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历时19年,他用相机记录大凉山贫困彝寨的脱贫蜕变
发布日期:2019-05-07

  10月15日,我开着车离开108国道,从山脚朝螺髻山主峰下的鹿厂沟而去,沿柏油和水泥路走了18公里,云雾缭绕的螺髻山峰下,一个崭新的彝寨就在我的面前——这就是大象坪。整齐的房舍一家接一家,村里有了文化广场,还有了停车场。彝寨里欢声笑语,有的人在做饭,有的人去劳动,有的人骑上摩托车外出,有的人在村头广场里晒太阳、聊天。村里的“一村一幼”荡漾着琅琅读书声,传递着彝寨新希望。

  19年里,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彝族村庄从极度贫困走向脱贫后的全新生活。


大象坪的瓦板房    拍摄时间:1999年4月


生机盎然的新寨 拍摄时间:2017年6月.jpg

生机盎然的新寨   拍摄时间:2017年6月 

贫困的大象坪

  1999年夏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为考察螺髻山旅游资源组织了一个考察队,主要由旅游、宣传、文化等部门人员组成。作为考察队其中一员,平时我在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工作,这次主要进行采访。

  县上组织了几辆越野车送考察人员进山,车开在泥石烂路上,人都快要颠簸散架了。下车后我们沿小路走了大半天,终于来走到麻栗镇大象坪,我被村里的场景震惊了:村庄十分贫穷,人们穿的是脏烂衣服,吃的是包谷饭和土豆,住的是通风漏雨的瓦板房,地上到处是猪屎羊屎,随处可见孩子背孩子的场面……相比德昌县其他地方,我深深感觉这里太落后,于是我拍了许多照片。


大象坪席地而坐的村民 拍摄时间:1999年4月.jpg

大象坪席地而坐的村民     拍摄时间:1999年4月

挑水路上的三姊妹,挑水的大眼睛女孩是姐姐,背上的是妹妹胡小林 拍摄时间:1999年4月.jpg

姐姐背着妹妹胡小林在挑水     拍摄时间:1999年4月

有一个小姑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穿着破旧的衣服,背着妹妹,挑桶去接水,还带着一个光屁股弟弟。这个姑娘的大眼睛震撼了我,该是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家带弟妹,还要做家务和劳动。           

村子里种植起了烤烟 拍摄时间:2008年3月.jpg 

村子里种植起了烤烟    拍摄时间:2008年3月    

大象坪村民经常无所事事,找不到活儿干 拍摄时间:1999年4月.jpg

大象坪村民缺乏生产门路,找不到活儿干    拍摄时间:2008年3月

  2008年3月,德昌县组织人员对螺髻山旅游资源进行勘探,主要是同济大学作调查和规划,我作为州报记者随行采访。再一次来到大象坪,公路还是没通到村里,烤烟地让我感觉比1999年有一些发展,但还是十分贫穷。

扶贫带来彝寨新生活

  近年来,凉山扶贫攻坚工作力度前所未有,贫困山区发生了巨变。2017年和2018年我又多次走进大象坪,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崭新的彝寨呈现在螺髻山主峰下。

  大象坪村海拔2300米,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属彝族聚居村寨,有7个村民小组,308户1158人。2014年至2016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412人,是德昌县两个极度贫困村之一。经过各级政府扶贫投入、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2016年底,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稳定超过3200元,村集体经济24400元,大象坪实现了脱贫摘帽。

   今年10月15日,村里来了不少县上和镇上的干部,他们在对扶贫工作进行督查。

村里开办“一村一幼”让孩子们都能受到教育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jpg

村里开办“一村一幼”让孩子们都能受到教育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

   新旧对比,作为记录者的我非常感慨这个村庄的变化。大眼睛姑娘背上的妹妹胡小林已经成为“一村一幼”的老师,她看到老照片很震惊:“照片上背我的是姐姐,她嫁到了西昌市东河,旁边那个是我哥哥,在离这里不远的干海村学校当老师。”当天下午,她在微信发了这些老照片并感言:“突然得到一些很久以前的老照片,很感慨,觉得姐姐的童年不一样,心疼姐姐,感觉自己很幸运。”

彝族老人感叹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jpg

彝族老人感叹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

住在新房子里的四组村民、彝族妇女安巴尔乐滋滋地说:“我们是2017年搬进新房子的,国家出了7万元,我们自己只出了3万多元。”老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生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大象坪村的乔迁宴 拍摄时间:2017年.jpg

  大象坪村民搬迁到新居    拍摄时间:2017年

   为改变这个村庄的住房,德昌县整合D级危房、彝家新寨和地灾搬迁资金,新建4个新村点安全住房126套,散居贫困户住房2套,住房功能改造提升9户,2017年126户贫困户迁入新居。政府还为贫困户购置“大10件套”和“小5件套”生活设施,彻底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

村民们参观即将竣工的新彝寨 拍摄时间:2017年2月.jpg

村民们参观即将竣工的新彝寨    拍摄时间:2017年2月   

  近几年来,大象坪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实现短平快增收。

  村里文书鲁正友介绍说,2018年全村卖烤烟收入400多万元。全村还有3万多只山羊,村民卖山羊的收入也不少,最多的一户收入10多万元。烤烟和山羊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也是全村脱贫的主要产业。“我家种了14亩烤烟,一年烤烟收入有7万元。” 鲁正友说。

  产业增收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贫困户胡友呷种了10亩烤烟,收入4万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户帽子。党员干部虎友尔带贫困党员贾巴伍各大胆探索种植“青薯9号”60亩,亩产达5000斤。安日且全家有5口人,种了几亩烤烟,还养几十只山羊,县政府号召发展核桃,他又种下几千棵核桃,已经在挂果。

  村里利用扶贫周转资金购买了优质繁育母羊231只,与贫困户共养,每年底贫困户向村集体上交1只体重超过50斤的山羊,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在村第一书记邱富彬的带领下,2017年村里种植210亩车厘子,今年已经成熟挂果。

大象坪新貌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jpg

大象坪新貌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

“因为路不好,以前村民到镇上必须靠步行,货物要靠人背马驮。现在路好了,许多人家有了摩托车。”鲁正友说。2016年德昌县整合650万元完成通村道路路面水泥硬化工程,新修2条通到村组的毛公路,2017年新建2座桥梁和完成看4个新村点连接道路的水泥硬化。

19年相机记录深度贫困村大象坪的脱贫巨变(2018年10月摄)开心的童年+16+宋明+13881538346 (12).jpg

村里幼儿园的孩子们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  

  以前村里孩子上学的不多,如今他们都进了学校,接受15年的免费教育。15名幼儿也进了“一村一幼”接受学前教育。胡小林和另一位老师在课堂教授普通话,还带孩子们做操。她说:“我从西昌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这里当了一年多老师,我会好好教娃娃们的。”

  邱富彬几年来一直“沉”在村里与村组干部一起抓“四好”建设。他说:“我们定期开展‘四好家庭’评选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的行为习惯,引导村民摒弃迷信、攀比等陈规陋习,用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倡导理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全村向好风气渐渐养成。”

新寨和文化院坝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jpg

新寨和文化院坝   拍摄时间:2018年10月  

  村委会办公室里挂着德昌县螺髻山旅游规划图,这个村在图中位置显著。“大象坪处于螺髻山主峰下,风景好,民族风情浓厚,附近还有明代祖师洞佛教文化遗址,旅游资源丰富。大象坪作为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麻栗镇党委政府今年在该村已发展达标户5户。这里旅游前景好,将来有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镇党委书记曾继育说。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