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5日傍晚,当夕阳被远处的高楼遮住,前一刻还笼罩在耀眼阳光中的舞台瞬间柔和起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供电大楼前的广场上,乌兰牧骑的演出开始了。
临时搭建的舞台前坐满了观众,有供电局的职工、老人和孩子,也有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很多人举起手机拍照录像。在影视和网络发达的今天,乌兰牧骑的表演在当地仍然有很高的人气。
这一天,锡林郭勒电业局苏尼特右旗供电分局召开党建共建表彰大会,邀请乌兰牧旗和职工同台演出。近30名乌兰牧骑队员表演了器乐合奏、舞蹈、长调、呼麦、独唱、马头琴等10个节目,局里的职工也表演了小品和诗朗诵。
演出以民乐合奏《永恒的旋律》开始。蒙古族经典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之后,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卡门序曲》。苏尼特长调《褐色的鹰》,仿佛遥远草原上传来的天籁。呼麦组合《苏尼特红驼》中男声低沉深厚,女声清亮高亢,尽情抒发着草原儿女的情怀。女声合唱《牧民歌唱共产党》深情优美,顶碗舞《依如乐》婉转活泼。一专多能的女主持人转身来到舞台,和其他队员一起拉起了马头琴。群舞《朱日和情》,艺术地再现了苏尼特右旗军民团结的感人情景。职工表演的小品《营业站的一天》,讲述了供电业务员入户帮助蒙古族老奶奶用微信缴电费的故事。整场演出以歌舞《玛奈乌兰牧骑》结束。“玛奈”蒙古语意为“我们的”,在内蒙古大草原,牧民们都把乌兰牧骑当成亲人,亲切地称之为“我们的乌兰牧骑”。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乌兰牧骑的一贯宗旨。这样的活动,仅仅是今年以来队员们下牧区乡村演出60余场、城市演出80余场的缩影。
乌兰牧骑队员为牧民们进行慰问演出
一
苏尼特右旗是乌兰牧骑的发源地。1957年,9名艺术家在这里创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61年后的今天,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已经由当初的9人增加到47人,每年演出行程达2万多公里,为农牧区群众演出100多场。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牧骑也发展到了75支,30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每年为全区各族群众演出7000多场。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为了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60年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工作成绩,表达全体乌兰牧骑人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决心,队长孟克吉日嘎拉和十几名队员一起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让他们激动万分的是,42天之后,也就是2017年11月21日,队员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在回信中,总书记肯定了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60年来的成长与进步,赞扬了乌兰牧骑队员们对事业的热爱、对党和人民的深情。信中指出: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总书记勉励乌兰牧骑队员们在新时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队长孟克吉日嘎拉说:“习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乌兰牧骑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事业的自信和作为乌兰牧骑人的自豪感。”
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诞生
二
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今年57岁的老队员乌力吉图对记者回忆起自己参加工作42年来的经历。
乌力吉图参加工作时才15岁,在队里担任舞蹈演员。那时牧区没有电,下乡之前,队长让队员去供销社买绵花、铁丝和盐。“这些东西有妙处,等下乡你们就知道了。”晚上演出前,队长把绵花里包上盐,用铁丝捆上。绵花球蘸上煤油,悬挂在演出场地边两个杆子中间点燃,这就是乌兰牧骑表演时的照明灯。在绵花里包上盐,可以延长燃烧的时间。一场表演下来,这样的绵球要用掉4个。
那时乌兰牧骑没有配车,下乡时旗里用拖拉机把队员们送到镇上,大家再坐马车下到乡里。因为交通不便,乌兰牧骑队员们一下乡就得一个多月。当时牧民家里不仅没有电视,很多人家甚至连半导体收音机都没有。乌兰牧骑去到哪里,那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年轻小伙子骑上马跑到各家各户通知:“今天晚上在大队部乌兰牧骑来演出了!”牧民们穿上平时最喜欢的蒙古袍,个个都打扮得格外精神。在一个牧区,有几个小伙子还一直跟着乌兰牧骑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他们就是这么喜欢我们的演出!”乌力吉图说,“牧民们看得懂我们的节目,因为我们表演的剪羊毛、挤牛奶、打草、套马等动作,就是从他们平时的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乌兰牧骑既是演出队也是宣传队、辅导队、服务队。
当时队员们下乡演出都吃住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平时也和牧民一起剪羊毛、打草、打井、修羊圈。下乡演出时,队员们还带着科普类的图书,演出前拿出来,教牧民们学习实用畜牧业知识。
“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就像音乐剧《我的乌兰牧骑》主题歌中演唱的那样,乌兰牧骑的演出不管天气好坏,也不管场地如何、人多人少,他们像草原上的百灵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慰藉。
记得有一次去一个沙漠苏木演出,马车去不了,大家就徒步走进去。演出结束后一个牧民说,离我们嘎查十几里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大娘,听说乌兰牧骑来了,非常想看表演。队长听到这个情况后,马上提出专门去给大娘演上一场。七八名队员便徒步来到老大娘家的蒙古包。
“没想到乌兰牧骑来到我家里,为我一个人演出!”老大娘十分激动,张罗着要给队员们熬茶、做饭。乌力吉图对老大娘说,“不忙,先看我们给您演节目!”表演只有五六个简单的节目,但老大娘却看得特别高兴。演出结束后,老大娘说什么也不让队员们走:“孩子们这么远来了,怎么也要吃了饭再走!”大家推辞不了,只好和老大娘一起做面条吃。老大娘煮好茶,拿出一个掉了漆的铁盘,里面放着炸果子,然后小心地打开家里的木箱,取出一个装方糖的纸盒。仅剩不多的方糖都拿了出来,放在炸果条上面——这是她家里最珍贵的食物,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来了才拿出来招待。面条做好了,队员们每人吃了一碗。走之前,队长拿出10块钱放在了老大娘的枕头底下。
“离开蒙古包时,老大娘两眼泪汪汪地看着我们。走了很远,还能看到她站在家门口向我们挥手。”后来,嘎查书记来旗里开会时,大娘托他把10块钱又捎了回来。乌力吉图回忆,那时自己每月的工资是31块钱。10块钱,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
还有一次,队员们专程为某部队哨所的3名小战士演出了一场。哨所离连队20多里,生活十分单调。见到乌兰牧骑来了,小战士感动得哭了:“你们来了哪怕不演出,跟我们说说话都行!”看完表演,3名战士高兴地在手风琴伴奏下和乌兰牧骑队员们一起跳舞。
从部队回来的路上,队员们看见一个牧民在很远的地方向他们挥动毛巾。车开到近前才知道他因为放羊看不了演出,很想看看乌兰牧骑的演员长得什么样。队员们当即从车上跳下来,为他表演了节目。
乌力吉图回忆,那时在乌兰牧骑工作的两口子,下乡时带着孩子。演出的时候孩子请牧民老大娘抱着。当演出结束时,孩子已经在老大娘的怀里睡着了。
乌力吉图感慨地说,“现在的条件好太多了!到处都有柏油路,乌兰牧骑有了5台大巴车,到牧区演出,不论多远的路,当天都可以回来。演出车可以带上所有的设备,牧民们在乡下就可以看到精彩的表演节目。”
以前乌兰牧骑演员少,节目大多短小精干。现在演员多了,全队不仅可以演出短小精干的节目,还可以推出综合性晚会、蒙古族歌舞剧、大型音乐会和蒙古语木偶剧等。每逢“六一”儿童节,队员们就到幼儿园和小学演出木偶剧,深受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
三
在孟克吉日嘎拉队长的办公桌上,有一尊小小的雕塑。黑色的基座上是一团灵动的红色——这就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标志。“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牧骑”意为嫩芽。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红色的嫩芽”。雕塑中那团灵动的红色,像初生的嫩芽,又像一团火焰,但更像身着红色蒙古袍舞动着的少女。
乌兰牧骑从诞生之日起,露天演出就是常态。草地、白云是演出的舞台和背景,有时还有雷、电、风、雨、雪的“特效”,但乌兰牧骑有一句口号:“观众不走,演出不停!”
现在条件好多了,各级党委政府将乌兰牧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牧户、党员中心户、牧人之家旅游点都是乌兰牧骑固定的“舞台”,也是乌兰牧骑发挥宣传、辅导、服务功能的平台。61年来,乌兰牧骑不仅没有辜负了周恩来总理“让这把火在全国点燃”的嘱托,还将草原风吹到了大洋彼岸,将草原气息和民族风韵传到了美国、奥地利、德国等世界各地。
“不落下一个浩特,不落下一个蒙古包,是乌兰牧骑最简单的承诺。”孟队长说,乌兰牧骑队员们长年奔走在基层,活跃在生产生活第一线,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同时,各族群众也滋养了乌兰牧骑的创作。打草舞、接羔舞、剪羊毛舞,还有赞扬劳动模范和批判懒汉的小品等,都是萃取生产劳动的精华而创作出来的。正是这些“带露珠”“草香味”的作品,贴近农牧民生活,碰触百姓心灵,让观众口耳相传,在大江南北常演不衰,才形成了乌兰牧骑的独特风格。截止今年2月,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已精心编排创作了蒙古语木偶剧、蒙古剧、小戏小品、歌曲、舞蹈等3000多部,有258部作品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项。
目前,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有47名演职人员,包括舞蹈组、器乐组、声乐组、舞美道具组等内设机构,建立了创作、排练、演出、练功、培训等一整套工作程序,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强调“一专多能”的特色,每个队员都要吹、拉、弹、唱、舞、演样样拿得起、行得通、演得活。
乌兰牧骑队员在当地被称为“八大员”:苏木、嘎查举办那达慕、文化节、联欢晚会等,他们就是策划、导演、灯光师和化妆师;嘎查村文化能人培训、广场舞编排,他们就是辅导员、编导和演奏员;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等下基层,他们就是讲解员、宣传员。
收到习总书记回信以来,全队以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创作出了《乘爱启程》《朱日和情》《喜鹊为啥叫喳喳》等一系列“接地气”的舞蹈、曲艺、小品,讴歌党的好政策,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鼓励艺术创作,旗财政每年都拿出6万元作为创作基金,还在各苏木嘎查建立了乌兰牧骑队员生活体验点。
“新时期我们仍然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乌兰牧骑’。延续在乌兰牧骑和农牧民之间的精神和感情因子,坚定了我们永远做草原上‘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决心。” 孟队长如是说。
“坐上我的勒勒车,带你去从前。找到那条熟悉的路,去看当年的草原。从此你会明白,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唱不完。”从勒勒车到大巴车,从草原到世界。古老的歌谣代代相传,但唱歌的是新一代的乌兰牧骑人。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乌兰牧骑这首歌永远唱不完。
(责编:增林)
制作:李泓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