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广西大庆
世界自然遗产桂林·环江喀斯特
发布日期:2019-05-07

 早在20多年前,桂林的漓江就曾被美国CNN评为世界15条最美河流之一,桂林阳朔的葡萄峰林被世界岩溶地质研究界评为世界第一峰林和世界上最大面积的溶蚀性孤峰平原。桂林山水不仅是峰林与峰丛双主题的协同演化,也是喀斯特山与非喀斯特山,即徐霞客所说的“石山”和“土山”的双主题交响。


 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在漓江两岸,孕育着最为奇妙的喀斯特地貌,却无几人知晓。“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是一种地貌特征。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漫长的地壳变化,一座座山从水底升起,形成了俊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风景。


5.jpg

           桂林山水

 

桂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年均降水量达1901.3毫米,有“雨桂林”之说。充沛的雨水,提供了雕琢石灰岩的巨大动力。而构成桂林喀斯特“地基”的,是厚达3000米的石灰岩层,岩层如同一块璞玉,被包裹在盆状的非可溶岩石中间。这种相对易溶、易被侵蚀的岩石,正是雕琢喀斯特地貌的最佳素材。


 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期间,世界遗产评审委员会专家、国际知名地质地貌教授保罗·威廉姆斯先生曾亲临桂林,指导桂林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考察期间,他风趣地说,如果把中国南方喀斯特比作一顶皇冠,桂林喀斯特的峰林地貌便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他还对桂林在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中所作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希望桂林为全人类保护好这片“风水宝地”。


 保罗·威廉姆斯离开桂林的两个月后,喜讯传来——2014年6月23日,由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广西环江四地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广西项目首次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前,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组成第一期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全票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最显著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如尖塔状、锥状喀斯特)以及如天生桥、天坑之类的雄伟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之一。


 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喀斯地貌,相比于桂林喀斯特更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它处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度地区,保存了从高原喀斯特到低山丘陵喀斯特而成的完整地势。这里是世界遗产地贵州荔波的自然拓展地,拥有许多高大的锥状喀斯特山峰,从整体上俯瞰尤其壮观,锥峰均匀的排列和完美的搭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2015年6月,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举行的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上,海内外300余位地学专家对环江喀斯特环境、石漠化与生态修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会上,有关专家介绍:环江喀斯特的保护状况良好,具有极高的地学、生态和景观价值。它完整地保存了从高原到低地逐渐过渡的锥状喀斯特体系,反映了锥状喀斯特发育和气候环境变化的全部过程,为研究地质演化提供了极好的科学素材;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为研究锥状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天然实验室;山峰排列均匀、错落有致,且绵延不绝,国外学者常以“鸡蛋盒”来形容环江喀斯特独特的整齐、雄伟之美。


 “对于科学家来说,环江就是活着的标本;对于游客来说,环江将成为人与自然融合的旅游天堂;对全世界来说,环江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希望本次大会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环江。”保罗·威廉姆斯说。同时,他也呼吁游客和当地居民要充分意识到身边环境的宝贵。他表示,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较为脆弱,在进行生产生活、旅游等活动时一定要保证生态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破坏。“我们希望环江的案例能够通过本次大会推向全世界,让人们提升对地学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保护地学遗产,不仅是对自然环境负责,更是在守护全人类的财富。”


 事实上,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特别是我国的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喀斯特区域与当地扶贫重点地区几乎重合。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近年来,环江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形成了地学遗产保护的“环江样本”。多位地学遗产保护专家称,环江喀斯特是“全世界目前保护状况最好的喀斯特地区之一”。与此同时,“环江样本”的推广也为喀斯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助力这些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


 几年前,环江就已经在保护区核心区内实施了居民迁出、退耕还林、农村节能等工程,尽可能减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申遗成功后,环江在经济发展层面力推“生态牌”,禁止林木砍伐、采矿等高污染产业,引导缓冲区内居民种植经济林木,发展生态农业;另外推广生态旅游概念,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品牌,开展漂流、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游等旅游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环江样本”证明了喀斯特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并不矛盾。“保护喀斯特地区最主要的工作是治理石漠化和涵养水源,而这也正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反过来,喀斯特地貌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振经济。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当地老百姓永远不会匮竭的‘金山银山’。”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熊康宁信心满满地说。



(责编:江凌)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