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与苍山共生 与洱海同源——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经验总结提升研讨会侧记
发布日期:2019-05-07

去大理,理由有千万种。阳光、空气、苍山洱海、康养,或是诗与远方。


爱上大理,理由只需要一个——大理,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而民族团结正是构成这种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相比独特的旅游资源,民族团结的更大价值在于它可复制推广。201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理样本”备受关注。


2018年11月9日—12日,由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中国民族报社、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共同主办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经验总结提升研讨会”在洱海边召开。来自国家民委研究室、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滇西,深入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大理市银苍社区、五华社区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莲花村、下西莲花村、打竹村等地进行调研,围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深入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讨,在民族团结和谐的“云南现象”中,总结、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理样本”。


苍山脚下,洱海之滨,民族团结正是大理最美的“风花雪月”。


1.jpg

        洱海边的大理风光


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理样本”


1903年,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自上海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从昆明一路西行抵达大理下关。在其著作《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中,他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在大理府的见闻:“城市位于洱海西侧。在城墙的后面是点苍山,它舒缓而宽阔的山坡突兀而起,形成了高大陡峭的悬崖绝壁,常年积雪,高耸入云。” 在书中,盖洛还留下了关于大理最早的历史人文影像。


一个多世纪过去,大理古城风景秀丽依旧,民族团结也成了这里最美的风景。


沿着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巷道,专家学者走进大理古城闹中取静的五华社区龙泉巷,街巷两侧墙体上一幅幅彩绘彰显着当地民族历史文化。家家户户门口的标志牌精致而醒目,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居民公约。“三坊一照壁”是典型的白族人家院落结构,徽派建筑,干净整洁。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春霞介绍,400多米长的龙泉巷是“民族团结示范一条街”,居住着汉、白、回、布朗、傈僳、彝、纳西7个民族,有52户居民166人,多年来邻里和谐,亲如一家。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天天看到的丽江纳西古城里多民族和睦生活的场景。他表示,民族团结来源于老百姓生活,这个词既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一种深刻地渗透在大理州社会、政治、经济、生态各方面的知行合一。


作为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大理聚居着白、汉、彝、回等13个世居民族,全州总人口361.8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16%。建州6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大理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提升创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大理样板”。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和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将每年8月定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每年11月22日州庆纪念日定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日”并开展系列活动。


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西两朵莲花并蒂开。其中,下西莲花村被称为“小锤敲出的富裕村”。村寨里总能听见叮叮叮的声音,那是村民在拿着小锤为铁核桃去皮取仁,巍山人称为“敲核桃”。近年来,下西莲花发展以中药材、核桃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发展“一村一品”,成为全县有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村”。


永建镇东莲花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村均为回族。这里随处能看到清末至民国年间马帮文化的历史遗迹,大马厩、下马石、拴马石等器具反映着当年马帮的繁荣。近年来,县里先后实施东莲花回族特色村、民族团结生态示范村、文化名村风貌整治等项目,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云南特色村。


古生村、东莲花村、下西莲花村、打竹村、郑家庄……一个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各具风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大理州委书记陈坚介绍,大理州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巩固提升工作,着力实施“十百千万示范点创建工程”,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先后创建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5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5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国家民委先后两批挂牌命名了大理州26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大理古城内的一家电影院影讯牌上写着:“星期六:放映电影《蝴蝶泉》”。这是位于古城内银苍社区的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馆内保留着老电影院的原貌格局,每天都会放映云南题材的经典老电影。这是云南省首家专题电影博物馆,也是国内首家专题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


近年来,银苍社区将博物馆打造成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一年放映民族题材电影40场次,馆内还展出电影海报、胶片拷贝、《大众电影》杂志等历史物品,讲述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电影故事”,也让游客加深对大理历史文化的了解。来大理古城,看一场老电影,成为众多游客的美好回忆。


这次与会的专家学者通过调研一致表示,大理州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过程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工作内容充满感召力、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大理时强调的有关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讲话,是基于全国民族工作以及大理实际州情提出来的。大理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将中央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586”“七进”等指标体系整体上是对“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核心思想的实际贯彻落实。


民族团结是生命线幸福线


“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和乡亲们在院子里拉起家常。


洱海边的古生村,是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已有1000多年历史。湖水荡漾,苍山云绕,街巷道路整洁,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总书记步行穿过村中街巷,同当地干部群众边走边聊,向他们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在洱海边,总书记同当地干部群众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


总书记的嘱托情真意切,也是如今很多人来洱海的真实感受。本次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来到古生村,了解村里实施的污水处理工程进展情况。专家们发现每家每户门前的沟渠上方,都架了一根黑色的排水管,通向村口的污水处理厂。古生村支书何桥坤介绍,目前村内主干道、巷道均铺设了排污管网,推进了庭院污水处理和卫生厕所改造。


如今,“美丽古生是我家,建设保护靠大家”的观念深入各族村民心中。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青石板路环绕串联着村庄,一座座白族风格的民居得到精心维护、修缮,农家小院内花开四季,历史悠久的古生戏台上戏曲声悠扬依旧。


2.jpg

        洱海边的古生村


正如大理州委书记陈坚所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大理州以洱海保护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据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1月洱海湖心断面水质为Ⅱ类。这是自2015年以来洱海首次实现11月份水质为Ⅱ类,今年Ⅱ类水质已有6个月。


如果说,保护洱海守卫着大理的生态线,那么民族团结则是各民族的生命线、幸福线。


“七个民族一家亲”的洱源县郑家庄,在大理颇有名气。郑家庄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有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近年来,村里先后实施民族团结村寨建设、特色旅游村寨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村落通达工程建设等,巩固完善和深化民族团结和谐成果。2015年,该村被云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云岭楷模”。


郑家庄通过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藏族村民杨秀弟的媳妇是白族,他介绍,在郑家庄像他们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大家生活在一起像一家人。同时,通过“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当家理财、多民族约定村规、多民族群防群治”等方式,郑家庄民主管理更加健全、更加有效。


在建设生态美好家园项目带动下,郑家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村庄“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业兴民富生活美、生态优良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目标。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郑家庄成为了洱海源头的幸福之村、美丽之村、和谐之村、法治之村。


国家民委研究室研究员刘宝明认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理样本”,生动地体现在以大理境内众多茶马古道重镇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对开放包容、相互认同历史传统的创造性传承上;鲜明地体现在以“五朵金花精神”为代表的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自觉和高昂热情上;突出地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七个民族一家亲”的郑家庄等一批新典型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奋力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伟大号令的豪情壮志上,揭示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诠释了中华民族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


大理州长杨健表示,大理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转化为全州各族人民的行动自觉,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遍白州大地,让“白州人民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成为全州人民的共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好局面。


可参照借鉴推广的好经验


2018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到大理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大理州“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工作措施实在,亮点突出,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


近年来,大理州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引领核心,把示范区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成立了州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全面领导;同时,把夯实发展基础作为根本,实施“十百千万工程”“586”工程等,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共建共享,实施“12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工程,兑现“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显著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截至目前,祥云、宾川、鹤庆、巍山、洱源5个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曾经是茶马古道重镇、南方丝绸之路枢纽的大理,如今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党政一把手牵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机制,率先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督促检查机制,率先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考核机制,率先组建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示范区建设专家咨询小组,率先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办法,率先提出要“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的概念,率先建立《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评估指标体系》。


对此,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丹珠昂奔认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思路清楚,目标明确。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三篇文章作为发展战略不动摇,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定位为一把手工程,出台文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检查考核奖励机制、增加财政专项投入,设定“十百千万”和“586工程”,不断推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些经验既有工作的一般性,也有不可或缺性;既有形式内涵,也有思想方法;既可以在系统中考察全貌,也可以在具体模块中发现亮点。


3.jpg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镇打竹村的彝族妇女


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副司长李钟协建议,大理州的创建工作要认真总结民族团结进步所带来的红利。总结梳理、提炼升华和整合基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串起大理创建经验,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果、经验,深入挖掘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方面的经验。


通过调研、交流,与会专家学者注意到大理州不断加强民族立法工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大理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一法一办法”,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见》,保障和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州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14个单行条例,巍山、南涧、漾濞3个民族自治县分别制定和颁布了自治县条例。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郝时远建议,在时代发展以及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最具特色也最切实际的民族政策,如何处理好多民族的共性和多样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大理运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多民族在大理聚居,各民族同胞关心互助,这是国家大原则大方针在大理落地生根的重要标志。大理有历史感,也有现实的鲜活,让民族团结进步有了大理特色,更有感召力、影响力,为全国的民族团结工作作出了示范。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延中认为,大理州坚持“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理念,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可以把大理样本称之为“先进中的先进,示范中的示范”。从省级层面到省级以下的各行政单元,再到各类组织单位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个人,创建活动丰富,创建层面广。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深厚、社会基础牢固,在云南省示范作用显著,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重要启示。


有容乃大,理会天下。新时代,曾经被历史学家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大理,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了新坐标。大理正向着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标兵、民族团结进步典范、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目标大步迈进。


《新周刊》曾做过一期大理封面专题报道——《大理让人变小》。人们向往大理,其本质是向往宁静绿色的乡村,回归团结和睦的生活。近年来,以《中国民族报》、民族团结杂志社为代表的国家民委媒体以及高校科研单位,也多次赴大理采访调研,走进苍山洱海间的村村寨寨,不断挖掘、采集、传播着这里的民族团结好经验、好故事,为大理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立此存照”。


(责编 牛志男)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