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鄂尔多斯蒙古族刺绣:一针一线传承民族文化
发布日期:2019-05-06

    古族刺绣,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它以自己朴素而鲜明的色彩,活泼的针法,明快的线条,精细而粗犷的绣工为特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008年,蒙古族刺绣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鄂尔多斯刺绣便是其中一个颇具特色的分支,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观赏与实用价值并重的手工艺品。


8.jpg


 

1.jpg



 据罗布桑却丹所著《蒙古风俗鉴》记载,在元朝以前,蒙古人生活中就已经出现刺绣,且应用范围广泛。例如服饰中的褡裢、飘带、摔跤手套裤、靴帮子上的各种刺绣精致独特,起居生活用品中的枕套、鼻烟壶袋、烟荷包、马鞍垫等物件上的各种鸟兽、花卉、五畜、蝴蝶、龙凤、云纹等图案纹样色彩斑斓。其刺绣针法也千变万化,有平针、分针、反针、滚针、塞针、缲针、绗针、辑针、驱针、盘针、圆包针、锁边针、麻花针等,独具风格。鄂尔多斯刺绣的形成与发展与鄂尔多斯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习俗息息相关。多元文化在此交融,使其在蒙古族刺绣中格外与众不同。


4.jpg

 

 鄂尔多斯刺绣在颜色搭配上追求柔和、淡雅、宁静的风格。这也是有别于科尔沁刺绣、察哈尔刺绣等其它蒙古族刺绣的主要特征。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非常讲究丝线搭配的颜色变化,一针一线都渗透着精细独到的审美。用绿、蓝、紫、粉、黄等为基础颜色,同时又用对比、重叠、交叉等颜色艺术,为绣品增色不少。刺绣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智慧的真实写照,绣品的风格也体现出她们淳朴、贤惠的品格。

 

 鄂尔多斯刺绣具有和谐、圆满、吉祥的寓意。如今的鄂尔多斯刺绣不仅仅是一种刺绣技艺,更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载体。近年来,市、各旗区为传承保护鄂尔多斯刺绣,都采取了一系列得力举措,鄂尔多斯蒙古族刺绣也已被列入自治区级、市级以及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2013年,鄂尔多斯乌审旗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并组建了“乌仁布斯贵”刺绣团队。2017年,“乌仁布斯贵”参加国际民族文化艺术公益展演,同年参加了第十四届蒙古族服饰文化节并获得两大奖项。2018年7月,“乌仁布斯贵”应邀参加蒙古国旅游公司在乌兰巴托市举办的“德乐泰蒙古”展览,荣获服饰类二等奖、表演优秀奖和最美刺绣奖。


7.jpg

 

 此外,乌审旗刺绣团队还涌现出了斯琴巴拉木、孟根锁吉、仁庆苏布德、乌云陶格斯、阿拉腾吉嘎斯、额登其木格、嘎勒仓德吉德、查干其其格、郎腾苏布德、额仁其其格等众多优秀刺绣文化传承人。2018年11月,由“乌仁布斯贵”创始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额仁其其格带领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刺绣培训成功举办。


(责编  刘雅)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