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对内对外开放“新热土”——来自民族八省区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9-05-16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我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由此,民族八省区——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省,迎来了历史性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机遇:


——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发挥宁夏、青海的民族文化优势,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推进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承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民族八省区抓住机遇,立足优势,明确定位,使基础设施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无缝对接、全面嵌入,实现边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批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等涌现出来,使民族八省区成为在亚洲连接东西的重要腹地,成为最有活力、最有后发优势的地区。


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青春:中俄蒙“万里茶道”已发展成中国十大国际旅游品牌;曾作为“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重要通道的西藏,正在以新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欧班列连通欧亚,昔日驼铃声声的古丝绸之路要道新疆,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曾作为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通道的云南,已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一批论坛、博览会等特色交流平台建立,成为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截止2018年,广西、宁夏、云南、西藏已经分别举办了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3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4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和16届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民族八省区,正在成为对内对外开放的“新热土”。


古老丝路续写时代新传奇


内蒙古:从“万里茶道”到中俄蒙经济走廊


2017年8月的一天清晨,俄罗斯姑娘谢辽莎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里自己的列巴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旅游旺季,她一个月能卖掉3000多个列巴。与此同时,距此1500公里之外的二连浩特,来自蒙古国扎门乌德的商人乌力吉开着他那辆嘎斯69车准时到达互贸区,开始选购商品准备回国卖给同胞。类似的情景,每天都发生在中俄蒙互贸区里。


“几百年前,咱老祖宗就在古丝绸之路上做生意了。那时,他们用从内地购来的绸缎、茶叶等物品,到蒙古换回皮张、绒毛,从俄国商人那里换回羽纱、天鹅绒。”作为骆驼商人的后代,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某贸易行负责人乔奇现今依然做着“买全国,卖给俄蒙”的生意。每天,内地的日用品、电子产品、服装等源源不断运往二连浩特,过了国门一直运到蒙古国的扎门乌德。


300多年前,被称为“东方树叶”的中国茶叶从福建武夷山运出,经中原到塞北,抵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继而运往欧洲和中亚各国。蜿蜒向北的骆驼商队,撑起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繁华——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万里茶道”。


如今,经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往来奔驰的中欧班列,承载着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时代梦想,续写着丝绸之路新传奇。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议,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至此,中俄蒙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成为内蒙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1.jpg

2018年9月6日, 一列来自俄罗斯方向的火车驶过内蒙古满洲里国门,见证中俄边境贸易“升级” 张晶/摄


目前,在内蒙古境内中俄蒙4261公里边境线上,已有18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2017年,内蒙古国际道路运输客运量达355.6万人次,占全区进出境客运量的90%以上,占全国国际道路旅客运输总量的30%以上;完成货运量3543.1万吨,占全国国际道路运输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自治区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611.0亿元,同比增长27.5%。


广西:“海陆融通”开放发展


2019年3月3日,30个装载着越南水果的冷藏柜经越南胡志明港-广西防城港水果航线抵达防城港,在码头完成检疫消毒、货物查验等通关手续后,再通过铁路运往重庆。这是广西开出的首趟东盟水果海铁联运集装箱专列,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海铁联运班列又添一位新“成员”。


2.jpg

        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盛况            陆波岸/摄


历史上,广西北海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如今,广西承载着“一带一路”“三大定位”的新使命,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前沿和窗口以及连接多区域的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和国际通道。2018年,西南四省经广西口岸对东盟进出口达114亿元,增长56.8%,高于西南四省经广西口岸进出口整体增速23个百分点。


西藏:承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2016年12月5日,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由广州出发抵达拉萨西站,这趟班列旨在为西藏和广东搭建一条便捷通道,加快西藏融入南亚经济圈的步伐。同年12月28日上午,首趟“西藏号”集装箱班列缓缓驶出拉萨西货运站,直奔东海之滨的宁波。


作为西藏地区开行的首趟品牌专列,自2017年开通拉萨-日喀则“唐竺古道”号品牌列车以来,截至2018年7月,已经累计发送旅客140余万人次,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开发,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西藏自治区紧紧抓住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立足“以口岸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开放型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以拉萨为中心,以日喀则为前沿,务实打造对外面向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对内连接陕甘宁青经济带、川渝经济圈等区域发展带的开放开发新格局。


在承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过程中,作为历史上的“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重要参与者,西藏呈现崭新的气象。


截至2018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区“走出去”的企业有30余家,分布在尼泊尔、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涉及藏药、文化、航空各领域。而这些“走出去”的企业,大都是2013年后,借助“一带一路”和打通“南亚大通道”契机走向海外的。2018年,西藏外贸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47.52亿元。


宁夏: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每过几天,宁夏银川火车南站就会出现一派忙碌景象,满载“中国造”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从这里出发,经新疆霍尔果斯或阿拉山口口岸开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骆驼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工具,声声驼铃见证了东西方绵延千年的交流。如今,宁夏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向西开放的独特优势,构建陆上、空中、网上丝绸之路,以内通外联的立体化开放通道代替驼队,将宁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宁夏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对外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加强与港澳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中部地区合作,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对外贸易较快增长。目前,宁夏已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交流合作,与49个国家的57个地方政府建立国际友城关系;与国内江苏、甘肃、福建等10余个省区市建立区域合作关系。2017 年全区进出口总额341.3亿元,5年年均增长19.5%,其中对“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82.7亿元,占24.2%。


新疆:从内陆“口袋底”到向西开放前沿


从驼铃声声的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繁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时代的机遇再次让新疆走到开放的前沿。


每天早上9点30分,新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边检和海关准时开启通关通道。


每年6月到10月是海关的“旺季”,平均每天有2.5万人通关。截至2018年7月底,边境合作中心通关突破312万人次,比2017年同期增长4.9%。


5年前,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里,只有两栋商贸大楼600多个商铺;如今已发展到10多个商城近5000个商铺,中方占90%以上。5年前,边境合作中心里的商品主要以家纺、箱包和日用百货为主,如今已扩大到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十几个门类。


2018年8月9日,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一趟班列即将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这是集结中心自2016年5月建成投运以来开行的第1448列中欧班列,也是2018年以来开行的第603列中欧班列。中心中欧班列运输已从最初的每周1列,发展为每天3列常态化开行。


作为连通欧亚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让新疆从过去的内陆“口袋底”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门户。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连着新疆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场——乌鲁木齐西站,加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贸易合作、互利共赢,也让新疆的枢纽地位日渐凸显。


两年多来,由集结中心始发的西行国际货运班列线路从4条增加到19条,覆盖欧亚17个国家、24个城市,运输货物涵盖纺织品、服装、百货、建材及工业机械设备等种类。


2018年,乌鲁木齐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新疆口岸对“一带一路”沿线 36 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实现 2915.4 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同期新疆口岸进出口贸易额的98.2%。


贵州: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贵州省长谌贻琴表示,贵州是一个内陆山区省份。过去发展落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封闭。现在贵州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打开了山门,走出了大山,扩大了开放。


贵州的对外开放,重中之重是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并以更大力度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最大限度扩大贵州“朋友圈”。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渝新欧”大陆桥的起点,北部湾和广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贵州恰好处于两个起点的中间腹地,是两地连接距离最近的通道,通过贵州可以将“一带”和“一路”有效地连接起来,更好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和合作发展。


作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省制定了沿“一带一路”走出去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努力开拓海外市场,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


近年来,贵州打破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呈现出开放水平持续上升的新态势。2017年,贵州进出口总额达81.3亿美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42.6%。其中,民营企业已成为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如位于遵义市的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2017年销量约501万把吉他,产值约50亿元人民币,出口约225万把,远销巴西、泰国和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近年来,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以“五通”为目标,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有力促进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目前,云南正全力实现与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昆明-越南河内-海防、昆明至瑞丽、昆明至磨憨公路已实现全程高速化;泛亚铁路东线境内段已建成通车,玉溪-磨憨铁路加快推进。水运方面,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启动,中越红河水运、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项目有序推进。航空方面,云南现已运营民用运输机场15个,开通航线413条、国内外通航城市159个。能源通道方面,中缅油气管道建成使用,中缅、中泰500千伏联网项目和云电送泰、云电送孟工作正积极推进。


青海:成为连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青海开行中欧班列,不仅能一站式将货物运抵俄罗斯,运输时间缩短至十几天,还极大地扩展了企业国际市场的合作空间。


2017年8月20日,青海省首次发往俄罗斯彼尔姆市的中欧班列从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车站驶出。同年9月29日,第二列满载1671吨货物的中欧班列再次从格尔木车站出发。成功开行的2列中欧班列,不仅标志着青海省中欧班列开行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行,还实现了盐湖化工产品首次出口欧洲。


2017年,青海省在欧美、东南亚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新建国际营销网点3个,对外贸易国际营销网点达到18个;自营商品进出口额完成了41.35亿元人民币;省内3所高校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特色平台彰显“一带一路”建设新格局


中国-蒙古国博览会


2017年9月26日至30日,第2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期间举办了投资贸易洽谈、会议论坛和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对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助力中蒙两国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投资、旅游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蒙医药学术论坛已成为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内蒙古将蒙医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以蒙医药文化为依托,吸引了不少国外患者前来就医。同时,还开展面向蒙古、俄罗斯等毗邻国家的卫生交流活动,签订医、教、研等方面的合作协议。近6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接受来自蒙古国、俄罗斯、新加坡、孟加拉国、瑞士、日本等国家的国际患者逾5万名。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桂品丝路行”


广西连续承办了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发挥重要平台作用。2018年的东博会首次设置“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吸引了19个区域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14家企业参展。“东博会”促进了一大批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落户广西。


2019年1月17日,“桂品丝路行”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广西贸促会计划于2019-2021年持续三年开展“桂品丝路行”活动,推动广西1000种商品出国门、100种广西名品在境外建立销售渠道,邀请100家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隐形冠军来桂考察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使广西企业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网络更加完善,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广西制造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


“桂品丝路行”将围绕“三线一行”路线图实施,即欧洲线、亚非线、美洲线,网上丝路行。


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


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藏博会”)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人间圣地 天上西藏”为主题,充分展示西藏独特自然景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人民安居乐业的新风貌。


2014年9月25日至27日,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在拉萨举办。


第四届“藏博会”2018年9月7日至11日在拉萨举办,96家境外企业和134家国内企业参加。参展国家包括尼泊尔、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5个国家和1个境外机构(南美世贸中心),展销产品种类达到100多种,很多产品都是首次亮相藏博会。


中阿博览会和智慧宫


2010年9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在银川举办。在成功举办三届后,2013年,中阿经贸论坛升格为两年一届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一带一路”引领和中阿博览会的推动下,宁夏积极创新机制,打造中阿产能合作的先行区、内陆对外开放的示范区。


至2018年底,宁夏已成功举办3届中阿博览会,共签约项目651个,投资额4750亿元,涉及能源化工、农业及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


中阿博览会已成为宁夏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宁夏现代畜牧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中阿博览会等平台,这些技术已远跨重洋,在阿拉伯国家发挥作用。


成立于2011年的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使命,以“中阿合作、文化先行”为发展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形成了中阿文化交流平台、中阿智能互译平台、中阿数据库平台、中阿出版数字平台、中阿动漫影视制作平台、中阿人才培养平台、中阿信息交流平台和中阿智能旅游平台为主的八大核心业务板块,目标是助力宁夏建设成为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化产业核心区。


中国-亚欧博览会


以“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于2018年8月30日至9月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及客商,61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行业领军企业参会参展。


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的继承和升华。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于2011年9月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由贵州省举办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并于2017年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展会活动。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凭借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领先优势,“数博会”成为全球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和业界最具国际性和权威性的成果交流平台。


3.jpg

        2018年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体现中阿友谊题材的阿富汗精美地毯    中新社   刘新/摄


“数字经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云服务布局”主题论坛亮相本届“数博会”。来自政府部门、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等各界人士集聚一堂,就“如何实现‘一带一路’数字化连接、云服务布局”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与会者一直认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新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


以大数据思维行进在“一带一路”上——贵州的大数据思维与率先行动,推动着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的虚拟互联网空间和“一带一路”地域空间的互联互通。


中国-南亚博览会


2018年6月20日,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性展会——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云南滇池湖畔圆满闭幕。这是在云南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展会。来自87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要、官员、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商界领袖、知名学者和重要嘉宾7000多人参加;80万人次进馆参展观展;3825家企业参展参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国内500强企业20家。签约456个项目,签约金额8079.37亿元。


2018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省长论坛、第二届中国-东南亚商务论坛、第十六届东盟华商会、第13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第六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等活动,也在“南博会”期间先后举行。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要求,重新定位了云南的格局,赋予了云南崭新的发展空间。办好“南博会”,正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云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


2018年,第15届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现货预计交易额达830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约4.3%。从最初的3个国家参展到如今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家企业、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近400家企业参展,历经15年的成长,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已经快速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成为促进青海国际经贸交流的“孵化器”和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推动青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5年多来,民族八省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民族地区开放发展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为全球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编  梁黎)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