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打造民族工作样板 建设富裕美丽新江西
发布日期:2021-11-29

江西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15.23万人,其中畲族人口9.1万,位居全国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大力推进“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民族工作部门建设、加快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的江西方面,探索并打造出了一个个新样板。


1.jpg

        “宜居、宜业、宜游”的江西会昌县洞头乡洞头畲族村      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供图


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升民族工作新境界                   

2018年7月,全省民族工作系统召开了习近平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学习研讨会,省、市、县三级民族工作部门以及民族乡和有关高校共提交优秀论文40余篇。省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带头学习,从8个方面归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请全国著名民族理论专家进行主题授课,解决了不少过去一直困扰基层民族工作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当年9月,我们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举行在线访谈,就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一系列论述进行了全面解读,大大提振了民族工作部门的精气神,扩大了民族工作部门的影响。


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战略定力实现民族经济的新跨越              


江西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一直把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纳入全局工作中统筹推进。2015年以来先后下发了重要文件4份,采取重大举措几十项,与党中央、国务院民族工作战略部署相配套。这些政策持续有效地推动了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2015年,江西省民族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37元,2017年12405元,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幅度,特别是民族乡村公共服务建设、公路建设短短几年内快速赶上了全省平均水平。近两年来,我们以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推进民族经济新跨越,民族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加快、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加快尤为显著。最近,省政府再次要求有关部门深入民族乡村调研,对民族乡公路升级、民族乡出省公路建设作出部署。


这些年来,江西对口支援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从未间断,效果明显。2016年,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优先、投入优先的优惠政策,为民族乡村经济新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省政府批准颁发《江西省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全省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尤为显著。


2016年起,我们开始用5年时间实施“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全面参与脱贫攻坚战役。2019年底,有望实现全省最后5000多贫困人口彻底脱贫。


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推进引领民族工作新思路                         


2017年,省财政再增300万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专项资金,确保了创建工作有序开展。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编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项目指南,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创建工作项目化,让创建工作既产生社会效益、政治效益,也带来经济效益。目前,全省共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30多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6个,直接吸附各族干部群众、各族师生5万多人,创建工作的生命力、创造力、吸引力日益凸显。


在“连心创建”工作中,我们把创建工作见人、见物、见行同知法、守法、依法结合起来。全省20多个社区挂牌服务,做到8小时内服务在岗,8小时外志愿者在线,就学、就业、就医连心到家。所有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500多个流动经商摊点依法进店经营,1000多家拉面馆有照营业、卫生洁净、生意兴隆。全省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发生率逐年降低,有的城市连续几年保持零记录。全省20多家园区企业1.3万多名少数民族人口创业有成,“政府热心服务、企业精心帮扶、社会诚心关怀”彰显了“连心创建”的魅力;“进得来、容得下、过得好”体现了江西人民的胸怀;坚持以创建进基层支部、进百姓人家为主线,把在家创业、返乡创业、外出创业与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对接,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国家测评指标同脱贫攻坚测评指标结合起来。许多民族乡村打造了自己的脱贫攻坚与创建工作联体的双重示范基地:只要是民族乡村群众的生产发展创业基地,一定就是各族百姓的民族团结创建基地和生活基地。新余市一个布依族、仡佬族和汉族混合居住的村庄,通过开展生产、生活混合型的创建工作,各民族生活上深度交融、文化上真情欣赏。我们还坚持创新引领,拓展创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载体,探索创建工作的新实体和新路径。2017年初,一些省直部门提出坚持民族政策进机关、创建工作出机关的思路,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和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共同开展创建工作;4所省内高校在开展创建工作中,校领导带队主动先认路进门、主动与民族村结对创建,打造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共享共融平台,扶持各民族成员共同创业的好典型,培训民族村干部讲得出民族理论、讲得通民族政策、讲得好民族知识、讲得清各民族美美与共的好故事。


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民族工作法制化新步伐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标志。2017年,省委省政府再次下发《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提出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努力使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体系建设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合推进、同步向前,不断提高民族工作法制化、科学化、人文化水平。


2017年,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清真食品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高校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建设纳入年度综合督查计划,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战略部署,尤其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做到更加精准发力,更加精准施策,更加政策推动。


建立健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两个第一责任”机制:把流入江西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民族工作系统的第一责任,常态化、即时化为来赣创业就业的少数民族人口提供便利条件,提供优质服务、提供政策咨询、提供法制教育。着力催生“进得来、容得下、过得好”的江西氛围;针对2.5万名各类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引导、支持校方打造融入式的生活方式、嵌入式的管理模式,引导各民族学生在一起快乐成长、幸福成才,教育学生学会入乡随俗、快速融入当地、懂得相互欣赏、做到美美与共的真本领;支持超过1.3万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园区和各类企业就业、创业,提升生产技能,培育团结和睦相处的氛围,提高学生活、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的本领,注重在他们中间发现先进典型。如阿卜杜拉·吾拉西木的一封家书红遍江西,还得到了多位中央领导的批示,在我省流动少数民族人口中树立了标杆。同时,把江西到沿海城市创业就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民族工作系统的第一责任。全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包括民族乡、民族村基本做到年头年尾有统计信息、基本做到生产生活动态全掌握,对近3万多名在外的江西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加走访交流,鼓励他们在市场中争做团结创业、依法创业和榜样创业的表率。我们还同时在民族乡村打造优惠政策高地,鼓励当地少数民族创业有成后返乡创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参与全省乡村振兴战略。


2.jpg

        江西乐安县畲族歌舞表演


我们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课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班级,民族节日活动进寝室,不断增强各族学生的“五个认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三区支教扶贫”联系起来,使学校、家长、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每逢各民族的重要节日,学校都拨专款,邀请各族学生参加。通过关怀使少数民族学生懂得感恩,通过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懂得公平,通过普法使少数民族学生懂得自律。南昌工学院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各族学生上井冈山,寻访红色故地,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10年来,全校没有发生一起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各族学生团结和睦。


民族工作重在乡村、社区、基层,重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建设。我们在省级和南昌、上饶等地行政办事大厅相继设立民族事务服务管理窗口,让来办事的少数民族群众不会在“下一次”才知道办事程序,不会在“再等等”中感到失望。九江、南昌近年来建立了一支近200多人的民族事务服务志愿者队伍,凡是需要政策咨询、法律咨询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找到志愿者都能得到正确的解答;凡是有困难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找到志愿者都能得到无条件“热心帮”和“帮到底”的服务。九江彭泽县的民族事务志愿者每周六日坚持到企业与新疆籍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一起开展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活动,双方结下了深厚的情感。赣州市在市、县(区)都成立了民族事务服务中心,新增编制50多个,财政新增专项经费40多万元,形成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南昌、九江、宜春把民族事务治理体系首先建立在社区,30多个社区有了民族之家的“小屋”。“小屋”内容丰富,既有困难帮扶、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又有心理疏导、信息推介等多项服务,少数民族群众有事到家里来讲,累了到家里歇歇脚。全省11个社区所有的民族工作信息既能做到互动和共享,又能在第一时间同省级信息平台实现传递和反馈,所有涉及民族因素的纠纷和矛盾都在萌芽状态、初始阶段得到调解处理。


(责编 梁黎)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