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用民族文物讲好多元一体的中国故事——记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员唐兰冬
发布日期:2020-01-09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作为国家级的民族类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让各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国气派,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这也正是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员、副研究馆员唐兰冬兢兢业业于民族文博事业的初心和动力所在。17年来,唐兰冬甘为一个默默无闻、俯首勤做的素材收集者,征集文物、考察文物、研究文物、“装扮”文物,与观众一起走进中华民族的光辉岁月。


10.jpg

工作中的唐兰冬   民族画报 卢旭/摄


勤积跬步  用双脚丈量文物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唐兰冬看来,文物有灵气、会说话,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都在文物遗产上闪耀着光辉。而发掘、解读文物上每一个细微的文化符号,都依赖于艰辛的走访、考察和史料爬梳。


曾经,为了做好赫哲族文物调研工作,唐兰冬深入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乡与老乡同吃同住同生活了10多天。由于体质过敏,他住下第一天全身就开始长疹子,奇痒难耐,但他舍不得离开,一直坚持到调研结束。


唐兰冬回忆,在民族地区征集文物和调研,徒步几小时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和同事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山寨,道路崎岖险阻,山上的石头不时伴随着雨点滚落下来。早上8点出发,抵达寨子已是午后2点。“在新疆阿图什市征集文物期间,唐老师为了征集到高品质的柯尔克孜族民间文物,凌晨3点出发,当天半夜才回来。”同事罗攀说。


平时饭量小的唐兰冬,在出差的时候总是吃得比较多。“每顿饭都要吃饱,因为下一顿饭不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唐兰冬打趣道。2014年,他带队赴西藏考察并征集文物。抵达第一晚,他就因高原反应出现头疼、失眠、呕吐症状。同事们劝他休息一天再工作,可第二天唐兰冬选择了“用工作来调节工作”,先去海拔较低的山南地区,再前往日喀则等地,最终如期完成调研。


前些年,民族地区文物流失严重。带着对抢救保护民族文物的一份责任与使命,唐兰冬尽管“每次外出调研,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但这些年来“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


民族工作重在交心,以心换心。唐兰冬一直坚信,只有对少数民族同胞付出真心,才能收获真心。在云南佤族老乡家借住3天,他们相处得像往来多年的亲戚。临走那晚,唐兰冬与乡亲们同唱《阿佤人民唱新歌》。歌声响彻于彩云之南的星空下,也打动了每个人的心。唐兰冬动情地说:“与各族同胞的感情,就像文物一样,值得我长久珍惜和收藏。”


尽管常年深入基层,唐兰冬仍有鞭长莫及之感,因为民族文物的分布零星而偏远。为免“遗珠”之憾,唐兰冬积极拓展征集渠道与方式,延伸文物保护“触手”。2011年,他组织实施新疆民族乐器专题委托征集项目,充分发挥各项目负责人的作用,调动地方征集文物的积极性。经过两年努力,近百件新疆民族乐器被征集收入馆藏,成为中国民族博物馆构建特色藏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唐兰冬联络的项目负责人遍及全国8个省区,共计20余人,大大助力了民族文物的抢救保护工作。


知行合一。在对40多个民族进行田野调查和征集文物的过程中,唐兰冬所悟渐多、积累愈厚,撰写了《狩猎文化看黎族》《民族博物馆的文化自觉》《关于近现代民族文物鉴定的几点思考》《博物馆个性化路径实现探索》等文章。


抱诚守真  以精品展览奉献社会


文化源于人民,文化为了人民。唐兰冬坚信,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宝库,更是知识的殿堂、精神的家园,办好每一场展览就是为人民群众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窗。


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振,策划出属于这个时代又具备鲜明中国风格的展览,是唐兰冬追求的目标。4年前,唐兰冬第一次策划展览,因实际效果与设计方案相差甚远而沮丧很久。反思之后,他开始大量阅读、观展,“深化设计”成为此后的策展准则。为了提升展览及科研能力,他曾赴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博物馆考察,学习博物馆管理、展示和科研的先进理念与有效经验。


今年9月,中国民族博物馆组织实施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在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亮相,260余件精美文物和多媒体的展示,向观众铺陈开一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演进的全景图,收获了众多的赞叹。唐兰冬从3月起就投入到这个展览的筹备工作中,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


布展期间,结合正在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党员的唐兰冬把布展现场作为检验自己党性和使命担当的“阅兵场”,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着大家在炎炎夏日里挥汗如雨、马不停蹄地工作。为贯彻落实馆党委的要求,完美地呈现设计意图,从文物摆放到背景搭建再到消防安全,从沟通协调到住宿安排再到志愿者服务,事无巨细,唐兰冬一一落实,执行到位。


对唐兰冬的严以律己、一丝不苟,同事们习以为常。2018年2月,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布展时,他就曾带着大家一起连续数天加班加点,还几次在零下10度的室外吃盒饭。对他来说,任何关系到观展体验的细节,都不容忽视。“我们不仅要让更多人走进展厅,还要提供愉悦、舒适的观展体验,并在走出展厅时有所收获。”唐兰冬说。


11.jpg

 2019年9月,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因文化内涵深厚、展陈方式新颖而受到各方好评,特别是展览尾声的设计别出心裁——一颗硕大的石榴引人注目,每颗“石榴籽”上镶嵌着一个民族的照片,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尤其让唐兰冬和同事们感到振奋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饶有兴致地参观展览,并体验了一些互动装置后,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


“既务斯业,便当专心努力。”唐兰冬常以此自勉。2017年,唐兰冬的妻子因照顾女儿心切离开北京。两地分居之后,一月一次与家人的团聚成为唐兰冬最珍贵的时光。但每逢策划组织展览,唐兰冬都会放弃一家团聚的机会。“工作起来,他是一个可以忘掉自己的人。”同事吴洁这样评价。


润物无声  勇担博物馆人新使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新时代,民族文物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唐兰冬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挖掘和阐释好民族文物的意义,使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珍贵教材。”唐兰冬说。


为此,唐兰冬近年来多次赴西藏、新疆等地征集那些能够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物,同时也注重在策展布展时展示这一点。着力让民族文物活起来,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


2016年11月,唐兰冬主持策划的“相遇美好——黎族服饰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展览摆脱了就服饰说服饰的模式,从族际交往、纺织技术交流的角度叙事,将海南和上海自然地关联了起来。在策划“我们的节日·中华各民族节日文化展”时,唐兰冬提出要突出展示民族节日在增强文化认同和凝聚民族情感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上,展示了一把唐兰冬征集的藏族佩刀,这把佩刀的纹饰和工艺风格带有明显的保安族腰刀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其背后的文化历史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唐兰冬兴致勃勃地介绍。


此外,唐兰冬还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以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展览,其中“中国少数民族爱情文化展”“物影下的台湾少数民族——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台湾少数民族文物精品展”在业内广受好评。


心有所仰,甘之如饴。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调研和精耕细作的展览中,唐兰冬将初心使命化作日复一日的坚守与钻研。“民族文物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要用一件件文物、一场场展览,讲好多元一体的中国故事。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我永远不忘的初心!”唐兰冬说。


(执笔  文静  责编  龙慧蕊)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