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侗家七仙女”打开的“宝藏”——贵州黎平县盖宝村驻村第一书记手记
发布日期:2020-03-21

盖宝村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像一个被盖住的“宝藏”。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到盖宝村,蜿蜒而至的盘山公路有100多公里,坐城乡客车差不多要花4个小时。


2018年2月14日,我被调任为盖宝村驻村第一书记。从一名县纪委干部到驻村扶贫干部,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任命文件一下发,我就开始盘算,如何因势利导带领盖宝村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初到盖宝,我便被它震撼到了。与我想象中破败不堪的贫困村落完全不同,虽然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但是这个古老的侗族村寨却有小溪、鼓楼、花桥,处处展现着原生态的风貌韵味。因为是临近春节,村里人大都穿着侗族的传统盛装。到了晚上,青年男女行歌坐月,弹唱琵琶歌,围着篝火跳舞。我对这片“浪漫之地”一见钟情,也更加坚定了我做好扶贫工作的决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刚进村的第一个月,我就带着村里的大学生和青年农民走过了盖宝最高的山、淌过最深的水,把全村访了个遍。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盖宝真是一座“文化宝库”。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譬如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侗戏”“蜡染”......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因为“藏在深山”而鲜为人知。该如何破解难题,帮助乡亲们传承好民族文化、找到致富出路?虽然乡村之夜恬静怡人,我却辗转难眠,深感责任重大。


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一个大胆的思路在我脑海里越发变得清晰——如果能把盖宝村独特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晓,或许能转化成经济效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发展“快手产业”。刚开始,我打算在全村集资20万元用于视频拍摄和账号运营,利用新媒体对盖宝村进行线上宣传,推动实现产销有机结合。思路是有了,但实施起来却并不顺利。


“他们连智能手机都不用,哪里知道什么快手?”不仅村支两委其余的同志和村民们不理解,连镇上领导也觉得不太靠谱。因为大家的疑虑,村民集资也成了泡影。无奈之下,我以风险担保的形式,从村委会“借”出5万元,并向大家作出项目如果亏损由我一人承担的承诺。


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尽管每天忙着村头村尾拍民俗,东家西家拍特产做宣传,可我在快手上注册的账号却只吸引了寥寥几个粉丝。群众的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有的私下里说我“只会玩手机”,还给我取了个外号——“不务正业”的第一书记。


这个糟糕的开头差点让我选择放弃,直到我从村里老人那儿听到了一个关于七仙女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七仙女下凡到侗乡洗浴,看到勤劳朴实的侗族人不会唱歌,便回天庭禀报玉帝,把仙歌撒到侗乡。从此,歌声走进了侗家,琵琶歌也流传至今。”


听到这个传说后,我陡然开窍,挑选出村里的7位侗族年轻姑娘,组建“浪漫侗家七仙女”团队,由她们作为“形象大使”在快手上推出短视频介绍盖宝村的风土人情。7个土生土长的侗家姑娘穿上传统侗族服饰,摇身变为“七仙女”,拍摄上传的第一条宣传视频点击量就超过了80万。


1_副本.png


美丽的姑娘配上盖宝村的绿水青山,我们的的快手账号终于有了起色,粉丝在3个月内飙升至11万余人。至今,我们共在快手平台发布了近200条视频,从制作糯米饭、打糍粑、织布刺绣、背着背篓上山采乌稔树叶的生活日常,到琵琶歌、婚礼、斗牛、长桌宴等侗族传统文化,再到村里的自然风光……正是这种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才最能吸引人和打动人。


目前,“浪漫侗家七仙女”在快手平台拥有了34万余名粉丝,每天光视频直播打赏收入就有1000多元。以前我们的“七仙女”在县城上班每个月人均工资大概1500元,现在每个月收入有四五千元。


2. 盖宝村的“侗家七仙女”_副本.png

盖宝村的“侗家七仙女”


“七仙女”火了,盖宝真正成为了“网红村”。我又想到利用直播出售侗衣、侗布以及侗家土特产。村里的村民也开始热闹起来,各家各户的民族服饰、农特产品逐渐通过网上和线下等途径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各地。


这一年多来,“七仙女”帮助村民销售侗族服饰、刺绣等创收达5万多元,旅游创收50万元,帮助村合作社出售小黄姜6万斤,销售稻花鱼2万余斤,带动了200多户贫困户养殖稻花鱼……2018年底,盖宝村如期实现整村脱贫。


2019年端午节当天,《相聚中国节》端午特别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我们的团队“浪漫侗家七仙女”作为压轴大戏出现在节目中,让盖宝村和侗族非遗文化又着实火了一把。


短视频给村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更深层次影响了村民的观念。尝到互联网带来的甜头,村里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回村寻找创业机会。看到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我很欣慰我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另外,我们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门培育乡村“网红”人才的“网红”书院,培养了近30位乡村“网红”,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为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网络人才积蓄了力量。


现在,有很多网友看到盖宝村的青山绿水,以及丰富多彩的侗族文化后,不远千里来旅游。在各方力量的帮助下,我正带领“七仙女”团队建立合作社,在村里打造侗家民宿,进一步发展旅游、农特产品和侗族手工艺产业。


付出总有收获。回想这一年多以来,我真切感受着盖宝村发生的种种变化。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推广民族文化,帮助贫困户脱贫,于我来说是顺势而为。让我更高兴的是,村里的年轻人又有了学习侗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盖宝村会越来越美,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文/吴玉圣

责编:王孺杰    制作:古丽斯坦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