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万众一心 同心战“疫”
众志成城抗疫情 齐心协力保平安——中南民族大学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侧记
发布日期:2020-04-0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暴发以来,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相关工作部署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党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在全校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的通知》,根据家属区各楼栋防疫需求和党员分布等情况,成立14个临时党支部。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族师生团结一致、凝心聚力,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在校师生安全健康。


抗疫为抗疫建言献策

之初,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武汉市第八届决策咨询委员赵晓珊,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吴开松就认为,虽然《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疫情防控作出规定,提出了许多措施办法,但有些碎片化,武汉应尽快出台专门的规范性文件,规范疫情应急处置工作。127日,他们联合向武汉市提出了《关于制定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暂行办法的建议》。129日晚,武汉市防控指挥部发布《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暂行办法》,为全市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规范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依据。吴开松说,有了这个规范性文件,市民有章可循,就不会有过多恐慌。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学科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该学科长期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疫情发生后,该学科充分发挥科研人才、平台优势,全力参与疾病的防控和临床研究工作。128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民族药学教师团队负责人梅之南应邀参加湖北省科技厅疫情防控工作专家咨询会,从加强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药学院教授葛月宾等5人积极申报省科技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围绕湖北道地药材葛厚石苓方治疗新冠肺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胡参清肺胶囊制剂工艺和质量、中药口罩隔离贴研制等展开攻关,着力对疫情防控紧缺技术和医药产品进行研发,把论文写在抗疫第一线。


中央电视台到校报道中南民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jpg

中央电视台到校采访报道中南民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的情况


根据应急管理部下属应急总医院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所述,提高人体免疫力是疫情防控的关键,而运动是提高人体免疫力最有效的途径。针对当前居民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人们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室内的现状,多次在国际和国内赛事中获得金牌的中南民族大学石榴籽跳绳队,专门设计了一套简便易行的居家跳绳操,引导人们在家中运动起来,在燃烧卡路里、增强免疫力的同时,舒缓焦虑情绪,放松紧张身心。


抗疫凝聚众志成城的力量

你安好,我无恙。”“安然度过疫情,快乐总在风雨后。愿我们都一切安好!”28日元宵节,中南民大西家属区微信群里,物业员工伍红姣和业主互动祝福着。在与疫情作斗争的日子里,每天看到物业员工在群里发的认真对电梯、楼道消毒的图片以及各种温馨提示,大家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强化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校园生活和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后勤服务人员不畏风险和辛劳,默默为校园正常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28日,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小标的父亲去世。悲痛中的王小标仍然坚持完成了手头的工作。父亲住院的20多天里,他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每天巡查物业常规消毒工作完成情况,不断改进消毒方式和防护措施,一直忙碌到很晚,他才赶到医院陪陪病床上的老人。学校这个大家安全了,我们每个小家才会安全。父亲会理解我的!


中南民大志愿者卸物资.jpg

中南民大志愿者运送物资


119日,回恩施老家度假的中南民大校医院护士杨茉,得知武汉口罩等防疫物资告急的消息后,立即想方设法为单位采购口罩,并加入保卫大武汉”——前线医护对接圈和华科大西雅图校友会组建的医院物资支援群,参与武汉各大医院申请捐助事宜,为医院与海外捐赠者牵线搭桥。很快,她争取到了护目镜、防护服、防护面罩等一批紧缺防护用品,为校医院解决了燃眉之急。127日,她又通过境外朋友筹集到了3万只医用一次性口罩,火速发往国内,分发到武汉部分基层医院。经她牵线搭桥,29日,恩施州宣恩县捐献的白菜、萝卜、土豆等共计12吨新鲜蔬菜送抵省人民医院和省中医院。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杨茉强烈要求回武汉参与抗疫。129日,经过恩施州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多方协调,她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武汉并立即投入到感染风险极高的一线预检分诊工作中;遇有急难险重任务,她总是冲锋在前。连续10天高强度作战后,在大家的一再坚持下,她才勉强答应回家休息。而回到家中的她又主动申请到隔离点一线参与工作,她说:这样既能补充一线人手,又能学到知识。


抗疫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217日,校党委印发《关于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在职党员干部主动参加或配合所在地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20日,校党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全校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的通知》,成立14个临时党支部,把堡垒驻扎在工作最前沿。临时党支部主要从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党员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开展生活物资配送及居民互助,选树先进典型凝聚正能量等五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中南民大校长、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金林介绍道。

在校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主动下沉社区防疫一线,参与抗疫,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志愿服务中闪闪发光。连日来,临时党支部的384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一线,全面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从逐户排查、防控宣传、社区执勤、封控楼栋全天候值守到代购物资、送菜上门、心理疏导,坚决担负起指挥员”“战斗员的责任,广泛动员群众、有效组织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实现上下联防联控、严防严控,织就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防护网,倾力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是党员,也是后勤保障战线上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要同心协力打好保供战!”226日,在校东区老年活动中心物资发放现场,集司机”“搬运工”“统计员于一身的后勤保障处处长戴锋,面对居民的赞扬朴实地回应道。

2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告,对城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中南民大积极响应并作出紧急部署。接到指令当晚,戴锋就紧急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制定封控期间社区生活保障方案,积极向民大社区居民提供物资保障、水电维修、天然气充值、楼道垃圾清理等服务项目,坚持用心筑牢社区战防线。在采购量巨大、派送任务紧急、人手极为紧缺的情况下,后勤保障处要求党员干部把使命稳稳扛在肩上,在一周内圆满完成3次生活物资集中采购、配送,共为民大社区居民采购配送各类基本生活物资3784份、逾21吨;物业中心每天为封控楼栋清运生活垃圾约3吨;水电中心为居民提供水电充值服务144次、天然气充值服务逾百次。

“ 邹老师,我是11栋的党员志愿者,后勤工作人员通知您领取物资后您打我电话,我去帮您把物资领回来。”“黄老师好,您一个人在家吗,家里柴米油盐蔬菜够不够?”“不客气的,疫情时期,大家要相亲相爱。我们住在一栋楼,我们就是一家人。”……这样亲切的对话,每天都会在中南民大每个临时党支部工作群内出现。


抗疫传递抚慰人心的暖流

疫情凶猛,一些居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绪焦虑或恐惧。中南民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及时开设网络辅导和心理援助服务,为因疫情引发心理压力、需要心理疏导的本校学生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5位老师轮流在线值班,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6点为志愿者提供工作指导并处理特殊情况。学生可以通过加入心理咨询QQ群或发送邮件寻求帮助。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同学负责接待进群学生,根据需要进行音频或文字对话提供辅导。自网络咨询服务开通以来,已接待近50名求助者,他们大多数因封闭在家或担心感染而产生焦虑、烦躁情绪。经过心理疏导,其紧张情绪大多明显缓解。


中南民大志愿者医院取药送药上门.jpg

中南民大志愿者送药上门


28日下午,湖北卫视《同心抗疫心理专家温暖您的心房》专题节目中,拥有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经验的中南民大教育学院教授田晓红,通过受访者的正向反馈,展示了心理咨询的积极作用。很多受访者都表示与心理咨询师沟通后,增强了抗击疫情的信心。现在,田晓红每天除了提供3个多小时的心理咨询服务外,还要对她负责的小组成员进行近2个小时的线上团体督导,解答心理咨询师们提出的接听热线电话时遇到的问题。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经济学院辅导员张竹云服从安排,密切关注留校学生和返家学生思想动态。一方面,她加强与留校学生沟通,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她积极与返家学生交流,纾解他们可能传染他人的恐慌心理。在得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家,紧急筹备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目前,她正通过武汉微邻里公众号对求助的社区群众进行心理辅导。


抗疫坚定共克时艰的信心

疫情暴发后,武汉封城,医疗资源吃紧,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紧急驰援,和武汉同行一起投入到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中。面对疫情,文艺工作者不能缺席。我们要拿起手中的笔,积极创作优秀作品,向不辞劳苦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致敬!” 128日,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为爱音乐治疗团队负责人赵洁玮谱曲,与重庆医务工作者四维共同作词,创作了歌曲《好想看看》,向医务工作者表达了崇高敬意。中南民大预科教育学院文科1902班学生王晗,来自贵州毕节。在家度寒假的她,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防控进展。在朋友的建议和帮助下,她仔细比较了各种口罩的质量、效用、专业程度,拿出了过年长辈们给的压岁钱,网购了500只无纺布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捐赠给武汉市第六医院。除了捐赠口罩,她还尝试在多个平台发起数次募捐。她说:虽然在武汉上学的时间只有短短半年,但我真的感受到武汉是一座很棒的城市,希望它能够快点好起来。

根据上级部署,中南民大国际教育学院积极配合有关国家和组织开展撤侨工作,但仍有部分外籍专家、留学生坚决留在武汉,他们对学校的悉心关怀和周到服务充满感激,坚信中国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项目专家、来自巴基斯坦的IHSAN·AWAIS表示:相信武汉、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俄罗斯籍留学生VALERIY·SVIRIDOV深情地说:武汉是我第二个家,我不能离开。中国万岁,武汉加油!


中南民大志愿者送物资上门1.jpg

中南民大志愿者送生活用品上门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中南民大校友一直牵挂着母校师生们的健康和安全。外语学院1997届毕业生吴长青,现在是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教授。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他意识到学校需要更多的疫情防控物资。在他的多方协调下,福建融信公益基金会向中南民大捐助了300公斤医用酒精。

每个冬天的终点,都是春暖花开。中南民大56个民族的师生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会全面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文/汤振华、刘琼

图/中南民族大学

责编:金向德    制作:刘雅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