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八省区援鄂时刻·青海】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青海地处长江源头,长江是青海与湖北共同的血脉。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全国一盘棋,青海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同湖北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同心战“疫”,无尽的大爱正由长江源头向湖北汇聚。
1月28日,青海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登机 新华社 张龙/摄
“武汉加油!湖北,我们来了!”
“湖北胜,则全国胜。青海人民愿与贵省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起战胜疫情、战胜困难。”
2月13日,青海省委、省政府致电湖北省委、省政府,表示深切慰问,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表达了青海人民与湖北省人民团结奋斗,一起战胜疫情、战胜困难的决心。
“重疫无情,人间有爱。我省疫情发生以来,贵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火线驰援、雪中送炭,动员全省上下向我们提供医护力量、医疗资源、生活物资等方面的帮助,体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大爱境界,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湖北人民永远对此铭记在心!”
2月14日,湖北省委书记应勇致电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代表6100万湖北人民,谨向与他们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青海省委、省政府及青海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心手相连,守望相助。”一时间,这成为青鄂两地人民口中的高频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两省各族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疫情发生以来,来自青海省的239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还有青海省红十字会组成的援鄂救援队在武汉市执行病人接诊和转运任务。
青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青海省交通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钟生琴,在大年初一就向医院提交了申请书:“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关键时刻要有担当,我申请去武汉临床一线参加救治工作。”
1月31日,青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全面开展医疗救助工作,收治了49名新冠肺炎患者;
2月8日上午8时,青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42名队员正式进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
2月9日,青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100名队员全部投入救治工作……
截至2月25日,青海援鄂医疗队累计护理患者253人,出院57人,其中重症患者5人。
青海援鄂医疗队队员们是英雄,是战士,也是勇士。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整装出发,充分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和初心使命,是大美青海最绚丽的色彩。
1月28日,青海省首批援卾医疗队出发,医疗队队员在出发前相互祝福 新华社 张龙/摄
用爱温暖生命之“舱”
“回家啰!回家啰!感谢你们的悉心照料,给了我们生的希望,你们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2月15日,在援鄂的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综合外科一病区护士韩金艳和队友的见证下,12名患者经过治疗顺利痊愈,走出了武昌方舱医院。
2月4日下午,青海第二批医疗队从西宁出发驰援湖北。2月7日,经过3天紧张培训后,100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进驻武昌方舱医院。千里驰援、不畏生死,带着百分之百的心意,他们用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用爱温暖着生命之“舱”。
“我们这里有100名护理人员,来自青海西宁、大通、互助、民和等地的医疗单位,队伍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3岁。”1992年出生的韩金艳,是此次进驻方舱医院100名护理人员的领队。
青海许国娟、青海李桂花、青海高晓燕……2月15日上午11点,穿好防护服,队友们将“青海”二字和护理人员名字写在各自的防护服上,韩金艳和队友们准备接12点的班。
由于患者周转快、护理人员班次不同,每一名队员负责管理的患者有20多人,大家必须高速“运转”起来:办理入院、采血、测生命体征、发口服药、上氧气、发放午餐、清理病区污染物、为患者联系转院等一系列工作。
今年34岁的刘连梅是互助县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有着11年护理经验的她第一次走进方舱医院时,多少还是有些紧张,“以前在医院工作一天都不觉得累,但在这里,穿上笨重的防护服,工作4个小时体力就已经透支了,因为不透气,里面的衣服几乎湿透了”。
“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是白衣战士,我觉得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刘连梅说,出发前,她告诉5岁的儿子,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学习”,你也要在家好好学习,等回家了我们一起进步。
“一次性面对这么多患者,这对我们也是全新的挑战。”进舱以后,队员们发现患者整体情绪都不太好,对疾病的害怕、与亲人的隔离都让他们变得脆弱。“我的病情会不会加重?”“这里病人这么多,我好了会不会又被传染?”每天,韩金艳和队友要面对患者各种各样的询问。“除了日常的治疗和护理,我们还要用大量时间给患者做知识宣讲和心理疏导。”
“方舱医院的患者都属于轻症感染者,治疗项目不多,更多的是提供心理护理,疏导情绪,跳广场舞、八段锦、养生操……用这样的方式一方面纾解病人的压抑情绪,一方面动员鼓励他们多下床走动走动。”刘连梅说。
经过几天的磨合,队员们已经没有刚开始那么紧张了。在医护人员的带动下,病区的患者情绪都调动起来了,状态越来越好。经历了最初的不安与焦虑,韩金艳看到了最想看到的一幕。
在方舱医院这个生命之“舱”里,医护人员努力用爱温暖着这个“家”。
这份情谊很“青海”!
尽己所能,雪中送炭。2月11日下午,青海省委、省政府下达捐赠物资支援湖北的工作通知。2月12日,省商务厅召开物资筹运会协调会,确定捐赠物资。
从下达任务、细化分解,到扎实落实、整装待发,30多个小时、一天一夜多的时间,青海从上到下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集结。
2月11日,青海捐赠湖北的50吨价值25万元的84消毒液启程奔赴武汉。
2月13日10时30分,价值1226.96万元,装满牛羊肉、牦牛肉干、酸奶、饼干、五谷干面、消毒液及冬虫夏草等支援物资的19辆冷链物流车,承载着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深情厚谊奔赴武汉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支援物资当中的冬虫夏草,是玉树藏族自治州6个县(市)3000多名牧民群众自发捐赠的,代表的是玉树人民的感恩之心。
10年前,玉树地震后,全国人民帮助玉树重建家园。今天,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玉树各族群众心系武汉,当得知适当进补冬虫夏草等润肺中药材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后,牧民们少则几根十几根,多则几百上千根,自发捐赠了冬虫夏草。
玉树州囊谦县着晓乡茶哈村牧民更恰多杰,捐赠了1000多根冬虫夏草,并作为代表参加了青海省支援湖北物资发送仪式活动。看着捐赠的冬虫夏草装车启程,更恰多杰欣慰地说:“10年前,我们得到全国人民的帮助,才有了如今的新生活。疫情面前,我们也要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老党员索南才让拿出了一笔11万元的“特殊党费”助力武汉抗击疫情。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索南才让只是想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来自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哇加滩村的马文德,在武汉经营拉面生意,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承担起了接送医护人员的重任。
……
这是来自青海人民的雪中送炭,他们的这份情谊很“青海”!
文/本刊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日报、青海日报
责编:金向德 制作:古丽斯坦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