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暴发以来,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抗疫爱心行动感天动地,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民营企业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助力战“疫”。
从西藏百亚成公司援助50吨耗牛肉、湖南圣湘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价值1000多万元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到内蒙古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捐赠的两顶蒙古包、武汉高塬公司送出的一碗碗爱心拉面……无数的物资涌向武汉,涌向湖北,涌向全国各地的抗疫一线。目前,一些少数民族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尽管正处在现金流紧缺的巨大压力下,但也在各尽其能,为战“疫”尽心尽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的行动展现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积“小善”成“大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流淌在各族人民的血液中。
新疆银朵兰维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加紧生产药品 新华社 王菲/摄
做战“疫”一线的“弹药库”
2月8日是元宵节,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工作的新疆援鄂医疗队联络员黄亮向新疆银朵兰药业表达特别的感谢:“我们收到了咱们家乡企业支援的复方一枝蒿颗粒!在距离家乡3000公里的战‘疫’一线,得到来自家乡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非常感动。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齐心协力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连日来,新疆银朵兰维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复方一枝蒿颗粒等抗病毒药品。维药复方一枝蒿颗粒享誉疆内,在感冒高发季一直是各族群众的抗病毒常备用药,近期更是成为了“新疆版”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的推荐用药。
1月23日,武汉“封城”,银朵兰公司董事长李俊召开紧急会议:“不惜搬空库房也要全力支援前线!”这个春节,年逾六旬的他一天也没有休息,带领企业员工坚守车间,日夜奋战,投入到每天16小时的生产运转中。头发有些花白的董事长坚定地步入提取车间的背影,总是让员工们十分动容。
向武汉疫情高发区装车发送捐赠药品时,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李俊亲自上阵搬运药品。一箱重达15公斤的药品,他一次能搬两箱。在零下15度的严寒中,他带领公司员工干劲儿十足。此时此刻,大家心中涌动的是对疫情高发区人民的牵挂和深情。
目前,银朵兰捐赠的价值300万元(1300件)的复方一枝蒿颗粒已由乌鲁木齐运送至武汉,分发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亚心医院、湖北中医院等。随后,公司又向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昌吉州阜康市捐赠了价值60万元的复方一枝蒿颗粒。“如果前线对药品有需要,我们还将继续发货,调动企业一切资源,为奋战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充足的‘弹药库’!”李俊坚定地说道。
除了银朵兰捐赠复方一枝蒿颗粒,还有华世丹药业捐赠大蒜素软胶囊,新奇康药业捐赠祖卡木颗粒……新疆本地药企纷纷行动起来,向抗疫一线的医院捐赠特色药,不断为疫情防治添砖加瓦。
西藏日喀则,百亚成公司员工将50吨耗牛肉装车 来源:网络
没有口罩,我们就捐耗牛肉
2月19日,总价值850万元的50吨珠峰牦牛肉和16.9万箱矿泉水由西藏运抵湖北。过去20多年间,包括湖北在内的多个省份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贡献了巨大力量。今年是湖北对口援藏26周年,疫情面前,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心系湖北同胞,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次从日喀则发出的50吨珠峰耗牛肉全部来自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从2月14日早晨接到任务,到15日晚12点,50吨牦牛肉装车运出,整个过程不超过36小时。”公司董事长刘炜介绍说 。根据安排,此次援助武汉的牦牛肉,需要在2天时间内完成从分割肉品到装箱打包、装车的全过程。“物资准备过程中,受到疫情影响,我们好多员工没有办法来到现场,实际操作困难重重。”
为了保障运输安全、顺利,同时能为湖北人民提供更多便利,领导小组还给百亚成公司提出进一步要求,按照每公斤或1.5公斤制成小包装,20公斤产品制成成品纸箱的大包装进行分割打包。人手缺、时间紧、任务重,刘炜紧急调动了公司上下全部的留守人员,整个过程可谓争分夺秒。
“我们所有的员工,包括车队、饲料厂甚至养殖人员,全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参与此次工作。因为我们的产品代表着西藏300多万人民对湖北的心意,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好。”刘炜说道。
“为了能够保证这批肉制品按时送到,公司员工齐心协力,能为武汉人民和全国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百亚成公司冷库管理员马贵清说。
江西南昌,韩海明(右)在准备爱心午餐 新华社 彭昭之/摄
爱心餐在全国接力
疫情影响之下,在江西南昌红谷滩新区开拉面馆的撒拉族小伙子韩海明春节前就暂停营业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疫情,让他在这个假期里变得更加忙碌。
看到医生护士、社区干部、公安干警奔忙在防疫一线,有时甚至都不能按时吃上一口热饭,韩海明非常揪心。“我是开拉面馆的,我能做的就是给一线防疫人员送一份午餐,为疫情防控出点力!”2月7日,韩海明和家人决定向一线防疫人员免费送餐。
21岁的韩海明没有自己的车,所有的爱心午餐都是他和家人抱着箱子徒步一个点一个点送去的。这个细心的小伙子为了防止漏掉任何一个人,在前一天下午就会到周围的各个防控点统计第二天点位上工作人员的数量。“他们在守护我们的安全和健康,所以,我要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能吃上热乎饭。”朴素的话,却让人无比感动。
韩海明一家人每天抱着箱子徒步送爱心餐的画面是这个城市别样的美丽风景。在古城西安,也有这样一家饭庄。
坊上人清真饭庄是西安的一家爱心企业,曾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公益慈善是这家饭庄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疫情发生后,他们迅速行动,把手中的厨具、餐具化为战“疫”武器,积极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坊上人饭庄为一线工作人员准备午餐 受访者供图
在了解到3个分店周围的医院、高速检查站、派出所、社区等单位一线防疫人员就餐困难和需求之后,坊上人饭庄制定了送餐计划。3个店的员工干劲十足,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筹备,11点前全部装车,兵分几路出去送餐。盒饭、羊肉泡馍、肉夹馍等各种餐食,还有店内自制的腊牛肉、油茶、点心等,每天换着花样地送到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手中,力求美味和营养均衡。
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坊上人饭庄将热腾腾的手工汤圆送往西安多个高速路口执勤的防疫人员手里。“从春节到2月24日,我们饭庄已累计送出3000多份热餐和慰问品。”饭庄办公室主任王建民在微信上告诉记者。
除了给这些重点防疫单位送餐外,坊上人饭庄还给附近的社区保安、志愿者、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以及春节孩子不能回家的老人们免费提供餐食。“这个也是我们常年坚持的工作(每天早晨为环卫工人和保安提供免费早餐),在春节假期和防疫的特殊困难时期,我们更要做好,并且坚持下去。”王建民通过微信传递过来的文字,简单却饱含力量。
在这个不一样的春节假期里,这群爱心餐接力者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只有一个内容:开始送餐、送餐途中和完成送餐,视频中急匆匆的脚步和身影,让人体会到一种与时间赛跑的使命和感动。
这些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全国各地发生。云南彝米水乡餐饮公司让100余名交警、路政、医务人员告别了泡面;在浙江衢州开拉面店的回族小伙高成龙,给高速公路值守民警的夜宵牛肉饭中放了比平常多3倍的牦牛肉;吉林延边朝鲜族企业家协会捐助3万元用于购买健康食材,与延吉市海兰江民俗宫餐厅携手做“健康爱心工作餐”送给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虽然他们身处不同地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心餐接力者。这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温暖了这个冬天,温暖了全中国。
积合力以致胜,汇众智而成功。眼下,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期,各族同胞共同团结奋斗,形成强大合力,一定能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文/本刊综合报道
来源:人民网、瞭望智库公众号、南昌文明网
责编:江凌、王孺杰 制作:古丽斯坦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