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宁夏是她最为宠爱的孩子。
宁夏,依黄河而生存,唯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旺。黄河,由西入境,向东折北,宁夏境内流程397公里,造就了“塞上江南”之神奇,留下了“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美誉。
“黄河宁,天下平。”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黄河流域9省区中的6个,对黄河生态保护念兹在兹。今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时,他反复叮嘱:“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回望历史,从“人拉驴驮”到“互联网+人饮”,从开渠兴水到扬水工程,从引黄古灌区到现代化生态灌区……宁夏水利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河水成为了滋润宁夏各族人民心田的“幸福水”“致富水”“生态水”,人们不禁发出感叹:“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当下,黄河边的宁夏,680多万各族儿女,以共同缔造引黄灌溉光辉伟业为历史积淀,高举民族团结旗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朝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宏伟目标持续迈进。
位于宁夏青铜峡市黄河西岸的中华黄河楼,碧水环绕,生态优美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滋润心田的“幸福水”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这里嫁人看的不是家里有多少粮食,而是看有几口水窖。”从事30多年水务工作的西吉县水务局局长单军告诉记者,水窖是过去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财富的象征。尤其对于“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人民来说,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生命之痛。
西海固,包括宁夏中南部8个国家级贫困县。这里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这里有望不尽的黄土丘陵,年均降水量仅300毫米,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一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之地。
饮水,在相当长的时期,一直是西海固人面临的最严峻的生存问题。过去,这里的人为了喝口水,需要翻山越岭,依靠“人拉驴驮”,才能从山脚沟壑中取回一些水。而在水窖中储蓄有限的雨水,被老百姓称作“望天水”。因此,西海固人视水如油,一盆水往往要用来淘米、洗菜,洗脸、洗脚,最终喂牲口。如今,这种现象或许只有在文章中电影里看得到了。
70岁的老汉熊子武,是西吉县红耀乡小庄村三房庄组村民,这个村坐落于大山深处,交通极其不便。上世纪60年代,老汉还住在窑洞里,如今家里不仅盖起了大瓦房,还用上了自来水。随时随地只要打开水龙头,干净的自来水就会哗啦啦地流,老汉高兴得合不拢嘴。
“得益于中庄水库,我们这里从2017年起家家通了自来水。”单军表示,下一步待何家沟水库建成后,就会把那里的黄河水引到西吉县,进一步保障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
2016年5月建成的中庄水库位于固原市原州区,水源由六盘山东麓的多条泾河支流截引调蓄后引入,作为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为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和海原县44个乡镇603个行政村、113.53万城乡居民输送生活用水,是解决西海固地区饮水安全的重要生命工程。
同样位于固原市原州区的何家沟水库建设工地异常忙碌。2019年5月30日,总投资3.9亿元的宁夏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正式开工。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忠智向记者表示,何家沟水库预计今年11月具备大坝蓄水条件,届时可稳定解决原州区清水河流域近30万亩川台地的高效灌溉用水问题,还可作为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的应急备用水源,使黄河水与泾河水并网利用,解决固原市城乡安全饮水问题。
黄河水、泾河水变成甘甜的“幸福水”,流入西海固的千家万户,滋润百姓心田。西海固人的饮水方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人饮”的“彭阳模式”正在成为令人瞩目的供水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典范。如今,不只是在彭阳县,西海固地区的很多地方都实现了“互联网+人饮”,老百姓通过手机就可以轻轻松松购水。“互联网+人饮”实施了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链条智能化改造,破解了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难题,点多面广、管理成本高、水费收缴难等问题迎刃而解。
从“人拉驴驮”到“互联网+人饮”,“翻山拉水、毛驴驮水、窖藏储水”一去不复返。从“喝上水”到“喝好水”,西海固人的吃水问题得到了“一步跨千年”的改变。
脱贫奔康的“致富水”
弘德村,是坐落于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的黄河岸边生态移民新村。今年6月,正值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听取了脱贫攻坚情况介绍,看望了村扶贫车间的务工群众。
回族村民刘克瑞回想起总书记来到他家和家人拉家常的经历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在老家是靠天吃饭,现在喝水有自来水,孩子上学村里就近有幼儿园和寄宿小学,看病有卫生院,买东西有市场,比在老家方便多了!”
总书记来访当天,刘克瑞拿出了一张搬离西海固老家时拍的老照片。照片中,西海固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清晰可见。总书记接过照片仔细端详,不由感慨:“今非昔比,恍如隔世啊!”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提议启动“移民吊庄”工程,把生活在西海固地区的群众搬迁到贺兰山脚下的黄河灌区。20多年过去,宁夏有近百万群众从南部山区搬了出来。习近平亲自命名的闽宁村,陆续接收了4万多名移民,已升级为闽宁镇。昔日“天上不飞雀,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砾满地跑”的干沙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所盼望的那样,变成了金沙滩。
摆脱贫困,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心事。这次,他考察调研的弘德村所在的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也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黄河水历经14座泵站、总扬程305.8米,被送往水厂和灌区,成为当地百姓的农田灌溉用水和人畜用水。
受益于扬黄工程,红寺堡区累计开发耕地70万亩,其中水浇地50万亩,易地搬迁安置宁南山区8个县的移民23.3万人。黄河水不仅解决了生态移民的生存问题,而且成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致富水”。
宁夏引黄灌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考察调研时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长期以来润泽着这里的百姓。要调整种植结构,保护好这里的水资源,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不要搞大水漫灌。要根据节水的要求,以水定产,力求少而精,提高附加值。
近年来,红寺堡区为用好每一滴金贵的黄河水,累计投入各类产业扶持资金7.3亿元,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葡萄、枸杞、草畜+黄花菜等“3+X”高效节水产业,葡萄、枸杞、黄花菜种植面积分别达10.6万亩、5.6万亩、8.02万亩,肉牛、肉羊饲养量11.2万头、90.5万只,90%以上建档立卡户有了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今年3月,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区序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天下黄河富宁夏。如今,无论在宁夏北部的自流引黄灌区,还是在依靠固海、盐环定、红寺堡三大扬水工程的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地流入所需之处,保障宁夏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青铜峡大米、固原马铃薯、西吉西芹、盐池滩羊、硒砂瓜以及供港蔬菜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成就物阜民丰的塞上盛景。
永续发展的“生态水”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一以贯之,对黄河生态保护的关心一如既往。
早在2016年7月考察宁夏时,总书记就指出:“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要强化源头保护,下功夫推进水污染防治,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宁夏考察,对黄河生态保护提出明确要求:“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中,赋予宁夏的一项重大使命任务。
2019年1月,全面整治黄河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的“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宁夏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同年9月,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中卫市对黄河保护线内的违建设施进行清理整治,拆除了黄河宫连片景区内的运动娱乐设施,恢复了原有生态面貌。“通过清理整治,我们践行了新时代治黄生态优先的原则和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方略,严守了生态保护红线。”中卫市河湖管理中心主任李庭果对记者说。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只有保护好黄河,守住生态环保这根底线,才能使黄河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采取智能化灌溉方式以来,农民灌溉成本降低了,种植效益提高了,实现了节水增收双赢。”吴忠市利通区二支渠渠系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马金良欣喜地向记者介绍当地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带来的好处。
在吴忠市利通区水务局信息化中心大屏幕上,用水协会、测控一体化闸门、水资源使用权证、确权水量、计划用水指标、实际用水量等信息一目了然。利通区自2017年被自治区确定为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试点区以来,细化水权确权,推进水价改革,开展水权交易,创新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现了农田灌溉的高效管理,节水增产成效显著。
近年来,宁夏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预计到2035年,宁夏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黄河治理与水资源节约并行,从引黄古灌区到现代化生态灌区,黄河水就是保障宁夏各族人民永续发展的“生态水”。
从引黄灌溉到民族团结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宁夏的引黄灌溉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史。
秦汉军民屯垦、北魏筑坝引水、唐代开发新渠、西夏举国修渠、元代因旧谋新、明代大力屯田、清代康乾兴水、近代修渠开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枢纽……走进宁夏水利博物馆,宁夏水利建设辉煌历史了然可见。
滔滔黄河之水,流润千秋兴塞上。千百年来,在黄河母亲的无私哺育下,宁夏这片热土上的各族人民与水共生、与水共荣,共同开发引黄灌区,共同缔造塞上农业文明,共同续写黄河流域中华文明史。
正如宁夏著名史地专家、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汪一鸣所说:“宁夏引黄灌溉工程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合力开发、维护的成果,宁夏平原成为历史上多民族融合发展之区。在这片大地上,黄河文明与西夏文化、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交相辉映,促进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黄河流域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治水害、兴水利向来是历代安民兴邦之大计。黄河流经宁夏形成宁夏平原,这里便成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交汇地带。自秦汉以来,宁夏逐步形成引黄灌区,无论哪个民族,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只要来到这里定居,都会顺应自然条件,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呈现出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特质。秦渠、汉渠、唐徕渠,一条条以朝代命名的渠道惠泽至今,见证着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造就出一座流淌的水利博物馆。
如今,宁夏引黄灌区范围达12953平方公里,总灌溉面积828万亩,灌区内干渠25条,养育着宁夏全区总人口的90%、近580万人口,涉及银川、吴忠、石嘴山等5个地市18个区县130多个乡镇的1300多个村庄,汉、回、满、蒙古等30多个民族在此安居乐业。
黄河之于宁夏,意义非凡。
同饮黄河水,共圆中国梦。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各族人民都要“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使黄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保障。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调研时,来到吴忠市金星镇金花园社区,深情地对大家说:“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黄河岸边的金花园社区常住居民1.38万余人,其中回、满、蒙古、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近年来,该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社区邻居节”“七星服务”“四治融合”等一系列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创新机制,让和谐家园绽放民族团结花,成为宁夏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
宁夏自1958年成立自治区以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全区汉、回、满、蒙古、壮等48个民族、680多万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早已成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成为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从引黄灌溉到民族团结,黄河奔腾不息,哺育塞上万物,更浇灌出艳丽的民族团结之花。
(责编 贾天粒)
流程制作:李泓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