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石榴花开
引进来 走出去 国际化之路越来越宽阔——西北民族大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暨港澳台工作掠影
发布日期:2021-11-25

开放带来进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项事业的辉煌巨变已给出力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教育对外开放,在西北民族大学70年的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实践中同样格外亮眼。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民族大学突出办学特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构建结构合理、项目丰富、管理高效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新时期这项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轨道,全面提升了学校国际化育人水平与能力。


回首70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学校同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友好交往与良性互动,对学校发展、人才培养所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不容忽视。西北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合作暨港澳台工作的卓著成果,不仅加速了学校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答卷的一个精彩特写。


“引进来、走出去”,西北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为民族高校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各族师生做足了准备。


校际合作 拓展国际化交流渠道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作为世界著名四大美术学院之一,是许多美术专业学生求学的梦想之地。2019年8月,西北民族大学与这所顶级学府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书,正式确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师生在甘肃举办了首次联合写生教学活动和学术座谈,成为在甘高校与世界级美术院校的首次深度合作和教学交流,为加强艺术类学科人才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起坚实平台。


如此高质高效的校际合作,已经在西北民族大学形成良性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学校陆续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埃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国家及中国澳门、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师生交流、互派留学生、科研合作、联合办学等工作有序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过去10年,是西北民族大学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十年,也是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显著的十年。“走出去”和“引进来”双轨驱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培养模式逐渐成熟,不仅实现了多种学科、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还搭建起多功能、综合化、高成效的国际教育科研合作平台,拓展了海外师资培训网络,完善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有序推进海外提升计划,不断加大对学校师生赴国(境)外开展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管理培训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在校学生的外出交流学习及实习实践活动,鼓励骨干教师赴海外高校进修、访问、讲学或参加国际会议,走进国际学术界,了解国际前沿学术动态,促进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研究参与度,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


这些年来,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项目、机构、国别和参与人员数量逐年稳步递增,成效日益显著,先后选派131个团组、师生近1700多人次分别赴3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类学术及文化交流活动。


自2017年以来,学校陆续举办生物医学及生物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八届CCF自然语言处理及中文计算会议、牧区草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会2019年会等国际会议,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扩大学术影响力、有效开展文化传承,以及构建教育人才高地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29.jpg

2019年,西北民族大学开展与列宾美术学院师生联合写生教学活动


50.jpg

2019年8月,西北民族大学举行生物医学与生物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


外专引智 开创人才引进新局面


2019年9月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来校调研,与学校聘请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高端引智项目专家、外国专家突出贡献“友谊奖”获得者、大孔明胶微载体发明人——瑞典籍生物医学专家尼尔森先生等进行交流,对学校引进外国智力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研发的做法予以了肯定。


这是西北民族大学充分用好国家外专引智项目、积极开展外专引智工作的一个缩影。外专引智,是国内高校实施国际化办学,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西北民族大学抓住机遇,秉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立足学科、建设体系”的理念,把这项工作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科基金项目)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取得显著成果,赢得了长远发展的机遇。


近十年来,学校共获批外专引智项目490项,获得资金4800多万元;聘请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专家1400多人次来校访学、开展科研合作,覆盖学校27个教学、科研单位和职能部门。如今,外专引智工作从单纯的邀请国外专家来校短期讲学,逐步调整为长期来校开展合作科研和交流;从零散聘请专家,逐步过渡为团队式引进。学校努力与高水平、精专业、重实效的专家开展合作,逐步形成“以国家高端外专引智项目为引领,学校特色重点外专引智项目为主体”的外专引智新格局。


为表彰外籍专家在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研发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和体现出的奉献精神,甘肃省人民政府先后4次向西北民族大学外籍专家授予“敦煌奖”荣誉称号,其中一名外籍专家同时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外国专家突出贡献“友谊奖”。2017年3月,甘肃省外国专家局依托西北民族大学建设的中马食品检测与认证省级外专引智示范推广基地、中蒙人文社科交流合作外专引智示范单位和中国—中亚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正式挂牌。


育人为本 稳步开展国际学生培养


2017年6月,西北民族大学的22名毕业生感到格外欣喜,他们同时获得了两个学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双方校领导和老师代表共同出席了他们的学位授予仪式。


从2012年6月项目正式启动,到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西北民族大学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填补了甘肃省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空白。


截至目前,西北民族大学已有50多名学生荣登犹他州立大学商学院院长荣誉名单,40多名学生通过“2+2”或“3+1”联合培养方式赴美留学,多名毕业生获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及优秀学业奖、优秀学生奖等荣誉。该项目也成为了学校促进教育国际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示范性项目,为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深化内涵式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借鉴与参考作用。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拥有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和师资力量,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0年以来,学校积极发展汉语进修非学历教育,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国际学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生源国从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延伸至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学校持续强化国际学生教育管理,逐步健全趋同化管理机制,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强化国际学生的文化认知理解能力,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才,助力服务国家外交战略。


2013年4月,学校承办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2012—2013年度‘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活动甘肃省选拔赛,为在华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大学生交往交流的舞台。


为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构建国际化育人模式,学校于2015年面向全体在校生,设立雅思考试英语强化培训课程、托福考试英语强化课程。2009年以来,学校依托校际合作交流平台,围绕学科及专业建设,设立校际学分互认留学项目、双学位项目,组织选送300多名在校生出国留学。


78.jpg

甘肃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7届本科毕业生喜获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双学位


人文交流 积极助力民心相通


一直以来,西北民族大学都积极主动开展中外大学生文化交流项目,选派师生赴日本、越南、泰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开展青年文化交流,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促进了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早在上世纪90年代,西北民族大学就选派师生组成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赴欧洲各国进行文艺展演。进入新世纪,学校更是多次承担对外文化交流任务。2007年11月,西北民族大学选派师生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出访毛里求斯。在甘地学院剧场,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向全国现场直播了演出盛况,毛里求斯共和国总统出席观看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接见慰问了学校演职人员。


在多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西北民族大学与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7月,应“中德建交40周年——中德友谊合唱庆典”活动组委会邀请,在中国合唱协会的组织下,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一行47人赴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等五国参加庆典活动,民大师生首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惊艳亮相。


时隔七年后,2019年的7月,受国家民委委派,由26名各族师生组成的西北民族大学代表团再赴维也纳演出交流。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代表团完成了丝绸之路中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扶贫成果展开幕式演出任务,“丝路•彩虹”中国民族音乐舞蹈专场演出更是吸引了多国大使、外交官和国际组织官员等近500名嘉宾出席观看。此次活动,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维也纳联合国总部成立40周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47届工业发展理事会议召开之际,充分利用联合国这一多边平台,通过客观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宣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传播了民族事务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和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以文会友,民心相通。正是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开拓了国际视野、厚植了爱国情怀、增强了团结合作精神,同时也让世界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魅力所在,传播了中国声音。


10.jpg

2012年7月,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积极响应 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繁荣


2019年12月24日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和我的祖国》等熟悉的旋律在兰州音乐厅久久回荡,一时间掌声如潮、经久不息。原来,这是意大利西西里爱乐乐团专门为中国观众准备的惊喜,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碰撞令人回味无穷。


这场名为“对话马可·波罗”的专场音乐会,是西北民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交流系列活动之一。演出结束后,乐团受邀与音乐学院进行“高校舞台艺术实践教学和交响乐团建设”学术座谈交流,共同探讨艺术类学科建设,成为增进中意友谊、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往的一次特别的座谈活动。


丝路绵延,百世流芳。古代丝绸之路重镇——甘肃兰州,如今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丝路精神指引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随即成为西北民族大学的新使命。这些年,学校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科研机构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积极推动学术科研、人才培养、地区发展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成效逐步显现。


作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创始成员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推动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有效实施。先后邀请四川大学、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埃及亚历山大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并积极参与其系列活动。


学校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实质性合作,搭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探索跨国培养与跨境流动的人才培养机制。陆续聘请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希腊、意大利、波兰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500多人次来校任教、访学、开展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活动;选派116个校际合作交流团组及学术交流团组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有效利用独联体国家及俄罗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设立的独联体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中俄政府奖学金项目,先后选派50多名在校生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国家攻读专业学位课程;选派20多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通过孔子学院总部考核遴选,成为对外汉语志愿者并被派往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2015年,由西北民族大学牵头,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仁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联合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甘肃农业大学、甘肃阿敏生物清真明胶有限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项目申报团队,在经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初选、答辩、面谈等多轮选拔环节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批,负责实施经中马两国科技部批准的“中国—马来西亚国家联合实验室”项目。同年6月,学校与马来西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共同建设 “中国—马来西亚国家联合实验室”项目合作备忘录;2017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学校承担“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计划项目—“哈萨克斯坦金融改革与中哈金融互联互通策略研究”;学校聘请的长期外专——哈萨克斯坦功勋艺术家潘萨耶夫博士多次受邀参加“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国际书画展,其画作收获了不少中国“粉丝”。


新时代,新丝路,新使命。“一带一路”是一条增进文化教育交往交流的担当之路,也是一条释放高校能量的智慧之路。西北民族大学将在这条时代之路上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西北民族大学十分重视与港澳台地区的交往交流工作。在国家民委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的指导下,学校不断加强同港澳台地区高校及社会机构的合作,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大力开展各类学术、文化交流活动——


2010年4月,应澳门中华民族团结促进会邀请,学校首次组团,选派47名师生赴澳门参加“澳门第一届青少年民族文化节”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也为学校同澳门中华民族团结促进会在此后10年的密切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过去的10年中,学校坚持加强同澳门各高校及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陆续派数十名师生赴澳门参加培训、研修,联合举办了诸多文化体验夏令营活动,为有效落实《关于促进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与澳门院校加强合作的框架协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澳门特区政府高等教育局的帮助下,学校多次应邀赴澳门参加“澳门高等教育博览会”,参加中国与葡语国家高校校长论坛,作为与会院校倡议发表《澳门高等教育合作宣言》,共同探讨中国和葡语国家高校之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与机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学校更是积极争取,组织百名各民族师生,赴澳门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庆祝澳门特区政府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各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自2010年以来,西北民族大学承办了多项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的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好评。2014年9月3日,由国家民委、国务院台办等部门指导,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等单位主办,西北民族大学同温州市苍南县政府联合承办的“中华一家亲•2014海峡两岸各民族中秋联欢晚会”在当地拉开序幕。


在稳固前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拓展合作项目,先后同多所台湾地区高校开展合作。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紧临敦煌的区位优势,连续三年协办或联合举办了陇台大学生敦煌艺术交流营,提升青年学子对敦煌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有力增强了师生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44.jpg

2019年,西北民族大学举办“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交流系列活动之“对话马可·波罗”——意大利西西里爱乐乐团专场音乐会


04.jpg

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参加2019陇台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


……


截至目前,学校先后同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和机构组织建立起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邀请100多名港澳台地区专家、学者来校访学,开展科研合作、学术交流;陆续选派师生近600人次赴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及文化交流、参加国际会议,组织数十名在校学生参加研修、培训,有效促进了各地青年学子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了民族高校的力量。



文:本刊记者 龙慧蕊 特约通讯员 徐士超

责编:刘雅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