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莲花秘境 换了人间——林芝市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达木村掠影
发布日期:2024-06-17

筑一条路,举国关注。


路的一端,是中国“县县通公路”的历史性记录;路的另一端,连接着墨脱人“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天堑变通途。2013年10月31日,西藏扎(木)墨(脱)公路正式通车,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就此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两天后,墨脱公路的导航信息在高德地图软件里更新上线。墨脱,这朵隐秘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莲花向世人绽放,人背马驮成为历史回响,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时代巨变。


秘境莲花,不再孤独开放。云端深处,换了人间。


路,通向幸福家园。2018年,墨脱全县脱贫摘帽。一栋栋新房建起,各式车辆络绎不绝,民宿、饭馆红红火火,有机茶走俏市场,年轻人返乡创业、扎根故土……地图上的坐标,不再是高原孤岛,而是小康的家园。


路,引我们走进墨脱。今年国庆节期间,正值雨季的尾声,我们驱车扎墨公路,一路经历过因山洪而致的泥泞、涉水、碎石、塌方路段后,终于抵达墨脱。而后,又前往离县城39公里的达木珞巴民族乡。一路上,我们看到这条路所带来的,不仅是高原交通运输的坦途,还有乡亲们的回乡归途,孩子们光明的前途,以及更多人走进墨脱、感受墨脱的旅途。


采访途中,我们的航拍无人机起飞,盘旋于莲花秘境上空,飞越雅鲁藏布江以及两岸的城镇、峡谷、新村、茶园,记录下这朵硕大“莲花”的美丽绽放。


95.jpg

远眺雅鲁藏布江峡谷台地上的墨脱县城  李小林  龙慧蕊  张昀竹/摄


路通启山林


从林芝出发,自波密县扎木镇踏上扎墨公路伊始,我们的采访就已然开始。曾经马背上的墨脱、双脚下的墨脱,到如今车轮上的墨脱、手机导航中的墨脱……几天前,在拉萨八朗学旅馆的告示栏中,我们看到仍有驴友在寻找徒步前往墨脱的同行者。墨脱的魅力,依然吸引着人们用脚步去丈量。


从扎墨公路主道分岔,通往达木乡的公路不过8公里,我们的越野车却走了20多分钟,山洪冲毁了其中多处路基。10月初的墨脱,雨水依旧连绵,山体多处发生泥石流。一侧是奔涌的雅鲁藏布江水,一侧是巍峨连绵的群山。这令人胆战心惊的8公里,更加让人不禁想到:在没有通公路时,进出墨脱之路该是何等的艰辛危险!


119.jpg

墨脱县境内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   李小林/摄


距离达木珞巴民族乡政府所在地达木村的最后200米,我们是被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踉跄着走进去的。由于50米开外的山体发生泥石流,进入村的路尽数被毁。“来,搭着我的手,跨过去,踩稳了。”一双手伸来,带我淌过了大小乱石混杂稀泥的路,她就是达木的乡长卓玛央宗。这几天,只要降雨稍微小点,卓玛央宗就赶紧组织家里有挖掘机的村民一起抢修道路。


113.jpg

10月7日,俯瞰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达木村


真正走在这条路上,才能更直接感受到墨脱行路、修路之艰难。沿途有风光无限的峡谷、雪山、冰川、原始森林,但这也意味着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扎墨公路屡断屡修、屡毁屡建。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以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为双阙,雅鲁藏布江为屏障,生活于此的珞巴、门巴、汉、藏等各族群众世世代代只有翻越雪山和沿江河两岸绝壁才能出山。


公路未通时,墨脱的路是踩出来的羊肠小道、简易的溜索以及木桥藤桥。当地所需生活物资和建筑材料等,只能靠人背马驮,1斤水泥运费均价达15元,生产生活成本极高。


99.JPG

达木乡边境小康村达木村新风貌


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达木乡统战委员、珞巴族女子布姆曲珍已记不清小时候上学要翻过多少座山,但爱美的她记得,爬山途中,鞋子磨破过很多次。布姆曲珍的家在达木珞巴民族乡珠村,村庄建在倾斜60度的山脊上。父母将她送到乡里唯一的寄宿小学,年仅7岁的布姆曲珍背着25斤粮食、1桶油及路上的吃食一早就出发了。家和学校之间直线距离只有数公里,但走路却要一整天。


107.jpg

达木乡小学


穿越丛林深谷,布姆曲珍希望有一天能看看外面的世界。2006年,她如愿考上西藏大学,成为从达木走出去的第三位大学生。


2010年暑期,布姆曲珍像往年一样翻山回墨脱。“山坡太陡了,夏天雨水多,我每次都要走很久。”疲惫不堪时,她突然看到前方的施工队,眼前的路就要修到村口了!“那个场景太震撼了,我看着工人修路的身影,激动得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


第二年,当布姆曲珍大学毕业回到乡里工作时,路已经修到了相邻的帮辛乡。


能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是墨脱人世代所盼。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就一直关心墨脱公路的修建,先后5次修建这条“天路”。2008年9月,作为扎墨公路的先期启动工程——嘎隆拉隧道开建。2009年4月,国家投资9.5亿元对公路全线改建。


这条公路,起于波密县扎木镇318国道与老扎墨公路的交叉点,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等6条江河,以隧道穿越海拔4000米的嘎隆拉雪山,经米日和马迪村到达墨脱县城莲花广场,全长117.278公里。2013年10月31日,经历半个世纪的努力,这条艰险的公路终于修通。


110.jpg

墨脱县城的莲花胜境公园


2013年,时任达木乡乡长格桑卓嘎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参会第一年,扎墨公路还未全线贯通。她从墨脱出发,一路徒步、乘摩托车、坐汽车、转飞机,辗转来到首都北京。而第二年参会,通过新贯通的扎墨公路,格桑卓嘎当天就到达了林芝,再乘坐飞机抵达北京,把墨脱老百姓感党恩的心声带到了全国两会现场。


当墨脱群众不辞辛劳、不畏艰险走出大山看外面世界的同时,更多的“外来人”也向这片曾经的“高原孤岛”走来。


四川阆中人李和平,2005年到达木乡工作,2011至2015年在达木乡担任乡党委书记。2003年,他和同行的5位下乡干部一起用时5天,从林芝来到墨脱。两年后,他到达木乡任职。随着扎墨公路开建,每次从乡里往返县城,李和平都能切身感受到交通的日渐便捷。


94.jpg

达木珞巴民族乡达木村党支部书记索郎的家一瞥


离扎墨公路主道不远的达木村、贡日村和珠村,也相继成为了吃上“公路饭”的村庄。路修到了家门口,村民自发地给修路工人送水送菜。达木村党支部书记索郎也看到脱贫致富的新机遇,带领村民跑起了运输。珠村村民旺扎通过惠农贷款购买了一辆皮卡车跑运输,沿途还顺路搭载村民,几年下来,一家人赚了几十万元。


K字坐标是扎墨公路沿途的标识。80K,曾经是进出墨脱的运输集散地和徒步旅游者的驿站。在广东省的援建下,如今的80K建起了崭新的酒店、宾馆和徒步营地,迎接越来越多的游客。


100.jpg

达木乡边境小康村达木村新风貌


随着公路通车,特别是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整个墨脱县面貌一新,每个乡村到处是修路、盖房子的繁忙景象,老百姓购买的卡车、装载机和挖掘机也都派上了用场。如今,旺扎家里当年的皮卡车早已换成大货车,他还带领乡亲们一起成立了合作社,包揽下村里的基建项目,在家门口就业挣钱。


行走边境,我们发现当地人能清晰记住每一座山峰的高度,每一条江河的流向。这些标尺和刻度,属于地理的认知,更是认识祖国边疆的基础。路,是现代化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不久以后,扎墨公路又将和国道219的其他路段相连,进一步助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与边防巩固。


96.jpg

墨脱全县开通了方便、实惠的乡村公交客运班车


今年9月,扎墨公路全程铺设了柏油路面。墨脱县农村客运班车正式开通,途经全县5个乡镇、12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村。通乡公交一开通,刚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准备从县城返家的达木村女孩桑姆就乘坐体验了一次。县城客运站里,窗口购票、排队乘车,一切井然有序。“从县城回到达木乡,我只花了19元。以前搭车回乡,路费要150元。坐公交既方便又实惠。”桑姆说。通乡客运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出行贵的问题,正在成为乡亲们的“首选”出行方式。目前,县交通运输局还在继续提高通客车率,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实惠的乘车条件。


满载着一车乘客,公交车平稳地行驶在墨脱公路上,桑姆看着窗外,觉得回乡之路的风光更美了。


山乡迎巨变


四川人蔡立平是能带来“光明”的人。作为全乡唯一的电工,平日里的老蔡,一身电工作业服,钳子、电笔等工具随时挂在腰上,哪天没带着这些宝贝,就“觉得轻飘飘的”。乡里哪儿断电了,谁家电器出故障了……老蔡骑上摩托车随叫随到。


102.jpg

蔡立平和珞巴族妻子在家门前合影


边境地区电力设施条件日益改善,照亮了达木乡群众的小康之路。


2005年以前,达木村没有人家拥有电器,全村依靠一个小水电站维持基本的照明。2009年,电站扩容,村村通了电,但用电没保障。2016年,全乡并入国家电网,老蔡家也搬到了乡政府附近,并且成为国家电网的正式职工。电有了,电视机、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电也很快就普及起来,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了。


翻阅新出版的《墨脱县志》,一组1950年代的黑白老照片,记录着珞巴族人曾经刀耕火种的贫苦生活。照片的拍摄者,是最早进入珞瑜地区的第十八军“老西藏”冀文正。在他的镜头中,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农奴背着农奴主爬行在密林丛中;手拿猎刀的珞巴族猎人,背后是原始简陋、几乎无法遮风避雨的茅草屋……再翻到县志近10年的内容,墨脱从黑白变成了彩色,茅草木板房变成了水泥砌筑的安居房和宽敞整洁的院落。珞巴民居的更新换代,折射着这个莲花隐秘之地的发展变迁。


98.jpg

达木乡边境小康村达木村新风貌


2007年,达木村通过改造木板房,有了第一间水泥砖块盖成的房子。2009年墨脱公路开始修建,达木村民通过务工收入和贷款购买了挖掘机、推土机等基建设备,开始大规模修新房。2015年,随着民房改造项目在全乡推进,乡亲们都住上了一楼是水泥砖房、二楼是木质结构的房屋,按照住户人口分为90平米、150平米、200平米等三类。2017年,边境小康村建设热火朝天地开展,乡村更漂亮了。在民房改造项目中,每家房屋外墙都画上了老虎。“达木”一词在藏语中有母老虎之意,民族文化与新居建筑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97.jpg

达木乡边境小康村达木村新风貌


达木村从最初5户人家,到上世纪90年代老蔡搬来成为第20户居民,再到如今已有89户324人,其中20多户都是多民族家庭。大家守望相助、共同奋斗,谁家有人生病或者离家外出,双联户会自发动员起来,帮着抢收抢种水稻、玉米等;雨季山里易发山洪泥石流,乡亲们又开来自家的挖掘机、推土机,帮着修筑导流渠。


今年底,老蔡和珞巴族的妻子就要搬到不远处的将近200平米的新房里了。墨脱有一首老歌唱到:“不熟悉是陌生的地方,熟悉了就变成了家乡;不认识是陌生人,认识了就变成了一家人。”20多年的时间,他乡已化为故乡,老蔡早已成为了曲中人。


寻“香”致富路


屋外细雨绵绵,屋内茶香扑鼻。县民宗局长李和平沏好一杯墨脱红茶,暖胃更暖人心。这个时节,已是采茶季的尾声了。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如今墨脱茶已名声在外,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新产业。


墨脱雨水充沛、气候湿润,但耕地有限,十分珍贵。2012年,当地开始试种茶叶,3年后茶青成熟。随着公路的开通,茶叶很快走俏外地。如今墨脱茶有了网店,通过网络直播,消费者可以直观了解墨脱茶叶生产制作的全过程。


109.jpg

墨脱县墨脱镇的茶园


正在拉萨举办的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发展成就展中,有一张墨脱县背崩乡妇女采茶的照片,记录了茶叶丰收给当地人带来的喜悦。看到其他乡镇成效显著的种茶势头,为让群众依靠产业实现可持续增收致富,如今达木乡也开始规模化推进茶叶种植,群众纷纷把自家的部分田地拿出来种茶。


采茶时节,高山深谷茶香满溢。目前,达木乡茶叶种植面积约1853亩,其中达木村498亩、贡日村270亩、卡布村619亩、珠村466亩,实现4个行政村全覆盖,产业扶贫模式初步建立。今年全乡群众靠茶叶增收25万元,全县茶青销售额达400万元。


103.jpg

10月7日,去田间收割水稻和玉米的达木村村民


中午时分,西藏自治区广电局驻达木村工作队队长李丽莎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正给七叶一枝花、铁皮石斛、灵芝等药材拍照,为本村产的藏药材进行网上销售做准备。今年,达木乡群众藏药材收入达10万余元。看眼前的情形,今后村里的药材销售会更好。水稻和旱稻则分布在不远处的梯田之上,彼此呼应,长得更高的是红米,去年卖到了20元一斤。


绿草坪,滑滑梯,烧烤摊……这里似乎和内地城市郊区的农家乐没有两样。作为达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经营头脑的扎西,2014年开办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


占地1000平方米,5栋民居,一家九口有4个民族,还是四世同堂,共享天伦。是农家,也是乐园。院落中的草坪地毯,体现出扎西打造农家乐的用心。即使雨天,整个院落也十分干净整洁。


扎西的农家乐生意不错,去年餐饮、住宿两项加起来收入15万元左右。七八月是墨脱的旅游旺季,越来越多的自驾游客沿着扎墨公路而来,有不少游客选择在达木乡落脚,扎西家的30个床位经常满员。“今年有疫情,再加上雨水多,生意马马虎虎,我正好有时间重新装修了房子,增加了台球桌、烧烤摊,年轻人会更喜欢。”


104.JPG

扎西(左)和家人在自家开的民宿前


农家乐的一角,还有一栋传统的珞巴族民居,这里是扎西的民俗博物馆。从珞巴族狩猎工具、生产用具到服饰、藤竹编手工艺品等,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地已经消逝的生产生活方式。扎西还特意制作了一个藤桥模型放在走廊里,“以前我们过河走的就是藤桥,现在通了公路,安全方便多了。”他打算明年把民俗博物馆改造一下,再增加文字介绍和照片。“看到这些老物件,更加能感受到珞巴族经历的翻天覆地变化。党和国家这么关心我们,今后的日子还会更红火!”扎西说。


114.jpg

扎墨公路边、墨脱县的美丽乡村


乡长卓玛央宗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依托地处公路沿线的优势,达木乡以贡日、达木两个小康建设村为标杆,利用52K到黑日桥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珞巴民族文化,引导群众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目前,全乡有农家乐、家庭旅馆8个,土特产商店4家,年实现增收20万余元。


几天之后,雨过天晴,道路抢通,扎西家的农家乐又将迎来远方的客人。


两代人的求学路


布姆曲珍的女儿仁青巴姆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因为下雨,道路不畅而迟到返校,小仁青有点闷闷不乐,今天她错过了最喜欢的语文课。此时,达木珞巴民族乡小学的课间操音乐响起,童声合唱回荡在山间。


这所乡村小学是布姆曲珍母女俩共同的母校。历经一代人的时间,学校教育环境焕然一新。


“小时候,我听都没听说过面包。如今女儿在学校每天都有营养早餐,种类丰富,还均衡健康。”布姆曲珍觉得女儿比自己幸福太多了。的确,面包会有的,全新的教育也会有的。2016年以来,墨脱县累计投资1.4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2个,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教育教学条件,落实“三包经费”每学年每学生4300元标准及营养改善计划每学年每学生800元的标准,让孩子们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上得起学到上得好学。


在村民口中,这是墨脱县条件最好的乡村完小。教学楼旁边的新宿舍楼即将竣工,丁校长说,明年孩子们就能从平房搬到楼房了。


105.JPG

达木乡小学


2005年,老家在河南平顶山的丁老师来到达木乡小学任教。十几年寒来暑往,学校已从当时 8名乡村老师到如今有全国各省区考来的25名专任教师,从师生自己生火做饭到配备营养午餐,从“放养的孩子满山跑”到全乡“一村一幼”全覆盖,他自己也从“丁老师”变成了“丁校长”。


教育一直是达木乡的大事。丁校长记得刚来学校时,乡干部和老师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保证全村适龄儿童入学上课。如今,全乡控辍保学成果显著。每个月初,路远地偏的珠村、贡日村会集体组织干部和家长把孩子送到乡里住校学习。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们第一次在家里上网课,老师走村入户,确保6个年级141名学生使用手机上好网课。“我们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让孩子们落下一节课”。


106.jpg

达木乡小学的操场


“长大后,你就成了我!”多年没见,丁校长没想到当年的珞巴族小女生桑姆竟然成为了同校的老师。今年刚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桑姆返回家乡,通过墨脱县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前些天正式成为达木乡完小的一名教师。


师生角色的转变,让她感慨万分。刚开始教课时,作为音乐老师的桑姆走进多媒体声乐教室,教低年级学生学会了一首《强军战歌》。放学后,有不少学生跑过来告诉桑姆,自己长大要当解放军。今年,学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课堂活动,一堂堂生动的教学把爱我中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在了每个孩子心灵深处。


108.jpg

达木乡幼儿园的孩子们和老师


112.jpg

夜幕中墨脱县城的莲花胜境公园


结束上午的课,桑姆和全校老师一起参加集体宣讲,主题是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晚自习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桑姆在电话另一端激动地和记者谈着今天的感受:“作为老师,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爱老师这个职业,喜欢这些弟弟妹妹们。我一定会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尽心尽力!”


山西姑娘马慧荣是六年级的班主任,学生中有珞巴、门巴、藏、汉等各民族。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让她发现,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强,很多学生因为普通话发音标准还成为了家里的“小翻译”。毕业班即将面临“小升初”,每年达木小学都会选拔毕业生去对口支援的广州佛山市就读西藏班。班上的“小学霸”平措则有个更大的梦想——去北京读大学,想要去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


琅琅读书声,回响在山间。六年级的各族学生正在用流利的普通话朗诵课文《少年中国说》,声音洪亮,充满自信。“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他们是墨脱的孩子,也是新西藏的明天。未来在他们的脚下,一路繁花,通往新时代更广阔的天地。




文:本刊记者 刘雅(执笔) 张昀竹

图:李小林 龙慧蕊

责编:龙慧蕊

制作:刘雅  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