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并就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民族工作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理论结晶。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融入血脉的根与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成为融入血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休戚与共的国家共同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伟大民族。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自古以来,各民族在共同的山河疆域和统一的国家治理下生存发展,尽管因朝代交替呈现出分分合合,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团结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共识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灵归宿。正是因为如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海内一统”的天下观和追求“大一统”的政治理想与历史进程中,体现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结构和制度实践中,体现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为公”的政治伦理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
中华民族是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在外族的侵略中顽强抗争,在天灾人祸面前互相扶持,在国际竞争中团结奋进。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我国各族人民在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同仇敌忾,中华民族认同感得到空前升华和巩固,成为中华民族战胜苦难、解决危机、实现复兴的强大内生动力。
中华民族是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没有共同利益,共同体意识就是空中楼阁。马克思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意识,体现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共享关系上,体现在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度时艰的文化传统上,体现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中。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民族利益,是真真正正血脉相连、骨肉相亲的大家庭。
中华民族是美美与共的文化共同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文化生活和文化价值为基础,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组成的民族文化有机体。中华文化之所以灿烂多姿,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各族人民铸就了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代中国,各民族利益一致、责任一致、发展目标一致,这决定了我们不但要在政治上实现平等,也需要在文化上增强认同,即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推进“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真正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切实有效推进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不断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意识,必须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来抓。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增进政治认同。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历史、时代和人民的选择,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也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在这条正确道路上,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核心,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增进国家认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同构、忠孝一体,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也是家国情怀认同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国家意识的核心。自古至今,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站在我国发展的全新历史方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阐释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历史,挖掘弘扬各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教育各族人民自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持续深化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自觉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家国天下为重,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造性转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创新性发展,最终体现在共有精神家园要共同建设的理念和行动上。要包容互鉴、交融贯通,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让各族人民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更好地在新时代传承中华民族基因、滋养中华文化血脉、展现中华气度神韵。要交流互鉴、兼收并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传播与践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百花齐放,激发各族儿女的文化认同感,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从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族人民加强沟通了解的桥梁纽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文化认同的关键之举。要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其嵌入到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中,纳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中,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各民族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的心灵钥匙。
在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感情是培养的,长期的密切的互动交往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强调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历史活跃期,传统上民族工作主要在边疆、在西部地区的格局也在改变。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复兴路上更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民族工作要顺应新形势,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要把民族工作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来做,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凝聚人心上下功夫,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汇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湖北贡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是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的再深化,是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新时代民族工作目标任务的再强调,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更大力度扛起民族工作责任。同心合力是最伟大的力量,民族团结是最牢固的基石。湖北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有24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5%,是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湖北省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党政机构改革中明确由省委统战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归口领导省民宗委,形成了民族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架构和领导体制。湖北统战系统要强化使命担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检验,推动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更大力度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从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视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关键在于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把全省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支持民族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完善“616”“1+1”对口支援机制和省内部分市支援民族地区发展机制,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持续加强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和科技支持,推动落实民品民贸贴息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和企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推动完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当前,湖北正在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在民族工作方面,重点是全面推进实施《湖北统一战线助力民族地区疫后重振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做好《湖北省少数民族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聚焦解决民族地区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抓好湖北对口援疆、援藏任务落实,深化“多层次全覆盖”对口支援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对口支援工作综合效益,为新疆、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
以更大力度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到湖北务工经商人员越来越多,省内少数民族群众从农村到城市谋发展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把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来鄂少数民族务工经商求学人员服务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服务体系,着力建设覆盖全省大中城市和中心城区的服务管理中心、服务站和服务窗口,提供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营造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局面。大力推进“三治融合”,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妥善处置涉及影响民族团结的案事件,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有力地同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
以更大力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贯穿始终,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鄂博·楚星少年手拉手”“汉藏青年夏令营”等系列品牌活动,不断拓展创建形式,丰富创建内容,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人本化、大众化和实体化。大力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构筑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家园,进而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认同。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讲好民族团结感人故事,引导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携手并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荆楚大地常开长盛。
文: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尔肯江·吐拉洪
责编:张昀竹
制作:古丽斯坦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