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岁末,北京。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一年后,这座城市沐浴在冬日暖阳下,让人对未来满怀憧憬。时光的指针向前转动,我们凝望着波澜壮阔的中国,中华民族消除绝对贫困、奔向全面小康的步伐愈发铿锵有力。
从世界屋脊、南疆大漠到三江之源……民族地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主战场上,“首善标准”的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从未缺席,其背后是一批批北京市援藏、援疆、援青干部人才不远千里,坚守一线,前赴后继、兢兢业业的身影。
投入数百亿帮扶资金,落实数千个脱贫帮扶项目,数千名干部人才扶贫支援7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90个县级地区,彰显首善之都的责任与担当,饱含首都人民的无疆大爱。
特别是对西藏拉萨、新疆和田、青海玉树等“三区”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帮扶,肩负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使命,履行的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职责,贯穿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主线,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首善”一词,用于形容起表率作用、最优秀最杰出者。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把党中央交给的扶贫支援任务当作光荣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分内之事,坚持首善标准,不断推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公益扶贫、“互联网+”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齐头并进,全力助推受援地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
组团式教育援藏、组团式医疗援藏、“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援疆方式、扶贫与扶智协同并举的“玉树路径”、“造血式”易地扶贫搬迁……近年来,北京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式在受援地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奋战在决战决胜一线的北京市扶贫支援干部人才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运用好每一项帮扶政策,落实好每一个支援项目,深入基层同各族群众携手奋进,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对口支援素描,擘画了团结一心共奔小康的新时代蓝图。
决战决胜,尽展首善风姿。
北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邓明卓,带领“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提前近2年完成创“三甲”任务,使拉萨市人民医院成为西藏首家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雪域高原的医疗事业打下坚实“造血”基础,留下“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北京市第十批援疆干部杨成军,在决战决胜最为关键的时刻,来到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新疆和田市。他充分运用动物疫病防治专业知识,帮助当地解决急需的畜牧兽医技术问题,有效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为受援地畜牧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保驾护航,成为了确保和田各族群众“扶贫羊”健康成长的“放心杨”。
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干部王鸿杰,努力担负起“促进教育人才交往、推进教育智慧交流、增进教育文化交融”的教育援青使命,统领教育援青系统化品牌建设,带领团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人才智力支持、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异地教育统筹协调、京玉教育文化交融等五大援建领域30余项“零”的突破。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前不久,北京扶贫支援的纳入中央考核的73个县级地区2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在创造世界减贫史上中国奇迹的脱贫攻坚战中,北京扶贫支援干部用实际行动树立起“首都标杆”。
“北京援藏干部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对当地发展付出的努力,各族人民群众都记在了心里。”“这是我用张妈妈送的橡皮泥制作的手工艺品,上面有我的‘北京爸爸和北京妈妈’。”“北京援青医生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共产党噶真切(藏语,意为谢谢)、北京来的干部噶真切!”……受援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着最真切的感激之情。
“来当雄第一年拼的是底子,第二年拼的是药物,第三年拼的是精神!”“到了新疆才知祖国之大,到了新疆更感国家利益之重、援疆干部之责!”“脱贫攻坚可不等人啊,我们不仅要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还要把疫情损失补回来!”“在高原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一句句誓言回荡耳边,北京扶贫支援干部人才的无私大爱和使命担当,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实现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年梦想的历史丰碑上。
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小康胜利在望的历史性时刻,本刊记者采访了30名北京市扶贫支援干部人才,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都实践——北京人在“三区”扶贫支援风采录》专题,旨在全面深入、真实生动地呈现北京市通过对口援藏、援疆、援青,助力受援民族地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从扶贫支援干部人才的动人故事中,感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彰显“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新风貌。
文:本刊记者 金向德 许鑫
责编:龙慧蕊
制作:古丽斯坦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