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个中栏)
加大投入 合力推进——访吉林省吉林市长张焕秋
发布日期:2016-03-08

记者:张市长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据我们了解,吉林市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城市。那么,近年来吉林市在切实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民生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得力举措?取得的成效如何?


张焕秋:吉林市有3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43.3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9.66%,高于全省9.15%和全国8.41%的比例。少数民族人口过万人的有满族22.5万人,朝鲜族16.2万人,回族3.3万人,其中市区回族人口达到3万余人。全市有6个少数民族乡镇,3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街道,111个少数民族村。有少数民族中学10所,小学39所。全市有朝鲜族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活动站107个,服务于回族生活的回族公墓一处,牛羊屠宰点5个,清真饭店200余家。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国家定点生产企业11户,还有满族联谊会、朝鲜族科技工作者协会、朝鲜族老年协会、朝鲜族妇女协会等少数民族群众团体。

因此,城市民族工作的任务繁重。近年来,我市把切实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而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我们将农村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列入各县区经济发展指标,仅在2014年,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金项目131.5万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建设资金240万元。帮助全市11户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国家定点生产企业,完成全年贷款11亿元,申请贴息超过2000万元、技术改造资金16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使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较高标准的民族学校。投资1200万元建成老北关民族文化广场,投入近12万元建立北寺社区民族文化广场,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满族民俗馆,投入185万元扩大和修缮了朝鲜族群众艺术馆,投入220多万元建设了清真食品一条街,投入17217万元改造民族乡(镇)灌区、水库及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投入17630万元改造民族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从2010年开始,为城区的回族等10个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及其配偶子女,按每人每年70元标准发放肉食补贴,今年又将标准提高到100元,市财政每年支付这项资金超过300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农民工子女补助67.4万元。安排资金近200多万元,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近3万多回族人口中有2.5万居住在城区,是我们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我们先后投入3500万元新建了西清真寺和北清真寺,对东清真寺的大殿等进行了修缮,解决了哲派教主墓地——拱北寺周边规划建设,帮助新建了自养用房。我们还计划根据需要,在原来回族墓地的基础上,又批建一处用于解决殡葬问题。投资40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设计床位70张,集生活、健身、娱乐、宗教活动于一体的标准公寓式回族养老院。为促进各民族交流,投入50多万元,建立了少数民族活动中心;先后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附近的解放军222医院、吉林市中医院、吉林市博华医院设置了少数民族群众就医绿色通道,对少数民族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惠就诊服务,比照政府对低保人员让利收费标准对少数民族实行同等待遇。成立了少数民族法律服务中心,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记者:作为满族的发祥地之一,吉林市的满族人口居全市各少数民族之首。请问,在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吉林市有怎样的创新之举和经验之谈?


张焕秋:吉林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吉林市现有满族23万多人,具有中外闻名的“满族萨满文化活化石”之美誉。历史上康熙、乾隆皇帝三次来到这里,并赴小白山祭祖,留下了《松花江放船歌》、《松花江网鱼》等豪迈奔放的诗篇。在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船营区王百川居宅旧址、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打渔楼等地,至今仍保留着满族独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民族文化建设呈现良好态势。

加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工作,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大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力度,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指导少数民族文物项目进行展览。我市将满族博物馆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和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使其充分发挥传承、弘扬吉林满族文化的基本功能,年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次。

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2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26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9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性传承人2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1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性传承人13人。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满族博物馆以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展演的形式,开展了对满族非遗项目的全面保护传承工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建立了乌拉街满族镇中心小学、吉林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东北电力学院、满族博物馆四个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推出了大型满族歌舞《乌拉风情》、满族舞蹈《响铃公主》和“多彩民族·最美吉林”少数民族原生态摄影大赛等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我们每年都举办满族的颁金节、回族的开斋节等节庆活动,朝鲜族民俗文化艺术节到今年已举办14届,朝鲜族农历正月十五掷柶戏活动已纳入春节期间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动。今年的吉林市开江鱼美食节,我们举办了满族祭祖大典和祭江表演,被中国节庆文化年会评为最具民俗价值、最具传承意义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记者:长期以来,吉林市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团结氛围良好,是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典范,涌现出了许多“以心换心”的好典型。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张焕秋: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多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先后被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市政府两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我市的民族工作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总结起来,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

第一、要突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建设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目前,全市市(厅)级领导干部总数39人,少数民族干部有3人;县(局)级领导干部总数820人,少数民族干部有98人; 县(局)级后备干部470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有45人;全市处(科)级领导干部总数2640人,少数民族干部有560人。

第二、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凝心聚力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第三、要充分发挥民委委员单位的作用。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创造性地把组织部和宣传部纳入民委委员单位,加强了与党委部门的联系。全面发挥30个民委委员单位的作用,合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