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个中栏)
树立全天候 全过程 全方位的服务理念——访山西省太原市长耿彦波
发布日期:2016-03-08

1.jpg

耿彦波(前左二)考察民族工作


记者:耿市长好!近年来,太原市着力开展民族工作进社区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那么,太原市在这个方面有着怎样的理念?具体是如何做的?


耿彦波: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牢固树立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服务理念,创新社区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依托社区网格管理,搭建城市社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涌现出迎泽区南海街一社区、杏花岭区西羊市社区等典型。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网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是深入开展社区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将推进社区民族工作试点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出台《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在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成员部门间协调合作。同时,按照“主体在县(市、区),延伸到街道,落实在社区”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均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社区设立民族工作联络员,形成上下通达、职责明确的社区民族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有效推动责任落实。

创新工作方法,夯实社区基础。在城六区确定四个试点社区,从机构建设、宣传教育、依法管理、加强服务、社会参与、开展活动等七个方面开展工作,逐步探索社区管理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少数民族人员服务和管理。依托社区网格,建立网格督导员、网格长、联络员等管理队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群众相对集中的居民楼院,如南海一社区、二社区建立联络点、志愿者和信息员。建立少数民族人口工作信息平台,依托网格对社区少数民族人员常住人员、流动人员、困难人员的家庭、工作、经济、住房等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基本数据库;通过清真肉食补贴发放等工作,健全少数民族信息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形成市、区民宗部门与街办、社区、网格员便捷通畅的信息通道和跟踪处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搭建服务体系。搭建平台,引导和推动少数民族群众融入社区生活。建立民族联谊平台。街办、社区建立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社区少数民族协调小组、联谊小组,由在各族群众中有威信的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担任联络员或协管员。建立宣传教育平台。街办、社区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将城管、工商、治安管理等具体规定综合汇编,并用维汉、藏汉双语印制成宣传材料发放给少数民族群众。同时,真情服务,营造少数民族群众安居乐业良好环境。切实保障合法权益。在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街道、社区建立少数民族联系点、法律援助中心、职业介绍机构、婚姻服务所等。专门研究划拨土地建设回民公墓,提供丧葬服务。通过一系列措施方法,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目前,我市社区民族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太原市现有回族、满族、维吾尔族等45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约3万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长期以来,太原市紧扣建设法治社会目标,广泛开展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太原市先后两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国家民委表彰为普法先进集体。请您结合太原的实践,谈谈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对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


耿彦波: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以宣传民族政策法规为手段,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努力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格局,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准确把握重点,深入宣传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经验成就、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的先进事迹。将与少数民族相关的法律法规编译为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宣传。在民族宗教界开展以“同心共筑中国梦”、“国法与教规”等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开展“学历史、爱祖国、促团结、促和谐”的教育活动。

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好事中进行宣传引导,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新媒体力量,在市级门户网站设立政策法规专栏,及时公布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进行政策解读;持续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在《太原日报》开辟宣传专栏,为社区购置专项图书资料,举办全市少数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社区立足实际,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充分展示民俗民风;建立图书阅览室,普及民族知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分层次、分类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寺庙等“六进”活动。

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全市各族群众的实际行动。近年来以市政府名义表彰100余名各族群众和多个集体,其中20余个集体、60名个人荣获全国和山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荣誉。通过鲜活生动的事例、实实在在的人物,以典型引路,用事实说话,树立太原民族工作的新形象。


Nipic_4063007_20100113145630707960.jpg

太原市迎泽公园


记者:这些年来,太原市涌现出了许多“以心换心”的好典型。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相关的经历和体会。


耿彦波:民族团结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令我感触深刻。多次被国务院、省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迎泽区南海街一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该社区位于我市中心地带,现有住户1840户、居民5610人,其中回族203户共598人、满族9户共21人,是我市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回族居民最为集中的社区。社区主任张翠红同志在该社区任职10年,与社区回族居民相处亲如兄弟姐妹。在这个社区,汉族尊重了解回族习俗,回汉和睦相处。每逢节日,社区都张罗居民共同过节,比如:正月十五的民俗表演、五月棕叶香、八月中秋圆、冬至饺子宴等活动,回汉群众一起参与,其乐融融;开斋节和圣纪节,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走访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贫困居民,汉族居民都会向回族同胞祝贺。社区居民的婚丧嫁娶,社区干部、街坊四邻不论回汉都会去帮忙。

把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社区专门建立少数民族居民信息档案,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居民实际困难。社区经常组织志愿者上门为75岁的回族孤寡老人杨淑珍服务,做饭、洗衣、联系医生、照顾起居,发动“爱心超市”送米面油,老人逢人便夸社区干部比儿女还贴心。

针对回族群众居住集中、清真商业网点聚集的特点,社区建立少数民族清真食品网点管理小组,积极督促各个商铺做好“门前三包”,并与商户建立“万企联万户”结对帮扶点,动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到社区开展公益援建活动;针对社区回族大龄青年多、找对象难的问题,专门成立回族群众婚姻介绍所,社区干部热情为适龄青年牵线搭桥。

就是这样,靠着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社区干部得到广大回汉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为社区民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其实,在社会生活中,只要大家真诚以待,密切交往,民族团结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常态。


记者: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市如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耿彦波: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民族工作的形势判断和部署要求上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着力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以“三严三实”的作风,开拓进取,扎实工作。

围绕民生,推动发展。突出政策扶持,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向少数民族群众倾斜的力度,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突出产业支撑,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加工业,引导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方式,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渠道。坚持教育优先,扎实做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工作,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太原建设。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瞄准特困地区、特困群体、特困家庭,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织好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主动顺应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新趋势,深入持久开展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民族工作“六进”活动。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抓好清真古寺周边环境整治、回民墓地选址、新建一座清真寺等工作。突出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体系,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对少数民族进城要持欢迎心态,及时跟进服务管理。突出依法治理这个基本方略,坚持依法管理和主动服务并重的原则,将民族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