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个中栏)
山美水美 团结和谐最美——访湖南省张家界市副市长胡志文
发布日期:2016-03-08

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jpg


记者:胡副市长好!面对新常态的大背景,张家界是如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


胡志文:张家界是多民族聚居区,同时又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旅游区、生态功能区。全市现有46个少数民族,15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约128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5.28%,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全局性的意义。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我们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前提。全市各级部门不断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形成了工作合力,并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把中央和省委明确的各项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发挥民族工作宣传引导作用,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在市主要媒体开办“民族团结进步”专栏和专题节目,编印和发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5000册;将每年9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

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机制,注重服务管理,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关键。充实完善市民族宗教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民族工作网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民族工作机制。注重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和夯实基层民族工作基础。市民宗委及时出台《关于来张少数民族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来张少数民族人员服务管理成员单位岗位职责》,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在就业、经商、教育、居住、卫生、维权等六大民生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服务新举措。着力形成矛盾纠纷处置工作机制,发挥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作用,对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突发事件和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记者:作为武陵山片区的六大中心城市之一,张家界市景区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那么,张家界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进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方面,有怎样的创新之举?


胡志文:我市在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通过如下四项措施,走出了民族工作创新发展之路。

做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在我市巩固和创建了一批国家5A、4A级景区。积极助推民俗风情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打造的理念,积极打造少数民族特色品牌。切实加强对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白族杖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争取省级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园、武陵山博物馆等一批民族标识性文化工程建设项目落户我市。

积极争取民族优惠政策支持。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四省毗邻地区的合作,在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相关优惠政策、武陵山片区试点政策等方面取得实效,去年帮助永定区、武陵源区落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资金近1亿元。在民族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全市共引进工业企业28家,第三产业项目17个,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78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5800多个。

加大建设扶贫力度。近年来全市共争取民委系统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亿元,扶持和解贫少数民族贫困人口2万余人,改造农村危房户5000户,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实现整村脱贫13个,新建新农村示范点30个,新农村示范片5个,新建4G网络基站120个。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仅农副产品交易由于运输方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20元以上。从2010年我市享受“两民”企业待遇以来,全市41家“两民”企业全部享受了2. 88%的贴息生产贷款,5年来共获贷款贴息资金近6000万元。

扎实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我市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抓住我市少数民族重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民族工作中的资金、项目、人才等问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确保民族工作“大事”、“难事”能及时得到解决。2014年,我市民宗委发起创建了湘西、怀化、恩施、铜仁、黔江和张家界在内的武陵山片区6个中心城市民族经济统计合作平台,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协作会议,为进一步发展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民族乡逢十庆典活动.jpg


记者: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方面,张家界市采取了哪些得力的举措?取得的成效如何?


胡志文:张家界美景冠绝全球,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全国文化遗产十大富集区之一。近年来,我市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

六大措施助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自1989年建市以来至今,市、区县政府共挖掘整理出版了《桑植民歌》、《土家族歌谣》、《桑植土家族史》、《桑植白族史》等书籍和资料集50多种。挖掘、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项目732项,让桑植民歌、土家摆手舞、桑植杖鼓舞等非遗文化登上了大雅之堂。精心打造了中国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中国张家界山歌节、土家女儿会、桑植民歌节、元宵灯会等一系列节庆会展品牌,其中元宵灯会成了全国五大知名节会之一。加强文博资源与旅游景点开发对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界老院子收藏陶瓷、古床、铜银器、字画等达14370件,是我市重要的民族文化风情旅游景点。土家风情园“九重天”创下土家族建筑奇迹,已成为我市宣传推介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加强民族演艺与旅游市场融合对接,进一步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我市“魅力湘西”演艺公司已发展成为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的知名民族演艺旅游文化企业,该公司旗下的张家界魅力湘西国际旅游文化广场被列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世界首台高山峡谷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上演以来,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来张必看旅游演艺品牌节目之一。成立民族文化与城市建设对接课题研究小组,确立了以土家吊脚楼元素符号为主的城市建筑风格,并严格按照规划格调和色调对市城区主干道两边的建筑进行了“穿衣戴帽”,精心打造澧水风貌带。积极推广张家界本土民族文化,开展民族服饰推广、民族文化进校园、传唱桑植民歌等活动。

“123”举措助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国家民委和省民委命名挂牌的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个,其中被评为首届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为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我市举全市之力实施了“123”举措,即一个基础(水电路、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和林木药材产业)、三个保护(民居及生产生活器具保护、土家传统非物质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保护和生态保护)。截止目前,全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达5.6亿元,民族文化产业、林木药材产业、旅游业等发展风生水起,年创收达10亿元。

同时,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工作列入了全市旅游强市工作规划,着力打造精品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圈,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据统计,全市民间资本进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项目达112个。

总之,我们既要突出改革、发展、民生、稳定四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我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也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把民族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