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迎客松
记者:孔市长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黄山是中国古代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风昌盛,自古有“东南邹鲁”之称。近年来,到黄山务工、经商的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数量不断增长。面对新的形势,为了做好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黄山市都采取了哪些得力举措?取得的成效如何?
孔晓宏:随着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目标的不断推进,来我市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逐年增加。据统计,我市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有3000余人,主要在中心城区摆摊贩卖。加强对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管理,已经成为我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9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加大力度宣传我市涌现出的一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尤其注重引导流动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纪守法,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也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市城管部门今年先后为来自新疆、西藏等地的少数民族群众30余人次,在市中心城区适当地段安排设置临时摊位20余处。社区(街道)积极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租住点的服务管理工作。市公安、民委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信息互通、工作互动,积极为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经商搭建创业平台,关切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经商创业的合理诉求,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市民政部门先后为20余名来黄山市务工经商的困难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救助,为其安排住宿、发放路费、生活费20000余元,及时将1名突发疾病的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安排就医,解决医疗费用近3000元。
市伊斯兰教协会作为爱国爱教的宗教团体,清真寺作为我市唯一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在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黄诚仆阿訇既是屯溪区伊协会长又是主持清真寺的负责人,也是市政协委员,在当地信教群众中拥有很高的威望。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为维护社会稳定、安定团结做了大量工作。
我市组织民委、城管、公安、民政等职能部门,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问题时,不突出民族特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违规行为不偏颇,公平公正处理,树立职能部门执法权威和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营造了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记者: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黄山市的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其中还有部分贫困户。近年来,黄山市鼓励少数民族群众自主创业,大力扶植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成效明显。请问,黄山市在保障和改善农村少数民族群众民生方面,有哪些创新之举和经验之谈?
孔晓宏:黄山市有常住少数民族人口4038人,38个少数民族成份,其中农村少数民族人口2500多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从云南、湖南、贵州等地婚嫁进入,以苗族、回族、壮族、侗族居多,在三区四县均有分布,是比较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每年在春节前进行走访慰问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和宗教界的力量参与送温暖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进行帮扶。对有创业意愿和较强创业能力的少数民族人员进行扶持,市、区县两级每年分别拿出专项资金,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从事种植、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
自2007年以来,市财政投入少数民族发展(扶持)资金100余万元,扶持种植和养殖项目79个、培训项目26项,培训少数民族1500余人次,建立文化广场、饮水工程等公益性项目3个。通过项目扶持,使部分种植户、养殖户和少数民族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各区县也设立了配套发展资金,个别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乡镇推出少数民族群众创业“直通车”服务平台,为他们创业提供无障碍服务。部分区县采取结对帮扶,“一帮一”的形式指导、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经果林及竹木材加工业。同时,各地还会同农委、科委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实用技能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全市先后扶持少数民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10余家,扶持少数民族贫困户80多户。
记者:长期以来,多民族聚居的黄山市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大力促进民族团结,努力营造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氛围,涌现出大批“以心换心”的好典型。想必您对此感触十分深切,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相关的经历和体会。
孔晓宏:说起“以心换心”的好典型,黟县的金玉琴令人印象深刻。她创办的金元木竹制品工艺厂,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从创建之初的不足10人、年产值不到10万元的家庭作坊,发展到拥有员工60余人、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的中型企业,产品远销日本、澳大利亚和江浙沪及本省周边地区,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她也从一名普通布依族妇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长为企业家、村支书、十八大代表、全国劳模。
企业的兴旺发达给金玉琴带来了财富和光环,但是清贫的身世、创业的艰辛,使日子越过越好的金玉琴始终没有忘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初衷。公司每次招工时,她都公布一个特殊条件:家庭困难户、勤劳而致富无门者、少数民族和残疾村民优先。如今,公司60名员工中少数民族和残疾村民占一半,女工占三分之二。在公司,金玉琴把员工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大家兴建了员工宿舍、食堂和阅览室,员工年收入人均近2万元。在村里,公司收购的木材每立方米比市场价高出50元左右。仅此一项,全村村民人均增收200元。遇村里兴办公益事业或邻里有困难,金玉琴也总是带头慷慨解囊。
2011年,金玉琴众望所归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上任后,她投资40万元完成了的墩上组林区道路、汤汪村河岭道路一期建设硬化;争取60万元资金,实施了墩上、龙岸、汤村、方坑四组的安全饮水项目,实现红光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建成村文体中心(妇女留守儿童之家、村民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农村便民水埠头、垃圾集中处理场、旅游公厕等;安装路灯30盏实现全村亮化;完成85户危房改造;成功引进浙江余姚客商的电子塑料件项目落户县工业园,总投资达2000万元。
金玉琴的事迹在黄山市影响很大,成了大家身边的民族团结楷模。
记者:作为安徽省的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面对新常态的大背景,黄山市如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孔晓宏:前不久,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了市民委的汇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由市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市民委等有关部门和区县对全市民族状况开展督查调研,各区县民宗局要明确3名以上专职干部承担民宗工作,并到岗到位。将市回民公墓工程节余资金用于清真寺和清真饭店的提升改造;市住建委、财政局等部门要抓紧安排对市回民公墓的验收,争取早日交付使用。从2016年起本级财政预算对少数民族扶持资金由15万增加到20万元,用于引导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对于我市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民委等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要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阵地,建立民族宗教工作站,聘请社区民族宗教工作顾问,帮助少数民族融入社区。
切实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严格执行《黄山市回民公墓管理暂行办法》、《黄山市穆斯林殡葬管理制度》等。提高清真饭店对外接待的服务条件和水平,积极保障当地和国内外穆斯林群众的清真饮食需求。提升黄山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把清真饭店建设成为我市宣传民族政策、推进民族团结、展示民族风采的一个重要窗口。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