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个中栏)
共建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芜湖——访安徽省芜湖市长潘朝晖
发布日期:2016-03-09

潘朝晖市长调研清真寺.JPG

潘朝晖(中)在清真寺调研


记者:潘市长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芜湖市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属于少数民族散居地区。随着城市进程加快,城市少数民族流入人口已超过1万人。作为国家民委确定的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城市,请问芜湖市这个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潘朝晖:2013年芜湖成为全国试点城市后,我们结合实际,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制订了任务分解责任清单及时间表、路线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供财政经费保障。

重视是基础,实干是关键。针对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就业创业、子女入学、法律援助、语言服务、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基于民族特点的特殊需要等方面存在困难,我们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基本形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满足服务需求的八项机制正在落地生根。

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管理共享机制。依托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和易户网服务管理平台,对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实现了实时共享,初步建立民族事务管理“管理扁平化、服务网格化”的新格局。

打造两“中心”多平台协调服务机制。2014年成立了城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回民事务服务中心,作为城市民族工作部门对外延伸的服务窗口及专门处理回民殡葬事务的服务机构,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服务。

构建多渠道帮扶救助机制。连续3年对少数民族低保特困及低收入家庭信息情况进行梳理,跟踪统计并建立台账,将少数民族群众重大危急救助及服务纳入全市救助体系。专门为流动少数民族开辟绿色通道,凡遇意外事故、急难险危均能享受救助服务。

构建权益保障和民生改善机制。加大投入,努力做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保障其在传统节日、饮食、丧葬宗教活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本地及在芜流动穆斯林“入寺、入口、入土”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广大穆斯林对此表示高度称赞。连续3年举办“民族情·同心路”少数民族专场招聘会,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提供平台。

做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由在芜新疆籍维吾尔族、四川阿坝藏族、青海化隆回族流动人口参与的义务城管、公安协管员队伍,协助化解矛盾纠纷。定期召开民族关系状况分析会、矛盾纠纷排查会等,统一思想,制定预案。发挥民族宗教代表人士的作用,通过他们与少数民族感情联络、沟通无障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利用宗教政策学习教育月及民族团结宣传月,开展形式多样的流动人口普法教育。近两年由于防范关口前移、协调处置机制有效、方法措施得当,无一起事件造成大的影响。

筑牢社区民族工作创新服务新机制。围绕“一区一品”目标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引领创建工作在市区蓬勃开展。镜湖区海南渡社区运用少数民族人口信息平台,通过网格员登门入户,信息采集更新,为社区民族工作开展提供便捷,辖区内民族文化氛围浓郁,涌现了民族人口文化园、民族风俗体验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长廊等特色品牌。弋江区及所辖澛港街道汇成社区,把握辖区内高校集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多特点,与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签署校地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合作协议,通过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向日葵义教协会及大学生嘉年华等平台,开展联谊、帮扶、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镜湖区组织社区城管员,设立“你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市容开放日,向辖区内50余家兰州拉面馆、20多家维吾尔族摊点、40多处藏羌族流动商贩,广泛宣传城管政策法规及文明经商守则。

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机制。把试点工作作为民族政策再宣传、服务管理再延伸、政策落实再检查、体制机制再完善的过程,广泛开展多领域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强化监督检查机制。统筹完善市试点建设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及民委委员单位工作机制,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市综治(平安建设)目标考核及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内容,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办,市人大、政协进行监督检查。


记者:近年来,芜湖市在少数民族民生改善上加大投入,提出“少数民族群众利益优先保障,民族地区困难问题优先解决”的工作原则。请问在这方面芜湖市都有哪些创新之举和经验之谈?


潘朝晖:“少数民族群众利益优先保障,民族地区困难问题优先解决”绝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而是近年来我们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改善少数民族民生的具体行动。“十二五”以来,市及各县区均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全市用于改善少数民族民生及帮扶资金总量是前20年的总和。例如,将市区百年清真古寺修葺一新,满足穆斯林宗教活动需求。对清真食品一条街进行改造,常年为穆斯林群众提供清真“三食”及日常生活用品。给予西街回族村、全国民品定点企业、市属民族企业、清真饮食网点等贷款贴息、生产补助、设备购置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资金共计650万元。2012年以来,连续3年为城乡近千户少数民族低收入家庭、五保户、特困户发放牛羊肉价格补贴33万元。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200多亩的新回民公墓。


藏生生活照片.JPG

在芜湖学习的内地西藏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记者:长期以来,芜湖市努力营造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和谐氛围,成效显著。想必您对此感触颇深,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相关的经历和体会。


潘朝晖:芜湖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基本情况呈现“一少、一多、一散”特点:数量较少,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8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0.5%;成份较多,少数民族成份达47个;分布较散,仅繁昌县西街回族村有回族200余人,是我市唯一的民族村。多年来,我们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坚持在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芜湖的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以示范创建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第一要务,是促进本地群众与外来少数民族同胞和谐共处、互帮互组、共同发展。我们始终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原则,注重民族工作的“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扎实做好解决困难、争取人心工作。民族工作说到底是群众工作,是争取人心的工作。我们既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又利用出租车广告、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宣传解释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不断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机制。在新回民公墓初始选址问题上,我们多次深入社区和清真寺,与广大回民乡老深入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就交通、水电等设施进行协调,最终消除了他们的顾虑、赢得了他们的理解。


记者:作为安徽省的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面对新常态的大背景,芜湖市如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潘朝晖: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为把芜湖的城市民族工作提升到新水平,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要强化“做好民族工作就是维护长治久安、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担当,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要妥善处置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既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又教育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遵纪守法,最大限度地促进民族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必须正确认识和判断民族工作领域的形势、政策、问题,主动把民族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格局中谋划和推动。

切实抓好城市民族工作重点。要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抓手,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用真情、热情、实情提升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要创新服务方式,体现服务真情,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要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协作,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做好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强化经费保障,加大投入。要强化能力保障,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芜湖是一座包含徽文化灵秀之气的美丽江城,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今天的芜湖经济总量跃居安徽省第二位,是一座正在加速崛起、前程锦绣的“皖江明珠、创新之城、欢乐之都”。400万芜湖人将秉持优良传统,各族同胞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共建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芜湖。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