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个中栏)
彰显魅力 富有亲和力——访青海省西宁市长张晓容
发布日期:2016-03-16

社区召开少数民族座谈会.JPG

西宁的社区少数民族代表座谈会


记者:张市长好!当前,青海省正在广泛、深入的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活动,作为以回族、藏族、土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西宁市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日益凸显。那么,西宁市如何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契机,着力推进城市民族工作?


张晓容:西宁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城市,全市总人口229.07 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5.0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4.18万人,占市区人口的近20%;流动人口40万,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近10万人。全市五大宗教齐全,宗教活动场所299座,其中市区分布67座。自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自我加压,确定了两年强基础、四年见成效、六年创先进,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力争走在全省前列的奋斗目标。我们始终以交往增进民族感情,以交流改善民族关系,以交融促进民族团结,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从五个方面推进了城市民族工作。

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把城市民族工作纳入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健全了市、区县、街道和社区四级民族工作网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城市民族工作格局。

完善目标考核机制。把城市民族工作纳入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部门,形成专人负责、定期考核的工作态势。

完善联系协调机制。建立由政府主管,民宗部门牵头,城管、工商、税务、公安、民政、扶贫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城市民族工作中的热难点问题。

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街道、社区及时掌握流动人口情况,制定管理和服务措施,帮助解决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困难。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在加强政策法规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记者:面对不断繁重和复杂的民族工作新形势,近年来,西宁城市民族工作做到服务和管理并重,把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请问,西宁市在健全机制、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等方面还采取了哪些得力举措?


张晓容:当前,我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问题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置条件。为此,我们狠抓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在各方面的平等权利。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服务行业对本地和外来的少数民族群众都一视同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全力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市从事清真食品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3010余家,我们创新思路,积极采取聘请清真食品义务监督员等多种措施,以弥补清真食品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落实惠民政策,抓好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救助工作,完善城镇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公共支出、基础建设、医疗卫生、社区建设等方面加强民心工程建设,让少数民族群众享受更多实惠。

建立民族宗教热难点问题及时排查摸底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信息的收集、掌握,抓早、抓小、抓苗头,慎重对待,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切实抓好社区民族工作,通过建立社区民族工作体系,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社区配备1~2名双语干部,推设立工作站、民族之家等服务机构及维权热线,建立少数民族居民管理台账,实行网格化管理等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各族群众的实际问题。合理配置行政、教育、文化等资源,营造建立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着力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市政府在制订出台《西宁市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把《西宁市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纳入立法计划。该《条例》出台后,必将不断提高城市民族工作法制化程度,全面推进城市民族事务依法治理的创新工作。


记者:长期以来,作为多民族聚居之地的西宁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团结氛围良好,是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典范。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相关的体会。


张晓容:“团结是福、分裂是祸”已成为全市各族群众的共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纳入“三区”战略目标之一,做好民族团结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

党的领导是关键。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历史性责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作为提升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市、区县,各部门、各单位相继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夯实基础是保障。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契机,把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族群众在创建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任务的有生力量,有力推进“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美丽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充实了基层组织力量。

宣传教育是基础。将思想教育引导作为重点任务,引导广大教职人员、信教群众、干部职工和群众遵纪守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结合实际通过“七进”,切实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创建工作的认知率和知晓率,切实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化解矛盾是重点。做好西宁的民族宗教工作,尤其是做好涉及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重点。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我市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强化重点部位的社会治安防控,在各区县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员”调解接待室等,及时调处了一大批重大矛盾纠纷。

改善民生是根本。在政策上适当倾斜,在经济发展上大力支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真正让各族群众在创建工作中得到实惠,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


记者:作为青海的省会城市和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面对新常态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西宁如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目标,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张晓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来宁就医、就学、居住,比较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10年间,西宁四区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40%。此外,还有大量的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在此学习生活、务工经商。这些少数民族的进入,一方面活跃了西宁经济、文化和生活;另一方面,正逐渐改变着城市居民的民族结构。为此,我们将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城市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责任落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和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城市民族工作格局。进一步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手段,使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围绕西宁精神,积极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做好西宁、服务全省”的要求,以“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嵌入式居住、工作、生活的社区结构,及时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在基础建设、医疗卫生、社区就业、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工作、生活。让少数民族群众享受更多实惠,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努力建设充满魅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和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

构筑政策体系,不断夯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基础。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丝绸之路建设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及省更多的资金投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相结合,重点打造东关清真大寺、湟中塔尔寺大景区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积极鼓励和支持民族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餐饮、民族地区生物资源深加工、民族医药、民族旅游商品、民族手工艺品等民族特色企业。

强化综合治理,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能力。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严格区分矛盾性质,树立法律权威,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