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开创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玉树不会忘记——原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长刘云军侧记
发布日期:2022-06-22

2016年7月,时任北京市广外医院副院长的刘云军作为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医疗队队长,带领北京医疗专家一行5人“组团式”前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玉树州),开始了为期3年的医疗援青工作。

3年时间转瞬即逝,任职玉树州卫计委副主任兼玉树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刘云军累白了头发,累出了心脏病,可看到医院、职工和当地藏族等各族同胞因为自己而得到的实惠,他由衷地感到值:虽然北京援青医疗队走了,但是留下了一支让玉树群众信赖、地方党委政府放心的医疗队伍。


他,“医好”了一家医院

一厚沓病退、调离报告摆到了刘云军桌上。“足足69份!大多是医疗骨干。”

2016年8月4日,刘云军上任头一天,就被来了一个“下马威”。在一番调研后,刘云军惊讶地发现,他所接手的这家州级医院有点棘手——制度不太健全,业务水平较低,人才留不住,患者不满意……经过几天彻夜难眠的思考,刘云军想通了:想要“医”好这家医院,必须彻底打破“大锅饭”的分配模式,实行绩效改革。

当时,医院唯一拥有正高职称的骨科医生郑丛华和同在该医院皮肤科工作的妻子正打算调职到省内大医院。刘云军“三顾茅庐”,一番推心置腹:“再给我3个月,不成你们再走!”

郑丛华夫妇从这个新来的院长眼睛里看到了希望,手里紧紧攥着的辞职报告最终也没拿出来。

2016年9月1日,玉树州人民医院正式打响改革攻坚战——全院实行绩效考核,每月绩效工资总额从10万元提升到50万元,重点向临床一线、高风险、高强度的科室倾斜,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

改革创新释放出持久红利。“通过改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涨,大家的绩效收入也由2015年人均每月702元增长到2018年人均每月6319元,提高了9.1倍。”刘云军告诉记者。

玉树州人民医院管理的成功“脱贫”,成为青海省公立医疗机构绩效改革的典范,在全省推广。


他,用医疗带动精准扶贫

刘云军的老家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医学院校,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贫困弱势群体“看得了病、看得起病”。

72岁的玉树州结古镇代格村村民才巴毛年轻时落下股骨头坏死的毛病,一天到晚只能躺在床上,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刘云军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中国残联。经过他一次次沟通协调,最终残联的健康扶贫项目落地玉树州,为才巴毛和许多像她一样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免费实施了手术。痊愈后的才巴毛激动万分,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站起来,还能洗衣做饭。

援青3年,经过刘云军和同事们的努力,州医院共免费救治323名白内障患者、76名包虫病患者、5名骨关节病患者、52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73名结核病患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数字的背后,意味着一个个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走向幸福。

在玉树,许多人仍然记得州医院救活三胞胎的故事。

2017年3月22日凌晨,拉秀镇苏鲁村格加老人和儿子抱着危在旦夕的三胞胎孙子冲进了州医院刚刚成立13天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当时,3个早产患儿全身青紫,伴有窒息、新生儿肺发育不全等多种症状,体重最低的还不足1000克。

“刘院长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了三天三夜,随后安排救治护理1个多月,才为我们家保住了3个孩子。”老人一提起刘云军就双手合十不停作揖,忍不住泪水直流。

听说三胞胎家庭困难,刘云军不仅帮着减免了医疗费用,还将孩子的父亲才加聘入医院从事后勤工作。在玉树期间,他多次走访这户人家,为孩子送去衣服、玩具,每次临走时还要往才加手里塞上些生活费。

“他是我们一家的恩人。”许多被挽救生命的玉树百姓这样形容刘云军。

父亲截肢手术后,交不起医药费的藏族小女孩眼泪汪汪地来找这位仁心院长,刘云军马上嘱咐医务科启动“兜底金”给予帮助。

免费做好白内障手术的藏族老阿妈守在查房路上,要亲眼看看北京来的好“曼巴”(藏语意为“医生”)。刘云军握起老人的手低头轻声安慰许久,分开时还留下自己的电话,并嘱咐老阿妈记得复查,不用担心路费。

刘云军告诉记者,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州医院实行了大病救治一批、慢性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三个“一批”服务工程。“我们积极落实医疗精准扶贫政策,让玉树贫困群众看病不再难。”看着自己的理想成为现实,刘云军由衷感到欣慰。


他,为玉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绩效改革初见成效后,刘云军开始思考,如何真正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为玉树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玉树是结核、肝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区,我们从内科中分出来感染性疾病科;高原地区山高路险,冬季易发生交通意外,我们又从外科中分出来骨关节诊疗中心……”与绩效改革同步,刘云军带领同事根据玉树地区群众的多发病和健康需求绘制出“疾病谱”,充分利用北京、青海省级医院专家和本院现有技术骨干,大刀阔斧创建新科室、开展新业务。

骨关节诊疗中心成为医院首批建成的新科室之一,曾经想要调离的医生郑丛华被任命为中心主任。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刘云军从北京专门请来骨科专家“手把手”带教。不到一年时间,郑丛华就熟练掌握了关节置换技术,许多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在刘云军的带领下,玉树州人民医院进入发展快车道,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眼科中心等14个临床新科室、6个新病区建立起来,168项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起来,填补了玉树州多项诊疗技术空白。同时,医院的服务能力、水平和理念也不断提升,当地各族患者不出玉树便能得到有效救治,大大节省了外出就医的人财物力,避免了远途就医导致的病情延误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得到极大遏制。不仅如此,州医院的好口碑还吸引了青海果洛州、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市等毗邻地区的患者。

拥有多年医院管理经验的刘云军知道,一所医院想要有长远的发展,人才是关键。

作为北京援青医疗队队长,刘云军带给玉树的,是首都最优质的医疗团队。短短3年时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第二医院、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宣武中医医院四家医院共14位医生参与援青,他们的目标不光是救人,更要“带人”。

除北京医疗专家团队手把手带教外,刘云军还组织玉树州医院的技术人才组团去北京各大医院进修学习。3年来,刘云军带领的医疗援青团队先后为州医院培养了101名骨干人才,其中38名走上了领导和学科带头人的岗位。2019年8月,州医院成功完成创建,成为当地第一所三级综合医院。

到玉树后不久,在参观了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后,刘云军深受触动,随后就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玉树不会忘记”。他坦言,在玉树工作的3年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他将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了国家发展进步的时代大潮中。3年时光、1000多个日日夜夜,“刘云军们”无私奉献、不辱使命,用“首善标准”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一段无悔人生。




文:本刊记者 许鑫
来源:《中国民族》2022年3月青海增刊
责编:金向德  流程制作:王怡凡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