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镇雄县木卓彝族苗族乡黄家场村新貌 李秋明/摄
魏后凯(1963年—),男,汉族,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现代区域经济学》、《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等。
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阐述了“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出“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做好“四个方面、八个重点”工作;李克强总理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明确提出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重要部署和重点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后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新时期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加快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确保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要确保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种既包括少数民族和各类困难群体,也包括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内,惠及13亿多人口、覆盖全部国土的全面小康,而不只是部分中高收入人口、部分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全面小康。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约1.14亿人,占全国的8.5%。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61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63.9%;2013年总人口1.83亿人,占全国的13.5%。这些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和广大民族地区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全国各地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在中央和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生活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01-2013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26.6%、12.8%、21.7%和16.1%,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如果以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为100,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水平由2000年的57.8%迅速提高到2013年的71.0%。
然而,由于基数小、发展水平低,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相对差距尽管近年来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差距为例,2000年民族自治地方比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低3250元,2010年扩大到10706元,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13486元。同时,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仍相当薄弱,一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落后。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难度较大。到2011年,民族八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仅有70.9%,其进程大体比全国平均滞后5年左右。尤其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城乡差距、文化娱乐、能源效率等方面,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更低。从发展趋势看,民族八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与全国的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由2000年的9.2个百分点扩大到2011年的12.2个百分点。如果按照2000-2011年平均每年提高1.91个百分点的速度推算,到2020年民族八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只能达到86%左右。
由此可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民族地区是短板,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如果广大民族地区不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因为我们要实现的全面小康,不是一少部分人和地区的全面小康,而是包括广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各民族、各地区共同繁荣发展之基础上的全面小康。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障。只有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才能确保全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从而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把握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同步实现小康目标。但是,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区情特点千差万别,发展阶段迥然有异。因此,推进同步小康建设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承认地区差距,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同步小康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同步进入小康不是同一水平的小康”。我们不能要求更不能硬性规定发展阶段有别、条件各异的不同地区,在同一时点、按照同一标准体系、达到同一水平的所谓“小康”。差距总是会存在的,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自身努力率先进入小康,但也要帮助和支持后发地区同步实现小康。同步小康并不是指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在同一时点达到同一水平和标准。
前些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提出了6个方面23项指标。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和各省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年度评价。显然,该指标是针对全国而言的,并非完全适合地区层面,尤其是不能扩展到地级和县级层面。如果把国家层面的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地县级层面,并由此倒推出一个增长速度作为目标,显然这是一种误区。因为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许多民族地区属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其主体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生态产品和农牧产品,像人均GDP等一些生产性指标并非合适。对于这些地区,我们不能过分强调GDP的考核和人均GDP的翻番。作为一个生产性指标,人均GDP翻番是针对全国而言的,不能简单套用和延伸到地县级层面。
从客观实际出发,实现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长短结合、积极推进。首先,同步小康是就民族地区整体和民族省区而言的,并非是要求所有民族地州、县乃至乡镇都要达到同一水平;其次,推进全面建成小康,要把着力点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发展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逐步弱化经济生产方面的指标;再次,要对不同类型地区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对工业化城镇化地区、重要生态保护区、农牧业主产区等不同类型地区,因地施策,提出差别化的要求和政策措施。无论何类地区,在实现同步小康方面,都应该坚持一定标准,把握好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确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在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生活质量、教育文化、人居环境、社会和谐、民主法制等方面达到小康标准。
民族地区要确保同步小康,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是一种“转赶”结合的跨越式绿色发展。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又要发挥地区优势,依靠多轮驱动,实现跨越赶超,把转型发展与跨越赶超有机结合起来,走跨越式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同时,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中央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发达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政策,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把重点放在改善民生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民族地区则要进一步优化环境,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内生潜力,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民族地区同步小康要突出重点
实现民族地区同步小康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当前,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区情和阶段特点,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做好“四个方面、八个重点”工作。这是对当前民族地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重点工作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提炼,符合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和阶段特点。
首先,实现全面同步小康必须走民生型发展道路。民族地区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最终都必须依靠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民族地区要实现同步小康,必须坚持就业第一、教育为基,走民生型发展之路。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导向,总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办一些顺民心、惠民生的实事,构建民生型政府和公共服务体系。走民生型发展之路,抓好就业和教育是重中之重。就业是头等的民生大事,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民族地区大多产业基础薄弱,就业岗位不足、容量有限、渠道狭窄,一些地方富余劳动力较多,实际失业率偏高,成为了制约全面小康的重要障碍。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始终把就业放在第一的位置,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逐步实现持续充分就业的目标。作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性工作,教育仍然是民族地区的薄弱环节。当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只有8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少地区初中辍学率超过30%。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其次,资源丰富是民族地区的最大优势。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能源、矿产、畜牧、旅游等资源丰富。民族地区钾盐储量占全国的99%,稀土占96%,锂占84%,铬矿占69%,铝土矿、锰矿占60%,锌矿占54%,铅矿占52%,天然气占45%,水力资源蕴藏量占66%,草原面积占72%,森林面积占43.5%,煤炭、风光能、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主导优势产业链,切实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这是确保民族地区全面同步小康的重要基础。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惠及当地和保护生态。一方面,要通过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吸纳当地就业、利益分配调整等途径,把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利益更多地留在当地,通过资源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广大民众脱贫致富,形成民富区强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切实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国不少民族地区地处大江大河源头,属于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繁重。要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并以生态服务价值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依据,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民族地区在生态保护中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给予合理补偿。
第三,解决贫困问题是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的关键。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发生率高。按照新的贫困标准,2013年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达256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1.1%;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6个百分点。进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中,民族自治地方县有371个。这表明,打好全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民族地区要实现全面同步小康,关键是搞好扶贫开发,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整体落后的状况。新时期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要坚持民族与区域相统筹、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统一、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相结合,重点抓好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脱贫。一方面瞄准特困地区,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依靠产业扶贫、科教扶贫、定点扶贫、移民扶贫和金融扶贫等方式,构建多元化扶贫新格局,增强特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瞄准特困群体和特困家庭,在对贫困户进行科学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贫到村到户,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切实提高扶贫效率。
第四,边疆稳定是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的重要保障。边疆地区多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我国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2.2万公里,其中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有30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跨境而居,135个边境县(市、区、旗)中有109个在民族地区。全国2200万边境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接近一半。目前,边疆地区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贫困落后的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加强边疆建设,维护边疆稳定,既是巩固民族团结和国防的需要,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的重要保障。当前,加强边疆建设重点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边疆地区能源、交通、邮电、通信、农牧、水利、口岸、信息化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边疆地区与中心城市、东中部地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联系通道,加快沿边公路建设。在对外开放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兴边富民政策,继续推进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增设一批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等,选择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边境经济特区,逐步构建多层次的向西开放大格局。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