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金达莱,盛放只为颂团结
发布日期:2016-07-07

    延边有着培育民族团结的肥沃土壤。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1.7万延边各民族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朝鲜族占95%以上。“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就是延边各族人民勇于牺牲、爱国奉献的真实写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族人民荣辱与共、亲如一家,“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成为延边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60多年来,延边各族人民始终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如强壮自己的肌体一般强壮民族经济,似守护自己的灵魂一样守护民族文化,各族群众相互认同,相互包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3年,延边成功迈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试点行列,开启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新篇章。


平常

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

早上5点08分,手机铃声大响,还在睡梦中的林松淑心里一紧,摸黑赶紧跳下床去拿手机。

电话是110巡逻队打来的:林松淑所管辖的社区一户居民家里跑水了。

林松淑的是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公园街道圆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放下电话,她顾不上洗脸刷牙,迅速奔向社区。一出门,漫天飞扬的鹅毛大雪让她冻得一激灵,刚刚还昏昏欲睡的脑子顿时清醒起来。女儿在楼上透过窗子叫她拿上帽子围巾手套。她挥挥手,踉踉跄跄地在冰滑的路面上碎步快走。


林松淑.jpg

林松淑


到了现场,林松淑才发现情况的严重性。由于出事居民家中常年无人居住,水管被冻坏了。水溢得四周邻居家里一片狼藉,邻居们纷纷出门抱怨。

圆辉社区生活着2270户共8600人,有朝鲜、汉、回、壮、蒙古等5个民族,其中朝鲜族占76%。“民族工作无小事”,多年来,林淑芬始终将这句话放在心中。在她和其他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下,圆辉社区的各族居民相处得十分融洽。

林松淑第一时间联系房东、自来水公司以及维修工。由于房东一时赶不回来,林松淑马上联系了110开锁并垫付了50元的开锁费。之后她挽起裤管,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帮助其他受灾居民清理打扫。

7:40分,水管维修成功,清理工作完成。居民们对林书记处理此事的工作态度赞不绝口,听说她还没吃早饭,纷纷拉她去自家吃。林松淑笑了笑,一一谢过,慢慢挪着步子,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这是林松淑日常工作的一个典型片段。这个49岁的朝鲜族社区干部,每天起早第一件事,就是到社区转一圈,将居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一了解解决。到晚上,她一定要把当天工作的感受记到本子上。

11年来,她写了11本厚厚的“民情日记”。“社区工作特别杂,天天事情多,不写下来根本记不住,所以我从上岗第一天开始就记日记,有时候写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已经养成习惯了。”

在林松淑的办公室里,最惹眼的就是那11本厚厚的日记本。无论翻到哪一页,林松淑都能如数家珍一样讲起那一天的故事。

“2002年3月8日。公园街道庆三八节92周年纪念大会,圆辉社区的节目得到观众好评。”这是林松淑记的第一篇工作日记。

“2007年12月29日。留守未成年人宋某,父母都在国外打工,孩子与奶奶一起住,现在职业学校上学,对父母表达不想读书的想法。母亲很着急,从国外打来电话求助:请社区帮助我儿子,解决实际困难,让他好好做人。”

“2012年3月17日。今天我做了两件贴心事。2月曾慰问南珍淑(老党员),一转眼3月又到了。今天陪老人谈心,拉家常,给老人捶捶背、梳梳头、剪剪指甲。帮助她活络下筋骨,放松下心情。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通过扫地、拖地、铺床,给老人提供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把关爱送到老人身边,使老人身心愉悦。”


平安学校.jpg

平安学校


11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林松淑在繁杂的社区工作中自得其乐。

林松淑的母亲曾是社区居委会主任,整整干了35年社区工作。林松淑从小耳濡目染,对社区工作再熟悉不过。

11年的社区工作让林松淑感触很多。怎样干好社区工作?林松淑思考得越来越多。她说,社区工作不能每天坐着等,要主动走到群众身边。她还把社区工作定位成7种角色——社区建设的领路人、居民服务的贴心人、出国人员的娘家人、外来务工人员的婆家人、居家养老的赡养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以及失足人员的帮教人。

林松淑办公室有一个保险柜,里面放着许多存折、房本、首饰等贵重物品。“这些都是社区群众出国打工前留下的,交给我看管,他们放心。”

林松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社区是一个家,我就是家长,出了问题找家长很正常。在11年的社区工作中,我感觉到,把来访居民当家人,把居民来信当家书,把居民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居民工作当家事的重要性。这种家的观念,让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地工作着……”

在林松淑的影响下,她的侄女、今年28岁的林银姬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进入社区工作,成为公园街道园法社区的大学生助理。

“母亲干了35年社区工作,我干了11年,侄女干了4年,一家三代人加在一起就是半个世纪。”林松淑说。每天回家,母亲最想和她唠的就是社区故事,她见到侄女聊得最多的也是社区工作心得。

“只有心里装着居民,居民心里才会有我。”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我在林松淑日记里偶尔看见的一句话。

 

交心

王淑清一口流利的朝语把我镇住了。

“您不是汉族吗?”我一边看着她的事迹简介,一边小心翼翼猜测是不是写错了民族。

“我是汉族,但我也是我们社区朝鲜族居民的王妈妈,所以我会朝语。”王淑清幽了我一默。

王淑清是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我是一个汉族,要想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首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双语必须要过得硬。”


丹英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淑清1、赵红拍摄.jpg

丹英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淑清    赵红拍/摄


“您是在哪里学的朝语?”

“自学啊。晚上下班回家以后,我会反复看延边新闻,先看朝语版,再看汉语版。平时我也会用朝语和老百姓反复地交流沟通。现在我的朝语很流利了,我们的居民经常开玩笑:谁说我们的书记是汉族?她是朝鲜族。”

在丹英社区,王淑清被各族居民亲切地称为“王妈妈”。

丹英社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社区,由朝鲜、汉、回、满、藏、瑶、锡伯、景颇、蒙古9个民族7897人组成,其中62%以上的居民是朝鲜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延边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显现,使得延边群众特别是朝鲜族青壮年外出打工增多,人口流动增加。很多家庭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无人照料、看管。丹英社区针对这些情况,开展了助老养老、真情关爱老人,大手拉小手、倾情帮扶儿童的行动,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帮扶,促进民族团结。

2011年,丹英社区汉族居民韩炳清、龙艳霞夫妇从单位退休,夫妻俩看见社区里不少孤寡或留守老人没人照料,于是合计在自家开办一个老年人的“快乐驿站”,把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接来安享晚年。

这个想法得到王淑清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一个家庭式的养老院落户丹英社区。住进“快乐驿站”的,有朝鲜族老人也有汉族老人。韩炳清夫妻俩当起了老人们的儿女,除了和老人们同吃同住外,还每天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洗衣做饭。

看见王淑清领着我们进来,性格腼腆的韩炳清从厨房里走出来,细声细语地招呼我们坐下喝茶。

“咱们这里现在一共住了几位老人啊?”我问他。

“12个,都是朝鲜族。”

“社区对你们的支持力度大吗?”

“多亏社区啊,经常给我们送物送钱,还发动部队的战士们来照顾老人。王书记过年前刚给每位老人送了一床崭新的被褥呢。”

87岁的金顺玉奶奶听见王淑清的声音,高兴地从里屋走出来,因为耳朵有点背,她说话的声音也特别大,“王妈妈来了!”

王淑清对她也格外亲昵,她拉着金顺玉的手,把她搀扶回里屋的床上。看两人说话的热乎劲,就像自家人一样。“老人都是小孩,我就是他们的家长。”

金顺玉老人的孩子都在韩国打工,她住过很多家养老院都不满意,直到来到“快乐驿站”,才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

“他们俩(韩炳清夫妇)是汉族,为了适应我们的口味,专门学习腌制各种朝鲜族小菜,做狗肉汤给我们吃。”

金顺玉的腿脚不好,每次身体不适,都是韩炳清夫妇去医院买好药回来煎给她喝。“他们对我可好了,就跟我姑爷姑娘一样。”

“他们夫妻俩不容易,身体也不好。平时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情,社区就出面给他们解决。在丹英社区,大家都是一家人,各民族不分彼此,互帮互助的风气特别浓。”王淑清告诉我们。

“第五题,Second,一个发的是单元音,一个发的是双原音,这题是正确的。”丹英社区留守儿童驿站“蒲公英之家”内,志愿者们正在辅导孩子们做英语课外题《一课一练》。

“来这里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在外打工的。”“蒲公英之家”的志愿者孙艳凤向我们介绍。

孙艳凤是丹英社区的居民,自愿来“蒲公英之家”做志愿者。据她介绍,很多孩子刚来的时候,不愿意跟外人接触,功课也不好。通过志愿者和辅导员们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功课辅导,孩子们慢慢不再觉得那么孤独,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都有很大的进步。

13岁的刘媛媛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刘媛媛9岁随父母从敦化来到延吉,就读于延吉市的北星小学。一家三口租住在丹英社区的一栋老居民楼里。父母打工积蓄不多,一到冬天,因为没钱买煤,家里连取暖都成问题。

家里条件不好,刘媛媛在学校里老觉得自己比不上延吉的孩子,没有自信,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是倒数。自从到了“蒲公英之家”后,她变得开朗多了,成绩也提高很快,上学期语文考了98分,数学考了99分,名次是全班第二。

迄今为止,“蒲公英之家”共有两名助教义工和5名大学生志愿者为78名流动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心理抚慰等服务,其中朝鲜族儿童有47名。

在丹英社区,民族团结的故事数都数不清。

朝鲜族双胞胎张甜甜、张蜜蜜,曾是丹英社区里有名的一对留守儿童姊妹花。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国外,造成两个女孩性格内向孤僻,成绩也不好,学校的老师都拿她们没办法。

王淑清在走访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她的安排下,延边边防支队的孙熙江成了双胞胎的汉族“军爸爸”。

孙熙江第一次到甜甜、蜜蜜家里就吃了个闭门羹,孩子死活不肯管他叫爸爸。孙熙江憨憨地笑了,“叫叔叔、叫大大都行。”为得到姐妹俩的认可,孙熙江可没少下功夫:天热了,他接孩子下学的时候,总是早早买好冰棍在门口等她们;天冷了,他一早就买好煤,把姐妹俩家里的火炕烧得热乎乎的;每天放学以后,就去家里帮助孩子们补习功课;到了周末,他还领着两个孩子下饭馆改善饮食。

在甜甜、蜜蜜10岁生日那天,孙熙江带着精心准备的大蛋糕和礼物出现在孩子们的家门口。打开门,甜甜、蜜蜜齐声说:“爸爸来了!”

这一声爸爸,背后是多少化不开的浓情。

78岁的朝鲜族老人金胜淑,子女都在韩国打工,老人身体不好,无人照料。在社区开展的军警民共建活动中,社区为老人结对延边边防支队的战士刘占峰。从此,刘占峰多了一个朝鲜族妈妈,金胜淑多了一个汉族“兵儿子”。

刘占峰搬到金胜淑老人家,与她同吃同住两年。两年里,刘占峰坚持照顾老人:金胜淑生病,他就背着她去医院;金胜淑腿脚不方便,他回家前就把饭菜买好了;每逢节日,他都会大包小包带回家,就好像在外多年的儿子回家看望母亲一样。

真情是双向流动的。金胜淑对于自己的这个汉族“兵儿子”,也是疼在了心里。

刘占峰有支气管炎,金胜淑就用五味子、枸杞、大枣、姜、葱泡酒,每天把一小杯酒搁在他屋子的床头。刘占峰晚上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被妈妈逼着赶紧把药酒喝了。刘占峰爱吃茶叶蛋,金胜淑每天清早起床早早做好,给他当早餐。


王淑清看望朝鲜族留守老人金胜淑.jpg

王淑清看望朝鲜族留守老人金胜淑


有一次,刘占峰到杭州出差,打电话回家,听出金胜淑的语气和平时不一样。他着急上火打电话给王淑清,让她代自己赶紧去家里看一下妈妈。王淑清接到电话立即就去了金胜淑家,才发现老人突发了心脏病,人已经休克了。马上送到医院,才捡回一条命。

如今,刘占峰因为工作的调动离开了延吉,但是他还是把金胜淑当成自己的妈妈,经常打电话来问候,逢年过节也带着媳妇来看望妈妈。

而金胜淑,一提到儿子刘占峰,眼泪就忍不住簌簌地往下掉:“真是比我亲儿子还好啊!”

两个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守望

见到安石林的时候,他刚吃完午饭,正在淘宝网上选购男孩穿的运动服。

“你说红色的好还是蓝色的好?”他抬起头问我。

“红色的吧,红色的精神。是给你儿子买的?”

  “对啊。”他想了想,又憨憨笑起来,“虽然不是亲生的,但现在就是我儿子。”

 安石林毕业于呼和浩特公安边防指挥学校,现在的职务是延边支队三家子边防派出所责任区民警兼古城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口中说的这个儿子,是他管辖区内古城村村民郎景发的儿子郎天赐。    


安石林利用驻村时间陪同“空巢老人”晒太阳.jpg

安石林利用驻村时间陪同“空巢老人”晒太阳


古城村共有181户,515人。其中满族282人、汉族213人、朝鲜族19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行政村。2010年5月,安石林听说古城村四组满族村民郎景发刚刚务工返家,就立刻上门进行走访。一进门,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间不足3平米的房子,一台破旧的21英寸彩色电视机,炕上铺着已经破旧不堪、露出棉花的三床被子,这就是郎景发一家全部的家当。郎景发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木然望着安石林,儿子郎天赐怯生生地躲在角落里,尴尬的郎景发放下手中的活计,对安石林说:“安子,不好意思,家里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安石林说:“没事,你这刚回来,听大家伙说你家困难,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跟我说。”郎景发告诉安石林,他自己患有乙肝,由于家庭教育等方面原因儿子5岁了还不会说话,连上幼儿园的支出都负担不起,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生活不能自理。

回派出所的路上,安石林的心被紧紧揪着,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走出困境。

从此,安石林与郎景发一家建立了长期结对帮扶。在他的号召下,派出所每名官兵每月向郎家捐助10元钱,同时他也向民政部门积极反映情况,帮助郎天赐办理了低保。

小天赐上学了。安石林每天都去学校门口接他放学,把他领到办公室,教他用电脑。小天赐喜欢打游戏,安石林就利用这个机会鼓励他多说话,多学习新的词汇。功课有什么不懂的,安石林就充当辅导老师。渐渐地,小天赐越来越活泼。

在小天赐7岁生日那一天,安石林拎着生日蛋糕如约来到三家子乡小学门口接他放学。小天赐扑到了安石林怀里,眼里噙满了泪水,在安石林耳边悄悄说:“安爸爸,你真好。”

小天赐只是安石林在责任区帮助的众多困难家庭其中的一个例子。近年来,延边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逐年增加。为进一步提高靠前服务能力,热心的安石林给村里的困难户、“空巢老人”家庭分别建立档案,绘制了辖区位置图,注明了存在的实际困难,明确了帮扶重点,实现了微机精细化管理。

刚担任责任区民警时,安石林遇到许多难题,管区距离派出所较远,下管区很不方便,有时下去一趟还见不到几个人。他左思右想,肯定是工作方法不对。为改进工作方法,他住在警务室,扎在责任区,不断探索出符合辖区实际的工作方法,很快与辖区群众打成一片。

在走访中,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很关键。安石林通常选择在群众方便时、需要帮助时、重大喜庆或变故时走访,此时群众更愿意沟通交流,也更需要安慰和帮助;农忙季节,他就利用早中晚的时间进行入户走访;对数次走访也没见到的群众,他便采取留便条、打电话、捎口信的方式,与居民提前进行预约,在居民空闲时进行走访。农忙季节,他还采取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干农活的方式熟悉群众。有一次他一连几天到张玉美家走访见不到人,考虑到张玉美是一位“空巢老人”,老伴几年前已经去世,子女也不在身边,肯定是早出晚归在田间干活。安石林便召集几名战友来到张玉美家的农田中,帮助老人干农活。老人看到这些身着军装的人来到自己的地里愣了神,安石林亲切地说:“张奶奶,我和战友们是来帮您的,以后您要是忙不过来就说一声,可不能这样干,累坏了身体!”老人这才反应过来,泪水噙满了眼眶,半天说不出来话。

对于安石林来说,最大的责任,就是守护好片区的老百姓,保证一方安宁。

安石林刚接管工作时,辖区时常发生跨境盗窃案件及“三非”人员滞留现象。为扭转这个局面,他坚持驻村工作,借助辖区群众的力量,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群防组织体系建设。协调村委会投入3000多元为护村队购买了护具、胶皮棍等装备,充分调动护村队员参与治安巡逻的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队员对孤居散舍、出租房屋、野外作业点等场所进行清查,严防不法人员藏匿。组织护村队到境外人员易于潜入潜出地段进行设伏,并不定期堵截。2006年以来,他亲手抓获“三非”人员12人。


安石林带领战友帮助古城村空巢老人张玉美家收割玉米。.jpg

安石林带领战友帮助古城村“空巢老人”张玉美家收割玉米


由于古城村距离派出所驻地较远,辖区群众求助报警后,民警很难及时赶到处置。针对这一情况,安石林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边防支队联合驻地党委、政府在古城村139户边民群众家中安装了BF-1型联动报警装置。当报警器响时,报警中心户周边九户边民家中的报警器也会同时报警,周围邻居可以先行支援、救助,提高了边民的自防、自救能力。2008年11月17日,村民陶立君因一氧化碳中毒,家中无人,就是在按动联动报警装置的情况下,被联动村民及时救助方保住了性命。

对于辖区的老百姓来说,安石林的守望,是一种令他们心安的力量。

 

相助

我推门进王大娘屋里时,崔海顺正在炕上给她打针。

“别怕疼,一会给你吃QQ肠啊。”崔海顺哄着王大娘。

打完针,王大娘却不肯吃崔海顺递过来的零食。她别过脸不看我们,好像有心事。

“你看她现在脸上还有表情,前段时间生病,小脑萎缩的厉害,叫她去医院不去。我买了一个月的药,帮她打针逼她吃药,现在好多了。”

“这是北京来的记者,来采访咱俩的。你不说话咋行呢?”崔海顺摸了摸王大娘的后背。

  王大娘突然转过头,眼睛里噙着泪水,“那你跟记者说,你去北京啥时候能回来?”

“她呀,是舍不得我走。”崔海顺的眼泪也悄悄滑落下来。

王大娘名字叫王淑艳,今年80岁,老伴于13年前去世。由于王大娘结婚后不久患上骨结核,失去了行动能力,膝下无子。虽然王大娘的老伴去世前也身患多病,但多少可以照顾一下,而如今只能完全依靠邻居崔海顺来照料她。

“我们俩,还是有点缘分的。”崔海顺一边帮王大娘梳头,一边给我讲她们的故事。

30年前,延边州汪清市的朝鲜族崔海顺一家搬到汉族王淑艳家的隔壁。崔海顺热情能干,刚搬家不久就跟邻居街坊相处得很愉快。她第一次去王淑艳家里时,吓了一大跳,统共20平米的房子里,简陋得不像话。家里的灶具像几年没清洗过,脏衣服堆得乱七八糟,根本不像个家。多年卧病在床的王淑艳对外人很排斥,见到崔海顺也没有一个笑脸。

“你当时没吓跑了?”

“没有,她家情况我听其他邻居说了,太可怜了。”崔海顺看见这种情况,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开始干活,清扫卫生整整干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崔海顺又为他们做了一桌好吃的。

从此,崔海顺和王大娘老两口相处地就像一家人,洗衣做饭、就医购药。崔海顺能做的都做,感动得两位老人常常泪流满面。

王大娘不仅瘫痪在床,还伴有其他疾病,晚上一犯病,弄得老伴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为此,崔海顺想了个招,她和王大娘约定了一个“暗号”:只要有事需要她过来,就敲两家之间的那面墙。这一招简单又省时。

一年冬天夜里,刚刚躺下的崔海顺就听到从王大娘家传来急促的敲墙声。“不好,肯定是王大娘又出事了。”崔海顺急忙和丈夫一起跑了过去,果然是王大娘犯病了,她老伴站在一旁,焦急却又束手无策。崔海顺和丈夫一起把王大娘送到医院。深夜,他们陪着打完针的王大娘一起回到家,没想到王大娘的老伴不见了。“老人可别有什么想不开啊?”想到这,崔海顺安顿好王大娘赶紧冲出屋去,满街喊着老人的名字。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找到了王大娘的老伴。原来,老人一着急前列腺炎的病又犯了,排尿困难,疼得难受,自己就走了出来。看到崔海顺满头大汗、焦急的样子,老人心疼地说:“好姑娘,有你照顾我们,我舍不得死呀!”

13年前,王大娘的老伴离开人世。虽然亲戚们给王大娘请了一个保姆,但只是来做做饭、收拾一下家务。王大娘一月低保只有700元,付完保姆费就一分钱不剩了,崔海顺就常常用自己的钱接济她。在王大娘心里,保姆毕竟比不上崔海顺,她只要有事还是第一个找崔海顺。病了敲墙,尿裤子了敲墙,渴了饿了敲墙,后来闷了烦了她也敲墙。因为心里时时挂记着王大娘,崔海顺每天睡得都不踏实,王大娘每次敲墙,她从没误过事。有天半夜12点多,睡梦中的崔海顺又被老人的敲墙声惊醒,马上赶了过去。王大娘说,白天吃多了,胃里堵得慌,睡不着。崔海顺长出了一口气,一边给王大娘捶背按摩,一边陪她唠嗑。过了一阵,王大娘睡着了,崔海顺却失眠了。

2008年10月12日夜间11点多,崔海顺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了。“失火了!”崔海顺看到前院火光冲天,并且大火就要蔓延过来,她顾不上自己家的财物,起身奔到大娘家,背起老人就往外跑。崔海顺两年前因工造成腰部骨折,平时走路都疼,那一刻也不知道哪来的劲,一口气把老人背到了安全的地方。等火扑灭了,她想把老人背回家时,腰却疼得让她跪倒在地上。

“去北京就是治腰病,去年开始,腰疼的就直不起,走路都困难。”崔海顺叹了口气,“儿子在北京的望京给我找了个韩国大夫,去年治疗了半年,效果不错。今年还得接着治,我要真倒下了,谁来照顾王大娘啊?”

崔海顺的儿子在北京的韩国企业SK工作,薪水很高。提到崔海顺的儿子,王大娘突然开口了:“她儿子叫我姥姥,对我可孝顺了。每年过年回来第一个来看我,大包小包给我买各种东西。临走前还嘱咐他妈,照顾好我姥姥。”

“愿意说话了?”崔海顺看见王大娘开口了,舒了一口气,连忙给她递上QQ肠。“她可喜欢吃这个了!”

“不吃!”王大娘撒娇。

 “那天我问她,你看你把别人的钱都还了,这么多年欠我的钱什么时候还啊?”崔海顺逗她。

王大娘眼睛一翻:“我就跟她说,我欠谁的钱都要还,就欠你的钱不用还。你听说过母亲还女儿钱的吗?”

“她呀,就是赖上我了。”崔海顺笑着说。

“我就是赖上你!”王大娘说这话的时候像个小孩子一样。

今年过完年不久,王大娘大小便失禁,把火炕弄脏了不说,崔海顺给她新买的棉衣棉裤也弄得一片狼藉。

“寒冬腊月啊,我本来想给脏衣裤扔了。又一想,她没准以后还得弄脏,这么厚实的棉衣裤扔了多可惜。”崔海顺又挽起了袖子把弄脏的衣服洗干净。

“我跟她说,我在家的时候你多拉,我去北京你就别拉了。弄脏了保姆也不高兴,没人帮你洗。”

“其实我特担心,我走了以后她怎么办?”说这话的时候,崔海顺的眼圈又红了。

我是在延边图们市采访月宫街道开展的“时间银行”项目中偶尔发现刘奎英的。去年8月,月宫街道富裕社区成立了“时间银行”,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记录进“时间存折”中,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这一存一取,原本流逝的时间突然有了意义。

“时间银行”启动初期,“储户”队伍只有社区工作人员和少数热心居民。经过近半年的运行,看着原本无形的服务被具化的时间数字所记录,并能够作为将来的一种保障,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加入到“时间银行”储户队伍中来,甚至包括医护人员以及民警等专业人士,志愿服务内容也由最初的家政服务、情感陪护和上门服务三项,逐渐发展到提供医疗、家教等更为专业化的服务。

在月宫街道办事处同志向我出示的几十位时间银行开户存折里,我看见了刘奎英的名字。让我惊讶的是,上面只有存,而且是数次的存,却没有一次取。

这么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命运却并不垂青她。

57岁的刘奎英是月宫街道富裕社区的居民,上个世纪90年代末,她9岁的儿子死于肝癌。失去孩子的打击还没缓过劲,她所在的单位又解散了。刘奎英和丈夫前往吉林,她给妹妹看孩子,丈夫在吉林找点零工干。

一晃眼,9年过去了,2004年,妹妹的孩子考上大学。刘奎英和丈夫回到图们,第一件事,就是去社区找工作。社区看她为人热情开朗,工作也不怕脏不怕累,就给她安排到敬老院当志愿者,一个月450元的工资。她一干就是3年。

2008年,刘奎英从原先的单位正式退休,敬老院的公益岗也不让她干了。她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闲不住,还是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好她楼下2层的朝鲜族邻居徐奶奶身体不好,儿女又都在外面打工,刘奎英就开始了照顾陪伴徐奶奶的生活。

刘奎英是汉族,为能更好的照顾徐奶奶,她自学了朝语。平日里,她变着法子给徐奶奶做可口的朝鲜族小菜,帮她打扫卫生,陪她说话解闷。

在徐奶奶心中,刘奎英“就跟自己的闺女一样一样的”。

“她可喜欢管别人家的事情呢!”徐奶奶跟我抱怨,“六楼的老太腿脚不好,她就天天帮人家买菜;前门还有一个朝鲜族的邻居,一生病就给小刘打电话,让她领着上医院。小刘还给她熬鸡汤送去她家!后面楼的一家人出国去了,就把小孩留给她照顾。小孩拉肚子拉裤子上,都是她给洗给换。她帮的人太多了!”

“刘阿姨这是助人为乐啊!”我跟徐奶奶说。

“她自己眼睛都不好,我担心她啊!”85岁的徐奶奶汉语说得不是很流利,改用朝语说了一通。刘奎英笑了,“徐奶奶说我,人小干的事太大。”

两年前,刘奎英的丈夫去世。也许是受到这件事的打击,她的糖尿病发作起来很厉害,一只眼睛失明了,不得不去医院动手术。走之前,她不放心徐奶奶,又为老人家物色了一位保姆。

等她动完手术一回来,徐奶奶瘦了一大圈。


朝鲜族崔海顺和汉族王舒艳老人许鑫拍摄.jpg

朝鲜族崔海顺和汉族王舒艳老人    许鑫/摄


“保姆哪有小刘好啊?小刘就是我的亲闺女!”徐奶奶拉着刘奎英的手,眼中流露出慈爱。

    “我们上学那时候成天学毛主席语录,其中有一条为人民服务。我总是记得这句话,毛主席不是说过嘛,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做好事真的好像捎带手就做了,不是说费多大的力气,费多少钱,用多大的本事。”刘奎英的笑容令人动容。

“刘阿姨您总是这么乐观吗?有没有觉得生活对您不公平?”我问她。

 “命不好不能怨别人,我就这个命了,那怎么办呢?就得面对现实。你说我成天哭,我成天去闹去也不行,是不是?我现在总是这样想,今天早上我睁开眼睛我就乐呵一天,明天早晨睁不睁眼睛,谁知道呀?”

在刘奎英的家里,整整齐齐地摆着100多双纳好的鞋垫,这是她专门为小区内共建部队的消防战士们做的。

“我就是用邻居们扔的旧衣服做底子,扯上新白布在上面蒙几层。”刘奎英抚摸着一双双鞋垫,眼神柔和,“他们穿上我纳的鞋垫,脚心热乎乎的,心里也会热乎乎的吧。”

说这话的时候,她那只失明的眼睛,竟然和另一只好的眼睛一样,放出光芒。

富裕社区“时间银行”的回报机制,不仅让志愿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能从中受益,同时也让被服务者找到了减轻心理负担的出路。随着越来越多“时间存折”的开户,志愿者单方的赠与被打破,志愿活动从“你需要我”逐渐变为“我们互相需要彼此”,越来越多的人存入帮助、支取被助,和谐互助的氛围正在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形成。

(责编 杜飞雪)

 

后记:“山山金达莱”,这是贺敬之笔下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延边,作为州花的金达莱象征着各民族同胞大团结。我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延边,采访这里的民族团结工作的。在延边的数日,我无数次的被采访对象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民族团结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就像漫山遍野的金达莱,数不清,说不尽……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