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图们江畔延边人
发布日期:2016-07-07

但凡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人,一进市区定会为延吉与延边各县市清洁、整齐的市容市貌所赞叹;略住两日,又会为延边79.6%的森林覆盖率而感叹;等再去了长白山、图们边城、边境口岸等景区,更会为延边山水皆美、人与生物共荣而惊叹了!

处于东北亚经济合作区中心地带的延边,是怎样的一个延边?生活其中的各族同胞,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图们江水缓缓东流,汇入日本海,沟通俄罗斯远东沿海乃至美国西海岸,江水昼夜不息,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延边人无尽的故事。

 

金文元.jpg


种树司令金文元

北方八省50多位中老年现役及退役军人策划了一年半,他们终于相聚在吉林延边安图县大成村的一个荒山沟中。老夫聊发少年狂,战友情深,两代军人重新聚首;军歌嘹亮,打破山林寂静。这一切,缘于一位看似普通、实则不凡的朝鲜族老人金文元。

“我一不喜欢钓鱼,二喜欢不跳舞,三不喜欢打麻将,啥也不会,你说我不去种树干啥?”老人爽朗地解释着为何选择在荒山中植树的原因。在成为自己口中“啥也不会”的种树人之前,金文元的头衔是延边军分区副司令元,6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获得沈阳军区学雷锋银质奖章、铜质奖章,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有着40多年军龄的老军人。

打小,金文元就有吉林人特有的虎劲儿。刚入伍的他身系绳索、悬在24米高空作业修守望塔;对越自卫反击战主动请缨,立下赫赫战功;中俄边境火灾,任前线总指挥,苦战苦斗扑灭火海……金文元成为军中传奇人物。

2003年,金文元带着35万元退休金,说服妻子卖掉其单位分房所得的35万元,回到家乡安图县,在石门镇镜城村承包了210公顷的荒山。他以部队番号“301高地”、“501高地”命名荒山,一头扎进野猪、狐狸、狍子满山跑的荒山野沟,种植红松、落叶松,栽培桔梗、五味子、林下参,发展起种植经济来。冬去春来,霜落雪融,十载星辰,努力即所得。迄今已种植树木近18万株,其中红松13万株,经济效益初显。据延边州林业专家估算,山沟的经济价值现在有500万元。

看到金司令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心一意扎根乡里,村民们放了心,纷纷开始向他学习种树养殖。他不仅自己传授经验,还自掏腰包请专家给农民们讲课。镜城村大米质量好但产量跟不上,金文元自己拿出3万元启动资金,从国家争取8万元资金,以每股500元的方式参股,号召大家成立合作社,对稻米种植从统一育种到统一收割、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还注册了商标、获有机认证,使大米售价从一斤3元多涨到7元多。

“帮老乡干点事应该的。农民们特别容易满足,帮他们一点,他们就特别高兴,他们高兴,自己就觉得很幸福。我就是要把荒山沟变成生态沟、旅游沟,春天来有山菜活鱼,秋天来有松子螃蟹,还有优质大米,家乡就富裕起来了。”

这天从清晨8点开始,金文元带着战友及随行军嫂们挖坑植树建新林,并在林带前竖立了一块大石,上书“战友林”。在这片林中,许多树都系了写着植树者名字的布条,其中一片布条落名为“包信峰”,用以纪念金文元永远长眠于老山烈士陵园的蒙古族战友包信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0周年州庆时,中央电视台采访了金文元。“我已经种了10年树,今年是新一个10年的开始,我希望能一直种下去。这不是还有孙子,是不?”

 

朴海玉.jpg


“快乐家庭”的主人朴海玉

在“快乐家庭”中有行动能力的孩子们和老人,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上东山”,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登山被取消——比如今天“妈妈”朴海玉去早市为院里买菜,背80斤土豆时引发旧伤,无法行走——孩子们便会跑到妈妈面前,指着上山的方向,委屈地嘟着嘴。

“快乐家庭”,是延边州龙井市残疾人安养庇护院的人员对庇护院的称呼。而院长朴海玉,是老人口中的“大姐”,孩子心里的“妈妈”。最初因为怕累、怕见生人、怕见别人特殊的眼光,庇护院的老人与孩子们并不愿参加活动,朴海玉就连哄带劝地领着20多人去登山,在凉亭里唱歌、做游戏。虽然带他们外出费心费力,还承担一定风险,但在她看来:“残疾人基本孤独自卑,甚少交际。组织登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让他们接触外面的世界,与社会建立联系,学习交流沟通,也增加常人对特殊群体的理解。”

1989年朴海玉从延边财贸学校毕业,在龙井市残疾人联合会做会计工作。她发现同事都不懂哑语,与聋哑残疾人沟通非常困难,于是开始自费学习哑语。这一学,就把自己的一生与残疾人福利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1998年,龙井市安民街道3户残疾人家里发生火灾,朴海玉替他们安排了食宿后,又一次次找市建设局领导,解决了这3户人的住房问题。2003年,龙井市进行棚户区改造工程,连续一个月,朴海玉早早来到市建设局,找领导反映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建筑经费不足,她到市长办公室赖着不走;为购买建房木料她进山采购,遇到大雨4天都没能下山。2003-2004年,她以每平方米400元的价格,为135户残疾人修建了房屋。

2000年,在韩国韩英大学资助下,朴海玉成立岛村慈爱院,专门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儿童。在省州市相关部门及社会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2009年她又创办龙井市残疾人安养庇护院,内设快乐老年公寓、残疾人特殊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临终服务与餐厅。庇护院共收养103人,其中残疾人68名,特殊家庭老人16名,留守老人13名,监狱释放无监护人员6人。他们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91岁;老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孩子们则是有着身体与智力双重残疾的综合残疾人。

与一般庇护院不同,朴海玉不仅要负责庇护院全体人员的生活,还极为注重他们的心灵、情感建设。无论多苦多累或旁人多不理解,只要在“家人”面前,她始终保持着乐观与热情。正是这样的爱心付出,才使庇护院从早到晚充满欢乐。“我是受过苦的人,受苦人最知道别人的苦。将心比心,还有谁比残疾人更需要帮助呢?我收养的都是政府照顾不过来、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再过10年,政府能照顾到他们了,我就可以退休了。”

 

李峰杰2.jpg


居安思危的李峰杰

李峰杰从14岁起就有忧患意识——他的母亲总是说他学习不好、没本事、连媳妇也娶不上。上学、干农活、做家务之余,这个朝鲜族男孩就去河边劈白杨枝,然后栽插于屋后荒山。等22岁的李峰杰去日本留学时,他已栽插了4万株白杨树苗。

从上世纪末起,延边许多朝鲜族家庭利用地理位置近、语言少障碍的优势跨出国门,去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务工。李峰杰家在中朝边境的延边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他的母亲也打算去俄罗斯务工。李峰杰不愿母亲外出受苦,于是联系了日本涩谷的专业学校,边学习日语边打工。为供他留学,家里拿出全部积蓄3万元和抵押房屋的8万元,这笔钱成为他的心头病:“我得拼命工作才行啊,每天除了上学还要打两三份工,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语言又不通。有一次压力实在太大了,半夜在海边又哭又叫地发泄,被警察劝了回去。在国外打工,人人都有受不完的苦。”除了维持最低生活,李峰杰把挣来的每分钱都寄回家里。有次请女友吃饭,口袋里的钱只够在麦当劳里点两杯可乐。

在日本9年,李峰杰始终在寻找回国的最佳时机。他发现日本地价高昂,认定以后中国地价也会上涨。从2003年起,他说服家人就是欠债也要在家乡买地,把自己挣的血汗钱全部用在还债和买地上。2011年,自家山地种植的近8000株富硒果树,终于迎来第一次结果,李峰杰认为回国时机终于成熟,立刻回到孟岭村,投入到苹果销售工作中。

为建立销售渠道,李峰杰跑遍延吉、上海和青岛。在州政府的帮助下,李峰杰在全国商家营业额排名第21位的“延吉百货”租了一个两平方米的柜台,一家三口亲自上阵销售,硬是完成了一天1万元销售额的承诺。2013年,苹果销售进入艰难时期,村里苹果销售不出去。李峰杰先前未雨绸缪建立的销售渠道发挥了大用场,在延吉的15个销售点,一天就能销售苹果800-1000箱,其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二为孟岭村其他果农的产品。

如今,李峰杰少年时期栽插的4万株白杨树已经成材,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他又开办了沃尔德咖啡加工厂,准备把日本先进的咖啡加工工艺引进国内,分摊仅依靠苹果种植这单一模式带来的潜在风险。说到未来打算,35岁的李峰杰还计划在村里投资立项,成立可自产、自立、自盈利的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在蔬菜大棚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老年人不出家门就可以赚钱,解决村里人的后顾之忧。

“什么事情不做咋知道?尝试了,就算失败也好,我也认了,是不?”

 

韩善女.jpg


“小身体大热力”的韩善女

2004年,40岁的花腔女高音演员韩善女申请去韩国首尔秋溪艺术大学读声乐硕士的消息,在延边歌舞团掀起轩然大波。在众人看来韩善女功成名就,家庭事业两旺,何苦留学受苦,老大不小还和年轻人挤一堆争高低?一时各种猜测与非议接踵而来。反对声反而激起了韩善女的倔强劲儿,又瘦又小的她生平第一次和人(还是领导)红了脸:就是自费,就是辞职也要出去学习。

争执不仅在于韩善女知道机会难得,也在于她自打工作起就明白:只有多学、多看、多钻研,艺术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

韩善女出生于延边汪清县一个干部家庭,从小学习小提琴,20岁考入延边艺术学校。因为嗓音与外形条件好,被老师挑选学习美声——花腔女高音时,她甚至没有听过一首歌剧选段。经过4年勤学苦练,1987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延吉市朝鲜族艺术团。那时艺术团演员多从民间挑选,作为团里两位大学生之一的韩善女,精心准备了歌剧《茶花女》选段,结果却出乎意料:“呀,简直要崩溃!”

作为传播朝鲜族传统艺术的艺术团,压根儿就不认可西洋唱法,认为韩善女的美声花腔又难听、又可笑、又奇怪。艺术团领导不认可,外出演时听众更不认可,韩善女的艺术生涯始于坐冷板凳、当合唱演员。既然美声唱法不受欢迎,就要寻求新出路。在向老艺人学习传统音乐时,她发现朝鲜族传统唱腔“番索里”可以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这不正是自己一心想寻找的既有个性、能代表自己,又有民族特色、能被大众接受的新路子吗?1990年,韩善女凭借与作曲家郑哲合作创作歌曲《河边母亲的棒槌声》,融入苦练的“番索里+美声”新唱法,荣获“吉林省新人新作”三等奖,终于为自己争得了认可,获得独唱演出的机会。在朝鲜族艺术团10年,虽然伴随着辛苦,但她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学习到朝鲜族传统音乐艺术,为今后个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7年,韩善女调入延边歌舞团,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多次参加省级、全国性专业比赛,荣获各类奖项,更在首届中国艺术歌曲“金樽奖”比赛中获铜奖,这也是迄今为止吉林省在声乐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2012年,她担任延边60周年州庆主题曲《图们赞歌》的演唱者;她还多次随团参加出国演出,成为深受朝鲜族听众欢迎的国家一级演员。

但在韩善女看来,这些都还不够。

韩善女终于如愿争取到在韩国攻读声乐硕士的机会。清晨8点起床,从住宿的半地下室出发,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到学校,系统学习直接传承于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学习意大利文、德文和音乐史;课余还要参加各类演出挣学费、生活费;回到住处已是半夜两点。毕业后,韩善女又师从韩国世界级男高音歌唱家朴志远学习半年。对于这位女弟子,朴志远感慨:“看你这小身体,哪儿来的这么大的热力呀?”

回国后韩善女担任歌舞团声乐指导。由于辛苦,留学期间韩善女的头发掉了一半,但她收获了专业的意大利与俄罗斯的美声唱法,也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这些,韩善女都希望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演员,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青年歌唱演员。

 

李吉天.jpg


一心要当村领导的李吉天

2010年7月,延边和龙市西城镇遭遇洪灾,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明岩村4队47户房屋全部被淹、道路毁坏。李吉天得知消息后骑着摩托车绕山奔往4队,沿途多次连人带车摔进泥里,人也受了伤。洪灾彻底更改了明岩村的历史进程:全村整体搬迁。不过李吉天却预感到这次自己“赶点好”——交了好运。此时,李吉天上任明岩村村支书刚刚3个月。

1995年,24岁的李吉天结束4年的炮兵生涯,复员回乡担任明岩村2组小队长。可他并不满足于小组小队长身份,明岩村干部才是他的目标。1999年再次竞选失利,他决定依靠自己机械修理专长劳务输出,漂洋过海挣外国人的钱。从在驻西班牙的韩国会社的船上当二级机械师开始,乌拉圭、安哥拉、赞比亚、阿根廷……陆陆续续地,李吉天走过29个国家,一走就是7年。2006年李吉天第二次回国,在延吉市买房、结婚、养家,寻求发展机会,内心里,他从来没有放弃当村干部的愿望。2010年7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当选明岩村村支部书记。

洪灾后,明岩村全村搬迁至公路边,划地新建朝鲜族传统样式民居,全力打造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开发旅游项目。新明岩村也更名为“金达莱村”,并且于2011年被国家民委列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项目。

明岩村重建、更名、发展旅游业都为李吉天发挥自己的才干和抱负提供了舞台,但困难与压力之大也不言而喻。建村之时,国家每户提供3.2万元,另一半由住户自己解决,村民不理解、舍不得,李吉天便反复做工作;几个小队具体情况不同,入住金达莱村,资源、利益如何分配,责任如何分摊,村民们闹得不可开交,他便根据情况细分利益、签订合同;为保证民俗村特色,他规定旅游接待餐饮必须完全朝鲜族化,民俗村住户全部为朝鲜族。

目前,国家用于金达莱村建设开发共投入6800万元,并优先为民俗村引进各种项目,全力打造民俗旅游品牌。李吉天则更注重考虑如何为村民争取更大的利益。去年引进的辣白菜基地项目,他便要求企业只能聘用本村老年劳动力,每人每天工资100元起,所得利润按情况与村里分红;规定民俗村收益30%村民分红,50%用于建设。此外他还注册了金达莱明岩旅游村商标,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我们金达莱民俗村147户263人中,老人占70%,如何解决老人生活和收入的困境、吸引年轻人回来是个大问题。另外,改变老人旧思想、开展工作很困难。但哪怕有49%的人骂我,只要有51%的人支持我,我就会把村支书干下去。我今年43岁,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可在这里我永远是个年轻人!”

 

从司令元岗位退下来后开辟新“战场”的老军人金文元,到迎难而上、心系残疾人的朴海玉,到具备超前视野、居安思危的李峰杰,到为民族艺术勤学不辍的韩善女,再到小村官、大想法的李吉天,是奔流的图们江塑造了他们如此情怀,还是他们赋予了图们江难能可贵的气质?这已不再重要,正是220多万共饮一江水的延边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延边4.27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打造了“中国模范自治州”的光荣梦想。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