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读不完的《风马界》
发布日期:2016-07-07

因早就听闻作者深厚的人类学功底及对藏族经典与民俗文化兼容贯透的博学,对《风马界》的出版期待已久。想象中,这似乎是一本以风马旗及其文化为主线而展开的民俗读物,“风马旗”本身又是藏地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景。平日里,在攀爬到故乡的高山垭口,当风扬洒五彩的风马旗时,多渴望知道这印着宝马和经文的方寸纸片的前世今生,也曾遍询长者和友人,除了众所周知的用于祈福的答案外,其他获知寥寥。于是,在终于拿到散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时,便迫不及待地翻阅吮读,却兀然发现—— 原来,“风马”只是一个引子,一个细微的小点,《风马界》居然是作者按照高原藏人对世界原初物质的认知基调:“土、水、火、风”的元素内容,搭建的一方容纳青藏高原宗教、历史、神话、人文、自然风貌等几近所有元素、肃穆的文字坛城。

我更愿意将《风马界》称作是以文化人类学为研究方法,扎实实践为基调的文化大散文。从田野调查到综合研究、定性分析,再到文化相对论的比较,本书从未让研究性的讲述,落入正襟危坐拿腔拿调的氛围中。作者的解读是专家式的,更是杂家式的。充满弹性和张力的文字,以及对研究对象深切的大情怀的关照,亦未让学术的严谨与庄重有些微的懈惰。这无疑来自于作者深厚的人类学博士的学科功底,更得益于10余年来对这片土地踏行和亲吻。

作者尽可能地用最明晰的脉络和练达的语言,阐述涉及自然、历史、地理、宗教、民族、文学、艺术等极为综合和复杂的命题,使读者既可横向地了解青藏的天文地理、稼穑农耕、人神图谱,又可纵深地触摸到这些本是庞杂宏大命题的最细微的末梢神经。而作者在试图通过对藏地宗教文化和社会人文结构的剖析,架构各类异质、异元文化沟通的桥梁。因此,如果想对藏文化有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习和了解,如果想获知对其精准的学科解读或人文阐释,如果想真正和一个了知藏文化的藏人交流,就让我们摒心静气,展卷览读。

书的开篇,有一段以苯教世界观释义风马文化的内容,恐怕是对全书开门见山式的最好点题:“风马文化的内容中大致体现的是高原藏人对世界原初物质的一般认知基调:土、水、火、风。这四种元素在风马旗中常用四种动物来象征:狮、龙、鹏、虎。风马旗中央的那匹骏马,则是四种元素所依附的虚空,表示四大元素组成世间万有”。全书亦是以此“四大”分章。

 

土的章节囊括八个方面的内容:用于耕种的土地、山神、土地的供奉、石堆文化、岩画及摩崖石刻、化石、土石房屋及陶器。

土地:“民以食为天“,书中以文献的记载、古代耕种的传说和昌都卡若遗址的文物概述,描绘出一番“高原稼穑的古歌”,并以通天河畔勒巴沟的春耕秋收为点,描述了今天青藏农耕的场景及民俗文化。另外,除了讲述糌粑作为食品的制作及食用方法等外,特别着墨于其在各类宗教及民俗仪式中的功用,展现了糌粑这一农业文化符号的文化象征意义及作用。

山神:对青藏山神的素描式描绘,以山神传说和相关具体的民俗示例,勾勒出刻有苯教和佛教双重印记的有血有肉的山神形象,并通过对诸多史诗、民间传说等内容中“人格化的山神”的展演,探讨人与山,即高原藏人与自然、与宗教的相互影响及塑形。

古老的供奉:书中对藏地石头的自然崇拜及相关的各类现象、仪式的起源及功能,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文化解读和宗教释义,并将 “擦擦”归入“石供”之独特门类,详细解述了其历史、功能和传说。此外,对泥塑佛像的功用、玉树地区泥塑佛像的制造工艺、泥塑面具的制作方法及其在宗教舞蹈中的角色、作为文化符号的起源和民间手工艺门类等各种侧面,均作了社会学角度的研究和叙述。

石堆文化:介绍了由原生自然崇拜的石堆供养,到佛教理性介入后所产生的高原石堆文化;玛尼石刻的形制及其文化溯源;结合口述、民间口传内容及文献资料,以人类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以三江源最具典型意义的“嘉那玛尼石刻”为例,论证了玛尼石刻是藏区宗教体系中重要而具体的信仰形式。

岩画及摩崖石刻:在展示青藏高原岩画分布图谱和岩画所体现的先民巫文化信仰的同时,具体到巫文化在民间延续的事例;摩崖石刻部分,以著名的玉树勒巴沟摩崖石刻为点,对其传说、建造历史及当代的遭遇进行了深入叙述,并通过对其摩崖佛像服饰细致的学术考究,展现了1200年前即已开始进行的藏族先民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画卷。

化石:从青藏高原的地质演变,到有关化石的诸多传说,而佛教刻在石头上的古老印记,使青藏恒久的石头罩上了灵性的色彩。

土石房屋:讲述了远至4500年前的卡若文化建筑遗址,上至布达拉宫,下至牧人帐篷和普通民居等藏地的各类建筑,特别对寺院建筑及佛塔中的美学、历史、宗教哲学进行了学科性的解析。

遥远的器语:卡若文化遗址出土了旧石器时代的陶器,藏地今日的制陶技艺依然传统古朴,而陶器作为生活用具,在藏区不可或离。此外,原始时期居于此域的人们击石而歌舞,诞生了藏族古老的乐器“朵叮”石琴及各类石质生产工具,而其中的许多种,至今都是以活态的形式在生活中依然使用。

 

水虽寒凉,但表智,又行下,是滋润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这一章节由关于水的神话、神灵、财富、血脉、水的民俗及宗教运用等6部分组成。

神话:讲述了创世神话中关于海的传说及诸多青藏高原上散落湖泊的古老神话,并对湖祭文化的历史及宗教发展的进递、湖祭仪式及其人文关照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

水灵:这是有关水神的传说和认知,在藏地,因这样的信仰而具备天然的自然环保意识。

财富:以至今仍在的通天河畔布依嘉果家族及其传说,诠释巫灵视角中水与财富的关系。

血缘:长江黄河源头的神话与日月星辰丝丝相扣,而逐水而居的牧野之民,对其自身骨殖繁衍的选择,饱蘸着智慧与血脉的骄傲。

河岸人间:河畔世居的人们,为流淌的河流镌铸了深深的人文印痕:唐东杰布的造桥,是高原人将佛教“乘”之自度、度人义理践行于微的典范;铺刻于水的经文,是藏人善待随缘众生的良善心念,而河岸人家的服饰、饮食等无数丝丝缕缕,可以追踪到与水崇拜有关的远古记忆。

水的应用:在藏地,酒和水从驱邪净身、祝祷吉祥的巫术行为发展到了佛、苯教中甘露之水的应运而生。神圣的佛前净水之供及其仪程的宗教内涵在这里可以得到极为深刻精辟的释义。藏人相信水对生命具有广大的加持力,而沐浴节与藏历所载的“七月之水”,是人们对自然的理性认知。今天,在江河源头,许多传说中的泉水,依然继续着人神沟通的神话。而水葬和不食鱼的习俗,则充满了对生的认知、生命的敬畏和至洁的悲悯的宗教情怀。

 

关于火,还是从神话说起,到宗教的仪供、火葬和人间烟火。在书中,这一切讲述从远古、神坛到人间,是时空交融的火的文化。

神话:火光是来自上天的恩赐,书中对西藏古老岩画中万字字符之象形表达进行了细致的追述,而佛教和苯教均有对火的释读。基于火的文化,藏地民俗及宗教中充满对太阳、光及白色崇拜的文化现象;以火及光为背光的佛像是对“光”、“明”的意象表达。

宗教仪供:藏地各类情境下焚香、烟供的功用及文化,以及火供的仪轨、火神的宗教艺术形象及文化解读。

火葬:关于 “天赤七王”的虹化传说与笃本时期的王者丧葬;关于火葬的仪轨及从信仰而来的对自然有情的终极宗教情怀。

人间烟火:近乎以民族志的方式,详尽记录了牧人帐内灶台的形制、高原的炊火用具、围炉而栖的生活、灶火的信仰与传说,及与希腊、汉地同类信仰的比较。而在承载高原火文化的媒介中,万能的牛粪是古老主角。新年的火祭、寺院法舞及其后点燃篝火的焚烧仪轨是火文化的浓烈表达,书中对此进行了饱满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释读。

 

风是万物的气息,从万物形成的必然元素,到有情生命停止呼吸的瞬间,不过是一场风的轮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语言,无法用大气或细致来形容。“精准”不在话下,但出乎意料的是行文常有上古的遗风,如“在比99天还要早的时候,结古所在的地方还没有人类居住的故事”,“柔软的草甸上还落了一层薄如蝉翼的胶膜,民间的故事里说,那是昴宿星留下的胎衣”……阅读时常常会分不清,哪些是神话,哪些是作者的叙事,会常常徜徉在迷离情境中,不忍掩卷。

《风马界》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但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他“长期从事民俗调研并不仅是为了展现‘人情风俗、政教沿革’,也不是为了迎合所谓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文化遗产的炫耀。笔者更关注江河源头民俗文化面对自然的态度,关注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