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岁月轶事
母语SOS
发布日期:2016-07-18

为参加2014年的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一位中国名为方文莎、对中国电影文化研究了很长时间的法国电影学博士从她任教的新西兰来到北京,专门约我访谈。她说在2010年前,中国电影的信息里较少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介绍,而在2010年前后一段时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信息突然多了起来。特别是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了一个“中国少数民族母语电影展”,从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这在全世界成百上千个电影节中,是一个开创性的影展,给了西方电影学者一个不小的惊喜。在她之前还有一位电影学博士,中文名叫伊莎贝拉,她父亲曾任奥地利驻中国大使,长期从事中奥文化交流,她也专门约我进行过交流,对中国少数民族母语电影十分感兴趣,认为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展开来探讨的问题,不论对西方还是东方的电影文化都有很大价值。几届电影节过去了,这个话题还一直是热议的内容。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电影展形成于2010年北京民族电影节组委会举办的中国民族电影回顾展。正式举办是在2011年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一个国家的多民族母语电影展,不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是电影节的一个“首创”。作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影展还载入了中国民族电影节(展)的历史。当时影展挑选了30部影片,大部分摄制于2005~2010年,影片包括了11种少数民族语言,有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鄂伦春语、哈尼语、黎语、哈萨克语、羌语、苗语、侗语、傈僳语。电影导演有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侗族、满族。这也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队伍的一次检阅,有这么多少数民族的电影导演,非常令人振奋。

各民族导演多了,使用本民族母语拍摄的电影也就多了。不少汉族导演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由于艺术创作的需要采用少数民族母语拍摄。如谢飞导演的《黑骏马》就较早使用了蒙古语,刘杰导演的作品《碧罗雪山》用了傈僳语。还有一位汉族导演韩万峰,从2006年起导了7部电影,全部采用少数民族母语拍摄,包括黎语电影《青槟榔之味》、羌语电影《尔玛的婚礼》、侗语电影《我们的嗓嘎》、藏语电影《马奈的新娘》等。为此,我曾特邀韩万峰参加2011年的中国民族电影论坛,他发表了题为“多民族母语电影创作谈”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在电影中呈现少数民族的语言特征,通过非专业演员自己的母语完成对白,将为他们本民族留下准确、精致的日常用语标本。一方面是追求电影艺术上的原生态真实性,另一方面是对少数民族母语保护的一种自觉行为,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这篇演讲后来被收入《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一书,受到多方好评。其中有位专家的评论,说这批电影经过许多年后,本身就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的专家评论说,这批电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是为保护母语而发出的SOS……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预测,在21世纪全世界现有的6000多种语言中,90%将受到威胁,有一半濒临灭绝。那些小语种如果没有特殊保护措施将会彻底消亡。在此背景下,目前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80多种语言中,有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有不少处于濒危状态。许多小语种使用人口已不足500人。如怒族阿侬语使用人数现仅380人;阿昌族仙岛语仅76人;壮族拉基语仅60人,最多再有两代人将面临消亡。

还要看到,中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将本民族语言当作重要交际语使用,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以上,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有些题材的电影使用少数民族母语对白,是电影为民惠民的需要。6000万人,这可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人口的总和。

为保护濒危语言,云南省建立了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重点实验室。它的工作目标是让濒危语言留存500年。这是语言存档国际技术标准要求的。传统方式采录的原始语言材料,一般十几年就会失真,而现代的技术已可以达到500年不失真。记录濒危语言,是对民族文化传统基因、知识结构的保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学术应用价值。从现代音像技术的发展看,不仅是故事影片、纪录片以至微电影,都可以更好地发挥对濒危语言留存的功能。而故事影片,还可以起到对濒危语言的论证作用,对民族母语起到雅化和精致运用的作用。

对此,南非伟大的政治家纳尔逊·曼德拉说得最深刻:“如果你对一个少数民族,用他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会记在脑子里;如果你用他的母语和他交流,他会记在心上。”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