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创建进行时
多给老百姓做安心暖心的事——记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民宗局长东生辉的一天
发布日期:2016-07-20

IMG_0330.JPG
东生辉(右)看望马德福一家


  从青海刚察县祁连山下出发,我们翻山越岭来到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虽是五月,但一路都有雨雪冰雹。山的另一边,却是另一番景象:漫山遍野绿色的祁连松,让人瞬间从冬天跨进春天。

  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祁连县开创了多宗教、多民族地区工作的新局面,促进了全县宗教和谐、和睦、和顺、和美,为全县改革发展大局提供了稳定、和谐、团结的良好环境。

  东生辉在县民宗局工作了12个年头,按州创建办秘书长的话说,是民宗局的“老手”了。作为一名藏族干部,他为人沉稳、热忱。包括他在内,县民宗局总共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他的电话多得手机每天都耗尽电量。”同事说。

  5月26日天刚亮,东生辉的电话就响了,是八宝镇郭米寺的民管会主任打来的。早饭还没来得及吃,东生辉就应声出门。

  8点半左右,东生辉一行便赶到了祁连山下海拔2880米的郭米寺。祁连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县,少数民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目前,全县批准开放的寺院36座,其中藏传佛教寺院8座。

  “我已经和县林场联系好了,他们答应给你们寺提供树苗,你们需要多少株?”

  东生辉进寺院来不及落坐,就和民管会主任谈起寺院绿化的事。

  “后院的绿化还需要400多株树苗。”民管会主任回答。

  去年,寺院在道路硬化和绿化上投入了400多万元。今年,还需要协调民宗局各成员单位争取3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来修建台阶。

  对于寺院工作,东生辉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理念。他说:“国家政策是管理和服务并重,我们不仅要重视寺院的管理,而且也要加强服务。这是一个暖心工程,人的心暖了,对党和政府信赖度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我们这几年开展的安心、暖心工程,解决了寺里僧人生活上的很多困难和问题,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2008年,郭米寺还是破旧土房,晴天溅身土、雨天溅身泥,僧人生活也比较艰苦。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县民宗局协调多方,逐步解决了寺院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建设问题。2010年至今,政府投资210多万元新建僧舍,投资12万元新建民管会办公场所,投资10多万元完成通寺硬化道路3.5公里,投资12万元新建大经堂四周防水地坪,投资36万元新建寺院护坡等,有效改善了基础条件和修行环境。

  东生辉正和民管会主任交谈着,两个小僧人跑了进来。东生辉便问起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这几年以来,未成年人进寺院和后期培养问题是东生辉最关心的事。 “信教群众的需求不断提升,建好和管理好寺院、教育好僧人,对于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东生辉提出:“要适当地控制未成年人进寺,并且要对他们进行10年义务教育。”目前,全县有30多个未成年僧人,其中郭米寺就有6个。

  如何更好地完成对寺院的精准扶贫?东生辉认为,寺院不能只依靠扶持生产和就业扶贫,还应施行低保政策兜底扶贫。这几年,祁连县做了很多暖心服务工作,解决了宗教教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包括为他们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探索建立宗教教职人员“三年一体检”长效机制,并为177名宗教教职人员办理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将两名活佛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将5名僧人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4名僧人纳入五保户保障,66名教职人员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1名僧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等。这些举措,使僧人们充分享受到了惠民政策和改革发展的成果,加深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郭米寺民管会主任名叫尕藏尖措,也是僧人。除了寺院的日常管理外,他还常去牧民家里诵经。当牧民之间发生草场纠纷时,他也会去协助解决。

  像尕藏尖措这样的僧人,既是宗教工作者,又承担着“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社会矛盾的协调员”等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社会职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这里稳定不稳定看寺院,寺院稳定不稳定看活佛。活佛稳定了,整个地区就稳定了。” 东生辉的话不无道理。

  离开郭米寺,东生辉又赶往扎麻什乡鸽子洞村。

  到鸽子洞村,东生辉要做两件事:一是了解村路灯的安装进展情况,二是为结对帮扶贫困户解决一些难题。

  东生辉与鸽子洞村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2008年,为了解决非法传教问题,他曾来这里驻村工作。当时,这个村因为非法传教导致了夫妻离婚、母子成仇、妻离子散等很多问题,影响非常恶劣。东生辉率领工作组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的方针,挨家挨户地动员,对参与非法传教组织的群众进行教育疏导工作。通过半个多月耐心细致的驻村蹲点工作,终于扭转了形势。

  如今的鸽子洞村,建起了休闲广场、文化室,到处郁郁葱葱、百花盛开。今年,乡里又以创建“五星级文明户”和“美德乡村”为抓手,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弘扬乡村文明新风,提高家庭生活品质,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风光优美、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我们如今都在老院里盖起了新房子,以前的土坯房变成砖瓦房,添置了新家电,居住环境也变得明亮整洁。这都是托了党的富民政策啊!”村民马有福高兴地对东局长说。

  来到回族农民马德福家,迎上来的是他的老伴和孙子。看到东生辉,老人十分高兴。74岁的马德福患病9年,靠制氧机维持生命,舒舒服服吸氧气曾经是他的一种奢望。去年东生辉走访慰问时得知这个情况后,及时帮助他采购了4800元的高性能制氧机。如今老人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信心。

  在这个村,东生辉结对帮扶的还有马永会一家。东生辉在林场帮他找到了林业管护员一职,月工资1200元。之后东生辉又联系教育局,为马永会的妻子谋到村幼儿园厨师的职位,月收入700元。东生辉还与信用社协商,自己做担保人帮他们夫妇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让马永会发展养殖业。如今,马永会家的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要我们提出来的困难,东局都能帮我们解决。”村支书对记者说。去年,东生辉驻村开会时村民提出需要安装路灯,他想方设法争取到30多万元帮扶资金,今年就实施了安装。

  “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十多年了,认识的人多,与县民宗局成员单位联系也方便,工作容易开展。老百姓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帮他们做点事,我心里踏实。” 东生辉说。

  从鸽子洞村出来,东生辉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城西社区宗教文化活动场所,调研施工进展情况。

  “建设基本完工了,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搬进去。”社区负责人说。

  “如今这个社区的居民像一家人互相尊重,相互交流交融。这就是我们这些年来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成果。”东生辉自豪地说。在与社区干部座谈时,他强调今年下半年要把为社区楼道做宣传栏和加强清真饮食管理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紧做好。

  马不停蹄,东生辉接着又走访了一个联系点——峨堡镇黄草沟村三社藏族牧民元旦才项家。

  1998年,23岁的元旦才项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当他听说黄草沟村三社的哈乐和伦多两位老人因为都没有儿女,无人赡养,生活非常困难时,便有了照顾两位老人的想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仁青措,得到了支持。就这样,79岁的哈乐和68岁的伦多成了元旦才项家的新成员。

  每当转场时,元旦才项总是将两位老人带在身边。如果路途遥远,接送不方便,他就雇人照料两位老人,等安顿好一切,再接去一起生活。几年前,元旦才项买了车后,多次带两位老人去西藏大昭寺和青海果洛、海南、玉树等寺朝拜,青海湖更是转了好几趟,了却了老人一直以来的朝圣心愿。

  2015年,元旦才项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青海”年度人物、“最美祁连人”。根据他和妻子照顾孤寡老人的真实故事改编并拍摄的微电影《爱在草原》,受到很多关注,引起轰动。前不久,为更好地照料老人,夫妻俩只能雇人放羊。元旦才项想给别人打零工,一边照料老人一边挣些钱贴补家用。但从小放牧长大的他,除了放牧没有别的技能,几次应聘都没被录用。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东生辉就主动找铁路部门联系,想尽快帮元旦才项揽到活干。听说此事已经有了些眉目,元旦才项十分高兴。

  暮色渐浓,东生辉这才离开元旦才项家,踏上返程的路。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