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秋风响,蟹腿痒
发布日期:2016-12-07

刘大先,安徽六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专业文学理论,主业少数民族相关研究,副业近代史与情感研究,业余影视文化评论,喜欢读杂书,热爱长途旅行,常常写论文,偶尔也创作。

 

丹桂飘香,金菊盛放的时节,也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前两天,同学周云峰打电话来邀请我去苏州玩,“是吃大闸蟹的时候了”。我们同学7年,本科与硕士都住在一起,毕业之后南北奔走,我到北京,他则去了苏州,住处离阳澄湖不算远。

李涣说:“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如玉,黄如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这种天生味美的东西,做法最简单,调料也不复杂,黄酒仔姜酱油醋即可。不过我倒有一次吃大闸蟹的惨痛经历。那是2011年10月去上海师大开会,顺便去看望住在杨浦的阿姨。她老人家心疼我,不让我吃会议餐,非要给我补一补,买了6只硕大无比的中华绒螯蟹,清蒸了让我一个人吃。蟹膏嫩汪汪的,就像冒油的腌鸡蛋黄,肥美富腴,我吃了3个就吃不动了,喝了一碗紫菜汤,大腹便便地回去,第二天就感冒了。估计是螃蟹性太凉,口腹贪多,身体却受不住。

当然,吃蟹也有非常快乐的记忆。那是2008年的中秋节,同事带我去河北乐亭的海边玩,大家租了个驳船出海,自己撒网捞上来一大堆海蟹。找了个饭店自己动手,先过水洗刷,将泥沙淘尽,再砍成方块酱烧。与清蒸的原味鲜甜不同,这种做法香辣入味。刚出水的新鲜加上辣椒的烈性中和了螃蟹的寒气,所以可以胡吃海塞,也不用担心闹肚子或者感风寒。吃完饭,到沙滩上溜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真真是良辰佳时难再得。

大闸蟹和海蟹的个头都不小,不是我南方家乡那种小河青蟹可以比拟——后者顶多长到儿拳大小。东汉郭宪的《汉武洞冥记》卷三载:“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这种庞大的百足蟹,后来文献少见记载,也许本身就是杜撰出来,也有可能是后来生态环境变了,就灭绝了,只剩下些小毛毛头,正应了那句成语“一蟹不如一蟹”。

小青蟹无论水煮还是清蒸都吃不着太多肉,往往剥壳掏肉忙活了半天,入口的也不过是一丁点儿,还不如河虾来得实在。牙口好一点的连头带尾囫囵着咀嚼就吞下去了,而螃蟹的壳未免厚了点儿。不过南方人发挥智慧、因物制宜,洗净以醪糟焖泡个十天左右,就成了醉蟹,是最好的下酒菜和佐餐小食。

不过,螃蟹这个“无肠公子”、“横行介士”,因为形貌甚寝,从外表上来看是难窥其旨的。所以,鲁迅才会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不过我想螃蟹最初显然是不受待见的,第一个吃它的人肯定是没有鲜鱼羔羊可吃,抱着神农尝百草式的念头尝试的,谁知道一试之下便发现了此种人间美味。古代神话中讲到水族世界,总要提到虾兵蟹将,它们往往都是不堪一击的,从一个食客的角度来看,它们出去排兵布阵与敌人开战,估计命运就是被吃,所以“虾兵蟹将”才会成为有去无回的代名词。

除了清蒸,我喜欢的一种螃蟹做法是红焖,将其撕去底脐,劈成四瓣,去掉肺叶,摘去肠胃,在刀口处蘸上淀粉。然后锅置火上,倒入荤油烧热,下锅炸至外红里透。滗去油,放入姜片、醋、酱油、盐、料酒和鲜汤,盖锅焖烧五六分钟,勾水粉芡出锅。原先我住单身宿舍的时候,有个邻居某次不知道谁送了他十几只螃蟹,他一时吃不完,又没有冰箱,就放我冰箱里。临走时客气说,你只管吃。我心眼实,根本不知道他就是一说,就老实不客气地拿了一半做了一大锅红焖大蟹,和二弟、表弟三人吃了个不亦乐乎。第二天这哥们来拿,发现了已去大半,脸都黑了,赶紧都拿走了。现在想起这件趣事,我那时候真也算是个“无肠公子”。

九十月间,黄叶飘零,螃蟹是秋冬进补的首选之一。有一种养生说法认为,在进化链上距离人类越远的生物营养越丰富,对人体养生越好。飞禽不如走兽,披毛戴角的不如水底遨游的,挂鳞代鳍的又不如无骨腔肠的。螃蟹这种节肢动物之所以被人认为营养丰富,大约也与这种认知有关。不过,我喜欢螃蟹倒并不是在意它有多么滋养,而是在于它勾起的有关友情与欢乐的点滴。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张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响起,思念家乡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索性挂冠而去,命驾归吴。苏州同学的电话,也让我颇有鲈鱼之思了。 (责编 许鑫)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