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创建提升幸福指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深度体验行
发布日期:2021-11-30

  金秋的柴达木盆地,枸杞红了,藜麦熟了。
  9月24日,“民族团结之花向阳开——全国主流媒体青海海西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深度体验行”活动启动。作为采访团成员,本刊记者深入海西的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走访了家庭、社区、村庄、乡镇、机关、学校、企业、市场等20多个采访点,6天时间行程3000余公里,耳闻目睹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给百姓带来的实惠,感受到了这片热土上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和各族群众同心同德、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部,因地处青海湖以西而得名,州域主体是有“祖国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全州人口60万,有蒙古、藏、汉、回、撒拉等3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开展以来,海西州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主题,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当成实现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以“十进”(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乡镇、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寺院、进军警营)为抓手,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全州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海西州经济、社会、民生、群众安居乐业等指标居全省之首,部分指标走在全国前列,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海西州乌兰县察汗河社区居民跳民族舞_副本.jpg

海西州马兰县察汗河社区居民跳民族舞

 

推动“十进”走出创新路


  如今,海西州各级创建单位大多把自己的做法总结成“数字模式”,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在创建活动中的独特理念、经验和所付出的努力。
  德令哈市建设路社区提出“4463”模式,即“四建四抓六联三提升”。四建四抓:建网络抓队伍,建目标抓调查,建制度抓规范,建平台抓服务。六联:共建工作联建、党的建设联席、社区服务联做、公益事业联办、文化资源联享、治安维稳联防。三提升:加强组织建设,提升社区软件服务;强化网格管理,提升精细化服务;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个社区有13个居民小区、2559户7213人,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96户1528人。
  “让社区与百姓更近,让服务与百姓更亲”。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有民族团结书屋、民族团结之家、民族文化演艺厅等19个多功能室,是集办公、党员活动、民主议事、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平均每天为居民办理各项业务90多件,年均20000多件。
  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提出“88”工作法,即做到八个坚持,打牢民族团结的八个基础:坚持组织安排,打牢组织基础;坚持宣传教育,打牢人心基础;坚持文化引领,打牢思想基础;坚持维护稳定,打牢保障基础;坚持改善民生,打牢群众基础;坚持经济发展,打牢物质基础;坚持党建统领,打牢服务基础;坚持生态文明,打牢环境基础。
  陶尔根家园是德令哈市4个乡镇13个牧业村870户3500余名游牧民集中定居的小区,也是全市唯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到95%的小区。这里的公共设施便利,并且保留了很多蒙古族文化元素,墙壁和楼面上可以看到蒙古族的吉祥图案,院子里还有蒙古包和煨桑台。


陶尔根家园居民_副本.jpg

陶尔根家园居民


  25岁的蒙古族青年布音拉家里有自己的草场,岳父照看着家里的四五百只羊,他和妻子在城里打工。布音拉说:过去在牧区做饭、洗衣都不方便,现在楼房里有天然气,做饭、洗衣服、上厕所方便多了。孩子上学有校车接送,还可以在学校食堂吃午饭。在社区里,布音拉和汉族、藏族等其他民族的居民经常交流,并学会了汉语。
  由于保留了草场,牧民们虽然不能成为城市居民,但可以与城市居民同步享受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五个方面的公共服务,世世代代逐草而居的游牧民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柏树山新村今年3月刚刚建立,是原希望村及部分德令哈村农牧民合并,在新址集中居住组建的农村新型社区,常住人口526户2104人,其中蒙古、藏、土等少数民族居民占21%。


柯鲁柯镇柏树山新村_副本.jpg

柯鲁柯镇柏树山新村


  围绕“建设美丽幸福团结和谐新农村”这一目标,柏树山新村提出了“七步走”工作思路:走组织建设路,走经济发展路,走民生建设路,走宣传教育路,走文化引领路,走和谐稳定路,走生态环保路。“七步走”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新村呈现出村容整洁、邻里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喜人局面。在漂亮的新居里,67岁的藏族书记苏玉林告诉记者,因为有政府补助,自己住进这栋154平米的二层小楼只花了18万元。以前一家5口住在土坯平房里,冬天架炉子烧牛粪做饭,挑井水吃。现在家里通天然气,水、电、网络齐全,城乡公交每天有六趟班车,出行很方便。通过承包工程、采摘枸杞和在光伏电站打工,全家每年有十二三万元收入。
  苏玉林说,自己家是名符其实的民族团结家庭:妻子是土族,女婿和儿媳是汉族。村里的各族群众非常团结友爱,谁家有事,各民族的邻居都来帮忙。夏天大家一同去采摘枸杞;冬天农闲时,大家一起打篮球、拔河、跳社鼓等。苏玉林感慨地说:“村民们做梦也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就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要好的生活!”
  乌兰县茶卡镇形成“554”工作机制,极大地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茶卡镇是柴达木盆地和海西州的“东大门”,素有“盆地第一镇”之称。全镇1600户4300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蒙古、藏、回、土等多民族聚居的镇。
  “554”机制即“五抓五推四打造”:“五抓”是抓党建,强化创建工作领导;抓宣传,营造创建工作氛围;抓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抓根本,打牢创建工作基础;抓维稳,丰富创建工作内涵。“五推”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同心聚力精准施策,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依托区位优势资源,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探索“社企联姻”模式,推进生态农牧业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打造”是强化城镇建设管理,打造特色旅游名镇;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造茶卡马文化之乡;加强睦邻友好,打造和谐边界;传承“茶马古道”盐文化,打造青藏高原第一驿站。
  学校是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乌兰县蒙古族中学形成“3237”模式,即三种载体促团结:日常学习入心入脑,固定阵地耳濡目染 ,社会实践重心重行;两个结合讲团结:课堂教学夯基础,每周开设1节《民族常识》课。课外活动求创新,自2013年以来,学校围绕 “民族歌曲大家唱、民族文化大家传、民族情怀大家抒、民族团结手牵手”的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外活动;三元文化促团结:民俗文化传承发扬,环境文化精彩纷呈,社团文化蓬勃开展;七进校园融团结:开展国旗下讲话、开爱国主题班会、唱爱国歌曲、感恩父母老师等七项活动。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了“1316”活动,即凸显一个亮点:开设藏医医疗与藏药专业;打造三个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英才公司、班级党员政治辅导员;突出一个典型;民族文化互学共享六落实:民族歌曲大家唱、民族舞蹈大学跳、民族谚语大家传、民族影视大家看、民族语言大家学、民族体育大家练。
  都兰县民族中学在“民族团结月”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排练一个以蒙 、藏、汉一家亲为主题的大型团体操、观看一部民族团结电教片、举行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大合唱比赛、组织一次手工制作和文艺汇演、开展一次党员老师与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活动,在校园营造团结、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
  “数字模式”只是海西州各创建单位打造的各种模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中可以看到海西州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以及工作的细致和深入。


都兰县民族中学民族特色课间操_副本.jpg

海西州都兰县民族中学民族特色课间操

  

立足环保走出发展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求青海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过程中,海西州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指示,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当作重要任务来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2016年在青海省和全国民族自治州中率先实现脱贫清零,促进了社会进步“加速跑”。
  都兰县哈西娃村过去是传统牧业村,由于草原沙化、盐碱化严重,草原载畜能力低,加之村民居住分散、偏僻,村级道路状况差,出行、就医、子女入学等极不方便。同时,牧民群众没有定居房屋,每户只有一顶蒙古包,生产、生活十分困难。2008年温国忠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带领村民们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党建领航、立足资源、生态特色、优势产业、多元发展的成功之路。如今,哈西娃村草原生态逐步恢复,牲畜从原来的5万头减少到1.4万余头,村民人工种植枸杞1.41万亩,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不足2000元达到如今的37600元。2015年,村集体出资近3000万元修建了50套二层楼房,世世代代散居草原的牧民过上了定居生活。
  2004年11月,唐古拉山镇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定居点,形成了今日的长江源村。
  为了让村民适应从牧民到市民的转变,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村里建起了扶贫宾馆、集贸市场、牛羊育肥基地,并为村里的年轻人免费开展了挖掘机、手工编织等技能培训。2016年长江源村人均收入达到20000余元,比搬迁前增加了10倍。
  2016年8月22日,习总书记来到长江源移民村考察。当时为总书记献上哈达并负责讲解的村副支书更尕南杰清楚地记得:总书记和村里排成三排的村民逐一握手,他让村民最难忘的一句话是:“你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
  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是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村。近年来,梅陇村通过建立股份制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走出一条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目前,全村有67户218人,其中33户负责放牧全村1.3万只羊、1600头牛,其余人参与村里的经营创收或外出打工。由于减少了牲畜,草场过牧现象得到缓解,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牧民的收入也得到增加,真正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赢”。
  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发展不忘环保。2010年创立之初,公司领头人邱雪梅女士就立下誓言:“哪怕吃再多的苦,也要留下一片绿洲!”7年来,公司完成了近5万亩国有未利用沙地的土地生态治理,建造了以新疆杨为主的防风林带3300余亩。公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村”活动。企业在当地招聘少数民族员工140余人,并大力提供用工岗位。2010年至2016年,公司先后购进当地有机肥,为群众增收1.245亿元。
  乌兰县“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旅游,是互联网时代创造的一个奇迹。茶卡盐湖原来是西部矿业集团的生产基地,某日,一位穿红裙的女摄影爱好者和家人来到盐湖,拍了照片发到网上,并把盐湖和玻利维亚著名的“天空之境”景观做比较,称之为“中国的天空之镜”。意想不到的是,照片引起了网友围观,一时间茶卡盐湖“天空之镜”名声大噪。更多的“红裙子”来到这里,使茶卡盐湖成为全国“红裙子集散地”。写出《致橡树》名篇的诗人舒婷游览盐湖时,便写下了“你在我的航程里,我在你的视野里”的诗句。
  乘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期而遇的东风,西部矿业集团、青海盐业以及海西州、乌兰县政府联合成立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旅游收入远远超过原矿业集团的盐业收入。截止9月27日,今年来盐湖旅游的人数已达225万。最新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旅游人数达16.8万。
  旅游公司党委书记李天兵告诉记者:茶卡盐湖景区是海西州新兴的旅游基地和展示当地各民族文化风情的窗口,有民俗文化建筑、民族风味小吃、民族手工艺品展销、民族歌舞表演等,自然人文景观与浓郁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公司发展不忘民族团结,在一些重要的民族节日,景区对少数民族群众免费开放。公司招工首先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把景区商铺优先租给当地少数民族经营,每年拿出租金收入的60%用于专项扶贫。2016年,公司投入50万元和周边贫困乡结对帮扶。


茶卡盐湖“天空之镜” (白永光摄)_副本.jpg

茶卡盐湖“天空之镜”      白永光 / 摄

  

深化服务走出幸福路


  在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各单位都把深化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力求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格尔木市昆仑路街道建兴巷社区流动人口多、企事业单位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老旧小区多、困难群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多、流动人口变化快,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社区推出“党e+u我服务”“十微行动”“远程调解”等服务。
  “党e”是指通过“大党支部”的工作格局,发挥互联网时代高科技的智能,进一步拓展“四微工作法”。“+u我服务”,则是指社会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物业服务、维权服务、自我服务。“十微行动”是社区围绕卫生、健康、救助弱势群体等工作提出的微宣传、微劝导、微志愿、微公益、微参与、微讲解、微课堂、微礼仪、微治理、微服务共十项活动。如“微礼仪”活动要求社区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服务中用好“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四句话。“微公益”是组织社区公益团体为辖区内的困难职工、残疾人开展免费义诊活动。
  “远程调解”是社区着力打造的便民工程,社区居民在服务中心就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直接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做到少跑路、少花钱、多办事。
  在格尔木市西城区河西街道办事处,蒙古、藏、撒拉、回、土、东乡、苗、壮等少数民族占居民总数的30%。由于很多外来打工者下班后才有时间办理相关手续等事宜,为此,街道辖区内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河滩社区开展了“延时服务”,下班后再延长1-2小时专门为流动人口服务。建安社区成立了“天天敲门”服务队,对社区内的孤寡、大病、残疾等弱势人群给予专门照顾。街道还建立了“他乡人驿站”,为流动人口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在计生、民政、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提供与当地居民均等的服务。“他乡人驿站”还成为街道居民展示自己特色产品的展览室,有人做什锦面点,有人做刺绣……回族居民马发财酸奶做得好,还开起了酸奶食品加工基地。
  河西街道党委书记罗正刚深有体会地说:“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民生发展了,百姓的心也就齐了。”
  海西州蒙藏医医院大力继承和创新民族医药,开展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易于推广的蒙藏医放血、针灸、药浴、酸马奶疗法等30余种特色疗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近年来,医院组织医生深入基层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为农牧民、城镇居民免费义诊50余次,义诊人数达1.5万人次,发放宣传册10万余份,累计捐赠蒙藏药品11万余元,受到各族群众的好评。
  位于海西州德令哈市的柴达木青年创业街,是共青团海西州委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联动州市有关部门倾力打造的青年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目前创业街已入驻商家72户,项目涉及教育科技、餐饮住宿、音乐制作、婚纱摄影、汽车维修及农牧产品加工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业生态链。自2015年5月启动建设以来,带动全州青年直接就业236人,实现年收入1500万元。创业街的最大亮点,是扶持农牧区少数民族青年创业就业。入驻创业青年中,有蒙古、藏、撒拉、回、土等少数民族,占创业街创业青年总数的65%。
  2015年,大学毕业4年的蒙古族青年杨加生来到创业街,创办了德都摄影工作室。创业之初,州团委帮助他申请贷款,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创业街还为杨加生和其他创业者提供了免3年房租、免房屋租赁担保金、免水电气初装费、减免物业费、补助启动资金等优惠政策。目前德都摄影工作室有员工8人,主要经营时尚旅拍、文化传媒、户外写真等业务,2016年公司营业额达到120万元。工作室的创作将德都蒙古族文化与柴达木人文自然景观相结合,风格独特,吸引了不少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慕名而来的客人。
  海西州总工会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点放在构建企业和劳动者和谐关系上,畅通劳资双方交心平台,开展万名职工劳动主题竞赛活动,调动职工建功立业积极性,为职工办实事,解决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
  海西州文化体育场馆管理有限公司下属有游泳馆、天文科普馆等文化、体育、科技场馆,不仅是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场所,更是海西对外宣传的窗口。2016年,为尽可能向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便利,公司将各场馆导视、提示类信息牌统一更换为蒙古、藏、汉三种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员工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优势,提供民族语言讲解等服务。古尔邦节、藏历新年、那达慕等少数民族节日,各场馆向少数民族群众免费开放,公司相关少数民族员工享受带薪假。


海西州百姓宣讲大篷车_副本.jpg

海西州百姓宣讲大篷车


  为切实做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场馆各民族共享,德令哈游泳馆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纪念日正常开放;寒暑假、那达慕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期间,面向学生和相关少数民族群众免费开放,目前场馆已累计接待各族群众10万余人次。在海西州委州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游泳课教学工作于2013年9月正式开展。截至今年9月,场馆教研室已累计完成德令哈市六、七年级学生游泳课教学近32000人次,使海西成为全国唯一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游泳课的民族地区。
  盐湖股份公司位于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是发展我国盐化工业的战略宝地。作为地处民族地区的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盐湖公司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紧密结合、同步加强的新路子。公司持续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大病医疗资助”等四项活动,对在职、离退休困难职工、困难党员、患重病职工、困难职工子女等送温暖献爱心,每年资助140余万元。公司在有条件的分、子公司开设清真职工食堂,暂时无条件开设的,每月按时按标准为有清真饮食习惯的职工发放伙食补贴。招工过程中,确定每批招收对象中少数民族员工不低于15%。公司还先后参加并大力支持“百企联百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活动,为促进当地民族团结进步较好地履行了国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乌兰县提出“无欠薪乌兰”的口号,切实解决民工欠薪问题。今年5月,来自四川大凉山的12名彝族打工者来到乌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请求帮助,工作人员在12小时之内帮助打工者讨回了12万元欠薪。今年9月,来自宁夏的38名采摘枸杞的务工人员与老板产生纠纷解除了合同,经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老板向他们支付了前期采摘费用。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