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虫草助力脱贫致富 教育成就更加美好的明天——西藏自治区纪行之那曲市
发布日期:2021-11-29

  “远在阿里,苦在那曲”,这在西藏广为人知。


  地处西藏北部,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多变。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大部分贫困群众居住偏僻、交通阻塞、资源匮乏,致使这里成为整个自治区三大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作为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牧区,那曲草场沙化、退化、荒漠化及草原“三害”严重,天然草地生产能力弱、产量低,同时受游牧文化、传统习惯、教育程度以及虫草收入等因素影响,部分群众发展观念较弱,脱贫难度大。


175A3916_副本.jpg

那曲比如县恰则乡孔玛夺的虫草采集点


(一)

  

  藏语意为“母牦牛部落”的比如县,地处那曲东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植被丰茂,盛产虫草且品质颇佳,素有“藏北江南”“虫草之乡”的美誉。然而,处在反分裂斗争前沿阵地的比如,发展稳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精准施策,开拓进取,攻坚克难。2017年,该县成为全区25个脱贫摘帽县(区)之一,也是那曲地区当年的第一个脱贫县,并在脱贫攻坚和巩固发展中开创了颇具特色的“比如经验”。


  广袤的草场在公路两侧伸向远方,穿过一座座高山垭口,海拔越来越高,蓝天白云下是成群的牦牛和羊群。作为全区承南继北、东接西连的交通枢纽,青藏铁路和109、317国道贯穿那曲境内,这里是西藏通往内地的重要通道,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南线入藏的重要承接点。记者经过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区,只见物流产业中心、棚户区改造等脱贫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随着海拔稍稍降低,进入比如县内,除草场以外,树木、河流开始不时出现在记者眼前。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怒江,蜿蜒曲折地流经比如县的高原草场,浩浩荡荡地穿越大山之间,一派秀美风光。宽阔的江岸两侧,一座座藏族村庄宁静祥和。那曲曾名“黑河”,因怒江上游的那曲河流经境内而得名。作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曲不仅是长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源流之地,也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雄浑的藏北高原带给人们生产生活极大挑战的同时,也造就了绝世美景。


  “世界虫草看西藏,西藏虫草看那曲,那曲虫草比如优”。作为虫草主产区,丰富的虫草资源是比如县农牧民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以往管理不到位,村民在采挖虫草期间容易发生矛盾纠纷。为营造公平的采集环境,2014年以来,比如县相继出台《冬虫夏草采集管理暂行办法》《采集纠纷处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源头预防、突出重点、抓好关键”的原则,不断创新管理,虫草产业得到平稳有序发展。


  恰则乡距离县城50多公里,海拔4500米,面积800平方公里,是纯牧业乡。全乡有6个行政村,人口3000多人,也是全县人口最少的乡。沿着高原草场乘车盘旋而上,气温也越发低寒。在一片水草丰茂的开阔地上,只见一排排帐篷整齐排列,上方飘扬着国旗,旁边错落有致地停放着大大小小的车辆。


  孔玛夺村虫草采集点,是全县10个乡镇134个采集点之一。五六月份,正是虫草采集期。今年全县虫草统一采集时间为45天,从5月15日开始至6月20日结束,登记采集群众48376人。由于此处海拔较高,进点、撤点时间也相应延迟了5天。随后,人们还将用两天时间到山上捡拾垃圾,保护草场环境卫生。


  “比如虫草采挖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共享。”挂职乡干部洛桑旦增告诉记者,按照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每年都会有本乡群众到外乡去采挖虫草。以前,采集点的帐篷经常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场面混乱,既不安全也容易引发矛盾纠纷,阻碍群众共同增收。


  针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调研、细致沟通的基础上,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从规范帐篷搭建、车辆停放,明确统一进点、撤点时间,严格采集证办理,严禁私自设卡和越界采集等9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明确比如县域内虫草采集点对本县群众开放,允许自由选点,当年不得更换。同时,加强生态保护,规范虫草交易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孔玛夺虫草采集点临时党支部服务点两侧,飘扬着党旗和国旗。茶曲乡干部尼西果罗是这里的负责人。她说,这个采集点共有1115人,其中外乡群众826人,本乡群众289人,此处200多顶帐篷居住的全部是外乡群众。为加强管理,采集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有党员58名,其中牧民党员52名、党员干部6名,支部书记由德高望重的党员担任。同时,还成立了群众联户体,每15户帐篷选举一名联户长,方便群众自我管理。


  期间,采集点的大事小事都要通过召开临时党支部大会解决。比如,遇有雷雨天,大家便统一协商上山时间,以保证人身安全。再有,这里距离乡政府较远,群众经常是早上8点上山、晚上9点返回,生活用品采购很不方便。为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经过开会协商,党员干部主动为大家购买生活物品。每天晚上,群众只要将自己需要的用品进行登记,费用由党员先行垫付。第二天,买来的每家物品便会用袋子装好,并写好帐篷编号、物品和价格,方便群众提取。


  在临时党支部服务点旁边,有一片用彩带围起来的区域,供孩子们玩耍。由于当地群众普遍孩子较多,为方便照看,采集点群众成立互助组,由专人照看小孩,并购买各种玩具,帮助孩子们快乐度过这段时间。虫草采集期间,经常会有“虫草宝宝”出生,今年孔玛夺采集点就接生了4个。为保障群众及时看病就医,医疗服务点的医生一直驻扎在这里,患者看病取药非常方便。


  白天,尼西果罗都要手持POSE机上山刷卡,核验采挖虫草群众的“三证”,即虫草采集证、身份证以及草场植被恢复费收据,防止出现违法采集。平日里,小喇叭循环播放党的十九大精神、“四讲四爱”、扶贫政策、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每逢藏历十五和三十,临时党支部还会召开全体大会宣讲政策。每天晚上,党员们也要在帐篷边轮流值班。由于当地野生动物较多,头天晚上就有4只大棕熊来到采集点帐篷附近,被扩音器喇叭的声响吓跑了。


  “如今,我们这里发展变化非常大。”洛桑旦增介绍说,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虫草采集期村与村、乡与乡之间和睦得很,群众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大家认识到资源是国家的,要共同富裕。现在,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家庭群众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仁增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40岁出头的他,爱人身体有慢性病,家中有9个孩子,年龄最大的不到16岁。为方便孩子上学及家人就医,仁增一家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户,如今居住在县城。虫草时节,仁增回到乡里采挖虫草,今年收获了两斤多。按照当前虫草价格,可收入十几万元。更开心的是,他找到了一份帮人看牲畜的工作,每个月有3000元固定收入。


  按照“脱贫不落户、产业不掉队、摘帽不落伍”的要求,比如县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以工业园、民族手工业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和高效牧草、奶牛养殖、牦牛育肥、蔬菜种植、建材生产、商贸物流等基地为抓手,积极引导贫困户充分融入产业之中,实现有尊严、可持续的脱贫致富。


175A3850_副本.jpg

学校虫草假期的藏族牧民仁青桑培一家


  41岁的仁青桑培来自夏曲镇,在他家的虫草帐篷里,火炉边桌子上摆放着一大盆牦牛肉。作为一名牧民党员,他除了采挖虫草,还经常外出打工。让他感触最深的是,现在乡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汽车,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他14岁的大女儿扎西琼措在县里读初二,12岁的儿子次仁江才刚从乡里转入县小学念四年级,刚刚两岁的小女儿很快也可以读乡里的幼儿园了。


(二)

  

  比如曾经经常出现一种现象:每到虫草采集季,一些学生便跟着家长一起到山上挖虫草,老师天天到山上去找学生,结果找回来没几天就又跑上去了。2015年新学期到来时,县教育局对全县各年龄段学生进行了统计核实,发现仍有不少适龄少年儿童未能及时就学。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长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有条件的家庭纷纷把孩子送到拉萨市或那曲市上学。


175A3252_副本.jpg

比如县第二小学漂亮的校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可以改变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改变我们的明天,教育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比如县从巩固专项治理成果、推进社会长治久安出发,着眼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根子上拔掉穷根,打响了一场“控辍保学”、提升教学质量的攻坚战。


175A4030_副本.jpg

牧区草场上踢球的孩子们


  走进县第二小学,几栋藏族特色的崭新教学楼坐落在青山边上,校园里漂亮的足球场、篮球场也格外惹眼。校长桑珠多吉告诉记者,学校2017年建成使用后,当年便将全县各乡镇一至六年级的全部学生1899人整体移交过来。全校现有学生3032名,以藏族学生为主,还有部分外来打工家庭的回族和汉族学生。


  “群众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以前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现在让孩子读一个好学校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和需求特别强烈。”桑珠多吉深有感触地说。


  为解决农牧区教育资源分散、教学质量不高以及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等教育不平衡问题,比如县采取“适度集中、联合办学”的思路,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一方面,新建县第二中学、第二小学和县城两所幼儿园以及乡镇学前教育点等一批重大教育项目;另一方面,形成了乡镇小学保留一至三年级,县城小学接收四至六年级的办学模式。同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集团化建设,改革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推行后勤集团化管理,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加强科学化管理水平。


  “现在,不仅要有学上,而且要上好学。”谈起近年比如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教育局长塔曲仁青感慨颇多。


  为保障辍学少年儿童入学,对超过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年龄的学生,比如县建立那曲市第一所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护理、兽医、唐卡、烹饪、汽车维修、酒店管理等专业。


  县里为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提出“三个门槛”制度,即严格落实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六年级升初中整体移交以及在校生控辍,并在学校、乡镇、班主任、任课老师之间签订责任书;率先在那曲市所有县中推行教材改革,由区编教材改为人教版统编教材;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同时,统一全县中小学统考标准,改变以往对教学的“只奖不罚”,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末位警告牌制度,对教学优异者予以大力表彰,等等。


  一项项扎实举措,结出了累累硕果。2016年,全县初中毕业460人,升学率100%,成绩总排名那曲市第一;2017年初中毕业考生690人,升学率100%。整个那曲地区考上内地西藏班的学生有200人,其中比如就占了42人。


  如今,穿行在比如县的牧区草场,经常会看到踢足球、跳皮筋、骑单车的孩子们。他们欢乐的身影是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同一片蓝天,同一片牧场,迎接他们的也必将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