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怒江峡谷里的美丽蝶变——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纪行
发布日期:2018-10-15

175A8702_副本.jpg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新风貌


 “不能以公路里程计算时间,而是要看天气来算。”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采访期间,当地干部群众经常跟记者说起这样的一句话。不消说,每年春夏时节必到的雨季以及秋冬季的大雪封山,曾给这片横断山脉纵谷地带的各族同胞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不便,仅从当前全州正在紧张修建的怒江美丽公路以及全封闭改扩建中的独龙江公路来说,就足以让记者体会到怒江大峡谷的行路之艰辛。


  有人说,现在的怒江犹如一个大工地。对于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等大山林立,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等江流密集以及动植物资源颇丰的怒江大峡谷来说,这样的形容似乎不大贴切,但州扶贫办的同志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全州的公路、机场、村寨等都在建设中,各族干部群众都在行动。”记者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更是印证了这一说法。无论下雨还是晴天,坑洼的泥泞路面或扬起的浓厚尘土都挡不住修路工人的施工热情;村寨或移民搬迁点,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以及工程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时值农忙时节,高山峡谷里的绿色希望产业也让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更高涨了。


  在怒江州,无论政府机关、街道、村寨,还是村民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以及总书记接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的照片都处处可见。2014年元旦前夕,总书记给独龙族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随后,他在视察云南时又亲切接见独龙族干部群众代表。近年来,习总书记对怒江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让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备感振奋、深受鼓舞。


  当前,怒江州委、州政府正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一步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怒江州提出“12343”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即构建一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指挥作战体系格局,补齐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两大短板,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各级干部抓扶贫工作以及群众综合素质三大能力,集中攻破易地扶贫搬迁、安全住房、产业扶贫、公共基础设施四大堡垒,强化部门行业、纪检监察和社会三项监督。


  4月上旬,记者抵达到怒江州时,《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全力推进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也已出台。该方案从深刻认识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出发,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紧盯“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两个重点人群,以及怒江流域中部、澜沧江流域兰坪县段两个重点贫困人口聚集区,强化精准施策,举全州之力决胜脱贫攻坚。记者坚信,这个方案必将在怒江州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成为现实。


175A9053_副本.jpg

远眺独龙江乡雄当小组


美丽公路的幸福“烦恼”


  “看天一线天,看地一条沟,出门过溜索,种地靠攀岩。”这曾经是怒江人对自身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生动描述。地处祖国西南、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州,高山峡谷交错,南北走向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云岭依次纵列。其中,最高点高黎贡山主峰海拔5128米,最低点怒江河谷海拔738米,州内98%以上面积为高山峡谷,天气变化差异大,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易发。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在怒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怒江州仍是全国唯一的“五无”州市,即境内无高速公路、航空、铁路、水运和管道运输。而从州府六库镇沿江而上到贡山县城的唯一交通大动脉,也被当地人称为“不三不四”路,即比三级路差、比四级路好,有些路段甚至连四级路标准都达不到。这条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串联起怒江州泸水、福贡、贡山三县且是通往外界的“华山一条路”,还时常发生塌方、落石、泥石流、路基塌陷等自然灾害,晴通雨阻。


  让人备感兴奋和期待的是,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保泸高速公路、怒江美丽公路、福维路、贡德路以及怒江六库机场场平工程、兰坪通用机场试验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工程已相继动工建设,天险怒江正串起大道通途。


  四月的南国,春意盎然,鲜花怒放。六库老城旁边,一座新城区已拔地而起。正当记者准备前往福贡县采访时,一则交通信息让行程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并最终耽搁:由于怒江美丽公路施工,近日从六库前往福贡、贡山的客运车辆采取限时通行。据了解,怒江美丽公路即从六库经福贡到贡山的这条交通要道,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国省干线改造重点工程,投资约百亿元,全长286.68公里,路基宽8.5米,时速40公里,工期为26个月。为保障这条当地交通命脉线路的顺利施工,美丽公路从2017年10月起至2019年底竣工期间,均采取晚七点至早七点封闭作业,白天施工则尽量保证路途畅通。经过两天的等待,六库客运交通终于恢复正常。出发前,州民宗委的同志不忘叮嘱记者:路上多带些食物。据说由于修路,从六库到福贡县城130多公路的路程,客车行驶时间最长的一次走了11个小时。


  出六库城区,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巍峨耸立,时而宽阔时而幽深的怒江奔流而下,蔚为壮观。路上,不时看到修路人员和机械设备施工。当日晴天,尽管公路凹凸不平且蜿蜒狭窄,但除个别路段以及所经村镇偶尔出现长时间拥堵外,通行基本顺利。沿着大峡谷一路逆流而上,一线天的感觉也越发明显。尽管该条交通要道当前看起来不甚完美,但其为各族群众出行特别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显然无法抹灭。如今,随着怒江大峡谷全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这条美丽公路还将建设贯穿全程的慢行道路系统,并在沿线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寨。不远的将来,“路在江边走,车在画里行,人在景中游”将变为现实,美丽公路沿线将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富民路。


  记者抵达福贡县匹河乡已是下午5点,距离县城尚有40多公里,其间90公里的车程走了近6个小时。这个全国唯一的怒族乡,有着全州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老姆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老姆登村的民宿经济也更加红火,还带动茶叶等特色产业增收,有力促进了村民脱贫致富。2017年4月,乌拉圭广泛阵线主席哈维尔·米兰达一行来到老姆登考察。吸引这些外国宾客不远千里深入大山腹地来学习取经的,绝不只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是中国独有的脱贫经验和方案,是让世界瞩目的共同富裕的中国故事。


  “老姆登”是怒族语,意为“向往的地方”。村庄坐落于碧罗雪山海拔1800米处,西望高黎贡山,怒江水从山脚下穿过。全村以怒族为主,也有傈僳、独龙等民族。在匹河乡李副乡长带领下,记者乘车从乡政府前往老姆登村。离开因修路而尘土飞扬的公路,大山深处的空气立即清新了许多。沿着平整的柏油路盘旋而上,一栋栋特色民居出现在眼前。曾经,由于交通不便以及生产资料匮乏,当地群众只能靠砍伐竹木做起竹篾房,经常是透风漏雨。如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砖瓦房,墙体外围还覆上一层竹篾,保留着传统民居特色。


  去年以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开展知子罗(原州府所在地)至老姆登村民族旅游特色小镇工程建设。如今,村内规划整齐而又充满民族特色的旅游广场已建造完毕,家家户户的污水排污管线也已铺好,停车场、花厕等其他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当中。在翠绿的茶林掩映当中,村后的爬山步道及其沿线景观也将相继打造。随着通往知子罗等外界交通的完善,老姆登村将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民族特色村寨,更多群众也将依靠旅游走上致富路。


  42岁的郁伍林是老姆登村较早开展民宿经营的村民,由于他的名字在乡亲们口中被叫作“150”的发音,因此客栈便取名“怒苏哩150客栈”。客栈内,传统竹篾老房与新建的客房俱有,小院内鲜花盛开,黄黄的枇杷果挂满枝头。每当客人到来,郁伍林都会自己洗菜下厨,烹饪地道的农家菜。身为怒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他,还会在茶余饭后向客人介绍本民族文化和家乡发展变迁。多年来,性格淳朴的郁伍林与独龙族妻子鲁冰花一起,通过辛勤劳动,客栈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现如今,全村开民宿的已有十三四家,规模大小不等。


  “党的政策这么好,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村里的建档立卡户怒族大叔国庆来说,家里最近的新变化同样让他笑得合不拢嘴。作为老姆登村的危房致贫户,大叔家的一栋老房透风漏雨,孩子的婚房也没着落。去年,大叔在政府帮助下建起了新房,心情一下舒坦多了。现今,国庆的大儿子在外务工,二儿子在家种茶叶、果树,三儿子在村里农家乐打工,一家人的日子其乐融融。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从外地运来的花椒苗送进村寨。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海拔高度,老姆登村改进传统粮食种植,引进桔子、花椒等经济树种,在促进村民增收的同时,也为美丽公路增添新的亮色。“这几年老姆登变化非常大,以前有人爱喝酒的陋习没有了,现在大家都讲文明卫生,爱护生态环境,生产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乡扶贫工作队队长桑金波感慨地说。


  建设美丽公路,圆梦幸福生活。作为滇西、滇西北旅游环线的重要路段和怒江大峡谷主干道,美丽公路建设虽然在短期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但这是幸福的“烦恼”。建成通车后,不仅能极大提升怒江内连外通的快速运输能力,让怒江大峡谷、“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世界级旅游景区呈现在更多人面前,而且还能助推怒江融入云南主要城市群、滇川藏精品旅游带以及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整个滇西片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大山里的希望产业


  犹如一把利剑切开的怒江大峡谷,毫不吝啬地挤占着当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空间。即便大山褶皱里的少量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的达76%,坡度60度以上的也不少。且不说农作物产量多少,村民在地里劳作时不慎滚落山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同时,怒江大峡谷也有其温情的一面。作为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怒江素有“动植物王国明珠”“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美誉,也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宝库”。


  摆脱美丽的贫困,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的互促双赢。按照中央要求部署和云南省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怒江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产业精准帮扶为重点,确立了旅游文化、特色生态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生态食品及消费品制造业四大重点产业,目前正在产生效益。


  一场半夜开始下起的小雨,将群山浇得透透的。抵达福贡县城第二天一早,记者和县民宗局的蔡剑龙一起前往40公里外的石月亮乡,去采访那里的特色生态产业。刚出县城,汽车便被修路人员拦停下来。原来,昨夜连绵的降雨,导致山石滑落,挡住了前行的道路。由于这是前往石月亮乡的唯一通道,争得施工人员的同意,记者乘车前往滑坡现场。距离县城约四五公里的地方,只见一块巨大的山石靠着山体斜插在路上,伴着碎石和树枝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据了解,夜间山石滑落时,将一台作业的修路挖凿机的钻头打掉了,好在没有人员受伤。现场工作人员紧急商量着解决方案,确保道路尽快畅通。


  江的对岸,一座村庄倘徉在雨雾之中。这里是福贡县上帕镇施底村。江水因下雨而显得更加湍急,穿过横跨江面的铁索桥,顺着柏油路走进村内,江边是一片宽阔的滩涂,平日里经常有人来此垂钓。村支书福三四的家离岸边不远,从他家向江对岸望去,刚好看到滑坡现场附近。一栋栋一层或二层的砖瓦房依山而建,福书记家二层小楼旁边还建有一个传统竹篾结构的厨房。火塘里点起炭火,潮湿的身上立马温暖了很多。在等候修路通行的时间里,记者从这个怒江畔的普通村寨正在发生的变迁,一探全州脱贫攻坚的时代风貌。


  施底村有8个村民小组,共357户、1279人,村民以傈僳族为主,还有怒族、独龙族、白族、傣族等。目前,全村有107户建档立卡户、329人,将于2018年底全部脱贫。这其中,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的85户、兜底保障45人。其他危房户就地对住房加固或拆除重建,每户补助在4万元以内。这几年,怒江州坚持“挪穷窝”和“换穷业”并举,通过落实好惠民惠农政策、安排社会务工岗位、就近就地入学、健康扶贫、完善社会保险以及发展商贸旅游服务等,确保搬迁家庭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草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自这一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经济作物移植到怒江大峡谷以来,已成为当地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在施底村,除了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外,村里主要收入就来自于草果。目前,全村种植草果万亩以上,虽然挂果的只占三分之一,但去年全村草果收入已达500万元。


  “前些年,由于草果种植管理跟不上,老百姓没得到多少实惠,因此积极性不高。最近几年,全州草果种植开展提质增效,县里每年都会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根据农户需求,政府还免费提供草果苗木,加之这几年市场行情非常好,老百姓生产积极性相当高。现在,村里草果年收入达十四五万元的农户也不在少数。”福书记介绍说,去年,云南省能投公司在福贡县石月亮镇建起了怒江大峡谷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中心,草果售卖加工更方便了,村民也不用再为市场担忧。


  这些天,福书记最忙碌的就是村里的产业发展。“全村林地6万多亩,耕地面积1100多亩,山多地少,靠传统的单一种植显然无法实现有效脱贫。”结合村里种养殖特点优势以及市场行情,他带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引导村民开展茶叶、花椒、桑仁、苁蓉、白芨、丹参等食药材种植以及养蜂、养猪等。村里也准备成立合作社或协会,提高种养规模,打造品牌特色。就在前不久,施底村被福贡县列入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这无疑将给全村的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现在,全村“两不愁、三保障”已基本实现。让福三四备感幸福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是,党中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格外关心。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老百姓的素质也提高了,自我发展积极性非常高。


  今年45岁的福三四是傈僳族,一双儿女在县城读书。1973年他出生时,家对面的怒江两岸刚建起铁索桥,后又进行过两次重建,现可供行人和小型车辆通过。如今,距离施底村3公里的地方,还保留有一座溜索,但已经很少有人用了,那里也通了公路。福三四的父亲与他并不同姓,父亲姓此,三四上小学的时候改姓福。这种情况在怒江并不少见,很多少数民族特别是“直过”民族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姓,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翻身作主人,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当天,由于山石滑坡堵路,福书记家里来了很多人,有过来打杯热水或从他家小卖部购买食物的游客,也有邻村的村民或亲戚朋友。每有人来,福三四都是热情接待。一位在县里修路的老朋友也来了,据他说,从福贡通往缅甸的亚坪公路即将修建完毕。福三四计划着开办一个农家乐,带动村民一起发展致富。


  随着天空放晴,一声爆破声之后,堵塞的公路于下午四点多通车了。乘车来到石月亮乡政府所在地已近晚上七点。由于晚上修路期间交通封堵,镇上停满了路过的大小车辆,宾馆也都住得满满当当。


  怒江大峡谷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坐落在石月亮乡中心附近,几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嵌于青山绿水之间。为形成脱贫攻坚合力,云南省能投集团与怒江州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主动将企业发展融入地方,开展脱贫攻坚、能源开发、全域旅游、特色农副产品、绿色产业投资、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立足怒江州山区实际和种养殖现状,能投集团坚持“产业为本,项目优先”原则,积极打造农副产业基地。2016年,加工交易中心在石月亮乡建成投产,通过引导村民规模化发展草果等特色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并延伸产业链,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记者在加工交易中心看到,车间整洁现代,有着全国第一家具备全自动化、高技术标准、高质量标准的草果加工生产线。目前,中心项目主要以草果干果、草果粉为主,并覆盖羊肚菌、竹叶菜、木耳、竹笋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投产以来,年加工鲜果约2500吨,生产干果及草果粉约500吨,同时预留了生产线建设空间,为扩大产能、提升效益提前布局。


  咱利村是云南能投集团对口帮扶的一个傈僳族村落。今年4月,随着咱利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县第一家村办企业诞生。揭牌仪式上,公司负责人与咱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生猪养殖产业扶贫协议,现场发放猪仔,并请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生猪养殖管理和防疫培训。公司的落成,也将有力带动周边村寨的特色养殖。看到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村民们对扶贫工作队竖起拇指说:“夏莫!夏莫!阿克夏莫!(傈僳语感谢的意思)”。


175A8286_副本.jpg

漂亮的新村


峡谷江畔的和谐新家园


  经常往返于怒江公路的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峡谷两岸建起的一栋栋漂亮新房,房前屋顶都飘扬着五星红旗,成为滇缅边境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那种曾经“竹篱为墙、柴扉为门、茅草为顶、千脚落地”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


  作为典型的“直过民族”地区,怒江州“直过”区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2%。州内少数民族众多,独龙族、怒族两个怒江特有民族以及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93.6%。目前,全州贫困发生率仍高达38.14%。


  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怒江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脱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能力素质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提升、兜底保障、守边强基等10大工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


  记者乘车前往贡山县经过普拉底乡时,由于道路狭窄,加之大型修路、运输车辆较多,导致道路长时间堵塞。就在公路沿线,普拉底乡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在建设中。临近中午,工人们仍在忙碌。不难想象,对于几乎没有一块可利用平地的怒江州来说,易地扶贫搬迁、重大项目选址等都很困难,建设施工也同样艰辛。


  今年1月25日至2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怒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期间,来到泸水市称杆乡、洛本卓乡和福贡县鹿马登乡,了解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进展,回访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详细询问帮扶举措落实情况。在贡山县,汪洋实地察看独龙江乡产业扶贫工作,并沿着陡峭山路步行数小时在高海拔的普拉底乡贫困村走访贫困户。期间,汪洋分别与州、县、乡、村四级书记个别谈心,与驻村帮扶干部、第一书记等座谈交流。他充分肯定怒江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强调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做到精准施策,首先是政策要精准。要在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着眼长远,积极稳妥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社会文明建设等,促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怒江脱贫意如江,珠海帮扶情似海。”2016年8月,广东、云南两省确定珠海对口帮扶怒江以来,两地扶贫协作事业也驶入快车道。目前,珠海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8亿元,实施扶贫协作项目30个,通过农产品经贸合作、校企合作、教育帮扶等举措,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800人,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怒江深度贫困精准脱贫的良好氛围。4月10日,珠海市长姚亦生率队来到贡山县调研对口帮扶项目进展,深入普拉底乡腊咱村实地察看对口帮扶易地扶贫搬迁示范村建设工程,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不断提升合作共建水平。


  就在记者抵达贡山县城当天,独龙江公路一处路段因降雨发生山体滑坡,近百米路面被掩埋。在当前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展现出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经过两天的紧张抢修,塌方路段已基本畅通。


  穿行在蜿蜒的独龙江公路,清新的空气、葱郁的植被以及皑皑雪山,使心情瞬间开阔、舒朗。随着全长6.68公里的独龙江隧道通车,独龙族同胞彻底告别了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快车道。2017年9月13日,怒江州委、州政府在独龙江乡召开独龙江“率先脱贫、全面小康”行动启动大会,标志着独龙江从“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向“率先脱贫、全面小康”提升的工作转移。


  伴着碧波奔涌向前的独龙江,隐秘于大峡谷中的独龙江乡格外美丽。乡政府所在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的巨型照片竖立在政府办公楼大门前,一栋栋独龙族传统茅草房样式的楼房错落有致。道路两侧,饭店、宾馆及特色商品店等正在营业,乡政府大楼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等也是民族特色浓郁的建筑。从广场到街道各个角落,鲜花盛放,绿色茵茵,处处焕然一新。


  当天,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同志正在独龙江进行电网联网工程调研。刚上任4个月的贡山县委副书记、独龙江乡党委书记杨秀兴告诉记者,目前独龙江乡以电代柴项目已全面铺开,并发放给每家每户电冰箱、电饭煲、电磁炉等生活用品11件套。但由于独龙江乡现有电网设施基础薄弱,致使群众用电质量较低,而且这个问题一直阻碍着独龙江经济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下,独龙江乡目前启动了35千伏电网联网升级改造工程,在彻底解决独龙族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保护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


  走进距离乡政府不远的孔当村,一栋栋独龙族特色新居依山势整齐排列,家家门前飘扬着五星红旗。60多岁的普美英大妈和她的老伴孔志珍大爷,正站在村边与几个村民聊天。说到如今的新变化,普美英大妈高兴地说:“公路都通到这边来了,和以前大不同了,很幸福!”“家家户户都有了新房子,有水,有电,通了公路。总书记说,不能让一个民族掉队,很感动!”孔志珍大爷激动地说,他通过电视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召开的盛况,感觉到国家一年比一年好。虽然自己干不动了,但他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相当满意。


175A9358_副本.jpg

幸福的新生活


  孔大爷的家中,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消毒柜、电饭煲、打油茶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与崭新的民族特色民居完美地融合。客厅墙上贴着习总书记的画像以及接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的大幅照片。45岁的孔自强是孔大爷的大儿子,兄妹七个中排行老二。他曾是孔当村的小组组长,现在是村监督委员和森林管护员。孔自强介绍说,以前不通公路时,村民家里经常揭不开锅,大多数人只能靠帮别人背东西挣点钱。如今,不仅公路修好了,全村的产业也发展起来了,主要收入来源是草果,家庭年收入一般也有两三万元。


  目前,独龙江公路以及全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旅游产业等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沿着茂密植被掩映的独龙江一路北上,地处河谷地带的迪政当村雄当小组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漂亮的独龙族特色新民居,种满绿草鲜花的庭院,有的人家门前还停放着小汽车。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中的纹面女李文仕也生活在这里。正值农忙时节,大部分村民都到山上劳作去了。作为全乡唯一尚未脱贫的村,迪政当村正加大农作物种植调整力度,大力推进重楼、羊肚菌等经济作物种植,老百姓生产积极性也非常高。同时,随着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地旅游业也将加快发展起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这几年真是一年一个变化。”驻扎在肯迪小组的怒江州委独龙江“率先脱贫、全面小康”行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工作队队长赵振中告诉记者,牢记总书记嘱托,独龙江乡正采取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特色小镇、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整体素质、环境保护和基层党建“八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全乡率先脱贫、全面小康各项工作。同时,建立起生态护林员、河道管理员、城乡环境保洁员、地质灾害监测员、巡边员等制度,让独龙族人民和当地各族同胞一起守边疆、护生态、搞旅游。

  丙中洛是怒江州北上进藏的出口,近些年随着滇藏新通道(即“丙察察”公路)旅游线路的火热,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方,这里多数家庭都是至少由两个民族组成。脱贫攻坚以来,当地各族群众种起羊肚菌、松露、百合、灯盏花,养殖起稻花鱼、冬闲田鱼,开起农家鱼庄、客栈,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这也正是怒江州多民族和谐大家庭的缩影。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