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国家民委定点帮扶内蒙古巴林右旗侧记
发布日期:2019-05-07

199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成为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之一。同年,国家民委将巴林右旗列为定点扶贫联系旗县,开始了长达25年的持续帮扶行动。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25年来,国家民委与巴林右旗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事业中同心同德、并肩作战,为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期间,巴林右旗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的旗(县)。



1.jpg



1994年以来,国家民委领导多次来巴林右旗考察指导工作,开展元旦春节送温暖慰问活动,实地查看对口支援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共同研究定点扶贫规划等,给巴林右旗各族群众带来关怀和温暖。


与此同时,自1994年至今年5月,国家民委先后在巴林右旗社会事业、经济建设、农牧业发展、智力支持等多个领域实施95个项目,落实项目及帮扶资金达7800多万元,协调解决贷款3000余万元,使全旗8677户28290人受益,惠民成效显著。尤其是对该旗的红旗、呼特勒、阿里木图、沙巴尔台、赛音勿苏等嘎查的精准扶贫,为牧区快速脱贫致富树立了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1998年至2005年期间担任巴林右旗民宗局局长的退休干部辛白音说:“国家民委对巴林右旗的帮扶工作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教育和科技,二是经济发展。”


翻开国家民委帮扶巴林右旗的项目清单可以看到,在1994年至2012年期间,有10个项目涉及到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发展,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其中包括1999年蒙古族幼儿园校舍扩建15万元;2000年大板一中购进体育器材10万元、大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帮扶15万元;2001年帮助大板一小建设“新三室”资金15万元;2009年西拉沐沦苏木胡日哈中心小学设备配备项目40万元;2010年巴彦塔拉苏木中心小学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建设项目40万元等。


“蒙古族小学有了计算机教室了!”大板蒙古族实验小学原校长斯钦昭日格图向记者回忆起20年前学校用10台旧电脑建立起第一个计算机教室的情景。1997年斯钦昭日格图任该校校长时,学校就购置了286型号的电脑,当时已经可以用电脑输入蒙古文。因为学校资金匮乏,无钱购买更多电脑,他便想到向国家民委求援。第二年,原属国家民委的中国民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向学校捐助了10台386型号的电脑。老师们高兴地用电脑培训打字,制作简单的课件,并教学生们了解计算机知识。蒙古族小学有了电脑教室,这在当时还引起了轰动。


斯钦昭日格图说,当时国家民委提供很多培训机会给巴林右旗的中小学校长。1999年,他得到了去上海回民中学参加校长培训班的机会。在那次巴林右旗参加培训的20名校长中,只有他一人是小学校长,其余都是中学校长。2005年,斯钦昭日格图还去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参加了西部中学校长培训班。


“巴林右旗25年来的发展变化,国家民委功不可没。”前任巴林右旗民宗局局长胡格吉乐说,国家民委对巴林右旗的帮扶是全方位的,除了经济建设,还包括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如2000年和2011年,国家民委先后两次帮扶巴林右旗蒙医院制剂室项目15万元、40万元。胡格吉乐记得,旗蒙医院用国家民委的帮扶资金购买了医疗设备,使部分蒙医药也可以制成胶囊给患者服用了。2003年,国家民委帮扶40万元用于大板镇红旗嘎查实施电脑农业项目,用高科技管理畜牧业。2013年,国家民委为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配备设备。这些项目虽然资金不多,但作用却很明显,对当地的医疗卫生、民族文化和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016年,依托国家民委帮扶资金投资,巴林右旗11个项目得到上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累计申请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20万元,项目涉及9个苏木镇。其中,民族手工艺自动化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资金20万元。该项目将具有民族传统服饰制作等手工艺技能的农牧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为他们评定专业职称,并在民族手工坊为他们免费提供店铺销售产品。至今年7月,培训基地已分别为92人、61人、46人颁发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证书。


今年7月,记者在旗民族手工坊采访了几位开服装店的艺人。擅长蒙古族传统绣花的参丹经营着60平米的服装店,销售自己制作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她已开店4年,还教了几十个学员,每年可收入30多万元。31岁的蒙古族青年青格勒是参丹的学员,18岁开始跟随参丹学习绣花工艺。2015年青格勒开了自己的服装店,每年收入10多万元。他制作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巴林女装”,在2017年全国第14届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获得二等奖。


莫日根图和红梅夫妇2014年来到民族手工坊经营服装生意。如今,他们拥有了90平米的房子和一辆小轿车,孩子也考上了大学。


查干巴拉夫妻二人开了服装小店,不仅自己挣到了钱,还帮助两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民族手工坊负责人那顺孟和说:“培训一个艺人,每个艺人再教5个徒弟,就相当于培训了6个人,解决了6个人的就业和6户人家的脱贫问题。”手工坊与自治区、市、旗人力资源保障、妇联、工会等部门和专业技术学院协作开办手工艺制作培训班以来,每年培训400人次以上。目前,全旗城乡已有近千户家庭参与到手工艺制作产业中来。


2017年,宝日勿苏镇赛音勿苏嘎查实施国家民委定点扶贫项目5项,扶持资金150万元。赛音勿苏嘎查是宝日勿苏镇4个贫困村之一,有6个村民小组326户84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7户211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入资金50万元,其中35万元用于迁入区土地平整,15万元用于新建棚圈30处3000平米。该项目的实施为全嘎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奠定了基础,帮助30户贫困户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围封草场项目投入资金14万元,围封天然草场2万亩,28户贫困户的草场得到有效保护,年增产饲草料220万斤,人均可增收1000元。肉羊养殖项目投入60万元,97户贫困户每户购买基础母羊7只,每只补助884元。该项目的实施,使每个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此外,当年实施的项目还包括旅游文化项目10万元、饲草料加工机械项目16万元。


2018年,国家民委投入定点扶贫项目资金150万元,在西拉木沦苏木锡热嘎查实施龙丰果种植项目。6月底,记者在锡热嘎查龙丰果种植基地看到,新栽的860亩龙丰果树苗大部分已经成活。宝日勿苏镇副镇长木仁介绍,该项目可带动全嗄查21户贫困户63人增收。种植的龙丰果树3年后挂果,按目前市场价,每棵果树可增收1500元左右。


正如巴林右旗旗委、旗政府所总结的那样:国家民委“对红旗、呼特勒、阿里木图、沙巴尔台、赛音勿苏等嘎查的精准扶贫,为牧区快速脱贫致富树立了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利用民委系统优质资源对巴林右旗的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是国家民委定点帮扶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1年起,国家民委把巴林右旗的干部培训计划纳入全国民族干部培训规划,切实加强了这项工作。至2016年3月,国家民委培训巴林右旗干部106人次,包括2012年、2013年扶贫能力建设培训班各25人,2013年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20人、民族工作部门干部培训班6人,2014年、2015年科级干部培训班总计30人。2017年,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专门举办了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县扶贫能力建设培训班,巴林右旗十几位基层科级干部参加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7年10月,宝日勿苏镇赛音勿苏嘎查支部书记巴特尔朝鲁参加了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举办的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县(旗)和联系点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在国家民委历史上是第一次。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刘慧专门听取筹备工作汇报,提出具体意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策划,精心安排培训课程。巴特尔朝鲁说,培训班邀请了相关方面的专家领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还安排了影片观看、现场教学、参观考察、研讨交流等内容。“专家领导们的点拨让我们视野大开,了解到农牧业不仅可以依托合作社,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电商等多种新模式,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巴特尔朝鲁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干事业的方法本领和稳定一方、引领一方致富的思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对干好工作信心更足了!



为促进定点帮扶工作的开展,国家民委自1995年开始下派干部到巴林右旗挂职。今年6月底,记者在巴林右旗采访了第17任挂职干部——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的李光处长。2016年底来巴林右旗挂职的李光现任旗委常委、副旗长,协助旗长分管民族宗教、教育和扶贫工作。她介绍,作为挂职干部,自己的职责一是充当好桥梁,作好国家民委与巴林右旗的沟通、协调、联络工作;二是协助地方做脱贫工作。


李光来到巴林右旗后,切身感受到国家民委对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视。除了每年的定点扶贫项目,国家民委还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委属单位开展帮扶工作。比如,前几年国家民委教科司通过科技服务,给巴林右旗的嘎查提供了大屏幕电教系统。每年教科司和全国关工委举办全国关爱少数民族儿童夏令营,都会专门给巴林右旗6个名额。2017年经济发展司为巴林右旗联系了清华大学培训项目,邀请当地小学负责人到清华附小培训一个月。政法司在全国民族法制教育方面为巴林右旗提供经费和宣传支持。政策研究室今年6月派调研组来巴林右旗总结脱贫攻坚经验……


2017年,得知国家民委机关党委党费有结余,可以用于扶贫工作,李光积极协调争取了一个8万元小项目,为达尔罕街道德日苏宝龙嘎查村部购置光伏发电设备。此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党员活动室和便民服务站取暖问题,也增加了嘎查集体收入。


2017年7月,在国家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巴林右旗成功举办“中华一家亲 巴林草原情——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那达慕暨赤峰市第二届那达慕大会”,港澳台同胞120余人和10万余名当地干部群众参加。在会上,国家民委授予巴林右旗“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称号。这一活动在巴林右旗成功落户,也与曾经在这里挂职的民委干部的积极争取分不开。


今年1月8日下午,在巴林右旗达尔罕街道百灵社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捐赠仪式。李光将国家民委干部职工亲手编织的毛衣送到留守儿童的手里。李光说,虽然这些衣物并不贵重,但却是国家民委的干部们利用业余时间一针一线编织的。听了李光的介绍,当地的学生和家长都十分感动。


到巴林右旗挂职以来,李光一直非常关注草原留守儿童。2017年10月,她个人出资2000元为辖区留守儿童购买了100套儿童图书,内容涉及科普、文学艺术、教育等各方面,受到留守儿童和家长们的欢迎。


今年6月,国家民委组织的医疗队在巴林右旗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下基层活动,依托巴林右旗人民医院进行义诊、14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救助、专业培训等。


前来检查诊疗的农牧民中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几岁的孩童,还有不少农牧民将过去的检查诊断报告带到现场请专家讲解。农牧民群众说:“以前到城里去做检查,来回要花上几天时间。今天在家门口就能请北京专家进行检查诊疗,我们非常高兴!”旗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说:“专家们毫无保留地传授专业技术给我们,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6月27日,记者来到巴林右旗的当天,正赶上李光带着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系的专家团队下乡考察设施农业。当天下午,记者跟随他们一起下乡参观了当地农民的香瓜、西红柿种植和食用菌培植基地。


6月28日,当李光带记者看完她的扶贫联系点——查干诺尔镇二八地村,在锡热嘎查老乡家里吃完饭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再驱车180公里回到城里,已是晚上10点。——记者真实地看到了“国家民委驻巴林右旗干部李光的一天”。


(责编:增林)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