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人物
雷海洲、胡艳君
发布日期:2020-07-15

记者和雷海洲联系时,适值“五一”劳动节前夕,他正准备回柳州市城区与家人团聚。自2018年担任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归亚村第一书记以来,雷海洲在家呆的日子越来越少,这个难得的假期,他打算好好陪陪家人。


作为市粮食局五里卡粮库的党支部书记,两年前在柳州选派“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时, 雷海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是党支部书记,有责任第一时间到扶贫一线去。”


早在2004年,雷海洲就曾赴融安县大坡乡挂职扶贫了一年。与那时相比,他这次的经历颇有些不同,因为多了一个好搭档——妻子胡艳君。


15.jpg

在做好村屯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归亚村扶贫队迅速动员村民积极春耕春种、复工复产    


夫妻双双进村来


同在柳州市粮食部门工作的胡艳君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丈夫报名参与扶贫后,她也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书。雷海洲坦言:“当时报名时间紧,没来得及跟妻子商量,但我知道她一定会支持我。”


雷海洲今年49岁,胡艳君47岁,结婚23年他们只分开过一次,就是2004年他去融安县挂职扶贫。“当时孩子才3岁,我无从分身。转眼儿子已经读大学了,我没有理由不跟着老公一起去。”这次,夫妻二人携手走上了决战脱贫攻坚之路。


11.jpg

雷海洲采山花送给妻子


归亚村是个侗寨,平时村民们几乎都说苗语和侗语。初来乍到的雷海洲和胡艳君最初与乡亲们的沟通并不容易。“我们说的话他们有时听不懂,他们的很多话我们也理解不了。”这给工作增加了难度。好在有懂民族语言的当地干部前来帮忙,才解决了语言沟通问题。


起初,雷海洲和胡艳君发现有些村民对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未如实上报自家的经济收入。为此,他们一家一户地走访,逢年过节都去村民家中送祝福,还给孩子们准备糖果吃食,像走亲戚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找到了更接地气的工作方法。“比如,最初跟村民讲‘扶贫手册’,他们有的不大懂,但你讲‘扶贫本’,大家很快就拿出来。再如,上级部门到我们村调研时询问扶贫干部的工作,有的村民不知道在说谁,但如果说‘第一书记’,他们都知道是雷海洲。”说到这里,雷海洲开怀地笑起来。更让夫妻俩高兴的是,村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脱贫奔小康的热情高涨,对脱贫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政策也有了更多理解。


访遍全村299户贫困户,并不容易。雷海洲、胡艳君差不多每天都是白天入户,晚上填表、录数据和整理材料。由于统计繁琐,他们常常在电脑前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要熬通宵。“我录完数据,老雷还要再仔细核对一遍,以免错漏。我偶尔有些粗心,但只要有他在,我就很安心。”胡艳君说。秤砣离不开秤杆,他们也谁也离不开谁。


13.jpg

雷海洲(左二)胡艳君(左)走访村民家


2018年3月,当时雷海洲夫妇的驻村扶贫生活刚刚开始,他们带着家里的电脑、冰箱、饮水机等生活用品和特地购买的摩托车,住进了村里的一栋吊脚楼。家里的两只宠物猫也一起带来了。“我有时会出去好几天,把猫带过来主要是想给妻子有个陪伴。”雷海洲说。


那时的生活着实有些艰苦。吊脚楼漏风漏雨,水电设备也陈旧,经常停水停电。有一次自来水断水多日,雷海洲每天都扛着10升的塑料桶到1公里外去取水。煮饭时,火塘里的烟往上窜,胡艳君就坐在低处。“老雷在上面炒菜有时被熏得眼泪直流!”驻村生活中的小插曲,也让他俩苦中作乐。


经过努力,全村电改项目、人畜饮水改造工程已顺利完工,改变了用电、用水紧张的局面。全村最后一条通屯水泥路也通了,临近的佩东屯各路口安装了路灯,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走夜路;归亚屯和佩东屯新建两座文化戏台,村民们休闲有了好去处。截至去年底,全村仅剩33户127人未脱贫。这个桂北高寒山区的深度贫困村,正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古老山寨的新生


过去的归亚村,曾经10户里有5户半是贫困户。雷海洲、胡艳君夫妇驻村扶贫后,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第一时间走访全村贫困户,并采取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的各项举措。比如,大力推行“3+1特色产业”,即茶叶、油茶和水稻养鱼三大特色产业,以及村级集体经济主导的特色木耳种植产业。


去年,村民们带着自家出产的木耳去参加县里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为节省运费,雷海洲夫妇借用村民的平板车拉着200多斤鲜货去找工厂烘干。他俩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时时感动着村民们,大家纷纷自觉行动起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展产业。去年底,归亚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成为村里最大的支柱性产业;油茶总面积达到1211亩,成为全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村集体的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年收获干木耳2030斤,销售收入6万元。


14.jpg

雷海洲(左二)胡艳君(左三)和村民在展销会上推介归亚村特色农产品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调研时,走进直播间为当地木耳“带货”,强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这让雷海洲十分振奋。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电商在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中发挥出了显著优势,这与雷海洲下一步的打算相契合——在归亚村建设一个50亩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将其打造成集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电商为一体的产业协调发展示范园区,为稳定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电子商务的加入一定能为村里的农产品拓宽销路。”对此,雷海洲充满信心。


雷海洲深知民族文化蕴藏的价值,他计划发动留村妇女将民族刺绣和服饰做成文创产品,融入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既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又能为村民创造更多收入。”


“幸福都是奋斗来的。”带动村民脱贫奔小康,需要借助精准扶贫的外力来催生内力。


村民蓝乃泽早年丧偶,两个儿子曾经游手好闲,一家人长期居住在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雷海洲驻村后,对这两兄弟反复劝说,耐心开导,终于说动他们外出打工、学习技术。如今,哥哥成了汽车维修工,每月的收入完全够补贴家用。弟弟在扶贫队的帮助下,进入柳州畜牧兽医学院学习计算机。


眼前的归亚村,旧貌换了新颜:从田间地头到扶贫车间,从农家院落到绿色山坡,处处呈现出各族群众用心创造美好生活的动人场景,宛若新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雷海洲夫妇接到防控任务后,第一时间返回了归亚村,走上了乡村抗疫一线。


“疫情容易在农村传播,我们刚返岗时确实很担心。”为确保村民健康,雷海洲和妻子每天做好基础防护,坚持走村串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从外地返村的村民进行严格的居家隔离观察。


“当时,口罩和生活物资非常短缺。由于交通管制,物资进不来,我们那些天一直只能吃泡面。”雷海洲说。好在当地政府、帮扶单位以及各界爱心人士了解到村里情况后,及时帮助解决了这些难题。


由于工作扎实,村民对疫情防控的要求全力配合。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归亚村实现了“零确诊”“零疑似”。


春天播种希望,疫情不误农时。按照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的要求,在做好村屯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扶贫队迅速动员村民积极春耕春种、复工复产。雷海洲夫妻和村民们一样,对答好抗疫答卷,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今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充满了信心。


文/本刊见习记者  张昀竹  受访者供图   责编  龙慧蕊)


流程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