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当民族舞遇到健身操
发布日期:2016-12-12

提起民族健身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中都占有很大比例,那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民族健身操总是格外吸引眼球。但是,这些民族健身操大都是展示单一民族的,还从未有过把各民族的舞蹈动作融合在一套健身操中的尝试。

国家民委文宣司司长武翠英一直有这样一个念头:做一套整合多民族舞蹈元素的综合性健身操,兼具比赛、观赏和健身的功能,同时又可以成为宣传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今年夏天,武翠英的想法终于变成现实。

 

8月6日,在辽宁省丹东市第四中学的操场上,参与表演的1300余名健身爱好者身穿民族服装,和着“最炫民族风”的节拍,齐跳民族健身操。操场上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好多路人更是被现场的热烈气氛所吸引,想要一探究竟。原本就艳阳高照的边城丹东,因为此次活动变得更加火热。

这就是由国家民委组织创编的我国首套民族健身操的发布推广活动现场。

作为全国首套综合多个少数民族舞蹈元素的民族健身操,其诞生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波三折的创编

记者见到中央民族大学体育系的副教授李俊怡老师时,她正在活动现场领操。作为首套民族健身操的主创人员之一,李老师这样形容整个创意编排过程:“从最初的创意到最后整套操编排完成,真是一波三折啊!”

作为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之一,中央民族大学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的体育系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更是做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在准备实施民族健身操的创编时,武翠英司长首先想到了他们——这正是中央民族大学体育系的特长和优势所在。

此前,李俊怡已经在北京市民族健身操比赛中担任了五届裁判长,民族健身操的创编讲座也做过多次,同时,她还担任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的裁判,在民族健身操领域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对于民族健身操的热爱,李俊怡入选首套民族健身操的主创团队。

还有一位主创人员,是来自北京101中学的赵海波老师。赵老师自幼学习民族舞,后来又长期从事健身工作,是健美操国际级裁判。把民族舞引入健身操,也一直是他多年的愿望。

2012年12月,李俊怡、赵海波与其他主创人员一起,开始了最初的尝试与探索。

“民族健身操”这一概念已经出现多年,但各种版本的健身操都是以单一民族的舞蹈动作为基础,比如藏族健身操、蒙古族健身操、傣族健身操等,偶尔有各民族综合的健身操,也是将多个民族的几段舞蹈动作集合到一起,还从未有人把各民族的舞蹈动作完全糅合进一套健身操中。

主创团队在2013年的春节前,拿出了健身操的第一稿。这套健身操融入了10余个民族颇具代表性的舞蹈动作,每个民族的舞蹈动作按段落划分,再累加到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团队的主创人员都是做健身操的,大家一直担心舞蹈元素不足,所以在这套健身操中,主创人员特意增大了舞蹈动作的比重。但这样一来,整套健身操有点像是一个民族舞蹈的大荟萃。

大家辛苦多日,没想到结果却与组织者的初衷背道而驰。武翠英看过这一稿后,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意见:我们是以健身为目的的,不要拘泥于舞蹈动作,而是要让舞蹈动作为健身服务。如果需要活动颈部,那么就选适合的动作,哪个民族的都可以,哪怕只有一个动作,也是要采用的。

各方深入沟通过后,整套民族健身操的架构渐趋清晰:最终成型的应该是一套以各民族舞蹈动作为基础,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易于掌握的健身操。

就这样,第一稿被完全推翻。但是,这一稿所做的大量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为接下来的修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在所有主创人员的辛苦努力下,第二稿诞生。这一稿,打破了以往的惯性思维,更加突出用健身理论来串联舞蹈动作的创编思路,以满足健身需求选择民族舞蹈动作,整套健身操共包含20余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内容。

这一稿已经与武翠英司长的想法非常接近了。主创团队在听取多位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对动作进行了调整,将一些和健身操韵律比较接近的民族舞蹈动作,直接引入健身操中;对于在韵律上不大一致的,则采取手臂用舞蹈动作,下肢用健身操的步伐加以处理。

虽说调整后的这一稿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但是主创团队还是不满意,仍然在不断完善。为增强规律性,他们把这些动作重新归类,编成各个小的组合动作,先从右脚开始,然后再反方向重复动作。这样一来,学习和掌握整套健身操就变得容易多了。

此后,整套操一直处于修改完善的状态。

2013年6月中旬,国家民委专门邀请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民族歌舞团、北京体育大学和国内健身领域的专家对这套操提出修改意见。虽然整套操几易其稿,日臻完善,但是包括武翠英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还是很紧张。结果,与会专家对这套民族健身操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这套操编排新颖,打破了惯有的模式,开拓了新的理念。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舞蹈编导邓兰英在看过整套民族健身操后,起身鼓掌,激动地对全体主创人员说:“我要代表少数民族同胞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把我们的民族舞蹈和健身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我们的民族舞蹈提供了一个新的展示平台。”

7月初,时长3分40秒,融合了经典民族舞蹈动作和时尚健身元素的首套民族健身操,终于在丹东与广大健身爱好者见面。

 

推广进行时

接下来,这套民族健身操将在全国范围推广。

第一站,就是丹东。在丹东市的发布推广仪式上,千余名健身爱好者中有白发苍苍的古稀老者,也有活泼可爱的8岁孩童;有精力旺盛的退休人员,还有充满朝气的青年学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栏目、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近20家新闻媒体对此次盛会进行了报道。

至此,民族健身操的推广拉开序幕。

武翠英司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快乐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参与各种健身活动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同时在健身运动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弘扬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民委组织编创了首套民族健身操,让各族群众在美妙的乐曲和优美的舞蹈中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赵海波老师告诉记者,这套操的动作循序渐进,强度逐渐加大,由最开始的平缓步伐逐渐过渡到跑跳动作。在编排过程中,还特别设计了一些针对中老年常见病的锻炼动作:颈部运动结合维吾尔族的舞蹈动作,可以很好地活动到颈椎;蒙古族的硬肩动作,能很好地活动肩部;佤族的舞蹈动作豪放有力,对胸部能够起到良好的运动作用;而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则不仅体现出的柔美和灵动,而且还能使髋关节得到充分活动……同时,适量加入腿部跑跳动作,达到锻炼全身的效果。另外,这套操用的音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最炫民族风”,便于和唱,也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同时,整套操的重复动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歌词与动作相关性非常强,规律也很明显,便于记忆,尤其适合在中老年人群中普及推广。

在发布推广仪式现场,年逾80岁的参演者马金凤老人对记者说:“我很喜欢这套操,它能很好地锻炼身体,既健身又健脑,就像印在我们表演服上的那句话一样:舞民族健身操,圆快乐健康梦!”

作为民族健身操的首发地,丹东市民委主任张巍很是自豪。她说,因为这套操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和知识性,丹东将在全市进一步推广,今年10月市直机关就将开展首届民族健身操比赛。

与此同时,一些省市也向首套民族健身操的主创人员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们到当地进行培训推广。

 

民族遇到时尚

近几年,随着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以发达国家健身操为主要代表的韵律体操风靡全球,普拉提、街舞、有氧搏击操、现代舞等时尚健身活动流行在各大健身场馆,成为大众健身的首选。

民族健身操,作为将西方健身操与我国的民族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运动项目,具有表演性强、观赏价值高、易于参与、锻炼效果好等特点。它较好地融合了民族舞和健身操的动律精华,将各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劳动以及健身中的习惯动作结合起来,更进一步丰富了健身的种类,也是对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这套民族健身操的创编将健身作为第一要素,最大限度地包容民族舞蹈的元素,使二者自然、流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传统的不同民族的曼妙舞姿,又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健身的完美结合。

而这套民族健身操不仅可以成为大众强身健体的首选,更可以作为各族群众相互交流的平台,成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只有与广大群众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民族与时尚的结合,就是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转换成被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形式。也只有这样,延续传承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民族文化才会可持续地发展。

 

“作为民族文化工作者,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把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而如何实现民族文化与时代进步的完美结合,使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广泛的影响力,永续传承,才是所有工作的最终目的……”武翠英如是说。 (责编 梁黎)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