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心智生态民族生态与国家共和
发布日期:2016-12-14

国家同一,民族多样,这本来就是客观事实。但是,自民族国家概念传播全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似乎已成为某些人挥之不去的理想模型。“民族等于国家”的提倡者不是将民族置于国家之下,而是让它们完全重合,国家就是民族,民族就是国家。这完全是非生态的思维方式,不符合当下现实,也不符合未来愿景。

今天中国的五十六族共生格局是各民族互为环境,互守尊严,互相尊重,在互动协商中形成的民族生态。中国是民族共和之国,中华是民族众多之华,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定义。

 

非生态思维的起源

中国古代典籍《尚书》和《国语》有“绝地天通”的记载,被称为“史话”:太古时代,人神混杂,民可登天,“人人萨满”。后来颛顼帝派重黎二臣“绝地天通”,天官地官分司天上和地下的事务,其中天官管理通天降神,地官管理土地民人。从此,民人不能在天地之间自由通行。用隐喻来说此话,“绝地天通”之后,“上智下愚”成为思维定势,“改天换地”的思想也盛行起来。上下对立,人要征服自然,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牢牢绑定了“现代人”的社会习惯。

近代世界兴起资本主义革命,商品经济强化了“绝地天通”,家族、部落衰落,阶级、国家取而代之,社会“暴力”开路。但是,“主义”如何与物质实践相结合,始终成为挥之不去的老问题。近现代中国或从英美、或从苏俄引进革命思想,自上而下发动社会革命和文化改造,颇有摧枯拉朽之势,一夜之间天翻地覆。但是,精神革命并没有解决物质需求,于是便出现解决物质需求的问题。费孝通先生说,中国先有机械文明传入,后有信息文明加入,两个文明叠加在一起,都需要成熟。同样道理,现代民族观和民族共同体模式进入中国,也存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漫长过程。精神和物质的二元对立导致忽左忽右的摇摆,而域外列强的挤压,也不允许传统的生态理念重新注入实践。

不过,当代中国毕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了,绝大多数人过上了富裕的物质生活。此时,费孝通先生就曾不失时机地提出过“人富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他认为过去是“科技兴国”,未来会是“文艺兴国”。文艺的本质是“美”的感觉,是直觉的“韵”,是“气韵”,是“形韵”,是“神韵”。如果说“神韵”是生态思维的精髓,那么“形韵”就是生态万象的表征,而“气韵”就是形神二韵的钩连了。我们的时代呼唤生态思维的“神韵”,呼唤形气神的“三韵生态”。

 

从认知失序到生态危机

“绝地天通”反映了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垄断,而对于天地沟通的控制,也象征了人类“精英”与自然世界的对立:“改天换地”由此开始。过度自信的“人定胜天”,实为“认知失序”,因为它遮蔽了“天人合一”的本然,“绝地天通”的“智者”位尊权重,无所敬畏,在天地、人神之间“设卡”。这种自大与自信的背后,是违反生态规律的认知危机。

举蒙古高原为例,草原生态系统安全为万物共生的第一要素, 牧民世代积累经验,选育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畜种,不仅体现了人地(草)和谐,也发展了一种形神相通的文化情愫。其正如敖仁其教授所说,“优良畜种与草原生态系统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短期效益的驱使下,以牺牲草原生态安全为代价,引进外来畜种,对畜群做人工杂交改良。表面上的自信,实际上反映了认知失序。根据研究,太阳辐射对草原畜群的生物进化有极强的胁迫力,蒙古高原的年日照时数长达2600-3300小时,使本地畜种具有耐寒耐热的超强适应力。多数畜种的毛色为黑色,有利于吸收阳光,有利于在冬春季节调节体温,也有利于抗寒。蒙古绵羊的头部、眼眶、腿部多呈现黑色或棕色,有助于防止太阳辐射和体温调节。此外,本地畜种的生理禀赋使它们能够在冬季生出厚密的皮毛层,蒙古双峰驼的驼峰、绵羊的大尾巴、山羊和牛的腰脂层、马的肩胛和囊膪等,都可有效储备热能;绒毛中大量存在的空心毛,可应对低温和暴风雪的袭击;蒙古畜种体格稍小,“胴体粗壮,耳、腿、脖颈、尾部短小”,“这样的体型都有利于抵御严寒,减少体热的散失,都是适应严寒生态环境的生理调节机制。”然而,在“游牧落后论”的作用下,某种程度上,人畜地天和谐相处的传统在一些地方被抛弃,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被忽视,无节制的配种改良被大规模推行。

当然,生态环境以多元共生为特征,多畜种并存也是这个特征的一部分。“在适宜圈养的地区,有计划地实施配种改良,本身就是一件合理的决策,”而本地牧民也有培育本土化杂种牛的经验和积极性;牧民并不反对畜种改良,也不是没有能力掌握圈养式牧养作业技术,“他们比我们某些决策人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看得更远”。

草原生态系统耦合出相应的生态伦理。“天父地母”,生态环境是牧民生存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欧洲萨米人把自己比作太阳和风的儿女。他们不需要把道德关怀伦理学扩展到生态领域,因为伦理和生态原本就已经交融一体。在内蒙古草原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小孩问“我们蒙古人为什么总是迁徙,就不能定居在一个地方?”母亲回答说,长期定居会让地母神疼痛,游牧让她的血液流通,感到舒服。草原培育了游牧文化,游牧文化是草原的精神支柱。

天然草原和游牧文化是内蒙古真正的两大优势,两大优势的结合,书写出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篇章。牧区的草木、动物、牧民,“经过千万年磨合形成不可分割的网络系统”,“他们是草原的主人”,“欢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到来,但要纳入草原系统,要成为草原的普通成员而不是霸主”。违反自然生态系统规律的认知失序,会导致“人定胜天”的一系列盲目行动,最终造成生态危机。以“人定胜天”的自信,大规模无序开荒,破坏了砂砾地表和保护性植被,沙丘堆积,掩埋草原和耕地。乌日陶克套胡教授指出,近代历史上,对于草原的过度开垦不仅造成生态危机,也造成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我同意生态学家刘书润教授的观点:虽然“围封禁牧”被认为是靠自然力恢复退化草场的好办法,并且在内蒙古及其他牧区推广,但它不一定总是能够带来完美效果。除了草场喜忧参半的状况,其社会作用也有值得忧虑的地方。刘书润教授举阿拉善左旗为例,自2002年退牧还草以来,尽管国家投资近10亿元,牧民个人也耗费多年积累,而国家重点保护的家畜品种双峰驼由25万峰降至8万峰……绒山羊的命运更惨。

在刘书润教授看来,游牧生活方式是游牧文化的载体,游牧生活方式消失,游牧文化也会随之消失;由此伴生出现的,可能是禁牧户失业率、失学率、离婚率的上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建设和修炼心智生态

从今天中国人面临的食品安全危机、饮水安全危机、空气质量危机等基本生存危机来看,调整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防灾减灾的第一步是建设和修炼心智生态,或者勿宁说是恢复心智生态,重通地天,有所敬畏,有所自觉,变“改天换地”的任性为形气神钩连的生态依存,即不要把任意性的符号(symbol)混同于生态性的指号(sign),符号有任意性,指号有生态性。本文说的符号指抽象约定的符号,指号不仅包括抽象符号,也包括具体征象,如感冒了要打喷嚏,热了要出汗。生活世界里充满抽象,也充满具象,需要神,也需要形,更需要气。

灾害人类学家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指出:“灾难隐喻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许多过程和事件”。一方面,由自然和社会交互作用造成的灾难,“因政治、社会和经济惯性及制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传导和分布”;另一方面,不能单纯把灾难单纯看作是社会建构,也不能看作是“纯自然”。社会、文化、认知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会造成自然和社会交融作用下的风险,即“脆弱性”,它直接影响到人们预期和应对自然灾害并从中恢复的能力。

人类抵御灾害的脆弱性不仅仅来自灾害本身,也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某些因素有关。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对人类及自然的生态系施加压力,使之陷入危险状况,这些非自然因素能够和自然灾害结合起来制造灾难。

灾害和灾难不仅仅是一厢情愿的设计,即任意抽象的符号游戏,而是尤其无情的“物质蛮力”,充满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它们会在真正意义上带来伤害,剥夺生命,造成痛苦。灾害和灾难不仅仅是符号言说,它们还是物质“行动”。希腊罗马时代区分sign(自然指号)和symbol(语言符号),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指号是“物象”(sign of the thing)和“心印”(print in the mind)的相合一致,具有全人类的普适性。语言符号主要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属于约定俗成。不同文化群体的施指-所指关系各不相同,具有民族特殊性。自然指号中多用蕴涵关系 :如果A,则B,或者举例来说就相当于“如果感冒,就打喷嚏”;而语言符号用全等关系,即A等于B,或者举例来说就相当于“感冒等于打喷嚏”。问题在于,感冒会打喷嚏,但不完全等于打喷嚏,因为过敏也会打喷嚏。“绝地天通”就是用“A等于B”代替“如果A,则B”的过程,也是符号取代指号的过程。“A等于B”的思维方式属于“一厢情愿”式的信心十足,政策设计者会用“A等于B”的思想来指导实践,导致需要“未图谋”的后果。例如,金钱固然会给人们带来幸福,但金钱并不完全等于幸福。所以,有人开玩笑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万万不能”。遗憾的是,我们当中仍然有不少人信奉“金钱就是一切”。

比较而言,指号是物象、意义和交流的“生态系”,兼顾自然、社会与心智;而符号是约定俗成的自足系统,不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权力发生直接联系。显而易见,指号理论更加适合心智生态和民族生态的研究,因为它兼顾形气神,兼顾物象、交流、意义。

传说六祖慧能遇到两位和尚争论风动还是幡动,他上前点化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二位心在动。”但是,如果无幡无风,也就无心动。这是形气神关联的最佳例证。

在近些年的人类学研究中,形物、生物、身体等“物性”是理论抽象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与“地天通”中的“地”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需要让符号回归指号,进入“生态”,接地气,融形意。“天地通”很重要,它是“元生态观”的再现和全新的提升。关爱他者,听山河歌唱,观万物律动,对差异喜闻乐见,避免“一厢情愿”,避免画地为牢——这是生态智慧的真表达。防灾减灾的必要前提是恢复心智的生态平衡,即让心智与物性对接,让形气神在美韵中钩连。

 

民族生态

民族是人群的一种。从西方语言习惯看,“民族”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建设“民族”就是建设政治和经济的“制高点”,而建立民族国家或者国民国家(皆来自英文nation-state),更是革命者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但是,在工业革命的热情高涨之后,人们开始反思既往的历史,发现了不少事与愿违的结果,例如贫富差距加大,道德滑坡,环境污染。作为后发现代化的“第三世界”,那些国家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痛苦,有殖民统治时期留下的“后患”,也有如何让“西学”本土化的烦恼。

清代中国,民族分治,汉地用汉法,蒙地用蒙法,满、回、藏也各有变通,是近代帝国统治的例行做法。到了民国时代,政府虽有同文同种的努力,各族精英也各有打算,但“五族共和”仍是建国方略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从五族到五十六族,这都是政治协商、和谐互动的结果,绝不是无中生有。承认政治协商是现代文明的根基。群体不同,文化相异,个性突出,只有互相承认和尊重,各取所需,以政治协商开路,为利益互惠让道,才能有国家共和、人民同治。

回顾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边政研究”,某种程度上多采取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结果并不能团结民族,凝聚国人。当时的政府和内地精英,在观察和讨论边疆发展时,较少把自己也作为讨论对象,忘记了“边疆”的存在是由于“我”的存在,是由于“中心”的存在,也忘记了相对于“文化边疆”来说,“文化中心”也可以是“文化边疆”。阅读本民族文字书写的历史,听取本民族语言叙述的故事,讲述者本人就是主体,讲述者的文化就是“中心”,是“我”在此时此地书写和叙说,“我”来为时间和空间定位。

通过角色互换,通过人类学常说的“从本土人观点看问题”,通过“浓描”和“厚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边疆发展的本质,看出其问题所在,知道如何制定战略,明白如何实施计划。例如,边疆地区生态多样,语言多样,思维多样,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样,这些本来就是实际情况,并不构成影响“安定团结”的因果链,并不因此给边疆发展带来必然的负面作用。然而,由于我们认知的局限,由于我们不能反观自己,由于我们不把自己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不把自己也看作他人的“边疆”,某种程度上我们会习惯性地把他人看做“边疆”,把边疆看成是“问题”,把和我们相同的东西看成是“文明”或“进步”,把和我们不相同的东西看成是“落后”或“问题”。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诸语系,语言不同,饮食殊异,风俗多样,信仰有别。但是,他们自古以来就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中原农区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中原与草原在经济上互有需求,形成农牧贸易的草原丝绸之路。起源于唐、宋的“茶马互市”,是汉藏民族之间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的贸易往来,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在清代,就有汉族农民移入蒙古地区,开发农业。他们当中有不少由当初的“雁行”户,变为“依蒙族,习蒙语,行蒙俗,入蒙籍,娶蒙妇”的定居户,并形成了众多的移民村落。

总之,民族生态自古存在,并非晚近才形成。

今天的五十六族共生格局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用心呵护。就像自然河流弯弯曲曲而最终要奔向大海一样,各个民族互为环境,互守尊严,互相尊重,在互动协商中找到了“重叠共识”,形成了具有历史传承的民族生态,也建设了差异共生的政治空间——中国。

人类学家贝特森提出万物关联的生态观,指出人类其他生物乃至非生物,都生活在同一个超级生态系中,各种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都能够互相关联,共生于同一个宇宙。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尚且能够共生,何况人类民族乎?

 

国家共和

工业革命初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曾经是某些社会先觉者的奋斗目标。但后来的历史证明,一族一国并不具有普遍性,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只能选择在同一个国度内共生共和,协商互惠,利益互补。

一族一国给人以错觉,似乎同文同种才能带来国家安定、人民和睦。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同族战争带来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并不比异族战争带来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小。差异固然会产生冲突,但差异也会带来和谐与和睦。从自然生态、心智生态到民族生态,无不充满这样的辩证。此外,差异也并不限于民族之间,同族之内的差异常常也会超过民族之间的差异,这是人类学常识。例如,中国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综合差异往往小于南北方汉族之间的差异,饮食和性格方面尤其如此。

同一个国度内存在民族差异实属正常,各民族要在政治文明的基础之上建设和守护共同的政治空间。同文同种的努力不仅是“一厢情愿”,更会带来连环恶果,带来不良的社会和历史的记忆,以及不断升级的族际冲突。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核心符号和文化DNA,不分高低,不分尊卑,就像子女不会说母亲丑,母亲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生错了。文化有价值,价值存感情,文化价值和民族感情只能承认它、尊重它,而不是消灭它、同化它。那么,不同民族如何和睦相处?答案是只能通过制度安排,以及制度保障下的族际交流、协商、共生,即“共和”。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各民族协商共进的制度安排,是来之不易的政治成果,是国家共和的一个支柱。无论哪个民族,中国的国民都要在保持高度政治认同的前提下,互守差异,互爱尊严,互促和睦。

(本文作者为蒙古族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