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春城无处不飞花——云南省昆明城市民族工作一瞥
发布日期:2017-02-27

昆明,自古是我国西南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特征和个性,是目前全国民族成分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位居第二的省会城市。多年来,各民族同胞在这座美丽的春城携手描绘了一幅民族关系融洽、民族文化多元共存的美好图景,使她当之无愧地成为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第一窗口。

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如同绚丽多彩的鲜花,点缀装扮着春城的每一个角落。


金星社区:“我是金星人”


盘龙区联盟街道金星社区党委书记苏琼芬留着短发,行事干练,是位老资格的社区工作者。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来了金星,就是金星人”。这句话也是社区成立10年来,她带领的团队一直要实现的“金星目标”。在金星,每个人都把社区当自己家,把邻居当亲朋,以“我是金星人”为荣。


金星社区民族团结百家宴开宴仪式.jpg

金星社区的民族团结百家宴开宴仪式


金星社区服务站,身穿白族特色红马甲的社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刘鹏南在人群中特别显眼。这个业主委员会包括白族、彝族、回族和汉族的9个离退休党员志愿者,组成了金星社区独具特色的居民自治队伍,每天往来于值班室和物业公司之间,充当着社区居民的“代言人”。

“我们一周7天每天都有人在岗,电话号码在这上面呢,要让居民遇事时能第一时间找得到自家人。”刘鹏南指着挂在值班室门口的值日牌说。

去年,有老人来值班室反映自己居住的楼里电梯年久失修,出行不便,希望委员会能帮忙解决。这件事情一开始就让刘鹏南和委员们颇为苦恼,因为委员会没有专项维修资金。“既然找到了咱们,那就得想办法解决。”刘鹏南和几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开始在居民楼里跑上跑下,挨家挨户敲门,动员每户出资1000元一起“众筹”修理电梯。资金问题解决后,刘鹏南又和物业公司、电梯厂家多方协商,请技术人员来拆卸、安装,让楼里居民赶在新年前用上了新电梯。

闲暇之时,刘鹏南常常会和白族老乡在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喝茶聊天,或者带着大家到社区听一场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讲座,认识三五个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新朋友——这已成为他在社区晚年生活的“必备节目”了。刘鹏南年轻时因工作调动离开大理来到昆明,和老伴搬到金星社区,一住就是20年。都说叶落归根,虽然故乡在风景如画的大理苍山洱海旁,但刘鹏南和老伴还是决定在社区安享晚年。“社区就像个大家庭,大家像亲人一样互帮互助,而且还能老有所为,我们哪舍得离开啊!”

金星社区辖区相对集中,绝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社区共有512名共产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占了大多数。“社区一直积极团结他们的力量开展工作,将民族工作融入到和谐社区创建中,搭起了一座联通群众的连心桥。”苏琼芬介绍说。

2016年,云南省启动第二轮 “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工程,将全省16个州市的50个社区作为省州(市)县三级联创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社区,省级安排资金由原来的60万元增加到80万元,州市县安排资金不低于220万元,三年共计投入1.5亿元,打造率先发展、全面小康型的示范社区,合力推动云南城市民族工作。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金星社区从2013年就开始推广“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楼栋”五级治理模式,全面施行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创建工作机制,打造“服务管理无死角,人人参与社区管理”的和谐社区,尝试建立嵌入式的城市社区环境。

金星社区12号庭院是个老庭院,两栋7层楼高的居民楼里住着96户居民,其中5户是少数民族家庭。74岁高龄的刘礼贤三年前就开始担任庭院党支部书记兼劳动组长,老伴罗丽萍当初只是庭院十人舞蹈队的“主力担当”,后来在他的鼓励下又兼任了楼栋长。夫妇俩每天都要做社区的“眼、耳、嘴、腿”,负责300多个居民的服务和管理。刘礼贤和老伴年纪大了,视力衰退腿脚不便,为了不遗漏任何一户居民的信息,他们托人设计了一张表格,把所有住户的名字、电话等基本信息都登记在册,方便随时翻看和更新。

除了楼栋管理,刘礼贤夫妇还兼管大家的“家务事”。得知庭院里新搬来的傈僳族禾老师在金星幼儿园工作,没有时间接送正上一年级的孩子,刘礼贤就和老伴帮禾老师接送孩子,直到社区儿童之家提供统一接送服务,才结束这一“特殊任务”。

2016年,12号庭院的3个家庭被评为金星社区文明家庭,获得了“民族团结模范户”荣誉,这让刘礼贤夫妇感到很自豪。尽管他们每个月只能拿不到80元的通讯补贴,但刘礼贤说:“我们老党员离岗不离党,为社区贡献力量,不在乎钱的多少。”

正因为把社区当家,才会事事操心,愿意为每一个家人奔忙。在金星社区,社区工作者和“党员身份永不退休”的志愿者一起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蔚然成风。各民族居民在这个大家庭里被尊重被需要,相互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盘龙区民宗局局长王爱民在调研金星社区时说:“在金星,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点点滴滴。心系群众、为民谋利,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基础。把创建工作植根于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才能赢得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创建。”


顺城社区:百年文化正闪亮


五华区大观街道办事处顺城社区位于昆明市中心商务核心区,辖区内有曾经的昆明老街,同时也是回族聚居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老顺城街道的痕迹正在一点点消失。为留住老城文化,留住浓浓的民族风俗,顺城社区打造了3个民族文化长廊。


顺城清真寺为昭通鲁甸地震灾区举行抗震救灾活动 .JPG

顺城清真寺为鲁甸地震灾区举行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走进顺城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来到第一个民族文化长廊——除了墙上 “百年顺城 历史巨变”八个大字分外醒目外,还有一幅幅精心装裱过的顺城老照片。狭长的玻璃展柜里则陈列着回、白、纳西、彝等15个顺城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的服饰,供居民免费租赁。“这是我们顺城的历史文化长廊。”顺城社区党委书记罗霄解释到,“我们认为民族传统文化不应该随着城市变迁而流失,用照片留住历史只是一种形式。我们更希望从服饰、饮食、习俗、文体活动等方面一点一点把顺城的文化拾起来,提升昆明作为多民族城市的文化自信。”

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一群群充满朝气的学生走出教室,奔向操场……这是顺城社区的第二个民族文化长廊——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明德民族中学。这所中学历史悠久,培养出了一大批各民族优秀人才,如中国阿拉伯史学家纳忠、我国首译《一千零一夜》的纳训教授、为周恩来总理担任阿语翻译的马坚教授、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袁熙坤先生等。在数代明德人的努力下,它已发展成为昆明市一所民族特色鲜明的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做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有效抓手。全校师生30%是少数民族,各民族学生都是混班上课,一同学习一同玩耍。配合学校常年开设的民族常识课、‘明德之夏’艺术节和运动会上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面向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会更加有效。”罗霄信心十足地说。

从校园里出来往左走约50米,一座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民族团结牌坊出现在眼前,牌坊柱子上刻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穿过牌坊,便到了顺城的第三个民族文化长廊——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曾到过的清真美食街。

美味的油香、牛肉干巴、羊肉串,戴小白帽、花头巾的生意人,都是昆明人对顺城老街最深刻的记忆。美食街上,两平米大小的各色摊位前都站满了前来品尝的顾客:下班的年轻白领、放学归家的学生、结伴而行的游客,形形色色,络绎不绝。

美食街两侧是固定商铺,中间摆放着活动摊位,摊贩们大都是来自建水、寻甸等地的回族商家。以前因为街道产权不明,缺少有效监管,摊位任意摆放,街道混乱不堪,影响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只堵不疏,就会堵住这些流动商家的生计,也会丢了顺城的一大特色。”谈到美食街,罗霄说出了曾经的顾虑。

有问题就要解决。顺城社区积极协调各监管部门,最终在2016年9月完成综合治理,让美食街面貌焕然一新:53个摊位与临街伊斯兰风格建筑相映衬,整齐摆放在固定区域。摊位一律由物业单位按照《昆明市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法规和昆明市清真食品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实施监管,摊贩们缴纳3万元的年租金就可以拥有一个固定摊位常年经营。炸油香摊位的老板是一对回族年轻夫妻,已经在此做了三年多生意,亲眼见证了美食街从乱象到有序的变迁。“不用到处跑了,心里也踏实。”老板娘边给顾客炸油香边笑着说。

如今,秩序井然的美食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顺城社区既留住了传统美食文化,更把53个流动回族家庭的心留在了这里。

沿着美食街往中间走,追寻隐约传来的唤礼声,很快就到了顺城清真寺。这座已有600年历史的清真寺几经修缮,现在呈四合院式的建筑布局,从正门到朝真殿都是以红黄色调为主的中式古典建筑。

清真寺管委会办公室里,主任马能荣正对着往年的菜谱思量圣纪节(回族的三大节日之一)的餐食如何安排。“每年我们都要接待8000到12000人,国内国外哪里赶来的人都有,外面的走廊上都会摆满桌椅,现在筹备期忙得很哩。”已经78岁高龄的马主任是老顺城人,2001年从明德民族中学退休后,开始担任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凡事都亲力亲为,认真细致。

以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等回族节日为契机宣传民族文化风俗,举办民族艺术节和民族知识大赛,是顺城社区营造独特社区文化氛围的一个举措。清真寺也一直十分支持和配合社区的创建工作。在寺内免费开放的民俗博物馆里,会看到很多老昆明文化、老顺城回民文化的实物和照片,社区和寺院共建的民族市民学校、民族图书阅览室更是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了便利。在顺城社区,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与历史民俗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因为紧靠四所学校和多个住宅区,为方便居民生活,顺城清真寺的后门常年敞开。每天,人们都能在清真寺里看到这样的场景:买菜归来的老伯放慢脚步从朝真殿前路过,接孩子放学的年轻父母示意调皮的孩童保持安静,闲庭信步的游客收起了手中的零食和相机,雪白胡须的阿訇坐在长椅上为满拉讲经,三两个中学生结伴伏在石桌上写作业,偶遇的人们低声交谈,庄重悠长的唤礼声响起……

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气质,顺城的气质正是源自于这百年校园、老街、寺院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顺城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一直抓住民族文化这个根本,以“一寺一校一街区”为载体,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有了落地之处,让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清风不断吹拂着这个古老的社区。


关上社区:重点服务好“新居民”


2016年初,云南省召开首次全省城市民族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城市民族工作: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既要服务好常住少数民族群众,更要抓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在拥有7万多流动人口、其中少数民族占10.7%的官渡区关上街道关上中心区社区(以下简称“关上社区”),做好第二项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关上社区工作者发放《流动人口服务手册》.jpg

关上社区工作者发放《流动人口服务手册》


关上社区党委书记张慧喜欢用“新居民”来介绍辖区内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首先,我们不给新居民贴标签,这是尊重。他们从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要给予更多关心,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区。”

2015年5月,大学刚毕业的土族姑娘王冶考进关上社区,担任社区少数民族文化专干,服务和管理好社区新居民正是她的主要工作职责。每周,王冶和同事们都要到所负责的片区巡查。每次巡查,她都不忘带上几本最新制作的《流动人口服务手册》发给社区新居民。“巡查主要是要了解新居民的所需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一开始他们只会说家乡话,也没有什么朋友,难免对社区、对我们有陌生感。后来沟通得多了就放松了,觉得我们值得信任。”与少数民族新居民的心越来越贴近,是让王冶觉得自己的工作最有价值的地方。

每巡查到一栋居民楼时,王冶都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登记和修改居民最新的居住情况。通过社区开发的手机软件,这些信息会直接上传到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现在我们的人口数字是非常准确的,居民的基本情况也掌握得很全面。”王冶自豪地说。关上社区的信息平台,不仅有即时更新的居民信息,还接入了辖区内的超市、餐厅、药店、洗衣店等单位,通过扫描它们的二维码“身份证”,有服务需求的居民就可以在10分钟内享受到相关服务。

关上社区工作者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利用现代科技创造信息化办公环境,建立起社区的网络服务与管理平台,看似简单,实则是大考验。因为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在平台搭建之初,他们用“笨”办法,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传统形式把新居民的情况逐个逐项地收集起来,录入到信息系统里。出于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前瞻性思考,他们通常会把基础性工作做在前头。这一做法,让关上社区先人一步打造出了这支年轻的信息化队伍。

在张慧看来,做好关上新居民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光有“电脑”显然不够。“我们成立了民族团结促进会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沟通协会,积极动员辖区里的公共单位、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发挥他们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来做工作。这也是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对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路子的一个探索。”

位于国贸路北侧的“丛林深处”傣味餐厅,是社区沟通协会的成员单位之一。餐厅的周老板和20多个傣族员工几乎都来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无论多忙,每个月协会开会餐厅都会派代表参加。“我们把员工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会上一说,社区和其他单位都会出谋划策,帮忙解决。”在关上社区开店三年了,社区“两会”让周老板在管理员工时轻松不少。同样地,社区文化大舞台如果通知排演节目,周老板也会积极组织能歌善舞的阿哥阿妹们去参加。

餐厅里有个叫腾岩相旺的小伙子,2016年年初他通过面试到厨房当学徒。每个月2000元出头的工资,还可以休假三天。他住在免费的员工宿舍里,平常没事就和同事“聊聊天,吹吹牛”——对于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腾岩相旺很知足。说起未来的打算,这个刚刚年满20岁的大男孩很坚定:“当然是留在餐厅好好跟着师傅学手艺了,不过做大厨还要慢慢来。”

在关上社区,像“丛林深处”这样的民族特色餐厅有23家,像腾岩相旺这样的新居民还在陆续增加。为了每一个关上新居民,社区联合辖区内的红河哈尼野菜馆成立了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和从业经验丰富的居民来现场教学,传授餐桌礼仪、花艺茶艺等实用技能。社区还设立了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服务点,为他们提供均等化服务。最温暖的是,社区组织了新居民与空巢老人结对认亲活动,让他们在城市有了可以互相依靠的亲人。


走访过昆明的数个社区,记者对云南省民宗委城市民族宗教工作处处长李晓燕所言有了深切的感受:“云南做城市民族工作,注意区分边境城市和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注意区分常住居民和流动居民,但重点都是要按照优先、优惠、优质的原则加强对流动少数民族的服务。”正是秉承“民族团结靠大家,民族工作大家做”的理念,才真正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在了昆明,融入了昆明。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